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

“不用了。”朱祁鈺搖頭說道。

炮決不可取。

徵虜大將軍炮活動緩慢,若是真的用到了大將軍炮的時候,基本就已經大勢已去,何必掙扎呢?

到了那一步,有沒有幾門炮,已經完全影響不到大局了。

盧忠俯首領命,他猶豫了下說道:“陛下,此事蹊蹺,怕是京中有人和會昌伯聯袂,否則如此多的人,埋伏於京師,有弓弩、甲冑,甚至還有火銃,臣以爲,應當徹查。”

朱祁鈺點頭說道:“嗯,徹查此案。”

盧忠領命而去。

朱祁鈺打了個哈欠,走進了自己的寢室之內,汪皇后已經安撫了諸嬪妃。

有了身孕的唐貴人,聽到了火銃聲,非但不害怕,反而躍躍欲試,着實讓汪皇后一陣的擔憂。

唐雲燕的父親是唐興,唐雲燕的性子很像唐興,十分的歡脫,聽到了火銃聲居然要起來去看熱鬧,被汪美麟給勸住了。

“外面沒事了嗎?”汪美麟還是頗爲擔心的問道。

朱祁鈺笑着說道:“沒事了,不用擔心,不是什麼大事。”

汪美麟鬆了口氣,爲朱祁鈺寬衣解帶,無奈的說道:“夫君做郕王的時候,也不用如此辛苦,每天就是釣釣魚、養養花、看看書,等待着濡兒長大了,就可以就藩了。”

“唉,以前夫君喜歡的那些事兒,夫君現在也都放下了,忙忙碌碌,還整日裡提心吊膽。”

朱瞻墡對羅炳忠說,這天下太平的時候,他就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人。

即便是有人造反,襄陽府作爲湖廣的三司衙所在,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做皇帝有什麼好的?

整日裡提防這個,提防那個,忙忙碌碌,做個明君會被奸佞小人陰謀暗算,當個昏君又會於心不安,而且也會被罵。

當明君當昏君,都糟心。

朱瞻墡認爲他這個二侄子,是非常英明的,否則他就投靠叛軍,而不是跑到京師投奔二侄子了。

汪美麟的說法和朱瞻墡的說辭是相同的。

若非土木天變,即便是波及福建五省的鄧茂七-葉宗留起事,波及雲南、貴州湖廣三省之地的生苗起事,也不過是地方叛亂,平定就是。

根本影響不到朱祁鎮的皇位。

可偏偏就是四禍齊出,自己的夫君,無奈的捲入了這場紛爭,還坐上了這皇位。

她已經提心吊膽的過了很久了,母儀天下,統領天下命婦,雖然有些權柄,但是這權柄,哪有舉案齊眉的日子舒適?

“又聽到了議論聲?”朱祁鈺一樂,笑着問道。

汪美麟點了點頭,爲陛下鋪好牀說道:“可不是,有人說陛下考成法,酷烈至極,唉。”

“夫君再歇息會兒吧,妾身去給陛下熬點粥。”

朱祁鈺卻一拉汪美麟,將牀幃的繩子扯開,重重帷幕將龍榻遮掩。

“誒…”汪美麟一個重心不穩,俯在了朱祁鈺的身上,感受到了炙熱的手在四處遊走,嚶嚀了一聲,低聲說道:“真是冤家。”

……

稽王府內,錢氏已經完全驚醒了,她一直坐在正廳內,等待着外面消息傳來,聽聞賊人全數伏誅,還抓了不少,終於是鬆了口氣。

朱見深一直安穩的坐在了次位上,他坐直了身子說道:“母親,說是奶奶家的人來接我們嗎?”

錢氏搖了搖頭說道:“他們哪裡是要接我們去應天府啊,他們是想讓我們死啊。”

“孩兒不懂。”朱見深年齡還小,想不明白其中的邏輯,但是他的這位嫡母做事進退有據,從來未曾錯過,他很聽話。

“那我能去講武堂玩嗎?叔父答應我的。”朱見深又問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錢氏猶豫了下說道:“下次,你再見到陛下的時候,自己問陛下好不好?”

朱見深點了點頭,但是有些灰心的說道:“那得到過年的時候了,還有好久的時間。”

小孩子的歲月總是比成年人要長許多,在他們看來,一年一度的過年,總是要等許久許久。

越長大,這時間就會過得越快,時光匆匆而逝。

錢氏並未答話,而是滿是笑意的說道:“要是困了,就再去睡會兒吧,諸事安定了。”

“是,母親。”朱見深十分乖巧的離開了。

陽光升起,京師的九門開啓的時間,比往常晚了近一個時辰,緹騎和五城兵馬司四處遊走,終於在太陽完全升起時,九門洞開,坊門也被緩緩打開。

京師真正的醒了過來,關於昨日究竟發生了什麼,傳聞極多。

不過當百姓們,看到陛下騎着那匹大黑馬,從東長安街策馬而過,日常操閱軍馬之後,帶着武清侯和太平伯,向着講武堂而去的時候,京師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仿若是陛下還在,哪怕是天塌下來,也是無礙。

畢竟當初天真的塌下來了,是陛下個頭高,把天又頂了起來。

朱祁鈺來到了講武堂,石亨和楊俊兩人已經惱怒了。

“陛下,出兵吧!他們真的是太膽大包天,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他們就不知道輕重,膽敢襲擾陛下寢宮!”石亨已經出離的憤怒了,他拍着胸膛說道:“臣領兩萬兵馬前往,一戰可定!”

“臣有這個信心!”

朱祁鈺停下了手中的奏疏,平靜的問道:“武清侯,你是京營總兵官,若是你長途跋涉而去,一戰未定,反而落敗,難道讓大明再打一場京師保衛戰嗎?”

石亨吐了口濁氣搖頭說道:“陛下,不是臣心急,實在是這幫狗東西,膽子太大了!這是要造反嗎!”

朱祁鈺瞬間樂了起來說道:“他們不就是在造反嗎?造反的時候,手段盡出不是常事兒嗎?”

這次換石亨發愣,撓了撓頭。

朱祁鈺笑着說道:“稍安勿躁,朕自有主張,先坐。”

楊俊也是滿臉怒氣的說道:“陛下,臣領兵去吧,一羣臭魚爛蝦,臣只需兩萬兵馬儘可退敵,臣不是總兵官,即便是敗了,不過是身死罷了!”

朱祁鈺示意楊俊也坐,笑着說道:“你們知道侯景嗎?”

石亨和楊俊搖頭,他們熟悉兵法,但是這個侯景他們似乎是從未聽說過。

朱祁鈺笑着說道:“侯景乃是羯人,太清元年,他投靠了西魏的宇文泰,也就是建立了府兵制的宇文泰,但是宇文泰呢,對侯景頗有戒心。”

“因爲這個侯景是高歡的人,後來與高歡子高澄不合,便叛逃了東魏,投奔了西魏宇文泰。”

“侯景是個貳臣賊子,所以不爲宇文泰所喜。”

高澄何人?

就是文襄王高澄,搞出那個「朕!朕!狗腳朕!文襄使季舒毆帝三拳,奮衣而出」的文襄王高澄。

侯景從高澄手中叛逃到了宇文泰手中。

朱祁鈺繼續說道:“這侯景呢,看出了宇文泰不喜歡他,就以豫、廣、潁、洛、陽、西揚、東荊、北荊、襄、東豫、南兗、西兗、齊等十三州,降服南朝梁國。”

“這侯景後來就造反了,自封宇宙大將軍。”

石亨滿是笑意的說道:“啥?宇宙大將軍?他還是真的…有趣啊。”

宇宙,《屍子》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莊子》曰:奚旁日月,挾宇宙。

宇宙大將軍,大概可以解釋爲雄踞天地和掌控時間的將軍。

所以石亨才發笑,石亨可是知道府兵制的宇文泰,那是位雄主,別說宙了,連寰宇之下都做不到第一人,也不怕風大閃到了舌頭。

朱祁鈺繼續說道:“當時侯景造反的時候,你們知道南朝梁的皇帝,怎麼說嗎?”

石亨和楊俊同時搖了搖頭,他們研究宇文泰的府兵制比較多,但是南朝梁的事兒,他們還真沒研究過。

朱祁鈺搖頭說道:“當時的南朝梁皇帝梁武帝說,是何能爲,吾以折棰笞之!”

“梁武帝的意思是,這侯景跳樑小醜,梁武帝打斷策馬的杖,就可以把侯景平定了。”

“可是侯景最後還是攻破了建康城,又攻破了臺城,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梁武帝囚禁在了臺城內,若非梁武帝的七子梁元帝勘亂,南朝梁就滅國了。”

這個梁元帝後來被宇文泰給收拾了。

“梁武帝瞧不上侯景三姓家奴,覺得十分簡單就可以平定,不肯認真對待,然後被幽禁至死,朕不想做梁武帝。”朱祁鈺笑着說道。

他說這麼多,就是讓兩位將軍不要如此的急躁。

石亨和楊俊俯首說道:“臣等謹遵聖誨。”

朱祁鈺面色變得嚴肅起來,十分確信的說道:“武清侯、太平伯,定要日日點檢軍馬,日夜不輟訓練,枕戈待旦,一旦朕察覺時機成熟之時,要用兵時,要以雷霆之勢,將其徹底消滅!”

“臣等領命!”石亨和楊俊大聲的喊道。

陛下不是說不解決,而是說要慎重對待,這也符合陛下一貫用兵的態度,不打則罷,只要開戰,就求必勝。

朱祁鈺的目光看向了堪輿圖,目光看向了應天府,相比較石亨和楊俊,其實朱祁鈺更急,但是他是皇帝。

他要是大跨步的走,必然讓小人有機可乘。

盧忠回到了錦衣衛衙門,召集了所有的提刑千戶,雖然陛下饒恕了錦衣衛的不察之罪,但是京師還有反賊藏污納垢之所,是必然之事!

這麼多人,是如何進京的?那麼多的弓弩箭矢、甲冑是如何藏匿京城的?

這一點都需要盧忠細細詳查。

盧忠一直在等消息,等待着北鎮撫司天牢裡的口供,所有人都挎着刀,等待着盧忠的命令。

盧忠手中的口供案卷越來越多,物證、書證也越來越多,這些線索,全都指向了一個地方,那就是仁壽坊的福隆寺一個名叫仝[tóng]寅的江湖術士。

仝寅字景明,山西安邑人。十二歲時雙目失明,無以謀生,便拜師學習占卜之術,乃是京城有名的占卜大師。

而這個仝寅似乎是有幾把刷子,在京師人人皆稱善,算命算的極準,已而悉驗,京人多驚奇。

盧忠點檢了所有的資料後說道:“提刑千戶,各帶一百緹騎,隨我抓拿仝寅。”

而此時在福隆寺的仝寅,正在筮卜,他十分焦急,昨日營救稽王世子的計劃失敗後,仝寅一直在占卜,但是天機矇昧,卻是什麼都占卜不出來。

仝寅一點都不瞎,他的瞎子完全是爲了讓人相信,他能看到旁人不能看到的東西。

仝寅真的會占卜嗎?

他自己都不信,他就是跟着當初大隆興寺的國師楊禪師,騙點錢罷了。

他是大隆興寺楊禪師的徒弟,而且經常出入宮廷,爲稽戾王占卜,如果占卜之術有效的話,他爲何沒有占卜到土木堡的災禍呢?

仝寅拿着自己占卜的結果,連連搖頭的念道:“《乾》之初,曰:大吉。四爲初之應,初潛四躍,明年歲在午,其幹庚。午…”

這段占卜之辭的大概意思是:「乾爲皇帝,巽爲反兌,巽爲繩直,主皇上出征不利,有被俘之象,但皇上會在景泰元年回到京師,可惜大位已經被弟弟所佔據,皇帝像潛龍一樣被軟禁,但無生命危險。」

「並且丁丑年寅月午日,皇上會成功復辟。」

當初仝寅做這段卦辭,當然是爲了給稽戾王復辟,製造輿論聲勢,和折騰一套天人感應的說辭。

但是大皇帝直接把稽戾王殺死在了太廟裡,這段卦辭的後半段,便再也無法兌現了。

大隆興寺的楊禪師、福隆寺的仝寅,乃是會昌伯孫忠養來糊弄朱祁鎮的大師,一旦不利於他們,就會占卜爲兇險,讓朱祁鎮猶豫許久,而無法決定。

這都是老招數了。

本來仝寅打算穢土轉生,再利用雖未的天人感應那一套,博得新皇帝的歡心,或者乾脆得到正統年間的地位和尊崇。

仝寅策劃了牆皮脫落爲真武大帝像的全過程,結果大皇帝第二天就給他把準備了許久的牆皮大計給糊上了。

而且他的幾個徒弟想要再製造點類似的天人感應的事兒,就被大皇帝的鷹犬給抓了。

孫繼宗找到了仝寅,鬼蜮伎倆的同道中人,再次一拍即合。

但是仝寅完全沒想到,他的人別說進澄清坊了,連弓箭都進不去!

失敗之後,仝寅當然想過跑路,但是哪裡能跑得了?

仝寅急的滿頭是汗,他將很多的筮草扔進了火盆之中,將烏龜殼放了進去,希望能夠得到結果。

在生死危急的時候,仝寅只能自己騙自己了,他明知道那些都是假的。

緹騎們將福隆寺團團圍住,一道道木梯被搭在了院牆之上,數百人從木梯之上,衝進了福隆寺內,無論是香客還是僧侶,亦或者是大師,立刻被緹騎們盡數控制。

“嘭!”

盧忠袁彬二人,帶着緹騎踹開了仝寅的房門,仝寅還在燒筮草占卜。

京師九門雖然洞開,但是往來盤查周詳,像他這樣的江湖名人,這個時間點,根本無法離開京師。

“嘛嗚嘛嗚哄…”仝寅聽到了動靜,人都嚇了個哆嗦,嘴裡是莫名其妙的話。

但是筮草還是慢慢熄滅了,龜殼完好無損,彷彿在嘲諷他一樣。

“別念了。”緹騎佔滿了房間,四處的搜查着。

而仝寅則是強裝淡定的轉過來來,平靜的問道:“幾位緹騎,是要行占卜之術嗎?鄙人…”

“帶走!”盧忠懶得跟仝寅廢話,直接讓兩個緹騎把人犯帶走。

“盧忠、袁彬,爾爲酷吏,萬死無法救嘗你們的罪孽!你們不要過來,不要過來,我什麼都不知道!”仝寅一聽要被帶走,嚇得連連後退,指着盧忠便開始痛罵。

盧忠一樂說道:“袁指揮,咱倆看來沒抓錯人啊,認得我,也認得你。”

袁彬不住的點頭說道:“看來是找到正主了。”

盧忠一直查補到了日暮時分,才匆匆趕往了講武堂,稟報之後,上了聚賢閣。

“陛下,查補清楚了。”盧忠小心翼翼的說道。

盧忠說的是泰安宮遇襲,到底是誰在其中配合,可不僅僅是仝寅這種巫蠱騙人的傢伙,他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去幹這種事兒。

朱祁鈺平靜的問道:“都有誰?”

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30章 無題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730章 無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
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30章 無題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730章 無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