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兩路納徵

如此高規格的納徵使團甫一建立,就吸引了當時世人的注意和驚歎。被劉封所請的當世大儒、名士、士族領袖們無一拒絕,悉數答應了下來,並表現的十分恭順配合。

很快,如許劭、王朗、龐德公、黃承彥等外地名士紛紛趕來,而沒被選中的一些名士甚至還有些抱怨。

比如徐州二張,深得劉備信任重用,倚爲臂膀,但這次卻雙雙落選,自然有些遺憾。迫得劉備不得不親自安撫,並安排二張分別爲糜氏、曹氏的主賓。

二張中張昭性格剛強,但內裡卻和張紘一樣頗爲精明,他並非是真的抱怨,而是以此來表達對劉家的親近之意。

劉備也明白這一點,纔會邀請二張擔任女方的迎賓客。而從二張欣然應允這一點上來看,就可以看出劉備父子如今在士族中有着相當不錯的聲望。

畢竟這倆女方,一個是商賈轉士族,另一個則是丹陽小士族起家的武夫。

就這兩個出身,正常情況下別說是請動二張這樣的名士去擔當女方的迎賓了,就是婚禮能夠讓二張參與都是極其榮耀,蓬蓽生輝的美事。

事實也是如此,在得到二張擔任女方迎賓的消息後,糜家固然上下喜形於色,而曹豹更是喜出望外,都有些惶恐不安了。

好在劉備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故此請性格剛強的張昭出任糜家迎賓,而請脾氣較爲平和,外和內明的張紘擔任曹家的迎賓。

曹豹得到消息後,欣喜異常,甚至還寫信給劉備,請求親自到東海迎接張紘前往下邳,卻爲劉備所拒。

劉備並非是不近人情,而是曹豹此舉有些過阿了,即便是張紘也肯定會因此生厭,徒增事端。故而劉備在拒絕了曹豹所請之後,又特地寫信將情況予以說明,並讓曹豹保持平常之心。

時間進入十一下旬,納徵使團從吳縣出發,帶着大量的財貨珍寶,走水路前往下邳和朐縣。

爲了安全起見,雖然朐縣瀕臨海港,但兩個使團全部走的都是內河河道。

這幾年的冬季,尤其是江淮大旱的那兩年,劉封以工代賑,徵集了大量的勞力疏通內河河道,使得其通行情況大大好轉,運力,承載力都大大提升。如今即便是大型樓船也能通行,至少到徐州段是毫無問題。

十二月,兩隊使團分別抵達下邳和朐縣,由曹豹和糜甑親自作爲主禮者作答。

禮成之後,使團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移交彩禮。

在正使的一聲令下,伍伯們紛紛指揮着甲士和僕役將盛放彩禮的櫃子打開,然後將其中擺放成長條形,自女方內院門外開始,一路陳列至大門。

劉封準備的數量極爲豐厚,除了嚴格按照規定的玄𫄸束帛外,其他沒有規制的物品都是數量極豐滿。

按照規定,兩千石的高官,玄𫄸束帛一般數量爲三到五匹,各個顏色一匹。而三公九卿則會更多一些,比如後漢的竇融,他嫁女時候,就“加玄𫄸十匹”。

劉封身爲武侯,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位份不遜色於三公。

故此,他使用頂格的十匹是毫無問題的,而且因爲劉封手頭闊綽,物資豐沛,他的十匹玄𫄸束帛可不像其他人那般,是五種顏色,每種顏色兩匹,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十色。

整整十種顏色的玄𫄸束帛,被置於笥(竹子製作的器皿,常常用來存放絲綢布帛)中,覆蓋“皁紗”(黑色的紗布)以示莊重。

這一匹玄𫄸束帛的規格極其誇張,不但顏色高達十種之多,在玄𫄸束帛的表面,更是使用了“錦帛”(提花絲綢)或加繡雲氣紋等圖樣,美輪美奐,巧奪天工,一看便是價值萬金。

這一幕無疑極大的震撼了周圍觀禮的豪門權貴們,讓他們對劉家的豪闊和富庶有了一個全新的印象。

劉備父子的富庶一直以來都是廣爲流傳,劉封掌握着霜糖、雪鹽的製作工藝,後來又研究出了精如絹帛的白紙,香氣四溢的香油,革新庖廚的鐵鍋,以及曲轅犁和各種新型鐵質農具。

這些東西的製作工藝,以及所有的工坊都掌握在劉封的手中,每年產出的利潤何止億萬錢。

可光是聽說,永遠沒有親眼見證這般震撼。

更別提劉封的親信還在權貴豪門們當中散播消息,日後這樣的多彩多色,精工細雕,花樣斑斕的絲綢也會進行出售,這無疑讓在場衆人更加震驚了。

隨着玄𫄸束帛的展示,各種珍奇異寶,黃金布帛被擡了出來,一箱一箱的打開。

各種來源於大漢天南地北的瑰寶奇珍,平時難得一見的珍珠,寶石、瑪瑙、翡翠、象牙、犀角、玳瑁、珊瑚如同大白菜一般琳琅滿目,看的四周的士族豪強們瞠目結舌,心中又羨又妒,恨不能將這些東西悉數佔爲己有才舒心。

與之相對的,則是糜甑、曹豹的喜悅。

即便是老狐狸糜甑都掩飾不住臉上的笑容和得色,更別說平時就喜歡炫耀張楊的曹豹了,後者若是身後有根尾巴的話,那此時這尾巴必然已經搖上天了。

最後,當禮讚高唱道黃金、白銀、財帛數量的時候,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糜甑、曹豹俱是笑逐顏開,在衆人的恭維聲中志得意滿到了極點。

當晚,曹豹酩酊大醉,卻還是硬撐着讓人扶他到了曹清的小院。

“清兒,爲父此生碌碌無爲,唯有兩件事,爲父是做對了。”

曹豹看着貌美如花的女兒,心中感慨萬千,滿心的歡喜和高興:“第一件事,便是當初追隨先主陶公,北上徐州,爲其掌管丹陽兵。”

“這第二件事……”

曹豹說到這裡,突然沒了聲音。

曹清嚇了一跳,趕忙去看,發現原來自家父親已經醉死過去了。

曹清啞然失笑,吩咐侍從擡着曹豹,親自將他送回了臥房,併爲其擦拭面龐,更換睡衣後,這才離去。

曹清卻是不知,曹豹此時在夢中又一次見到了劉封,而且還是劉封上門拜訪那一次。昏睡中的曹豹嘴角慢慢勾了起來,滿面紅光,也不知道夢到了什麼,竟十分開心。

使團將彩禮移交給曹、糜兩家,至此,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接下來,就是劉封親自前往兩家迎親了。**

與此同時,大漢帝國的西南部,在一片崇山峻嶺之中,一支隊伍正在行進。

這些士卒十分精銳,裝備更是堪稱豪華。

全軍上下每人一套皮衣皮褲,兩雙皮靴,一條毛毯,全身輕便的皮甲,隊伍中雖然沒有大車,卻是有許多牲畜和小車。

西南馬匹身材矮小,衝鋒力和馱力均不怎麼強,但耐力卻是極好,而且擅長走山路。

整個隊伍中帶上了大量的西南馬匹,以及騾子。

這支隊伍的隊長年紀輕輕,皮膚白淨,氣質儒雅像個書生多過將軍。但只有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神中,時不時閃過對建功立業的渴望,才讓人意識到他絕非尋常儒生。

此人正是陸遜。

他這一路精銳完全是用錢砸出來的,他們身上的皮衣、皮褲和皮靴,耗費了交州大量的財帛。

不僅僅是用雪鹽、霜糖、香油、紙張、鐵器等珍品換回來的皮革全部砸了進去,還動員了大量的婦女專門負責製作。

這個年代的製衣、制靴可都是極爲麻煩的事情。

大部分人可都是穿的草鞋,許多小士族、小豪強,出門在外也是穿的草鞋,只有正式場合纔會換穿布鞋。

原因不僅僅是因爲製作起來相當繁瑣,而且還相當容易損毀。尤其是皮靴,製作難度更要高於草鞋和布鞋,所幸在東漢時期,皮靴已經十分常見,並不算什麼稀有寶貝了。

爲了滿足先鋒軍的所需,蒯越在這一年中,動員了兩萬婦孺負責製作布鞋、皮鞋、皮衣,並徵收購買了大量的毛毯。

皮衣不但能有效的隔離昆蟲叮咬,而且也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西南的冬季雖然遠遠比中原來的暖和,可大山之中早晚溫差極大,先鋒軍若是沒有皮衣、毛毯這些野外保暖的工具,便會大規模出現傷病,並嚴重拖累任務進度。

陸遜的動作很是迅速,只是出發一個月的時間,隊伍已經突進了一千八百多裡地,深入了牂牁郡境內,平均每天的行軍速度高達六十里地,其中走水路時日均能近百里,而陸地行軍時,日行軍速度就掉到四五十里地了。

剛入益州的時候,陸遜一行人走的是水路,兩岸的土司、豪強、酋長們也早已經被侵蝕,不但不會阻撓陸遜行軍,甚至還會趁機出售糧食、乾肉等物資。

陸遜所走的溫水乃是後世的南盤江。

南盤江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冬季相對溫暖,河流一般不會結冰,且該流域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較大,即便是冬季也一樣具備行船的基本條件。

不過,兩月至五月是南盤江的枯水期,水位會有所下降,可能存在淺灘、礁石等阻礙行船的因素,但只要小心避讓,依然可以行船。

陸遜他們出發時,是十月中旬,正是溫水行船最適宜的時間段。此時的溫水流速沒有豐水期那般湍急,這對於需要逆水行舟的陸遜所部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其次,這個時間段雖然已經結束了豐水期,但水量卻並不小,就連一些大船都足以通行,這無疑也是一個好消息。

陸遜一行人乘坐的船隊大部分都是小船,其中最大規格的艨艟也不過三十人級的。不過船隻的數量卻是很多,其中不少船隻裡面裝載的並不是士卒,而是後勤補給。

可即便這樣,陸遜他們也時不時的需要上岸行軍。

比如遇到險灘時,士卒上岸行軍不但能減輕船隻的負擔,減少吃水深度,使得船隻能夠更加安全的通過危險地區,而士卒們登陸行軍也會更加安全一些。

陸遜他們自鬱林郡出發,目的是犍爲郡屬國,總路程近三千公里,即近六千里地。

這也是爲什麼蒯越進言劉封,讓他們現在就出發的原因之一。

如今靠近交州一邊,近千里地的土司、豪強、酋長們已經被漢軍所拉攏,雙方已經建立起了成熟的合作,有了一定的互信。

可更深處的土司、豪強、酋長,雖然有聯繫,但卻遠不如外圍那些值得信任。

因此,蒯越需要陸遜他們作爲前驅,深入西南,最好是能夠一舉拿下益州郡、犍爲郡,以此來作爲前進根據地。

一旦達成這個戰略目標,那麼蒯越將會雙管齊下,一邊從交州輸送糧食、軍械等物資,一邊拉攏當地土司、豪強、酋長,再以珍貴的貨物來換取當地的富裕糧食,以達到儘快滿足大軍所需。

然後等到合適的時機,蒯越便會親自帶領大軍出發,前往犍爲。預計最終動用兵力大概在七至八萬人,其中水軍兩萬五千人,一般情況下不會參與具體戰事,水軍的任務是負責護送、運送後勤補給。

一線作戰部隊大約是三到四萬人,這些人是交州軍的精銳所在,負責最終進入成都平原的戰役任務。他們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了整個大戰略的成敗得失。

剩下的一至兩萬人則是二線作戰部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保護駐守陸路補給線路沿線的重要據點、前進基地、倉儲和關鍵兵站,並負責轉運、協調、護送物資。

總計兵力大約在七八萬人左右,倒不是交州軍沒有更多的兵力了,而是這已經是後勤壓力的極限了,若是人數繼續增多的話,後勤就可能會跟不上所需了。

因此,在交州本部還有一支預備隊,以應對突發情況,但常規情況下,這支一萬人左右的部隊是不會參戰的。

“將軍。”

突然,前方斥候迴轉了過來,臉上帶着濃濃的憤恨之色。

陸遜當即問道:“何事?”

斥候不敢怠慢,很快將事情說了一遍。

原來,前方要隘處的土司居然設下卡哨,禁止陸遜等人通過。

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章 曹家夜話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4章 自由來去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37章 目標錢塘
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章 曹家夜話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4章 自由來去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37章 目標錢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