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

想要讓各族之間沒有隔閡,想讓所有人都融入漢家百姓對行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趙禎可以滅掉西夏,可以毀滅遼朝,可以吞併大理,但卻無法道破人心中對壁壘,尤其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下對漢家百姓,他們心中對壁壘更加堅固。

都說漢家百姓是最具有包容性的,那是沒有見識過一個強大的盛世王朝,民族自尊心這種東西華夏古來已久。

和後世的民族驕傲相比,封建時代的民族自尊心有時可以用民粹來形容,“非吾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根本就不算什麼,還有更爲激進的存在,“四方蠻夷,皆可屠戮!”

漢人的高高在上已經穿破雲霄,若不是儒家思想中禮的影響,這種盲目自大早已把漢家文明帶入了地獄邊緣。

儒家思想的好處在這時體現了出來,仁愛,守禮,越是強大越要謙遜,越是強大越要注重禮節,這樣纔是君子,這樣纔是真正的強者。

於是在這種思想的制約下,漢家文明雖然還會狂妄,但卻不會過界,咱們這麼強大,不能欺負小國,越是恭順的小國,咱們越要大度,越要寬仁。

所以被大宋征服的外族人在中原生活的還算不錯,商賈們不會欺負契丹人或是党項人,因爲咱們漢家強大啊!欺負他們這些亡國之人實在丟臉的事情。

對待小國也是友善的,高麗這種小國寡民的王朝根本就不值得大宋動手,聽說高麗山多地少,糧食經常不夠吃,女子甚至會袒胸露乳,實在不成體統。

琉球國上貢的石流黃成色極好,已經成爲大宋貿易的主要來源,大宋和琉球國之間的關係自不用說,琉球國已經成爲大宋的一個自治島國,他們的自治享有極高的權利且沒有任何人反對。

琉球國,彈丸之地,自治便自治了,有甚的事情?若是敢背叛大宋,鉅艦開赴,豈有完卵?

眼下大宋四周的小國已經臣服,便是和大宋關係緊張的吐蕃也在表面上一團和氣,角廝羅明智的希望用外交換取時間。

這是蠻夷最常用的手段,以臣服換取和平,以退讓換取發展,而大宋的制裁手段在吐蕃身上完全無效。

吐蕃是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地方,在唐時便是如此,經過崩潰之後的吐蕃人明白一個道理,分則覆滅,合則依存。

大宋對吐蕃也是一個尷尬的存在,高原屏障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只有國力和人口強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才能全面壓制吐蕃,才能讓吐蕃崩潰。

任何計謀在現在的吐蕃面前都是毫無用處的,之前黑手曾經在吐蕃使用離間之謀,但很快便失敗了,而且損失了不少的人手。

蔡伯俙這才明白,對付現在的吐蕃根本就沒有別的辦法。

隨着國力的強大,大宋的內部矛盾越來越多,趙禎已經開始看到了膨脹之後帶來的隱患,所以他才把大政交給趙旭處理,而他主要是對付國內不斷出現的矛盾。

趙禎是個正常的人類,沒有辦法把一個王朝的所有事物抓在手中並且處理的井井有條,雖有中樞的輔助,可中樞依舊是屬於大宋的政事處理機構,能做的也只是執行而已。

中樞在大事上並沒有決定權,更多的是把繁瑣的政事上報帝王由帝王處理或是決定,趙禎好不容易把文官的權利進行劃分,絕不會把他們的權利擴大。

朝廷政事交給趙旭處理可以鍛鍊他的能力,亦可解放趙禎的身心,讓他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內部矛盾。

這些矛盾在奏疏中是看不見的,但卻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大宋的發展。

文化改革,思想的碰撞,種族之間的隔閡,等等這些都是內部矛盾,生產力的解放,科技的發展如何能在奏疏中詳細體現,如何能得到朝廷上下的重視?

雖然不想承認,但趙禎明白,現在的自己就是大宋的“救火隊員”在矛盾還沒有引燃大宋這堆碩大無朋的“乾草堆”之前撲滅隱患纔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炭火不時的發出“噼啪”的爆裂聲,蕭撻裡看着已經開始發黑的牛肉有些擔憂,輕輕的拉過蕭仁讓他和宮人玩耍,自己則是倒了一碗解膩的北苑茶放在了趙禎手中。

“官家,這是福建路轉運使蔡襄督做的北苑小龍團茶,解膩養口。”

趙禎驚醒,看着已經出現碳化的牛肉苦笑道:“朕一時神遊,竟暴殄天物了……”

蕭撻裡捂嘴笑道:“官家此言差矣!我大宋牧牛無數,只有在天家它纔是天物,在北面可算不上什麼珍貴的東西嘞!”

趙禎手中的銀筷一掃,扔掉黑炭似得牛肉點頭道:“你說的沒錯,這牛肉算不得天物,以後我大宋會有吃不完的牛肉!”

瞧見趙禎惡狠狠的模樣,蕭撻裡有些不安道:“官家今日爲何心緒不寧?莫不是因大宋外族太多?”

“太多?是太少了!”

趙禎端起小龍團茶喝了一口,這小龍團其實就是發酵的烏龍茶前身,味道甘醇濃香,回甘也快。

“大宋以漢家百姓爲主,被大宋百姓承認的外族也就是契丹,党項,而已,大理人,倭人,尚且不論,那些嶺南蕃部,北方諸部在我大宋百姓眼中皆是蠻夷,不值首肯啊!”

蕭撻裡有些莫名其妙,在她的眼中,這些小部族,小種族那裡需要承認?

“官家,這些都是蠻族…………”

她的話還沒說完便被趙禎打斷:“瞧瞧,連你都是如此,何況大宋百姓?你好歹也曾經是契丹的君王,也是皇帝嘞!怎生目光短淺如斯?!”

蕭撻裡頓時上了火氣,她也曾經是帝王,在後宮中身份特殊,連皇后對她也是禮敬有嘉,趙禎待她可是相敬如賓,何時有過這樣的譏諷?

蕭撻里正襟危坐道:“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或,自之闢民!”《詩經》有云:“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爲民逑。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國,俾民憂泄。民亦勞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國,國無有殘。故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臣妾說他們是蠻夷有何不妥?!”

“謬矣!大謬矣!”

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
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