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

趙禎對這次親眼所見的軍演十分的滿意,各種作戰的命令在不同的鼓聲和哨聲中被傳到,軍隊有序的變幻着陣形,趙禎相信,即便是在真正的戰場上不能百分之百的發揮作用,也最少能發揮八成以上,這就足夠了,完全達到了這次軍演的目的。

三才抱着一個帶鎖的小木箱走進了宮帳,木箱的四周都是用特製的紅蠟密封確保沒有遭到一絲的破壞,趙禎拿起身上的鑰匙打開小鎖,裡面是整齊的奏疏。

隨着趙禎親巡軍演,許多必要的奏疏都是通過急腳遞的形勢傳遞,這對於如今公路網絡遍各地的大宋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交通的便利不僅帶來這一點好處,更讓軍隊的速度變得迅捷,也讓全國的消息變得流通。

翻開奏疏趙禎同往常一樣處理政事,即便是軍演再過繁忙他也不會耽擱下朝政,因爲他知道一日荒廢,之後便要“還債”。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內,三才都是站在一邊默默的等待,直到趙禎處理完最後一本奏疏後,三才纔開始整理,這是多年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一樣。

但這一次多了三封奏疏,不是朝中重臣上的,而是公主和皇子們的學業。

趙禎拿起三本課業仔細的批閱,三才從未見過官家如此認真的對待皇嗣們的課業,彷彿是在批閱兩府相公們的奏疏一般,但更多的是父親的慈愛。

看到兒女們的進步官家會露出笑容,看到錯處也是笑着搖頭寫下不妥之處,此時的三才看到的官家就是一位慈祥的父親,爲兒女們操心的父親,而不是一國之君的皇帝。

彷彿一天的疲憊都隨着三份充滿稚嫩筆跡的課業隨之釋放,三才真的希望這樣的可以能多一點,這些課業一定是出自中宮娘娘和那兩位的手筆。

三才可以想象三位禁中的女主人一定是擔心到了極點,她們害怕大宋的這次軍演成爲一場真正的戰爭,更加擔心官家會在這此親巡中變成御駕親征。

誰也不知道趙禎的計劃,包括三才和禁中的所有人,唯一知道計劃的只有兩府相公和殿前司的楊懷玉。

皇帝親巡軍演的事情包不住了,大宋的百姓幾乎都知道,但他們覺得這是官家爲國操勞的表現,非但沒有揣測,甚至支持和稱讚官家的舉動。

自從大宋北伐失利後,大宋的百姓的心中就升起一種畏戰怯戰的情緒,而趙禎的所作所爲就是在打破這種情緒的延續,他要讓所有人看到,如今的大宋不怕戰爭。

趙禎用毛筆在女兒的課業上畫了一個可愛的熊貓,然後是在大兒子的課業上畫了一本書,最後提筆良久纔在小兒子的課業結爲畫上一把寶劍。

這算是給三個孩子的特別禮物,靈兒早就想把後苑中的一隻熊貓領會自己的寢宮,而趙旭也得到了隨時進入崇文苑的許可,趙昀也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寶劍。

一切都處理完了,趙禎伸了個懶腰,在帳篷裡和在皇宮中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是睡在牀上,他可沒有擇牀的毛病,忙碌了一天在哪都能睡着。反而是在大軍環伺的軍帳中睡的更加踏實。

早晨的陽光是公平的,它把士兵們喚醒的同時也把大宋的皇帝喚醒,軍演如期而至也要如期而回,今天是大宋軍演的最後一天,也是所有人都要離開石門鋪的一天。

狄青等人已經把這裡的地形和道路摸得清清楚楚,並且在聲勢浩大的軍演下掩護了潛伏在燕雲之地的密探返回。

大宋在煙雲之地安排密探是在太容易了,因爲這是漢人的聚居地,漢人隨處可見,也不必擔心自己的會被別人懷疑,頂多是被遼人歧視而已。

這些密探的目的便是收集當地的情報,包括地理條件,交通狀況,兵力部署,甚至還有微不足道的民風民俗。

趙禎爲了能夠迅速快捷的拿下燕雲之地花費了許多心思,包括經濟上,和文化上的幫助,大宋的商賈對待燕雲之地的百姓都是如大宋境內的百姓一樣,所有的貨物都是物美價廉,而在文化上儒家思想在煙雲大行其道。

孔子的後人都被搬了出來,以宣揚儒學的仁愛在這片本屬於華夏的土地上佈道,免費的教授孩子們學業,幾乎把大仁大愛發揮到了極致,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入侵,使得原本就忠於儒學的煙雲之地更加的渴望迴歸大宋。

遼朝的高層沒有看到大宋對煙雲的影響,就像站在高山上的人看不到半山腰的小路一樣,他們被自信的樹林遮蔽了雙眼。

趙禎看向一旁急急趕來的夏竦道:“不過是幾個密探的情報而已,夏相公何必如此惶惶?”

夏竦無奈的苦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那幾個密探帶來的消息絕對會讓陛下大吃一驚的,這是從遼朝上京傳來的消息,遼皇厭惡西夏,遼朝境內的邊民蕃部多有歸附西夏,間隙以生,恐對西夏用兵!”

趙禎呆呆的看着桌上的情報,手中的壓縮軍糧掉落在桌子上,這真是老天眷顧,在大宋即將對燕雲之地採取行動的時候,遼朝居然要對西夏用兵。

趙禎看完所有的密報第一件事便是讓大宋在遼朝的所有密諜活動起來,儘可能的收集所有關於遼朝和西夏摩擦的事件,並且也讓西夏的所有密諜活躍來起來收集可能會導致遼朝憤怒的事情。

這是戰前的一種準備,也是一種軍事手段,狄青和楊懷玉不瞭解其中的奧秘,在他們看來間人的作用只能在收集情報上有點作爲,其他地方不值一提。

但趙禎用事實回擊了他們的自大,軍人和間人本就不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軍人崇尚正面戰鬥,堂堂正正的打敗敵人,而間人則是錦衣夜行,於無聲處聽驚雷。

當狄青和楊懷玉看到這些密諜手機來的情報後也被驚呆了,他們第一次正視密諜的作用,也第一次被密諜取得的成果震撼了,這些情報對即將到來北伐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們能提供最好的進攻時機和遼朝的狀態。

“簡直是千金難求!”

狄青的話給這些情報定義了最終的價值。

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
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