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

西藏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趙禎也便準備返回神都城,在大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旦戰爭爆發,所有的事情都將爲戰事讓路。

趙禎在離開神都城之後,大宋對吐蕃的戰事就發生了,這段時間再也沒人會顧及東城豪門的感受,雖然他們已經被逼的走投無路,雖然他們已經在竭盡全力的託付關係找門路,想要進宮面聖。

但所有人都在這個時候選擇拒絕幫助,朝堂上下已經在爲西面的事情殫精竭慮,所有人都沒javascript:工夫給這javascript:些東城的舊勳貴說情。

別說是說情,就算是提起都不願提起,這都什麼時候了,舉國都在爲西藏的事情操心,誰還有功夫關心東城的那幫人?

本來就是罪有應得,眼下倒了黴看熱鬧的人多了去了,根本就沒人打算出手,不光沒有好處,甚至還會被人攻訐。

眼下的風氣是越來越放得開了,神都城的報紙幾乎什麼話都敢說,雖說眼下都在討論戰事,但一個又一個的捷報傳來,人們逐漸的把注意力轉移開來。

這時候若是誰和東城豪門扯上關係,那必將被公之於衆,到時候可就不是丟官去職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整個人這輩子都會完蛋。

報紙上已經把東城豪門的所作所爲全部揭露出來,其中大多數來自一些內部參與之人的“爆料”,東城豪門的名聲在大宋算是徹底完蛋了。

趙禎當初離開神都城的時候就沒打算讓東城豪門擁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這次朝廷採買貨物以供大軍所需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東城豪門,而是從東城豪門身上繞過了去。

這是給他們蓋上的最後一塊“棺材板”東城豪門本就打算髮戰爭財,但現在他們卻一無所得,連發戰爭財的能力都沒有。

當然大宋對西面的戰爭也救了東城豪門,當他們知道三司已經開始查驗他們的賬目和稅款,欲要追繳錢款,但因爲戰爭,三司忙着調節各個官署給前線運送輜重,久而久之就沒有人暫時有功夫追查東城豪門的賬目。

要知道追查東城豪門的賬目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三司需要大量的人手,否則根本無法查清。

在這個人手緊缺的時候,自然雖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戰事上。

東城豪門中人也不是傻子,大宋的西征雖然斷了他們面聖求情的機會,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幫了他們,這時候再不老老實實的,以後便真的沒有機會了。

於是東城豪門開始夾着尾巴做人,再也不復囂張跋扈的模樣,有些人家甚至把東城的房產買了,前往其他州府的老家度日。

畢竟他們雖然沒有以前富足,但依舊頂着勳貴的名號,朝廷並沒有把他們的勳爵也剝奪,這些人知道這已經是法外開恩,有個勳爵身份還是不一樣的,最少每月都能獲得朝廷的貼補錢,免除一部分稅收。

回到老家地位依舊不減,只是在神都城中已經威名不顯而已。

東城豪門大多開始遷徙,或是去往西京洛陽,或是回到東京汴梁,也有一部分留在了神都城,比如王家和曹家。

這兩家和天家的關係甚爲緊密,三槐王氏多受官家照拂,畢竟王旦這位帝師的身份在那裡,王素也算是朝中重臣,在王家棄車保帥之後,朝廷幾乎對王家的態度沒有改變。

至於曹家,這個將門之家自開國後便多受天家照拂,即便是楊家和石家也沒有曹家來的顯赫。

雖然楊懷玉和石元孫依舊是大宋的武臣,但這並不能改變這兩家的地位,他們的衰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下去。

除了楊懷玉和石元孫的一房外,其他的本宗根本不受朝廷待見。

神都城中唯一被治罪的東城之人只有一個,呂夷簡,這也算是殺雞儆猴,而且這個“雞”是趙禎親自下旨“殺”的。

呂夷簡在東城豪門中的身份和作用趙禎一清二楚,若是沒有他在背後出謀劃策,也不會有東城豪門的今天。

市場經濟這東西東城豪門玩不轉,即便是呂夷簡頗通商賈之道又如何?他在趙禎面前依舊是一個“婁碧”。

雖然趙禎人在西藏上都護府,但卻並不影響他獲取東京城的消息,趙禎不想太過干預趙旭的監國,這畢竟是鍛鍊趙旭的機會。

但唯獨在東城豪門這件事上,趙禎沒有鬆手,當然趙旭自己也不願處理這件事,擔心處理不好留下禍患。

父子二人在這件事上算是聯手一擊,對東城豪門的打擊算是毀滅性的。

東城豪門前段時間可沒少求見趙旭這位太子,在他們看來既然見不到趙禎這位官家,求見坐朝總攬大政的太子趙旭也是一樣的。

只可惜他們打錯了算盤,即便是通過太子妃的孃家向趙旭求助也毫無作用,因爲太子妃是個極爲聰明的女子,在得知孃家人受東城豪門之託後便立刻和孃家斷絕了來往。

畢竟太子妃的孃家不是什麼高門大戶,而是一般的尋常人家,這就導致了外戚的影響被降到了最低。

這也不知是不是歪打正着?從真宗皇帝開始,就對一般的小門小戶特別的感興趣,太后劉娥的身份自不用說,而趙禎自己也娶了王語嫣這位商賈之女,到了趙旭這裡…………更是娶了一個小門小戶的尋常人家女子。

據趙偵所知,這張氏孃家在神都城中幾乎毫無產業,乃是第一批跟隨趙禎遷都神都城而來的東京汴梁人,因身在市井,對東京城算是瞭若指掌,而恰巧就是這份瞭解,使得趙旭和張氏越走越近。

張氏的父親是開封府的一個書吏,因爲人正直不善變通這麼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刀筆吏,後來遷都到了北平府已久是個刀筆吏。

這樣的人雖然不善變通,但北平府還真的離不開他,因爲這樣的人能辦事,辦實事…………

當然這樣的人家教也是不差的,張氏雖然活潑,但心中的善良和識大體不遜男兒,這不是趙禎的評價,而是作爲張氏婆婆本就不喜歡張氏的皇后給出的評價。

單單是這一點,趙禎對這個兒媳婦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

在趙禎的腦子裡一直有後世的一句話,女人能頂半邊天,而天家的女人更是不凡,在大宋也常有一句話:“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