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

祭天,這是華夏民族最隆重、最莊嚴祭天的祭祀儀式,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於上古。之所以隆重,莊嚴,這是因爲祭天代表的是人與天的交流!

天是什麼?天是至高的存在!

是華夏百姓心中最終的歸宿,他沒有特別的形象,甚至是虛無的,但每個人都會稱它爲天,或是“老天爺”,只不過到了大宋被趙禎的老爹封爲玉皇大帝而已。

天,主掌萬物,無論是好是壞,華夏百姓都要把最終的因果歸咎於它,而它也會產生一個稍顯籠統的衍生物——道!

有些大德大賢之人便能和天道這般如此神秘飄渺的東西交流,只不過他們不是常人,如此祭天儀式便由天子主持。天子就是皇帝,也是被上天選中的人,皇帝是代天牧民的人君。

祭天也就是皇帝通過祭祀來表達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老天爺保佑華夏子民。

南郊祭天便是如此,現在年景不好,春災嚴重,大雪成爲了鋪蓋在大宋土地上的陰霾,而在百姓以及官員看來,能驅散這片陰霾的人,只有當今天子,大宋的皇帝!

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同樣的也是挑戰皇帝尊嚴和威信的事情,趙禎不願親自去“跳大神”,因爲他知道其中的不可能,這樣一來對於他皇帝的威信便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所有人都把他當作是真神,所以趙禎的許多冒險動作,或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都會得到一些類似於盲從的支持,而若是自己南郊祭天之後,春災已久沒有過去,這豈不是在告訴天下人,自己這個皇帝並不是所謂的神,而是歷代皇帝一樣,都是常人嗎?

這對百姓的信心一定會造成打擊,他趙禎本不想爬到神龕上坐着,但是現在卻又離不開這神龕,他甚至需要這座神龕來推行他所需要的事情。

但這一次他必須去做,因爲於情於理作爲一個皇帝在國家遭受災難的時候就要做點什麼,即便是做與不做都一樣,但百姓們在乎,天下人都在乎。

退一萬步來說,若是祈求上天還無用,那便是朝中有奸佞,國中有逆臣,獄中有冤案……等等一切能發動起來的藉口都會被髮動起來,一切可以爲皇帝背鍋的事情都可以用來背鍋。

趙禎也是在龐籍隱晦透露這一點的時候才答應主持南郊祭天的……

厚厚的積雪已經開始有了一點融化的跡象,雖然寒風肆虐,但卻更像是被驅散之前的痛苦哀嚎,它掙扎着帶起一陣雪花衝進趙禎的馬車中“咆哮”。

三才只不過用手中的拂塵輕輕一揮,並用手把車攆的簾子扣上,它就再也翻不起什麼風浪,無力的撞擊在車簾上,形成一個又一個奇怪的模樣。

趙禎更是沒有當回事,喝了一口熱飲子便繼續翻看手中的卷子,被歐陽修暫時點爲會元的卷子。今年和往年不同,省試的主考官只能自己向皇帝推薦一個會元,而不能自己定下。

只有在趙禎也同意主考的想法之後,這個會元才能生效,並且皇帝有權更改會元,這是趙禎更加抓住科舉,使得朝廷的新鮮血液變成天子門生的一步。

這些卷子都是經過三才打亂的,爲的就是放止歐陽修把自己喜歡的卷子拍在前面,給自己一種先入爲主的感覺。

前面幾份很簡單,但眼前這份卻非同一般,單單是這片卷子便可見所書之人的功力,能把一片經意寫的如此通順練達,還能講出其中蘊含的深意,以及聯繫聖賢推舉格物,趙禎忍不住拍案叫絕。

字裡行間之中充滿了作者的錦繡,每句話之間可謂是句句珠璣!

“這片文章寫的甚好,所書之人,不光是腹中錦繡,更是博聞強記,對格物以及儒家經典瞭解透徹!”趙禎忍不住開口稱讚,好文章就是好文章,讀起來總能給人一種食之甘味的感覺,讓人慾罷不能,一口氣從頭讀到尾。

放下茶杯,趙禎伸手就準備撕開考卷上的糊名,但有突然停了下來,趙禎想了想,眼前這片文章,頗有孟軻之風,恰似那位東坡……若是他的話……自己絕不能點他做會元!

趙禎身爲一個皇帝的同時也是身爲一個父親,靈兒就看上了這個蘇東坡,自己也要想方設法的把他送給女兒,即便犧牲了他未來的政治生命也在所不惜,何況,一個人的文章寫得好也不一定適合做官……

三才看着趙禎懸停的手稍稍有些奇怪,官家做事少有如此猶豫的:“官家,莫不是留着這篇文章當個引子,說不定下一篇還更好嘞!”

趙禎借坡下驢:“然也,然也,朕看看下一篇文章……”

在讀到第二篇文章之後,趙禎反而覺得這篇文章和第一篇不分伯仲,讀着讀着便開始離不開眼睛,在寒冷的冬天都覺得大汗淋漓渾身發熱!

這樣的文章值得一讀,尤其是在大冬天,並非是單單文章寫的好,讓人熱血澎湃,而是文章的立意新穎,能從多角度把格物與大宋與儒家聯繫在一起。

趙禎想也不想的便把這片文章點爲省試第一,撕開糊名之後,趙禎大驚,蘇軾二字龍飛鳳舞的寫在考卷的眉頭上,而當趙禎撕開第一篇文章的時候,曾鞏二字躍然紙上……

趙禎搖頭苦笑,居然會有這樣的陰差陽錯,按照道理來說,蘇軾的文章更應該是大開大合,讓人拿得起放不下的,爲何變成了曾鞏?這是趙禎死活沒想到的事情。

微微苦笑,難道自己獻獻給靈兒謀個好夫婿就這麼難?蘇軾爲人不錯,在歷史上就是一個疼愛妻子的模範丈夫,把靈兒尚嫁給他,趙禎也算是放心,可眼前,自己已經把他點爲會元了……

大紅色的硃批已經在上面寫下了一個甲等第一,若是要更改必然會被歐陽修知道,以他的直脾氣,怕是又要之言上諫或是更不給面子的宣揚開……

真不該自己插手會元選定一事,若是以歐陽修批閱,選取會元,自己只需在他報上來之後,再把蘇軾的名字劃掉便好,眼下只能慢慢再想辦法。

最少殿試的時候自己還有機會,大宋的公主還真沒有尚嫁過狀元的先例,只要不讓蘇軾得到狀元便好……

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
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