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

“銅錢小而分量重,商賈轉易,錢重道遠,不能多致,頗不便,故用鹽引。”于謙直接點出了爲何商賈們要用鹽引當做大額商品交易的原因。

禮部尚書胡濙點了點桌子說道:“禁民間,不得以金銀貨物交易,違者罪之。”

這是朱元璋的祖訓,不得以金銀做貨幣進行交易,違反者罪之。

胡濙在提醒大家,這又是一條祖宗的決定。

祖制不可違。

戶部尚書金濂眉頭一皺說道:“正統四年,敕諭,南京及在外文武官吏俸米、軍人月糧,近爲糧儲不敷,減分支給,以鈔折充。”

“正統十三年,某就曾上奏,鈔法久不行,新鈔一貫,時估不過十錢,舊鈔僅一二錢!甚至積之市肆,過者不顧。”

“面值一貫的鈔,僅僅價值一個銅板,堆積在市集之上,過往之人,連撿都懶得撿!”

“這只是正統年間嗎?建文四年、永樂三年、宣德七年、宣德九年,屢次折鈔!”

金濂說完這句話,便不再言語,整個朝堂之上,一片安靜。

金濂發言非常大膽,雖然他是拿着正統年間說事,但其實月糧折鈔這件事,在洪武年間就開始了。

大明寶鈔怎麼被玩廢掉的?

宗族禮法,皇明祖訓。

馳用金銀之禁,這個違背祖宗的決定,只能朱祁鈺來做。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朕來說兩句。”

“首先紙鈔廢弛之事,並非我大明獨有,比如北宋末年,宋徽宗時,大觀三年,改四川交子務爲錢引務,改交子爲錢引,舊交子皆毋得兌換現錢。”

交子,就是一種四川的紙鈔,唐末到五代十國的戰亂對蜀中影響不大,蜀中極其發達,四川的錢不夠用,就出現了交子這種紙鈔。

宋徽宗趙佶,將交子改爲錢引,舊鈔不得兌換爲大觀三年的錢引。

“宣和三年,因爲方臘在江南民亂之事,以軍食不繼,增印錢引六十三萬緡,而後在宣和四年,以相同的理由,便宜增錢引三百萬緡市軍儲。”

“錢引自此廢了。”

宣和這個年號,也是宋徽宗,宋徽宗屢次超發錢引,直接將錢引制度個玩壞了。

朱祁鎮是不知道大明的鹽引當做貨幣使用,他要是知道,不知道要超發多少。

朱祁鈺再次說道:“朕不得不承認,大明的大明寶鈔,現在的確是廢紙一張,禮部、戶部,可以擬詔廢鈔了。”

“不廢不行啊,百姓們都不認了,商賈們也不認了,只有朝廷認,能管用嗎?”

“廢了吧。”

朱祁鈺宣佈了第一件事,廢大明寶鈔。

這玩意兒不能再印了,那不是貨幣。

那是因爲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人們創造了無數的財富,大明寶鈔就是一種沒有成本的,純粹的對下剝盤的道具。

正如金濂所言,不廢鈔,也是置於鬧市,連看一眼都懶得看。

廢鈔勢在必行,也是大勢所趨,不廢鈔新貨幣政策無法推行。

胡濙和金濂互相看了一眼,俯首說道:“臣等領命。”

朱祁鈺繼續說道:“杜牧二十三歲過阿房宮遺址感慨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彼時彼刻,正如此時此刻。”

“秦人來不及哀悼強秦,秦朝就迅速衰亡了,而後人哀悼它,卻不以它爲鏡子,只會重蹈覆轍。”

“我們看到了錢引、中統交鈔、中統寶鈔、至元寶鈔,皆是廢紙一堆,也應以此爲鑑,方知興衰。”

“朕以爲,大明並沒有到可以發行紙鈔的時候,紙鈔刊印、假鈔橫行,再推新鈔,不過是車輪子轉了一圈而已。”

中國的歷史實在是太長了,長到車輪子轉來轉去印下了無數車轍印記。

歷史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這句話有時顯得偏駁,有時卻顯得極爲正確。

紙鈔二字,對於大明還太早了。

再發行紙鈔,不過就是金圓券的翻版罷了。

“弛用金銀之禁,可自朕始,但是如何弛用?需要做到何種地步?又應該以何種方式弛用?都需要大家細細琢磨推敲,不可一蹴而就,否則與寶鈔何異?”

于謙深吸了口氣,陛下真的是越來越穩健了,去年頗有些急躁的陛下,現在越來越穩重了。

這是因爲…朱祁鎮死了嗎?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羣臣皆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看着所有人說道:“這樣,今天鹽鐵之議,暫時到此爲止,諸公回去之後,仔細思索,下次到廷議上,大家再羣策羣力,拿出一個具體的弛用金銀之禁章程來。”

“臣等告退。”胡濙、陳循帶着朝臣們,林繡帶着內承運庫的太監們,離開了聚賢閣,走的時候,依舊是議論紛紛。

而朱祁鈺單獨留下了于謙,只要于謙在京,而不在京畿地區推行農莊法,朱祁鈺每日都會留下於謙問政。

“朕天天擺弄算盤,都快成咱大明的戶部尚書了。”朱祁鈺並沒有下軍旗推演,而是拿出了象棋。

下不過,天天作弊也讓興安爲難,畢竟大風大雨大冰雹次數太多了,難不成讓興安直接砸隕石不成?

隔天,隔天,玩一次兵推棋盤就好。

于謙笑着擺好了象棋,搖頭說道:“陛下勤政,事事勤勉垂詢,有太祖太宗之遺風,兼聽則明亦張弛有度,納諫求治,勵精不倦,乃英主也。”

朱祁鈺想了許久才說道:“朕打算讓農莊學着造紙,造墨,三經廠的紙墨昂貴,京畿、宣府兩地,俗字表和算術,已經不太夠用了。”

“陛下太心急了。”于謙十分認真的說道。

陛下總是有些急切,農莊法的推行,是一個長久的國策,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時之功。

朱祁鈺當然知道自己這個急於求成的心態,他很有自知之明,但是這件事總是要辦的。

于謙認真想了想說道:“陛下,之前御史李賓言,要革罷大同左右四衛儒學四所。其實有一句說的有道理,別無空閒人力。”

“陛下,即便是三經廠印出來了書,誰有能教呢?”

“衛學舍現在的俗字表和算術已經都送了下去,等到衛學軍生帶着書,去了每裡教書,也是不遲。”

朱祁鈺卻搖頭落子十分確定的說道:“大明有的是讀書人,他們不去,朕就逼他們去。”

于謙深吸了口氣,隻手談對弈,卻是沉默了許久,才說道:“陛下春秋鼎盛,何必急於一時?”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是謂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樹,乃是種,培育的意思。

朱祁鈺倒是能理解這段話,于謙勸他不要急,今年的陛下才二十一歲,還有很長的時間去完成那些宏圖偉業。

“朕只爭朝夕。”朱祁鈺將於謙的卒打掉,馬後炮將軍,于謙被朱祁鈺將死了。

于謙一直在思索如何勸諫朱祁鈺不要着急,看着棋盤也是搖頭,笑着說道:“陛下,只爭朝夕,就是種穀子,一年一獲,可得一時。”

“急功近利,則是種樹,可獲十年,可得一世。”

“徐徐圖之,方爲育人,可獲千秋,功在萬世。”

“而且陛下,你把那些讀書人,心不甘、情不願的趕去鄉野育人,他們能育出什麼來?”

“反而把人教壞了。”

“這羣人,搖脣鼓舌一番,反而把農莊法的根子,給弄亂套了,於國不利。”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之後,深吸了口氣,于謙說的很有道理。

尤其是大明朝很多的讀書人,他們並沒有那麼高的思想覺悟!

就像是村裡的懶漢地痞一樣,是村裡的一片壞肉,朱祁鈺把這羣滿嘴之乎者也,滿腦子生意的傢伙,扔到了鄉野去,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大明的衛學儒學堂出來的軍生,和大明府州縣學出來的學生迥異。

比如張居正、高拱,他們都是軍生出身,他們做的和大明其他的讀書人完全不同。

于謙的意思很明白,軍生靠得住,儒生靠不住,那張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那羣儒生能夠靠得住,母豬都會上樹了。

于謙明白自己的陛下想做什麼,他還是十分耐心的解釋道:“陛下心繫萬民,德被天下,臣爲大明賀。”

“現在鄉野還在平整路面、疏通水渠、營建穀場、揚曬草谷、修繕房屋、修理農具等等。”

“陛下不若讓石景廠多批一些農具鐵料,送於鄉野,多一些農具,鼓勵農耕。”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這一句出自管子的牧民篇,而非儒家經典。

朱祁鈺深以爲然的說道:“於少保所言有理,謹受教。”

“臣惶恐。”于謙趕忙回答道。

“陛下,嶽謙、季鐸回來了,還押着喜寧。”興安匆匆的走了進來,俯首說道。

“宣。”朱祁鈺一聽喜寧的名字,也就知道他們不歸京,到底去做了什麼。

朱祁鈺精神一振,又接着說道:“去拿五塊頭功牌來。”

嶽謙走的時候,還是去年冬天,現在已經是夏收完畢,各農莊現在都開始種豆子養地了。

他們還以爲會在泰安宮,也就是原來的郕王府被接見,結果卻是在這講武堂內。

這一走就是數月,京師已經大不同,比如這講武堂,三人都是頗受震撼。

此時的三人已經清楚的知道了,陛下已經把稽王給殺了,人已經送到了金山陵園去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五位辛苦,請隨咱家來。”興安到了聚賢閣樓下,示意五人進入閣內。

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30章 無題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
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30章 無題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