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

中京道的戰事現在並不單單是戰爭的問題,更是成爲宋遼兩國之間交鋒的籌碼,耶律裴已經知曉了張儉南下的消息,在他看來宋軍出於議和的目的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對中京道發動進攻。

但在炮火的轟鳴中他發現自己錯了,宋人根本就毫無顧及,甚至對大定府發起了合圍進攻,最先受到威脅的便是城牆,宋人的炮火幾乎都是集中在城牆上的,對城中的房舍並未造成威脅,但城牆卻在大宋火炮的不斷轟擊下滿目瘡痍。

這讓耶律裴想起了當年隨先帝在鴨子河畔春獵時看到的情景,一隻烏龜被獵狗抓住,不斷的錘擊它的外殼,或是拋向空中重重的砸在地上,最終兇猛的獵狗居然能砸壞烏龜的外殼。

眼下這大定府和那烏龜一樣,空有一身結實的盔甲,但卻絲毫沒有反抗的餘地,這麼多年和大宋的作戰讓遼人早已知曉大宋的攻城能力,遇到有火炮的宋軍就不能龜縮在城中堅守,即便城池再過堅硬,也終究有被擊碎的一天。

最好的辦法便是騎兵殺出城去,毀掉大宋那可怖的火炮,但眼下圍攻大定府的宋軍衆多,出去多少的精銳都是白搭,宋人的戰法很是難纏,總是把火炮保護的嚴嚴實實。

對於耶律裴來說,城破只是時間的問題,除非有援軍到來襲擊大宋的軍陣,讓其散亂,同時城中之軍內外夾擊,否則只能坐以待斃。

漢人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攻城戰簡直變成了宋軍最爲擅長的事情,眼下的戰局完全是一邊倒的進攻,往日裡馳騁戰場的契丹鐵騎只能龜縮在大定府中固守,反倒是最不擅長騎兵作戰的漢人卻在城外奔馳。

炮火聲震天撼地,每一次轟鳴都要伴隨着大定府城牆上的磚石瀟瀟而下,城中的百姓也是驚懼異常,他們開始拆除城中的建築用以加固和修補城牆。

年輕力壯的被組織起來,給以簡單的甲冑和兵刃,有些甚至連盔甲都沒有,只是在手上拿了一個草叉值了的東西便算是武裝了,城中人口衆多,五十萬人的數量對於遼朝來說已經不算少數,但對於城外的宋軍來說,這些戰力根本不夠瞧得。

五十萬的人口中有多少是老弱病殘?有多少是婦孺?有多少是從沒見過血腥的膽小鬼?除去這些也就沒幾個人了,何況他們並非是自己願意上戰場的,而是被逼無奈!

隨着炮火的停歇,大定府中熱鬧了起來,百姓被組織起來運送石料木料,孩子們在街道上奔走給城牆之後的士兵運送食物,淡水等等。

女人們在廚房中忙活着,每家幾乎都被攤派了差遣,誰也不能逃得掉,原本感覺相去甚遠的戰爭就在身邊進行,這種緊張和壓迫一般人可受不了,已經有人崩潰,妄圖偷偷的離開這座“死城”,但他們的屍體就掛在街道上或是城牆邊,像一塊破布似得在木杆上飄蕩,又似遼朝衰落的大旗…………

當楊懷玉看見蘇軾的時候卻見他搗鼓着八牛弩,在巨大的槍桿前端裝上了一個大竹籃,竹籃是封閉的,沒有開口,但楊懷玉知曉,這脆的一碰就碎的竹籃經不起八牛弩的衝擊。

“你這是作甚?莫不是又有了攻城的利器?”

瞧着楊懷玉好奇的目光,蘇軾起身錘了錘痠痛的腰,他在地上已經蹲了一個多時辰,差點每把腰累斷了:“這東西要送往中軍去,你派幾個軍士隨我一同前往。”

楊懷玉看着眼前堆成小山一樣的籃子微微不滿:“這東西也只得咱們往中軍送?彭帥知曉了還以爲我消遣他嘞!瞧瞧這東西,某隨便一腳便踢碎了,裡面能裝個啥?”

蘇軾翻了個白眼:“要的便是它一碰就碎,但不能在弩箭發射的時候破碎,這竹籃便是如此,裡面裝的也不是什麼攻城利器,但卻是攻心之物。”

說完蘇軾拿起一疊紙張揮了揮:“我便要讓這些傳單灑遍整個大定府!”

楊懷玉覺得蘇軾瘋了,難道靠這些輕如鴻毛的紙張便能對遼人攻心?反正他不相信,但瞧着蘇軾堅決的模樣,又實在不知該說什麼,最後揮了揮手道:“算了,你要堅持便去,軍中將士你挑選幾人便是。”

知曉楊懷玉不信,蘇軾也不解釋帶着幾個軍士和馬車便離開了,至於八牛弩這東西中軍多的是,根本就不用帶上,馬車一路到達中軍,蘇軾的到來讓彭七頗爲好奇。

看着眼前堆成小山似得的竹籃,彭七和楊懷玉一樣不解,但在蘇軾演示過作用之後便大爲驚歎,這東西雖然不能對大定府造成實質的打擊,但對瓦解敵軍士氣卻有着極大的作用!

彭七大手一揮道:“命令中間將士全力趕製!火炮也不要停歇,要讓城中遼人知曉我大宋有文治,有武功!”

於是大宋的軍隊便在隆隆的炮火聲中變成了編織匠人,而且用的都是風化脆弱的藤條,竹籃也好,藤條也好,只要能兜住傳單,一碰就碎便可!

而軍中最忙碌的人便書那些識字的軍士了,他們要在段時間被抄寫大量的傳單,而其中的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的勸降之言,以及大宋現在所擁有的力量,讓城中人放棄抵抗,當然也要寫上投降的條件以及城中守將耶律裴人頭的價格…………

這東西就要依靠數量,別的不說,單單是需要的紙張之類的便要很多,彭七發出軍令,命令四周被大宋佔據的州府提供材料和一切所需。

這些東西不難找,風化的藤條到處都是,而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更是不缺,尤其是在蘇軾把這些東西都列入大宋軍隊採購之物後,數坐州府的百姓立刻投入到了大生產之中。

於是短短几天時間,便有無數的竹籃竹筐送來,而軍中將士抄寫的傳單數量也是非常巨大,而這些東西放入竹籃之後便被固定在了八牛弩的弩箭上。

萬箭齊發之後,傳單便進入了大定府………………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