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

當然,契丹的這一切蔡伯俙是不知道的,他現在所要面對的問題只有一個,向契丹的女皇陛下獻上趙禎的賀禮以及國書。

這算是一次正式的的外交訪問,沒有人會忽視其中的意義。

相對於大宋,契丹更希望兩國有外交的往來,這種意義完全超越了戰爭,契丹的文臣最擔心的就是大宋根本不和契丹交談,這樣一來最後的退路也沒有了。

其實契丹的朝堂之上也是分爲兩種心態,並不是全都支持蕭撻裡苦戰到最後,畢竟文武有別,畢竟出生有異,和大宋相同,契丹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漢人,契丹人,草原韃靼,女真,等等多少都有一些。

他們的想法和契丹人的也都不一樣,即便是契丹人自己也有一部分保有一些小小的心思,在他們看來即便是大宋戰勝了契丹,自己也不是沒有退路。

悄悄大宋党項人,女真人,倭人,甚至是一部分失地之中沒有撤走契丹人的態度就能看出來,這些人的日子過的也都不錯,甚至比他們現在過的還好。

這種感覺事實上就是在給他們一種心理暗示,即便是輸了也不會有什麼關係,即便契丹徹底淪爲大宋的統治也沒有什麼關係。

因爲此後他們的日子不會過的太差,甚至可能會更好…………

而這些人最擔心的是什麼?就是大宋和契丹之間的交流完全中斷,成爲某種意義上的“死敵”。

這樣一來所有的退路都消失,大宋和契丹之間會演變成一種全新的局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即便是當初漢唐和草原之間的敵對也沒有出現過使節完全中斷的現象。

連談都不願意談,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死戰到底,說實話契丹人不希望這樣,大宋同樣也不希望這樣。

戰爭永遠都是在爲政治服務,有政治意義的戰爭纔是正確的,否則戰爭就沒有了存在意義,而是供人發泄“野性”的娛樂工具。

大宋對契丹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便是毀滅契丹所建立起來的王朝,統治整個草原。

否則趙禎完全沒有必要耗費如此大的國力進行攻伐,而達成這一目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暴力進行征服。

在這個時代達成政治目的最簡單的事情就是使用暴力,人都怕麻煩,用最簡單的手段,達成最完美的結果,誰不喜歡?

經過三四道關卡,蔡伯俙這才抵達軍堡的中心宮殿,說是宮殿其實就一座在軍堡內部空間極大的房間,大到可以容納近千人站立。

蔡伯俙仰頭看了看,頭頂上不再是高高的藻井,而是完全平頂的模樣,因爲在此之上是一層又一層的樓房。

巨大的吊燈燃燒着燈油照亮整個宮殿,在高高的御座上做的是契丹最爲尊貴的女人,契丹女皇蕭撻裡,一身袞服的她略帶冰冷的坐在白熊皮包裹的御座之中,遠遠的給人一種別樣的纖美。

四周是契丹的朝臣,文武百官分立左右,除了張儉之外一個也沒少,這次契丹人從上京城北側的很完整,朝堂之中的人基本上全部隨着皇駕撤走。

只不過相對於文臣來說,契丹的武將人數少了些,很顯然這些人都是契丹的貴族,因爲契丹的清理而消失在了契丹的統治階級中。

蔡伯俙並不關心這些,因爲這些事情在大宋佔領上京城後便全部知道,他只能感嘆蕭撻裡的手段高明,下手恨厲,爲契丹“續命”不擇手段。

走到宮殿中間靠前的位置,蔡伯俙緩緩拜下:“外臣蔡伯俙參見契丹皇帝陛下!”

蕭撻裡看着蔡伯俙以及擡入殿中的幾口箱子微微點頭道:“平身。”聲音雖然依舊冰冷,但還是讓蔡伯俙察覺到了一絲疲倦。

想想也是,一個女人負擔着整個民族的命運與未來,一點也不必趙禎要輕鬆多少。

“外臣這次前來,乃是佳節將至,以國禮慶賀之。”

蕭撻裡點了點頭,完全是客套之言:“有勞大宋皇帝記掛,有心了,那爲何大宋皇帝屢屢犯邊,征伐我大契丹?”

“草原不寧,我大宋邊疆不靖,唯有接受我大宋之統轄,方能使中原與草原和睦相處,此乃仁者之帝王道!”

“大膽!”“放肆!”“無禮!”

契丹朝臣忍不住開口呵斥,這是實話,是趙禎心中以及大宋朝堂的真實想法,但在契丹人耳中就成爲囂張跋扈之言。

蔡伯俙面無表情的看着契丹的朝臣,又淡然的轉頭向蕭撻裡道:“陛下,此乃我大宋之肺腑之言,無有虛妄!”

他的話說的很堅定,也很“真誠”當然也很“囂張”只不過態度很明確,這是大宋征伐契丹的事實。

“哦?你的意思是我契丹該拱手奉上草原,以免生靈塗炭嘍?這與巧取豪奪有何區別?難道這就是你漢家千年所宣揚的仁義,禮法?”

蔡伯俙搖了搖頭:“我大宋皇帝從未說過要讓契丹拱手奉上草原,是禮是兵都是你們自己的事情,而我大宋要做的便是出兵收復草原,要的也僅僅是草原而已。”

契丹的朝堂之上針落有聲,所有人都被蔡伯俙的話給鎮住了,包括蕭撻裡也是如此。

這話都麼囂張和目中無人,大宋要的就是草原,管你拱手奉上還是死戰到底,大宋的目標不會改變,哪怕是你不斷的向草原撤退,像北方撤退也沒有關係。

因爲一切都是大宋說的算,蔡伯俙表達了一個很清楚的觀點,哪怕是離開草原之後,大宋佔領了草原,也不會對契丹進行追殺。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離開了草原的契丹還叫契丹嗎?離開了草原的契丹還有什麼資本崛起?

不少人回過神來,蔡伯俙不是來送國禮的,也根本不是慶賀佳節,而是來向契丹施壓來的!

他的話如同一盆冬日裡冰冷的涼水,把契丹的朝臣從頭到腳澆了個透心涼,寒冷刺骨。

顯然大宋不會就這麼算了的,奪取了上京城以及臨橫府後的大宋如同一支饕餮一樣,根本就不會滿足,還會繼續攻伐整個草原。

蕭撻裡心中有些後悔,不該在大殿之中,當着契丹文武百官的面召見蔡伯俙,他的話幾乎在一瞬間擊垮了自己營造出的信心,尤其是那些本就不支持戰爭的文臣…………

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
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