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

朱祁鈺現在膝下兩男兩女,長子朱見濟,次子朱見澄,長女朱見薇,次女朱見芝。

按照皇明祖訓的規矩,男丁爲水字旁,女子不賜名。

朱祁鈺思來想去,還是把名字賜下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其實女孩子在宮裡都有名字,但是卻不記薄,既然有,索性都賜下就是。

而且朱祁鈺還惦記着給農莊法加婦女主任這件事兒。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諸位朝臣見禮。

昨天他們可是嚇壞了,他們也知道了,哪些地方真的不能伸手,比如泰安宮就絕對不可以。

今天這百事大吉盒一發,羣臣全都是鬆了口氣兒,還以爲出什麼大事了一樣。

朱祁鈺笑意盎然的說道:“平身。”

今天奉天殿議政,主要是就是進行年度彙總,畢竟要過年了。

刑部尚書俞士悅、大理寺卿薛瑄、都察院總憲王文,出列俯首說道:“臣請頒《憲綱事類》。”

《憲綱事類》,就是之前六部齊聚,主要是《憲綱》三十四條,《憲體》十五條,《出巡相見禮儀》四條,《巡歷事例》三十六條,《刷卷條格》六條。

總計九十五條,合爲《憲綱事類》。

都察院、按察司、六科給事中等風憲言官犯九十五條,則從重處罰,比常人犯法罪加三等。

把大明的監察體系徹底肅清搞好,吏治才能推行。不能只靠着錦衣衛,錦衣衛畢竟力有未逮的時候。

“準。”朱祁鈺點頭,京察之事落下帷幕,除了趙縉一人之外,其餘人並無必要送往太醫院做貢獻,也沒有必要要送到菜市口撬骨刀斬首的人。

但是怠政罷黜、流放還是有不少,都察院就有御史調任地方,比如賀章。

李賓言居然稍微壓了賀章一頭,剛剛好不夠外放爲官的標準,但是賀章卻必須要外放了。

並不是因爲賀章空彈胡濙,而是按照大明的考覈辦法,他這一年做的事綜合評價,被評了一個怠政的綜評。

這一輪的人事調動、罷黜、革職查辦,京察終於落下了帷幕,但是大計在年後會緊隨而來。

戶部尚書金濂俯首說道:“戶部今歲收到七王府田冊,按制折銀,明歲太倉增銀七十餘萬兩,清查天下勳臣、外戚、縉紳、寺廟道觀田冊,按米折銀約四百五十萬兩白銀,明歲太倉預計增正賦約六百萬兩白銀,臣爲陛下賀。”

自從襄王府帶頭交稅,朱祁鈺下旨褒譽之後,十六親王府陸陸續續的交出了田冊,戶部收到了七本,後續還在路上。

這筆銀子不歸內帑,而是要送到太倉,這是谷租,乃是維持朝廷用度。

就連朱祁鈺也要繳稅納賦,各地皇田有將近九萬頃,約等於三個襄王府,七十五萬兩白銀,等到各王府的田冊到了,京師米價折算,太倉增銀約有八百萬白銀。

朱祁鈺再次重申了一遍關於一體繳稅納賦的總綱:“祖宗把江山社稷交到朕的手中,朕不能把這江山社稷給敗掉,誰要抗稅,造反便是,朕應着。”

“歸班吧。”

金濂俯首歸班,羣臣從領喜錢的欣喜中醒了過來,陛下還是那個陛下,並沒有隨着皇權的穩固,而有任何一絲一毫的懈怠。

依舊是殺氣騰騰。

這纔是那個熟悉的陛下。

這文淵閣大學士陳循、少保于謙,到底是怎麼勸仁恕之道的,這怎麼越勸越回去了?

于謙在襄王送京師田冊之後,就諫言,天下食利者,看似沒有聯合,其實頗有默契,一旦朝廷君威不振,他們立刻就會蜂擁而起。

一時的蟄伏,只是在圖謀天變。

于謙的仁恕之道從來沒變過,佳兵者,不詳之器,聖人不得以,而用之,陛下的權勢越重,天下就越少殺戮。

陳循那套仁義禮智孝,念來念去,都是些陳詞濫調,還不如胡濙的宗族禮法的那套,有創新精神。

朱祁鈺對此食利者保持高度默契這一說法,深以爲然,所以他纔會不斷重申,他沒有忘記自己當初說過的話,若是有膽子,儘管來碰一碰。

胡濙站出來說道:“陛下,馬上就要過年了,一應祀祭都準備好了,奉陛下敕諭,一應節儉。”

胡濙在洗地的同時,盡職盡責的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國家大事在戎在祀,禮部作爲六部之首,自然不能馬虎。

去年祭太廟,就出了削太上皇帝號的大事,今年一定要更加充足的準備。

朱祁鈺今年沒有準備搞大新聞,本來打算拿朱瞻墡送到太廟去,可是朱瞻墡這條巨物,它不咬鉤兒。

兩次監國,三次有可能登基爲帝,離這大位僅一步之遙的五皇叔,卻帶頭繳稅納賦,這朱祁鈺也要把五皇叔送太廟裡去,那不是暴戾了,而是暴虐了。

戾和虐,天差地別,那是逼着天下諸王府一起造反了。

工部尚書石璞今年是揚眉吐氣,陛下的新政鑿山伐石之禁和金銀之禁,都和工部息息相關,以往只能修修帝陵時候才能露面的工部,今年可謂是水漲船高。

他俯首說道:“陛下,石景廠今歲鐵課一千兩百四十萬斤,燋炭兩千七百餘萬斤,官署、惜薪司改炭爲煤,省銀二十餘萬兩,煤炸四千三百餘萬斤,煤渣平整路面三千餘里。”

“盈十六萬七千兩白銀。”

石景廠四司是工部今年的重頭戲,蒯祥作爲京師城池的設計人,親自坐鎮營建。

朱祁鈺愣了愣,他沒指望會盈利…

他本來以爲投入之後需要幾年以後才能見到回頭錢,爲了建設石景廠,朱祁鈺可是沒少跟金濂吵架,金濂比興安扣多了,想從戶部拿錢,那是門都只開半個,只進不出。

戶部就是屬貔貅的,只進不出。

有段時間,朱祁鈺終於理解,爲何朱棣北伐時候,要罷免夏元吉了。

碰到摳唆的戶部尚書,皇帝簡直要氣死,乾點啥,戶部尚書都是摳摳索索,沒有,砍了臣,臣也沒有!

但是石景廠投產半年有餘,居然直接邁過了收支平衡,開始收回成本了。

這明年年底,戶部投的米粱等折銀一百七十餘萬兩,居然就能回本了。

朱祁鈺認真的查看項目,才發現大頭是煤井司的營收,不是所有的煤炭都能燒焦,剩餘的煤炸,也就是小煤塊,都送到了煤市口販售。

這一下,不僅賺了錢,還把京師的柴價打了下去,柴米油鹽,柴字當頭,今年京師的百姓,柴一字,一如去年,並不會成爲主要負擔。

所有的盈收,都集中在煤井司,鋼鐵司勉強收支平衡,燋炭司在虧錢,而駕步司平整路面,也是虧錢買賣。

駕步司的虧錢,是所有明公都有預期的。

而且在未來可見的歲月裡,這個部門不可能賺錢,但是沒有人反對駕步司的設立,要想富,先修路,這個不需要朱祁鈺這個戶部尚書,去闡述其重要性。

大明修了九條官道,設立驛站,官道所到之處,皆爲大明之土。

“很好。”朱祁鈺合上了奏疏,繼續說道:“把四司奇功牌報上來吧,李永昌,將兵仗局的奇功牌、頭功牌名錄,也報上來。”

“還有朕昨日見了一冊奇書,太醫院賞奇功牌兩枚,頭功牌二十餘枚,太醫院上下,賞齊力牌。”

《解剖論》還沒寫完,陸子才和欣克敬還要進行整理,還有十幾個石亨剛送去的人犯,等待太醫院上下,進行醫學觀察。

陸子才和欣克敬都是良醫,他們秉持着奉詔剮人,醫者仁心、好好剮的心態,對每一個送來的樣本,都秉持着高度負責的態度,極其認真的進行着醫學研究。

以往那些以往無法理解的病症原理,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朱祁鈺這話一出,羣臣終於開始止不住的議論,奉天殿上,立刻變得喧鬧了幾分。

奇功牌賞軍將、賞工匠,現在連太醫院都有了,唯獨他們這羣官僚沒有!

除了于謙有一塊,還是以軍功放賞。

勳章,這玩意兒有用嗎?

它沒什麼特權,一塊金子頂多二兩,但是能光耀門楣!

他們科舉魚躍龍門,不就是求的光耀門楣嗎?

胡濙看着議論紛紛的羣臣,站了俯首說道:“陛下,這是不是也可以給羣臣一枚?”

有個頭功牌,放在家裡鎮宅,也是極佳的,畢竟盛傳陛下乃是真武大帝轉世,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

大明的功賞牌形制特殊,花紋繁瑣,尤其是其雕飾,異常精美,仿製倒是可以法仿製,但是不是從皇帝手中賞下來的,就跟沒開過光的佛器一樣,一文不值。

朱祁鈺搖頭說道:“等大計結束之後,此事再議不遲。”

他不是個小氣的人,但是天下官吏,不值得朱祁鈺發一個奇功牌和功賞牌。

他們對大明朝的貢獻,遠遠小於對大明朝根基的破壞。

大明的掘墓人,正是不斷變爲利益代表、爲各種利益集團遊說的官僚們。

這個系統,朱祁鈺對他們依舊十分的忌憚,而且在可見的時光裡,他是不會放鬆對他們的警惕。

胡濙嘆了口氣,別人想要,他也想要,但是隻有于謙有。

可是陛下對奇功牌的授予是天子私賞,是不和外廷有關聯,他們也無可奈何。

只能幹看着。

朝議還在繼續,大明的新朝廷,在穩定的運行了一年以來,還是頗有建樹。

內承運庫太監林繡、兵仗局太監李永昌、度支部大使王祜站出來俯首說道:“臣等有司計省,聯名上奏,請旨設勞保局,以時令、穀物、地域、勞動強弱等不同,制定勞動報酬,以安民生。”

朱祁鈺對勞保局的設立是有一定的預期,上次鹽鐵會議之後,大明就開始了對勞動報酬保護之事,進行行政上的指導管理。

對下轄官辦冶所、織造局、鹽場、有司代管農莊等等,進行強制的勞動報酬保障、勞動保護保障。

比如鹽丁們的眼罩、口罩等物的規定,是勞動保護,進行不定期的監察。

勞保局的設立,隸屬於計省,戶部度支部,帶領天下一十三省戶部清吏司,進行勞動報酬保護。

至於能不能落實到地方,在設立之初,只是指導意見,但是隨着新政的不斷推動,會慢慢落實。

朱祁鈺有清楚的認識,此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遠的工作。

他坐直了身子說道:“準。”

這個規模不大的隸屬於戶部度支部下的勞保局,會依據柴米油鹽等物價,進行靈活定價,尤其是柴米二價的定價。

柴、米,民以食爲天,以柴價、米價折算最合適不過了。

“今年還像去年一樣,京營將士給銀一枚,供過年用度。”朱祁鈺又宣佈了一個決定。

興安一甩拂塵大聲的喊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興安見左右無人說話,便繼續說道:“陛下在戶部準備了百事大吉盒,還有年禮,諸位在京官員,人人有份,明日起休沐至正月初五。”

朱祁鈺站起身來說道:“退朝。”

“恭送陛…”羣臣喊了個半截,只見李賓言往前走了一步說道:“陛下臣有本啓奏。”

“臣彈劾駙馬都尉趙輝,與民爭利,欺行霸市,交結權貴,並倚爲聲勢,身爲駙馬,居然住宿妓院,公然納妾,行爲多有不法,家故好侈,姬妾至百餘人。窮奢極欲,臣請查辦。”

李賓言跪在地上,他做了不少多少思想建設,才站出來彈劾駙馬都尉。

趙輝何人?陛下應該喊趙輝一聲姑老太爺。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推薦幾本書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推薦幾本書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