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噩耗頻傳

陸遜點點頭道:“正是此意。”

劉封細思片刻,用力的點了點頭:“伯言此見甚好,我料曹子修必會依伯言之見行事。”

“主公!”

陸遜挺直身體,擺出正色之態道:“決戰之時已至,先前所議之策可以行也。”

劉封沉默片刻,終點頭道:“可,伯言以爲何人可以爲將?”

陸遜當即脫口而出道:“呂蒙可也。”

前一世裡,呂蒙算是陸遜的半個伯樂,在孫權跟前多次推薦陸遜。也正是有呂蒙作保,孫權內心也想和江東大家和解,這纔不斷拔擢陸遜。

等到了荊州白衣渡江,偷襲關羽的時候,呂蒙的身體已經相當虛弱了,陸遜成爲了呂蒙的副手,爲整個計劃的成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這一世陸遜倒是先被劉封欣賞而不斷拔擢,反倒是呂蒙因爲投靠較晚,出身又低,進步的速度要比陸遜慢了許多。

不過即便如此,呂蒙如今也是一營的主將,官拜兩千石的校尉了。要知道在數年之前,呂蒙的姐夫都只是個軍候,而呂蒙更只是他姐夫麾下的親兵頭子罷了。

劉封很快就點頭允諾,對於呂蒙的才幹,他還是相當瞭解的,且呂蒙這個人也極其忠誠,而且出身底層,沒有家族桎梏,更是對君主唯命是從。

且呂蒙能文能武,又有大器晚成的屬性,這幾年經過自己、諸葛亮、陸遜的調教,能力提升的相當快。

這一次的確可以讓他試着擔負起偏師的重責了。

“好,傳訊牛鞞全琮所部,攜半月糧草軍械,即日北上雒城,前期獨立作戰,與援軍匯合後則劃歸呂蒙節度。”

劉封站起身,開始下達命令,一旁的徐庶飛快記錄着。

全琮所部駐紮在牛鞞縣中,有兵馬三千餘人,其中兩千是其本部精銳,一千則是湔水沿線蜀中豪強投靠的部曲、蜀中游俠少年和當地的官吏、縣兵等。

牛鞞縣可通成都、雒城,但湔水上游不能行船,哪怕小船都走不了,沒法利用水運,且牛鞞縣至成都、雒城都需要翻過龍泉山脈,須走山間小道,補給很是困難。

正是因此,劉封才最終只是安排了全琮所部在牛鞞縣待命。

此時正是需要其出發,偷襲雒城。

若是能夠偷襲得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不能,就儘量打造攻城器械,等待援軍抵達後再行攻城。如若不能在曹軍援軍抵達前得手,則向東南退卻,經金堂過湔水,然後即可與劉封匯合。

這個計劃看起來相當冒險,可實際上風險卻並不大。

原因很簡單,因爲雒城並不是曹軍必守之處。

很多人會有個誤解,那就是劉備進攻成都時,在雒城城下頓兵了一年之久,甚至連龐統都戰死在了雒城城下,逼的劉備不得不讓諸葛亮領荊州軍入蜀支援。

這很容易讓人誤解雒城是類似劍閣、葭萌這樣的險峻之地。

可實際上雒城是處在成都大平原上的大城,可謂是四通八達,道路縱橫,從成都出發,有不下七八條路可以繞過雒城前往涪城。只是這些道路都比不得金牛道那般暢通寬大,多是田間小路。

劉備之所以頓兵雒城之下,那是因爲雒城裡有精銳蜀軍兩萬人。

要是繞過了雒城,前往成都,那雒城的蜀軍可以輕而易舉的切斷劉備的補給線,甚至還能繞後偷襲劉備軍,與成都守軍前後夾擊。

這纔是劉備不得不苦攻雒城一年之久的原因。

可曹軍並不需要啊。

即便雒城失陷了,曹軍依然可以走田間小道繞過雒城撤退。而急於撤退的曹軍肯定不可能再去追擊呂蒙、全琮所部,他們的危險自然也就不大了。

那話說回來了,即便雒城對於曹軍並沒有那麼重要,那爲什麼劉封還要冒險讓呂蒙,孫策、全琮帶着精銳去偷襲雒城呢?

原因依舊簡單,因爲雒城囤積了曹軍大量的軍械、糧草和物資,如能拿下,不但能大大削弱曹軍的戰鬥力,同時還能逼迫曹軍放棄好走的金牛道,改而去走那些難走的田間小道。

曹軍丟失雒城,損失大量物資,又要走田間小道,不但行軍速度慢,而且士卒的疲勞還會加倍。須知僅僅只是這換道之舉,就能給左幕軍爭取至少三五天的時間,又成倍的消耗曹軍的體力,這可都是毫無代價的收益。

田間小路容納不了曹軍大隊人馬,因此曹軍勢必要分兵行軍,同時在多條田間小道上撤退。這樣一來,又給了孫策所部的左幕軍騎軍偷襲騷擾的機會。

如此衆多的收益,僅僅只是需要一些冒險。所謂慈不掌兵,劉封自不可能因爲小小的風險而放棄如此之大的收益。

“另調呂蒙本部人馬,外加孫策所部,共計六千餘人,走金堂繞過成都,奔襲雒城。”

雒城守軍不過數百曹軍並兩千教兵,只要能夠偷襲入城,或是打開城門,拿下雒城根本不難。

呂蒙、全琮兩部合兵共有四、五千人,防守雒城足矣,更何況還有孫策的三千餘精騎在旁。孫策所部的騎軍主要任務是騷擾、突襲、遲滯曹軍東進,但必要時刻也是可以幫忙守城的。

至於其餘諸軍,自然是留在廣都繼續包圍成都,給聯軍施加壓力,儘量拖延曹軍分兵東進的時間。

劉封計劃已定,信使各傳命令。

從廣度走小道至牛鞞有百里之遙,但信使日夜兼程,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就能趕到。

次日上午,牛鞞縣中的全琮就已經接到了命令。早有準備的全琮已經預先備下了大量的乾糧、軍械、馬騾和獨輪車,並在牛鞞、資中兩個縣邑中預定了八百民夫青壯。接到命令之後,全琮立刻按照預先準備的計劃行事,整理車輛,裝備物資,聚集民夫青壯。

次日一早,全琮就帶領牛鞞縣中全部兵馬三千餘,並八百民夫青壯,合計四千餘人自牛鞞啓程,往北而行。以全琮的預計,三天時間即可穿越龍泉山脈,近抵金堂,然後再走一天,便能抵達雒城郊外。

至於呂蒙所部,會多等幾天,等到全琮開始突襲雒城了之後再揮軍北上。之所以有這樣的安排,自然是因爲廣都的左幕軍被聯軍牢牢監控,一旦分兵北上,勢必會激起成都城內聯軍的驚疑。

廣都前往雒城可是需要繞道的,且左幕軍騎兵不如聯軍衆多。

萬一讓曹昂,司馬懿、黃權、曹仁等人看破了左幕軍的目標是雒城,那很可能導致全琮乃至呂蒙、孫策等部遭遇曹軍騎兵的突襲。

成都距離雒城不過六、七十里地,而且還有現成的金牛大道可走,騎兵一日即可走完。若是緊急情況之下,不惜馬力或者有備用騎乘馬的話,更是隻需半日便可到達。

故此,呂蒙勢必要靜待時機才能出發,不能早早北上匯合全琮。

劉封這邊安排妥當,全琮已經奉令出發時,曹昂都還沒有收到東面的戰報。

會有這樣的結果,乃是因爲左幕軍有意的封鎖。

王平攻打劍閣時,就趁夜色偷襲,同時將漢中軍潰兵往東面驅趕,爲的就是儘量封鎖消息。而在王平的西面,賀齊也在嚴密封鎖東面來人,並將有限的騎兵盡數撒在梓潼水東岸,捕殺劍閣方向向西逃跑的漏網之魚,儘量遲滯消息西傳的速度。

因此,直到王平與周泰、霍篤前後夾攻,成功奪回天雄關的捷報都送到劉封案頭時,纔有人逃出生天,從北面丘陵逃脫之後轉向西南,這才成功抵達涪城報信。

之所以這麼慢,一方面是左幕軍的封鎖捕殺起了不小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漢中軍對蜀中的地理環境的確不熟悉,以至於往北逃跑的潰兵整整迷路了七八天之久,纔有人成功的走出了丘陵地區。

等到涪城的李整得到消息時,已經是劍閣之戰後第九天了。

甫一聽聞,李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接下來兩天裡,有三、四股不同的漢中軍潰軍找到了涪城,雖然口中的言辭五花八門,沒有一個能夠將劍閣戰事講清楚的,可有一個信息是共同的,那就是劍閣和劍門關已經失守了。

短短的兩天時間自然沒法讓李整派人去確認這些消息,而聽說了潰兵們已經在北面丘陵山區裡折騰了七八天後,李整的心都涼透了。

他不敢再按照軍令派人前往確認軍情,直接派出麾下親信帶着幾個潰兵日夜兼程趕往成都,並叮囑親信,不見曹昂,絕不能交出情報,更不允許潰兵和任何人馬有任何接觸。

隨後,等到親信離開之後,李整又派出麾下的精銳斥候自涪城北邊丘陵地帶偷偷迂迴,前往劍閣確認情況。

可這些斥候們帶回來的情報卻讓李整相當絕望,如今的劍閣已經空無一人,而劍門關上卻有守軍身影,居然還打着曹軍的旗號,顯然想要隱藏身份。若不是早早就收到了劍門關失陷的情報,這些斥候大意之下,恐怕還真有幾分可能會上當。

得到確認之後的李整再度派出親信前往成都,將最新獲得的情報報之曹昂,同時還附上了自己對天雄關的憂心和悲觀。

消息傳到成都曹昂處,再度引起了地震。

所幸李整的信使堅決執行了他的命令,直到見到曹昂後,纔將情報托盤而出。

曹昂幾乎被這噩耗震的當場暈厥,廣成之戰聯軍出戰不利,已經證明了野戰並非左幕軍對手。

如今後路又被斷絕,與根據之地的河南尹徹底被斷開了聯繫,曹昂只覺得口中腥臊,胸口悶的發慌,但他顧不得身體的不適,趕忙將曹仁,司馬懿、曹純、曹休、楊修等人請了過來。

曹仁等人聽聞消息,也俱是大驚失色。饒是曹仁跟着曹操從兗州大叛亂中扛過來的人,也被曹昂的消息給嚇的臉色大變。

“當速退軍!”

楊修險些跳了起來,此時說話的時候聲音都還是顫抖的,甚至腿軟以至於身體都有些歪斜。

可他顧不得那麼許多,只是望着曹昂苦勸道:“將軍,此時退兵,尚可退保雒城至梓潼一線,以其中的糧草輜重自保,足以堅守半年之久。屆時大將軍必不會坐視我等於蜀中覆滅,必有營救手段。可若是此時不撤,左幕軍下一步必然是劍指梓潼。一旦梓潼、涪城有失,我等再想退兵可就來不及了。”

楊修自覺所思之法很好,至少是眼下最佳出路。

梓潼城外就有左幕軍兩萬餘衆圍城,這還沒算奪取劍閣、天雄二地的王平所部,以及葭萌應援的周泰、霍篤所部。

如今這些兵力盡數解放出來,一旦西進合兵,賀齊部能有三萬之兵,都快趕上曹軍總數了,這如何能輕易突破得了。

更何況廣漢、江州皆有左幕軍兵力分佈,涪水上下相連,快則七八天,慢則十天,必能抵達涪城或者梓潼。

須知如今廣漢至少江州段道路已經完全爲左幕軍掌控,且沿途存有多座城市鄉邑。

大軍可輕裝行進,無須攜帶大量糧草輜重,沿途可以補給露宿,一日甚至可行五六十里,若是急行軍,甚至能走出七八十里地來,更何況還有涪水爲倚,可以運送兵員糧草,軍械甲杖、輜重物資。

這就是內線行軍的優勢。

以楊修來看,重新打通來路已實不可爲,爲今之計,只能固守待援,等待大將軍從外線解困。

“不妥。”

堂上一人搖了搖頭,起身反對道:“德祖之見雖穩,卻過於消極矣。”

楊修擡頭看見反對的人是曹仁,苦口婆心的勸說道:“將軍,此時並非意氣之時,先思保全之道纔是上策。”

曹仁緩緩搖頭,他倒不是對楊修有意見,而是真的覺得楊修之策過於消極保守了。

“德祖,我且問你,若是我等退保雒城一線,那廣都城下的左將軍會如何行事?”

楊修驀然一驚,大腦急速運轉起來,臉色漸漸變得難看了起來。

第84章 魯肅來信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99章 逆擊曹豹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61章 陳羣家書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37章 心腹大患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99章 逆擊曹豹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2章 雙向奔赴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53章 挑選遺孤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3章 非蠢即壞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
第84章 魯肅來信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99章 逆擊曹豹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61章 陳羣家書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37章 心腹大患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99章 逆擊曹豹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2章 雙向奔赴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53章 挑選遺孤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3章 非蠢即壞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