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

王復真的擅長打仗嗎?

他其實不太擅長,他的武力值極高,也讀了一些兵書,但是他自己知道,打仗這件事,是靠軍事天賦的。

在京師之戰中,他覺得於侍郎的作戰方案有問題,放棄優勢地形,放棄城牆的保護,選擇出城到民舍作戰。

雖然是保證了咬住敵方主力,不讓敵人南下劫掠,但是出城作戰傷亡過大,軍隊崩潰,大明必敗。

他甚至覺得徐有貞那套南下論,也是有些道理的。

在宣府之戰中,他覺得陛下的作戰方案有問題,陛下對身在宣府的楊洪,進行了大規模的軍備支援,楊洪一輩子都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但是給邊軍提供如此龐大的軍備,實屬不妥,楊洪的邊軍,就在京師門戶,當時京師仍然空虛,京營新營成軍不足五個月,陛下如何安睡?

可事實證明,楊洪拿到軍備,就差幾步,就把也先殺死在了易守難攻的宣府戰區,楊洪也沒拿着軍備造反,反而是在集寧之戰中,爲京軍提供了軍備的保障。

王復清楚的知道,自己並沒有多少軍事天賦,這玩意兒確實不太講道理。

睿哲天成的陛下,在兵推棋盤上,也落了個臭棋簍子的名聲。

這次掛印出徵,王復就是去撈戰功的,他手下有個能人,是跟着他一起來到撒馬爾罕,而後去了拔都薩萊,名叫王越。

王越(悅),景泰二年進士及第,二甲第三十三名,授監察御史前往河套,代替了原刑科給事中林聰,參贊四勇團營都督楊俊軍務。

王越在河套待了一年,棄筆從戎,加入了夜不收,夥同王復前往了和林,深入虜營,而後一直跟着王復至撒馬爾罕。

在征服者法提赫攻破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在附近巡查的王越,打了秋風,把紫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請到了拔都薩萊。

王復不會打仗,沒什麼太高的天賦,但是王越會,而且天賦奇高。

這就足夠了。

“糧草充足嗎?”隔乾颱吉問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俗話說:民無糧要反,兵無糧要散,怎麼辦?一徵、二搶、三屠城。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之前也先也要南下訓戒帖木兒汗國的卜賽因,因爲卜賽因不懂事,跟奧斯曼人勾肩搭背。

可那時候,諮政院和南北院都竭力反對,爲此王復還和也先吵了一架,其原因就是沒有糧食。

那會兒撒馬爾罕有很多的錢,但是糧食卻不太夠,但王覆在撒馬爾罕主政,不許徵、不許搶,更不許屠城,沒有糧草,沒法南征。

但是經過了編戶齊民、分屯別居之後,康國的糧草第一次充盈了起來。

王復言簡意賅的回答道:“夠的,不用額外徵收,也不用額外攤派,諸位臺吉、鄂托克、特勤們,不必擔心。”

康國的政治格局和大明有類似,但是並不完全相同。

諮政院爲上院,而南北兩院爲下院。

諮政院是政務官,主要負責政務,制定政策和方向,說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佔據了分配地位,每次諮政院的大會,其實都是分贓大會。

南北院是事務官,主要負責具體事務。

北院民院,有保民大臣、監察大臣、營造大臣、裁決大臣等等,類似大明的六部尚書。

南院武院,有左都督、右都督,邊防都督、京都督等等,仿明制,分官設置。

南院武院的左都督,由伯顏帖木兒擔任。

而等同於戶部尚書的保民大臣由王越擔任,由於王越長期不在撒馬爾罕,保民大臣由王復兼任。

也就是說,王復是唯一的政務官與事務官一體的康國公,既是諮政大夫也是保民官,這也是爲何在所有人眼中,王復是財政一把抓。

而現在,王復的手,終於伸向了康國最後禁地,康國的兵權。

伯顏帖木兒沉默了片刻說道:“既然康國公要征討赫拉特,那就這麼辦吧,同去便是。”

伯顏帖木兒並不擔心王復要兵權,因爲王複本身擁有八個烏茲團營,這八個烏茲團營的戰鬥力極其兇悍,長期在拔都薩萊活動,即便是奧斯曼人也對烏茲團營,毫無辦法。

烏茲別克團營,組建於碎葉城,是當初也先賜給王復金刀的時候,一併給王復的。

而王複本人因爲教育博羅有方,瓦剌十二團營的萬戶,本就對王復極其信任。

伯顏帖木兒清楚的記得,也先次子阿失臺吉,想要霸佔博羅遺孀,甚至殺了博羅的兒子,王復去十二團營發訃告,那些萬戶,抓着王復的臂膊,滿是悲憤的喊:博羅的兒子,就這麼白死了嗎!

比如怯薛軍萬戶和碩的立場,也是在那時候徹底站穩在了王復這邊,因爲和碩和博羅是安答,金蘭兄弟。

所以,兵權早就在那裡,只是康國公自己什麼時候要而已。

王復站起身來,環視了一週,往前走了半步,大聲的說道:“康國是康國人的康國,是所有人的康國!”

“我不會把我們的後背,交給我們的敵人!”

“你們可以完全相信我,如之前那般相信!”

諸多諮政大臣,站起身來,將右手放在了左肩膀上,齊聲喊道:“天憫福安!”

天僕天憫,是沙里亞法的核心教義,這四個字的意思是天主的僕人帶着天主的憐憫,賜下福安給所有人。

福安的發音本來是塞倆目,但是隨着大學堂的漢學授課,逐漸改爲了四個字,天憫福安。

至於天主到底是誰?

其實在各族之間,是天主各表。

比如在突厥昭武九姓後裔處月部特勤的心裡,天主就是沙里亞法裡的唯一神;在蒙古人和瓦剌人的眼中,天主就是長生天;在王復、陳循等西域漢人眼中,天主只有大明的皇帝陛下。

求同存異,是王復第一句話的核心內容,康國是所有康國人的康國,大家因爲文化不同,可以有差異,但是天主的僕人帶着天主的憐憫來到了康國,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而不會把後背交給敵人,則是代表了王復一貫以來的執政理念,交好大明,以大明做倚仗,開疆拓土,借用大明遠征軍的赫赫威名,求存圖強。

而最後一句,如同以前一樣相信他,是他用自己的信譽,爲這次的軍事行動做背書。

伯顏帖木兒和和碩帶着諮政大院形成的決議,來到了蘭宮寢殿,站在寢殿之前的天井處,犯了難。

伯顏帖木兒不願意踏入這座帶着些許陰冷的寢宮,因爲那裡住着一個頑固又有些糊塗的老頭,很不好勸。

“一會兒我自己進去吧,你就別進去挨訓了。”伯顏帖木兒將決議拿到了手裡,無論是赦免還是動兵,都需要也先的金印。

和碩卻搖頭說道:“事兒是我辦得,我去說就是了。”

把康宮貼塊磚寫上牢房兩個字就是牢房了嗎?

其實和碩和伯顏帖木兒都想過要殺了也先,這在草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爲了爭奪大位,血腥從來是無法避免的,甚至是合理的。

在原來的歷史線裡,也先擊敗了脫脫不花後,自稱大元田盛大可汗,以朕自居,建年號添元,復建朝廷。

也先這個大可汗沒當幾天,就被阿剌知院給刺殺了。

草原上,下克上的傳統非常普遍。

但是自始至終,王復都拒絕了各方的暗示,沒有撕破最後動手殺人的窗戶紙,下克上帶來的惡果,是王復不願意看到的,康國亂成一團,不利於大明的利益。

王復、和碩、伯顏帖木兒、隔幹、阿史那合霍等人,都有動機殺掉也先,但是王復不讓做,大家都沒有做。

“明明有一條更簡單的路可以走,康國公非要走那條最難的路。”伯顏帖木兒示意和碩止步,自己走進了寢宮。

這就是伯顏帖木兒爲什麼只是左都督,而王復是康國公的緣故。

在伯顏眼中那條簡單的路,反而是最難的路,甚至是絕路。

明明王復可以下毒、暗殺等手段處理掉也先,自己稱王,但是王復卻選擇長途跋涉,征伐赫拉特來換取更多的政治籌碼。

也先是王,是康國的大石,此時的也先已經極爲蒼老,而寢宮之內,並沒有年輕的女子侍寢,顯然也先也努力過了,但是他並沒有再多生一個孩子來。

而也先也不允許,有那麼年輕而有活力的身體,在面前活動,也先嫉妒那種年輕。

“來了?”也先眯着眼看了看伯顏帖木兒,確認是自己的弟弟才說道:“王覆被抓了嗎?”

“抓到牢房裡了。”伯顏趕忙回答道。

也先滿意的點了點頭,笑着說道:“好,好,讓長長教訓也好,省的尾巴翹到天上了,以爲自己纔是康國的王呢!”

“這幾年,我老了,管不了事兒了,都是他王覆在管,還以爲你們都要聽他的話,不聽我的話了呢。”

“看來,我還是康國的大石。”

伯顏帖木兒哄了會兒老頭說話,才說道:“這有兩份帖子,諮政大院送來了,請大石定奪。”

“什麼事兒啊?”也先拿起了帖子,看了半天,又交給了伯顏說道:“你念吧。”

“處月部和月即別部爭奪卡欽河谷牧場,打傷打死四百餘人,爲了這塊牧場,這已經是第四次動手了,這不商量好了,以河爲界,兩岸各拿一塊。”伯顏帖木兒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

也先嗤笑了一聲說道:“就爲了那麼一塊牧場,都鬧了多少次了,這樣也好,有了規矩,以後就不會再打了,就這麼辦吧。”

伯顏繼續說道:“第二件事就是動兵,黑羊王國的雅迪格爾佔了赫拉特還大言不慚,咱們今年糧食不大夠,是不是過去教訓下這個雅迪格爾?”

“隔乾颱吉和阿史那合霍會去,還有隔乾颱吉的長子答亦,要做先鋒。”

也先眉頭一皺,低聲說道:“我記得隔幹那個長子答亦,做先鋒倒是合適,就是這個隔乾颱吉好大喜功,切記讓阿史那合霍盯着點,別打雁不成,被啄了眼睛。”

“其他的,倒是沒什麼,就這麼辦吧。”

也先拿出了金印,小心的蓋好了章,才問道:“最近朝裡,有沒有打算西進啊?”

“打完了赫拉特,就西進!”伯顏帖木兒大聲的說道,這事兒伯顏沒騙也先,是定好的戰略。

也先聽聞,終於笑了起來,拍着腿說道:“好,好好,這大石做了幾年,也是膩歪了,我要做大汗的,唯有到了拔都薩萊,我纔是大汗啊。”

“你去忙吧,去吧。”

也先靠在藤椅上,揮了揮手,示意伯顏帖木兒去忙軍務。

伯顏帖木兒離開了寢宮之後,也先沒用柺杖就站了起來,走到了窗邊,冷眼看着伯顏帖木兒和和碩交頭接耳的離開。

就連伯顏帖木兒都不知道,也先的身體,並沒有糟糕到看不清楚字的地步,也不需要拐杖。

也先清楚的知道他的弟弟,在騙他,也知道康宮那個牢房。

瓦剌西進,大義上是因爲大明朝的軍威重振,和大明結下了死樑子的瓦剌,不得不西進求生存,畢竟西進之後發現,西邊的軍隊,和東邊的軍隊,隔着幾百年的差距。

但是就對也先本人而言,也先是來做可汗的!

在京師之戰後,脫脫不花躲在大寧衛裡,連官山議事臺的大會,脫脫不花都派了三弟滿都魯前往。

也先無法擊敗脫脫不花獲得汗位,只好西進了。

但是他現在的身體,已經撐不住親自征伐了,博羅死於內訌之後,阿失臺吉又離心離德,也先只能將權柄交給王復。

也先扶着窗欄的羅柱低聲說道:“滿朝文武,上院下院,都以爲我老糊塗了,可是隻有王復是個聰明人啊,他把我當王,你們啊,誰都不把我當王了呀。”

就赦免這件事上來看,王復依舊遵循着當初的諾言,並沒有利用自己大權在握,就直接宣佈自己特赦自己,而是將決議送到了蘭宮,讓也先用了金印,走完了流程。

即便是伯顏實話實說,也先也會就坡下驢的下印,也先要的就是這份特赦的決議送到他面前,他要確定的從來不是伯顏和和碩的忠誠,而是測試王復這個大明的墩臺遠侯,到底對他是什麼態度。

就結果而言,也先並無不滿。

十日後,康國上下都已經知道了,大石在滿城風雨的風力和諸多諮政大臣的諫言下,赦免了康國公的罪行,而康國公將親自掛印,親自討伐赫拉特。

王復騎着高頭大馬,從康宮內向着撒馬爾罕大營而去。

王復見到了久違的王越,滿是熱情的打了招呼,而後看着面前的年輕人問道:“此人是誰?”

王越笑着說道:“按照他們的叫法,他叫伊凡三世。”

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十三章 拿去!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推薦幾本書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
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十三章 拿去!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推薦幾本書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