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

趙禎非常果決,當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虛假的禮數已經毫無意義,既然最終的結果便是大宋在倭國設立都護府,並以種種辦法要挾之,那從一開始便撕破了臉皮,還講究什麼面子?

簡單粗暴的結束了召見之後,趙禎便以最快的速度脫下了身上的大袞冕,這東西雖然是華麗異常精彩奪目,但真要是穿着便會發覺很累,走路稍稍一塊,眼前的冕珠便會快速的晃動,直讓人眼花繚亂。

“官家,奴婢愚鈍……這倭國皇女入了咱們大宋的後宮,是以嬪妃之制待之,還是以誥命之制待之?”

三才一邊麻利的脫去趙禎身上的外罩袞冕一邊小心的問到,他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番邦公主入大宋後宮這還從來沒遇見過啊!

不過這在大宋也算不得新聞,趙禎想了想道:“此前可有先例?”

三才忙不迭的點頭:“有!本朝開國之初便有花蕊夫人,另有鄭國夫人…………”說着說着他的聲音便越來越小,因爲趙禎的臉色愈發的不自然起來。

三才連忙住嘴,花蕊夫人,小周後,這些可都是亡國之女,也涉及太祖太宗之隱秘,如今說起有關乎倭國皇女,少不得有人嚼舌頭……若是把這些聯繫起來,有些人怕是會認爲陛下貪圖倭國皇女之美貌…………

一個是自己的爺爺,一個是自己的伯公,而且都是關於女人的事情,雖然是三才這個內侍說出來的,可宗室感覺不對味,趙禎無奈苦笑,現如今已經有人開始謠傳流言,說自己西征党項就是爲了沒藏黑雲的美貌。

雖說這謠言和遼人脫不開關係,可若是自己把倭國皇女也收入宮中,那可就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清了,有的時候人們只願意相信他們本就已經相信的東西。

“既然如此,那便以公主之制待之,可讓靈兒與其爲伴,住於長樂宮中。對朕以學生之禮便可,免得宮外再傳流言。”

趙禎明顯感覺到三才長出一口氣,顯然,這貨是故意說出花蕊夫人和小周後來噁心自己的,那背後之人不用說,和王語嫣等一衆妃嬪脫不得干係!

後宮無論在什麼時候對外來的女人永遠最敏感,在這一點上趙禎不用懷疑。

只不過良子好像並不打算讓趙禎鬆一口氣,很快在下午趙禎剛剛批閱奏疏的時候,這位倭國的皇女便帶着自己的疑問不請自來了。

因爲是打着學習的旗號,良子可以對趙禎的治國之策進行觀政,當然,都是一些簡單的事物,管理一個偌大的國家,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輕鬆。

多如牛毛的“小事”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問題,所以趙禎每日的奏疏都要批閱數十甚至幾十本,其中涉及的治國之道不在少數,這便要看皇帝的智慧和隨機應變的手段了。

華麗的大宋宮殿即便看多少次良子都覺得驚豔,地上的木質地板反射着一層油亮的光澤,而四周的明黃色的錦繡更是顯得華麗異常,小心的在地板上走着,腳下金連鞋完全不似木屐那般沉重,柔軟舒適。

但當她邁入趙禎所在的內間之後,整個人稍稍哆嗦了一下,臉上露出驚訝又舒服的表情,良子只覺得她的雙腳已經被“雲團”所包裹,長長的羊絨地毯鋪滿了整個房間,對於良子來說這樣的感覺從未有過。

眼前的一切對良子來說都是那麼的陌生,奇怪。

雖然整個宮殿給人的感覺華麗異常,但每一樣幾乎都是在細節上,粗粗看上去卻也不覺得有多晃眼,即便是大宋皇帝的御案也不過是一方硯臺,一副筆架等文房只用而已。

三才慢步走到趙禎的邊上小聲道:“官家,倭國皇女前來覲見。”

趙禎拿起一直狼嚎沾上硃紅在奏疏上批閱,頭也不擡的說道:“知曉了,讓她在一旁候着。朕的奏疏批閱完後便與她說話。”

“遵旨。”

三才小心的退到一旁,生怕打擾到趙禎,悄聲對良子道:“官家處理朝政不可中斷,你且在一旁等候,待官家落筆方可說話。”

“多謝大官。”良子微微一禮後便雙手相疊,在趙禎的身旁跪坐下來,低頭不語一副順從之態。

趙禎微微有些不適應,任誰在處理政事的時候邊上跪着一個人都不舒服,何況趙禎極少讓宮人伺候,倭國的這一套他當然不自在。

“朕這裡有一本山北雜記,你若無事便看上一看,書從漢代,你應該能有所知曉。”

良子伸出雙手小心的接過趙禎手中的書冊,她雖然不知道這本書中講的是什麼,但卻知道,漢代的書籍能流傳至今定然是有大用的。

其實《山北雜技》不過是漢代描寫漢朝大將趙破奴攻破姑師,將原來姑師人的領地按地理形勢劃分爲八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和山北六國的事情。

只不過趙禎再次看向良子的時候,她依舊是以同樣的姿勢跪坐在一旁,只不過雙腿之上放了一本書,跪坐的姿勢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舒服,雙腿要蜷在一起,把屁股坐在雙腳之上……

這樣能不麻嗎?

不過趙禎不得不承認良子坐在一旁的樣子確實很優雅,不知是聽了誰的建議,她早已把倭國的傳統妝容洗去,樸實無華的樣子確實顯露出別具一格的秀美。

趙禎在暗中觀察良子的同時,良子也在觀察着他,作爲大宋的一國之君,良子一直認爲趙禎應該是個威儀無比面相莊嚴的中年男子,但誰曾想居然是個白面書生的模樣。

這樣一個男人很難讓人聯想到他便是滅掉大理和西夏的國君,最少良子看不出他的不同來。

趙禎輕輕的放下手中的毛筆,在筆洗之中涮了涮,於是一汪清水就變成了淡淡的血色,硃紅的御批已經乾透了,鮮豔的文字躍然於上。

“你看的如何了?”

良子躬身行禮道:“看了幾章,中原人之手段讓我大開眼界,未想到大漢時之將軍便有如此手段,分化離合之下便把姑師人的弄得分崩離析。”

趙禎在良子躬身的時候看見了一抹雪白,他實在想不通良子是如何做到的,在跪坐的時候還能把身體摺疊起來,幾乎達到了一百八十度。

“這便是華夏智慧,起來吧,坐在地上可沒有什麼好的,朕不習慣這樣與人說話。”

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
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