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

桑海帝國是一個擁有着清楚延續脈絡的超過了1100年的帝制王朝,在西晉時候建國,加納王國、馬裡王國、桑海帝國,這個脈絡如此的清楚,甚至在西非活動的大明自由城的蒯林已經將對方的世系、領土範圍、文化、人種、宗教、經濟、軍事等等內容,清晰的梳理了一遍。

在朱祁鈺的印象裡,那裡始終落後、貧窮、生民苦楚,甚至在未收到這份奏疏之前,朱祁鈺一直以爲那裡從來沒有孕育出文明,可是事實上,那裡孕育了文明,即便是相對於大明而言,那裡仍然落後,但文明就是文明,至少是和印第安文明等秩。

朱祁鈺爲什麼會有這種刻板印象,因爲他們和印第安文明一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桑海帝國離泰西太近了。

朱祁鈺對這個陌生的名字毫無印象,他可以預想到,這個桑海帝國的下場,隨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他們擁有的黃金和龐大的人口,就成爲了供養泰西蓬勃發展的養分,最後塵歸塵、土歸土,再無任何生機可言。

大皇帝會拯救這個失落的文明嗎?

不會。

一來桑海帝國已經慘遭毒手,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已經開始對當地進行殖民;二來,大明人出海也是搶奪,和泰西人的目的相同,白銀、黃金、勞動力、土地、礦產等等,都是大明人搶劫的目標。

桑海帝國是養分,滋養泰西,也能滋養大明。

開海的主體是大明朝廷引領的勢要豪右,而朱祁鈺在率獸食人。

大明開海並不會比泰西人溫和到哪裡,頂多能給他們在史書上留下隻言片語的地方,記錄他們存在的痕跡。

“如此,朕就是隨便問問,好好做事,去吧。”朱祁鈺看餘子俊一臉的茫然,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恐懼,便知道餘子俊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

孛兒只斤·子俊,是鐵木真的十世孫,真的論起來,餘子俊能跟脫脫不花爭一爭可汗大位,元末亂世,餘子俊的祖父改姓鐵在京山待了十二年,因爲畏懼朝廷捕殺元氏宗親,再次改鐵姓爲餘逃難至四川眉州定居。

若是朱祁鈺是姚龍,這個餘子俊在他手下,不必打壓,只要沒人舉薦,餘子俊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蹉跎一生,從主事、推官到知府,那是官場上的一個大臺階,餘子俊朝中無人,他還想升遷?

陳宗卿在奏疏中,還提到了甘蔗種植園,能讓松江巡撫專門提起的產業,那自然能稱得上一地的支柱產業,陳宗卿的意思是大明朝廷是不是在海外也搞一些莊園,即便是朝廷不自己搞,也要讓海外總督府擁有一定規模的生產資料,維持大明在海外的統治。

“這次是什麼事兒?”朱祁鈺翻開了奏疏,看了兩眼,驚訝的看着冉思娘問道:“這是誰寫的?”

賣糖這個產業,實在是利厚到令人心動。

身份這東西是社會關係,不單單是血統,餘子俊已經和胡元宗親,沒有了半分的社會關係,那就沒必要追究。

沒過多久,餘子俊就來到了講武堂聚賢閣拜見,這是餘子俊第一次在聚賢閣覲見,他不知道陛下找他什麼事,但是他走進講武堂,腿有點軟,走進這裡,意味着自己正在一步步走進大明權力的核心。

朱祁鈺合上了奏疏看向了這次的考官餘子俊。

俱往矣,還看今朝。

自由之城的存在,維護了大明在倦馬河畔(剛果河)的土地利益,對陳宗卿所言的水師定期三年巡按的說法,也表示認可。

“臣告退。”餘子俊出了講武堂仍然是一臉的迷糊,不過想不通,他也沒再想,陛下問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他搖頭前往了貢院,他要閱卷,在履任前,還要修書一封送江西,要感謝姚龍的提攜之恩。

朱祁鈺之所以如此點明,就是要餘子俊清楚的知道舉薦他的人是誰,現在餘子俊要到一方爲一方青天,姚龍面對的那些個難處,餘子俊就要面對了,他也就會明白,姚龍那不是軟弱,是謹慎。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罷了。

郡縣遼東三省,日後還會有老奴酋努爾哈赤,小奴酋狗獾,趁着大明和李自成火併,小奴酋摘桃子的事兒嗎?

小奴酋皇太極本名洪臺吉,臺吉是王子的意思,洪這個發音在他們那兒,就是狗獾,洪太吉,就是狗獾王子。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餘子俊懷着一個激動的心,三拜五叩,不讓自己失禮,毀了自己的前程。

黃金家族已作古,那女真人,三五十年後,就再無人記得了。

到了眉州青神縣入了當地衛所成了軍戶,隱姓埋名的安穩了下來。

餘子俊的大哥餘子勳,是和舊港李成武一樣的絕世好大哥,爲了照顧十歲的弟弟,能讓十歲的弟弟繼續讀書,餘子勳又當爹又當媽,直到景泰二年,餘子俊中了進士,餘子勳才討到了老婆。

緹騎們做背調盡職盡責,餘子俊才德出衆、囊錐露穎,自然要審查他的背景,這景泰二年的進士們,能入皇帝法眼的又有幾人?這才翻出了這近九十年的陳年舊案。

如果說大明在遼東的黑土地,因爲維度和小冰川時代的共同影響,無法容納更多的人丁,那麼倦馬河流域的黑土地,無論是氣候還是適宜環境,大約可以容納超過兩千萬口,甚至更多。

朱祁鈺對着興安說了幾句,上了大駕玉輅向着講武堂而去,今天是殿試的日子,朱祁鈺案前的奏疏並不是很多。

朱祁鈺沒解釋太多,有些個過往,就讓他成爲過往便是,有些個秘密,還是不要出聚賢閣的好,他笑着問道:“太醫院又讓冉娘子來遞奏疏了?”

朱祁鈺問餘子俊的家事,是因爲餘子俊不姓餘,姓孛兒只斤,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那個孛兒只斤。

盧忠收起了那些文牘,扔進了火盆裡,前朝宗室之後,這個身份,就看皇帝陛下想不想追究,若是不想,這些便無用。

“胡濙次子胡長祥。”冉思娘笑着說道:“娘子我這次進聚賢閣是不是理所當然?不算是恩恃寵肆吧。”

緹騎們到京山調取了餘子俊曾祖父的文檔,而後又找到了洪武年間的查訪胡元宗親的文牘,找了半天終於搞清楚了餘子俊曾祖父的真實來歷。

“不知道,他的兩個叔伯,也不知道。”盧忠非常篤定的說道。

自己的堂兄姚夔大明明公,自己江西方伯,江西地面誰敢給餘子俊舉薦?

但是姚龍還是把人舉薦到了皇帝的面前,姚龍性格的確有些與人爲善,都是爲大明辦事,尿不到一個壺裡,就放你去別的地方。

賣糖,比賣福祿三寶還賺錢,而且合理合法合規,生民無數的大產業,在陳宗卿看來,糖,和鹽鐵一樣,都可以作爲專營的一種,來保證大明的糖業順利發展。

“大明遼東三省,只要能長治久安下去,不出百年,再無女真。”朱祁鈺點了個火摺子扔進了火盆,火盆裡的火光明明不定,照亮了朱祁鈺的滿是笑意的臉。

賣笑的賣不過賣藥的,賣藥的賣不過賣福祿三寶的,賣福祿三寶的賣不過賣糖的。

說好聽點,叫爲國爲民不畏強權,說難聽點,就是有點軸,恃才傲物。

朱祁鈺發現,土地可能就是大明勢要豪右最大的追求,一說土地,連桑海帝國的黃金都顧不上,全都在搶地。

餘子俊宣德四年出生,景泰二年辛未科進士及第,四川眉州青神縣軍戶,字士英,祖籍湖廣郢州京山,元末明初餘子俊的祖輩逃難至四川,至福建司員外郎之職,履任地方十年回京,這次回京爲考官之一,隨後會前往西安任知府。

姚龍處置不了江西學閥,若是能做到,他還能請皇帝到江西做救兵?其實餘子俊也沒什麼好辦法,但他覺得姚龍做的不對,便公然頂撞了。

朱祁鈺這話,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餘子俊可以學姚龍,打不過就搬救兵。

又是一年科舉,這一次沒有人獻書,也沒有人在奉天殿上大聲質問皇帝,爲何要做亡國之君!

朱祁鈺一直期盼着有點幺蛾子的事兒發生,結果啥都沒有。

“家中可曾有遠親走動?”朱祁鈺又問。

自松江巡撫陳宗卿的奏疏中,還談到了倦馬河流域廣泛的黑土地。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讀書人的野望。

“餘卿家裡還有什麼人?”朱祁鈺問起了餘子俊的家庭情況。

餘子俊終於琢磨出些不對來,但是他依舊不知道陛下這話究竟要問什麼,他選擇實話實說:“祖父從京山入川,老家的親戚早就不往來了,至於兩個叔伯,爲了家裡那十畝薄田,鬧得反目成仇。”

朱祁鈺笑着說道:“免禮,坐,餘卿在福建、江西任事,朕頗爲欣慰,以德聞,以才行,江西左佈政姚龍,對餘卿評價很高,此番陝西官場動盪,姚龍舉薦餘卿前往西安任知府,朕對你的期望極多。”

聚賢閣內,朱祁鈺看着餘子俊曾祖父的大堆資料,對着盧忠說道:“你覺得他知道嗎?”

“臣必然肝腦塗地,以報聖恩!”餘子俊這才知道,是他的頂頭上司姚龍舉薦了他。

餘子俊搖頭說道:“臣未曾見過祖父,父親在臣十歲時候早亡,長兄如父,是大哥把我拉扯大的,也因爲生計,大哥耽誤了學業,才屢試不中。”

文淵閣大學士們對陳宗卿的奏疏中的自由之城和自由角即弗里敦和弗得角,對弗里敦首任總督蒯林,高度贊同。

餘子俊這個臣子是入了皇帝夾袋的人,爲人清廉,在福建、江西履任,才幹極爲出衆。

三名緹騎親自到眉州走了一趟,還去了趟他家早已經破敗無人居住的老宅,從地基裡找出了餘子俊曾祖父的金印和誥命,食邑湖廣行省南平王。

“魏景陽之事,朕聞之心驚,餘卿莫要讓朕失望纔是。”

江西左佈政姚龍堂兄姚夔是當朝禮部尚書,隨着胡濙隱退,姚夔在朝中坐穩了明公的位置,在文華殿二十七廷臣之中,姚夔也是坐在長桌前,離陛下很近。

但是爲朝廷在海外搞種植園的這個提議,文淵閣大學士們,則是不贊同也不反對,他們不感興趣,大明仍然是那個大明,士大夫們恥於談利,李賓言、陳宗卿一身的銅臭味,爲舊黨所不喜。

江西學閥處置,姚龍小心謹慎,稍有不慎就滿盤皆輸,畢竟有朝士半江西的說法,不把陛下請來,這事還真的很難辦,朱祁鈺去江西九龍府,那是帶着緹騎、京軍一起去,皇帝尚且如此慎重,姚龍慎重些無錯,但是餘子俊卻將其看爲軟弱,也看不到姚龍的難處。

“你父親和你祖父呢?”朱祁鈺再問。

姚龍之前前往福建做左佈政,餘子俊就跟姚龍很不對付,到了江西二人還是不對付,餘子俊曾經公然頂撞過姚龍,因爲姚龍在處置江西學閥時,有些軟弱,和學閥們有沆瀣一氣的嫌疑。

“可不是。”冉思娘一臉無奈的搖頭,太醫院想奏聞件事兒,過文淵閣要十多天,耽誤事不提,文淵閣還容易忘,奏疏堆積如山,到皇帝手裡又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皇太極這三個字是韃清入了關,無骨文人爲了媚上,討順治歡心,專門起的名字。

皇帝給你撐腰。

朱祁鈺之所以看他,是緹騎們在對他調查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兒。

餘子俊一愣,趕忙說道:“我大哥在重慶府做監生,屢試不中,現在做了教書先生,有一個私塾,我二哥早夭,便沒有親眷了。”

朱祁鈺並不打算搞海外種植園,海外總督府之所以是總督府,是需要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維持總督府在海外的統治,糖也好,棉花、香料也罷,這些海外總督府做就可以了。

“御書房裡點東西,夫君,這要是着了火怎麼辦?”冉思娘款款而來,聞到了這煙燻味兒,有些擔心的說道。

“都燒了吧。”朱祁鈺把餘子俊曾祖父的這些資料,全都推了出去,這件事便到此爲止了,日後,餘子俊就是餘子俊,土生土長大明人,真的說他姓孛兒只斤,更像是在罵他。

“朕素知娘子不是這般人,這奏疏就是通過文淵閣,文淵閣的大學士們也不敢怠慢,這可是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朱祁鈺拿着奏疏站了起來說道:“宣胡少師和胡長祥過來。”

“好,好好。”朱祁鈺拿着手中的奏疏,來回走動着。

冉思娘湊近了些,低聲說道:“夫君處置國事,臣妾回後院了,夫君早些回來。”

胡長祥的奏疏裡,是他仿照馬和驢生騾,培育出了一種耐寒水稻,而遼東三省確實很冷。

皇太極就是狗獾王子,這是鐵帽子王代善說的,要講理可以找代善去,中國諸子百家有農學,農學家專門乾的就是培種育種的活兒。

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98章 火併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
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98章 火併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