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黃權獻計

第578章 黃權獻計

可這個辦法最大的問題不是龐羲同不同意,而是後面成都城裡的劉璋是否肯點頭。

因此,在得到劉璋迴應之前,黃權可是不敢跟龐羲提這事的。

最後,兩人商議之後,由黃權在雒城暫開府庫,取出當地財貨犒賞全軍,並以此爲機,重申守城禁令,勒令各部堅守城池,不得退卻。

另一方面,黃權將雒城中的情況以及自己的考量盡數載入文書奏報之中,安排人手,悄悄送往成都,懇請劉璋決斷。

**

劉璋、趙韙這邊鏖戰正酣,而劉封這邊也是捷報頻傳。

首先是北上的周泰傳來捷報,大軍兵臨安漢城下後,安漢居然不做抵抗,直接開城投降。

這主要是一來劉封和趙韙如今的關係還近似於盟友,再加上劉封軍素來名聲很好,軍紀上佳,安漢也不怕開城了之後被洗劫屠戮,所以投降的很痛快。

另外就是安漢此時城中也實在是過於空虛,作爲趙升的老家,別說安漢城了,就是整個安漢縣內,絕大部分有一定武力的豪強都早就南下投奔趙韙,如今都跟着趙韙一路打到雒城了。

城裡實在是沒留下什麼能一呼百應,抵抗周泰的猛人。

拿下安漢之後,周泰留下一千人守備,然後繼續北上,目標閬中和充國,這兩個縣邑離的很近,僅僅只有不到二十里,雖然有西漢水阻隔,但往來並不算太過麻煩,聯繫還是頗爲緊密的。

因此,這兩城得通盤考慮。

周泰此時很是慎重,作爲巴郡重鎮閬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雖然不如沿江那些城市富庶,但也是蜀中名城。

巴郡坐擁西漢水(今嘉陵江),位於西漢水中游,是成都至漢中的漕運中轉站,商船往來頻繁。

其逆江可至葭萌(今廣元),順流可下江州(今重慶),陸路上北接米倉道(通漢中),南連成都,是商旅、軍隊必經之地,爲巴蜀北部物流咽喉。

同時,因爲有嘉陵江沿岸有沖積平原,適宜耕種,雖然周邊的丘陵地形較多,但早在東漢和帝年間,閬中就已經興建了名爲堰塘(後世“彭道將池”的前身)的水利設施,使得閬中的畝產量飆升到了兩至三石。

雖然還是低於成都平原三到四石的畝產量,卻已經足以笑傲整個西南了。而且閬中本地還有鹽井和鐵礦,又是朝廷官方與賨人(板楯蠻)部落互市之地。經濟價值也極高。

地理上北防漢中,西連成都,控扼賨人,南應江州,可謂是極爲重要的戰略要地。

自東漢起,朝廷在閬中的駐兵就一直在兩千到三千人之間。再加上旁邊充國縣的一千人,兵力是相當雄厚了。

周泰手頭本就只有八千人,又留了一千在漢陽,以七千攻打兩城三四千人,慎重也是合理的。

只是周泰卻不知道,閬中和充國的兵力早讓劉璋抽調的一乾二淨了,如今兩城之中僅僅只剩下了兩三百人,還要依靠當地中立的豪族來維護秩序,防禦賨人。

只要周泰大軍一到,閬中和充國就只能開城投降,可週泰卻還謹慎的同霍篤商議如何取城,着實有些保守了。

中路的諸葛亮卻是勢如破竹,連取符節、江陽兩處重鎮,抵達僰道城外。

符節和江陽本各有駐兵一千,結果爲成都所召,連同當地支持劉璋的一兩千豪強部曲一起坐船北上,直奔成都而去了。

www▪ Tтkǎ n▪ C O

如今整個長江沿線,兵力最爲強大的就是僰道了,有足足五千兵馬守備,主將乃是川中名將嚴顏。

至於蔣欽所部,則在江陽拐彎,進入湔水,奔着漢安縣去了。

歷來攻城略地,最麻煩的便是攻城。

尤其蜀地山丘衆多,城市更不好打。

原時空裡劉備自白水關起兵,南下成都,可是花了整整十四個月。

白水關在哪裡?

在葭萌的左上方大約五十里地的白水縣境內。

從白水關到成都,不過才六百多裡地,就是這六百里地,花了劉備一年多時間,這還是有着荊州方面及時出擊,形成夾攻之勢,有效的分散了劉璋的兵力和注意力的情況下。

可見劉封的這次入蜀有多幸運了。

不過說起來,劉封入蜀雖然看似易如反掌,可實際上劉封在南中可是佈局了整整兩年多的時間了。

沒有南中的策應,趙韙也不會這麼輕易的放棄江州。

正是感受到來自南中的威脅,趙韙陷入恐懼驚慌之中,擔心自己受到劉璋、劉封、南中三面夾擊,這才破釜沉舟,全力北上成都。

雖然陸遜也在北上,可結果竟然是諸葛亮先期抵達僰道。

僰道處於長江上游,是長江、瀘江(今金沙江)、岷江的三江匯聚之地。境內丘陵較爲低矮,主要是平壩地形。

諸葛亮先在江北(長江)設下大營,切斷了僰道和長江上游南安的聯繫。

隨後,諸葛亮又遣甘寧領本部兩千人於僰道南面臨江(瀘江)下寨,另四千人留在主營,暫歸入諸葛亮直屬統領。

等到兩大水寨立起來之後,諸葛亮又以張南爲先鋒,領本部人馬過江,在僰道以西,長江和廬江所形成的三角地帶安營紮寨,直接將營寨懟到了僰道的臉上,且背水下營,處於絕地。

在這個三角區域內,張南正面是僰道堅城,以及城中的五千蜀軍,背後是長江和廬江,一旦戰敗,毫無生路。

可僰道卻毫無半點反應。

僰道城中並非沒有勇士想要出戰,希望能夠先聲奪人,將張南所部趕下江去。這不僅僅能有效的吃掉劉封軍的部分力量,而且還能極大的提升己方士氣。

可嚴顏卻是一口回絕了。

在他看來,這是不必要的冒險。

成功了的確是有提振士氣的效果,可如今城中士氣並沒有出問題,至少絕不需要如此冒險的去提振士氣。而且一旦行動失敗,不但會損兵折將,士氣反而會成爲新的問題了。

除此以外,嚴顏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堅守僰道,拖延時間。 這個任務並沒有期限,或者說期限不明。

嚴顏必須堅守僰道,直到成都平定了趙韙之亂之後,才能騰出手來援救僰道。

這個任務艱鉅的讓人有些絕望,即便是嚴顏,也想的是能堅守一日,就堅守一日。

因此,他絕不冒險。

僰道沒有反應,讓諸葛亮有些失望,不過他也沒奢望僰道能就此拿下,接下來依舊按部就班的打造起攻城武器來。

八天之後,自僰道南面突然煙塵大起,一支千人以上規模的軍隊出現在了遠處。

這下子僰道、劉封軍兩邊都緊張了起來。

劉封軍這邊倒還好,因爲早就預知到了陸遜的南中所部會自南面而來,只是擔心來人會不會是朱提守軍。

諸葛亮也好,嚴顏也罷,兩邊都不知道朱提已被陸遜攻破,就連鄧賢都已經被生擒了。

大約一個時辰後,這些軍隊走近了,當頭舉着的就是赤旗,打的也是劉字旗。可僰道內守軍卻能清楚的明白,這並非自家朱提守軍,而是與城外圍城的劉封軍系出同門。

陸遜其實最初有考慮過假扮朱提潰軍逃入僰道,行裡應外合之計,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不熟悉情況。

首先,鄧賢是迫不得已被動投降的,事先還差點自刎給劉璋盡忠。

這樣一個人,雖然在忠誠上頗爲加分,可同樣的,指望鄧賢能有主觀能動性去幫助陸遜詐城,那無疑是沒有可能的。

同時,朱提的守軍中,大部分是劉璋的援兵,與僰道的援兵之間十分熟悉,這就很難混進生人。

再加上陸遜手底下的大部分精銳皆是江東,交州兵馬,與川中人截然不同,只要一說話,口音立刻就暴露了。

而且陸遜還和鄧賢打聽過僰道守將嚴顏爲人,得知此公雖然年老,卻頗通軍略,爲人沉穩,但有權變,乃是川中名將。

更兼此公雖然性格剛強,但卻頗能服衆,軍中每有賞賜,皆分於士卒,自己不留半分,素來爲軍中士卒所欽。

這樣一個人守僰道,必定不會麻痹大意,混入城中的精銳一旦暴露,以嚴顏的能力和名聲來看,十有八九隻能是個全軍覆沒的結局。

考慮到如此衆多的因素,再加上後果如此嚴重,陸遜最終熄了偷城的念頭,索性大張旗鼓的北上,那還能打壓一下僰道的士氣。

陸遜的到來的確打擊到了僰道內守軍的士氣,看着對方一撥接着一撥,人數還都是萬人以上的大軍,更難受的是,對方自南邊而來,顯然朱提已經失陷,僰道也就成了孤城。哪怕嚴顏威信再高,也止不住城內軍隊氣沮。

僰道守軍士氣受到打擊,那諸葛亮的劉封軍這邊可就士氣大振了。

整整萬人精銳的增援,使得全軍對拿下僰道可謂是信心百倍。而陸遜在匯合了諸葛亮之後,也長鬆了口氣,再不用爲後勤輜重擔心了。

即便南面金牛道的後勤輸送跟不上消耗了,也有江運這邊足以補充。

按照劉封的命令,諸葛亮同陸遜會師之後,以諸葛亮爲主帥,陸遜爲副帥,都督水陸各部攻拔僰道。

客觀的說,陸遜的軍事能力絕對不在諸葛亮之下,但誰讓劉封是葛粉呢,只能委屈一下陸伯言了。

**

此時成都州府之中氣氛十分凝重。

這也是因爲如今蜀中三方勢力之中,也唯有劉璋壓力最大,他所收到的盡數都是壞消息,不是這處涪城、綿竹淪陷,就是閬中、僰道告急。

僰道這裡還好一些,至少守軍力強,城池堅固,還能固守,可閬中那邊已經被劉璋給抽空虛了,根本無力抵抗北上的劉封軍,很可能淪陷的戰報文書都已經在來成都的路上了。

堂上之人,仍然都是劉璋心腹要員,只是比之先前要少了幾人,黃權、嚴顏、劉𪻺、冷苞等人都已經帶兵在外。

劉璋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掠過,艱難問道:“公衡自前線來報,其中之意諸君也已經看了,爾等覺得公衡所言是否可行?”

劉璋所說的自然是黃權建議放棄雒城,直接退回成都,讓東州兵退無可退,比這他們拼命的事情。

別看東州派大佬都帶兵在外,可堂上的東州大佬依舊不少,如吳懿、吳班兄弟倆,劉璋的女婿,劉循的姐夫費觀、名滿天下,月旦評的長史許靖,這些可都是東州派大佬級人物。

如今吳懿的身份是中郎將,與趙韙地位相當,比之龐羲還要高上一級。

費觀如今的職務是功曹,兼益州參軍校尉,可謂是文武兩道的顯宦,既握有人事建議權和部分決定權,同時又能參贊軍事機密,前途一片大好。

益州本地派恨就恨東州派這一點,憑什麼好職務都是東州人把持。

他們本地派看起來聲勢也不小,有別駕張鬆、治中王商、主簿黃權。

可這些官職有漢以來,一直都是本地派把持的,從來沒聽說過別駕、治中、長史、主簿能選外地人當的,結果如今一個長史,一個功曹,還都是外地人,這對於益州本土派來說,簡直是個恥辱。

許靖當長史也就罷了,畢竟許靖名滿天下,又是大儒,他出任長史,益州人雖然嘴上不滿,但心裡其實是與有榮光的。

可你費觀算個什麼東西,也配當功曹?

正是因爲雙方這種矛盾,在劉璋開口詢問之下,本地派一個個嘴巴嚴的跟縫上了似的,你們東州兵的事情,跟我們本地派無關。

而東州派這邊也很沉默,他們一邊在思考黃權爲什麼要提這個建議,其中有沒有什麼陰謀詭計?

要知道黃權可不是東州派的,這位可是地道的本地實力派。

不過好歹禍到臨頭了,東州派們也沒把全部的心思用來內鬥,也思考了黃權提出的這個方法是否可行,又有多大的效果。

得出的結果是有用。

可這結果讓東州派大佬們很難受,倒不是說他們都火燒眉毛了還想着要內鬥,不想讓黃權立功,而是他們沒法點頭。

(本章完)

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78章 戰役計劃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6章 曹家夜話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62章 孫策憂心
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78章 戰役計劃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6章 曹家夜話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62章 孫策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