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柔看看他,目光沒有焦距,一旁的安姑姑沒好氣地道:“聽聽師爺這話說的,這是項王府,王妃去哪兒要通報。”
“是是,娘娘,王爺進宮去了,這……小人先告退。”樑師爺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匆忙要走。
“站住。”王柔叫住了他,平復了一下語氣道,“師爺,王爺想納許四姑娘做側妃?”
王柔一向不溫不火的,對府裡的姬妾也很包容,從沒聽說她刻意跟誰生過事兒,可是對許氏姐妹卻忌諱甚多,這都是衝着許嘉嵐去的。
樑師爺是個明白人,想了想道:“王爺是想將戴家的財勢收爲己用,才一時興起,有了這樣的想法。不過依小人看,王后娘娘不會答應,戴家也不會答應,許四姑娘更不會答應。娘娘只管放心,您若是不放心,小人倒是有個主意。”
“還請師爺賜教。”方纔書房裡的話,王柔聽見了大半,樑師爺的態度她是清楚的,自然肯聽他的話。
樑師爺苦笑了一下:“賜教不敢,依小人之見,娘娘千萬不可因爲此事和殿下鬧僵起來。娘娘只當沒有聽到今日之言,小人今日也自然沒有在此見過您。您這兩日也進宮一趟,就說爲殿下迎娶側妃一事已經準備得當了,就等着迎許六姑娘進門了,再大張旗鼓地給定安侯府送份禮過去,讓世人都知道。這樣以來,已經宣揚出去了,再想讓四姑娘換下這份六姑娘就難了。再有……”
“再有,聽說您和許四姑娘是有交情的,您不妨去和她說說,只要她沒有這樣的想法,殿下那邊就成不了。殿下總不能逼着一個剛剛死了未婚夫的女人進門,您說是不是?”樑師爺道。
王柔一想到要和許嘉彤商量這樣的事,又想到許嘉嵐和許嘉杏,心裡老大的不願意。
“那師爺就當沒有見過我吧。”王柔訥訥地點了點頭,讓安姑姑把新得的碧螺春給樑師爺送去。
安姑姑回來之後,看着王柔傷心,脾氣又上來了:“上回見着四姑娘,看她對付起那林夫人來絲毫不留餘地,還以爲她想通了,真就幫娘娘了。沒想到竟是這樣的人,定是她透了意思出來,不想在戴家守着,才惹得王爺動了心思。”
“還是王爺自己上了心,若是王爺不動這心思,外面那些女人又算得了什麼。罷了罷了,你替我遞個帖子,我去見她。”王柔嘆道。
這一回王柔倒是沒全都把事情推到許嘉彤頭上,那時王夫人勸她的話,她還是聽進去了的。
“娘娘就是性子好,還要紆尊降貴地去見她。要奴婢說,把她叫過來,給她個下馬威豈不是更好?”安姑姑被王夫人訓斥了一頓之後,所說收斂了些,可對許嘉彤的不滿也瞞在了心裡。
“她來了,萬一和王爺撞見了怎麼辦?王爺從前是對她沒什麼心思,可是他們撞見的時候也會吵幾句,萬一這一來二去的成了冤家……”王柔說不下去了,紅了眼睛,安姑姑只得去辦。
趙元項進了宮,直接就去見了吳王后。他急匆匆地把想娶許嘉彤的事兒說了,他們一定要在盛王府和戴家那些人之前動手。
“母后,那個什麼許嘉杏,兒臣就不娶了,若是連她也娶了,將來府裡有三個許家的女人,就成了前朝的楊氏一族了,面子裡子都掛不住。”趙元項急急地道。
吳王后打從聽他開始說,臉色就越來越沉,這宮裡的男人,除了趙元慎,許嘉彤誰都不能嫁。這當中的原因只有她和玉蘭幾個清楚,試問兄妹如何成親?
吳王后當初換女的時候就想過,若是將來趙元慎聽話,她就把許嘉彤給趙元慎娶過來,成了自己的兒媳婦,也跟女兒差不多了。可是如今的趙元慎已經成了氣候,處處威脅着趙元項,是早晚要除去的,就算不能除去,也不能讓他再留在西都,那許嘉彤就不好給他了。
她是沒想過許嘉彤會和宮裡這些個王子有什麼瓜葛的,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打起了主意。而且這個人不是別人,是她的親生兒子。
吳王后當即拍案而起:“住口!這種話以後休要再說,定下的親事怎能反悔。本宮允許許嘉嵐那個賤人服侍你,已經是格外開恩了,你還得寸進尺,又打起了嘉彤那孩子的主意。你如此任性妄爲,讓你父王知道了,看他怎麼收拾你。”
若許嘉彤和他們沒有這麼一層關係,吳王后是願意籌謀此事的,被人說沒有廉恥,總好過把那大筆的家業拱手讓給他人。可是偏偏就有這麼一層關係,吳王后只能違心地找了一番她平日裡最看不上的藉口。
“母后,那可是戴家四分之一的家業,有了它們,我也可以組建一支項王軍。父王不是一直說我沒有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麼?他又不肯給我這樣的機會,我若是不自己爭取一些,如何能成。那些規矩體統,他們願意說就說去,說上幾天也就沒人說了,管那麼多做什麼。”趙元項絲毫不理解吳王后怎麼就突然變得那麼守禮教規範了。
“這件事不要說了,纔剛剛出了常秦的事,你可不要再弄出什麼不體面的事兒來。到時候,你父王新帳老帳一起算,看你怎麼收場。還有幾日了,你就安安心心地娶許嘉杏過門,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不要想。你安心納妾妃,做出喜慶的樣子來,還能推說常秦的事你真的不知情,切不可再生出波瀾來。”吳王后嚴厲地看着他,“本宮說的,你可記住了?”
“母后……”趙元項還想繼續爭辯,卻被吳王后打斷了。
“說你記住了。”吳王后斬釘截鐵地道。
趙元項無法,重重地嘆了口氣道:“兒臣記住了。”
趙元項灰溜溜地告退,他一走,吳王后就氣得將妝臺上的東西摔了個爛碎,玉蘭在一旁看着,知道她心裡煩什麼,也不敢去勸。
好在泰公公這時候來了,察言觀色地通稟道:“娘娘,盛王殿下來了,您是見還是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