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

大明此時生了一場重病。

大明的核心朱祁鎮,帶着大明的京營送了一波人頭,送走了朱棣打造的軍勳集團的核心人物,也送走了仁宣之治中的扛鼎文臣。

北宋徽宗、欽宗兩帝爲什麼要被光着身子被牽着小弟弟羞辱?因爲大宋很弱,弱到短短一年之內,兩次被金國打到了京師開封。

朱祁鎮爲什麼在瓦剌人帳中好吃好喝?因爲大明很強,真的很強,即便是皇帝被俘虜了,大明的大同、宣府依舊固若金湯。

大明的強來自於很多方面,大明有一百四十多萬的常備軍隊,在危難的時候,兵部可以調集數十萬的預備役進京,和瓦剌人再打一場生死決戰。

大明幅員遼闊,即便是山外九州亂了,但是關內依舊是歌舞昇平,甚至皇帝被俘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南直隸。

朱祁鎮帶走了幾百萬石的糧草,通州還囤積着八百萬石的糧草隨時取用。

大明扛鼎文臣死難無數,立刻有無數的人才填充,大明的行政依舊運轉良好,所以瓦剌太師也先纔對朱祁鎮禮遇有加。

大明的強,這繞不開的關鍵,是上升通道。

大明的士子可以通過科舉成爲進士,進士在翰林院備選,等待選用。

大明的後備軍隊依舊充足而且武德充沛,連兵部尚書、京師總兵官這樣的食利者,也做好了陷陣衝鋒的準備。

因爲作戰英勇,可以憑藉軍功封侯拜相。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徐有貞要的是什麼?是都察院拿捏軍隊的明定升階。

朱祁鈺要是同意,纔是腦子進了水。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臣有一人舉薦,此人乃是遼東都指揮範廣,此人驍勇善戰,在遼東素有威名,每戰必衝鋒陷陣在前,常下馬陷陣,精於騎射,驍勇絕倫。”

于謙舉薦之時,自然帶着一份範廣的簡歷,由興安轉遞給了朱祁鈺。

朱祁鈺打開了奏疏之後,看了幾眼,就硃批了奏疏,還給了于謙。

“召遼東都指揮範廣即可進京,按制升任京師左副總兵。”興安大聲的喊道。

遼東範廣、宣府楊洪、大同郭登、京師石亨,都是暴名於四野的強將,楊洪、郭登乃是老將,範廣、石亨乃是新生代將領,正值當打之年。

朱祁鈺的面色比較凝重,這些人越能打,代表着他們越危險,如果朱祁鎮真的復辟成功,這些能打的將領,都是朱祁鎮報復的對象。

朱祁鈺必須要想方設法的保證,朱祁鎮不能活着進了北京城。

範廣爲大明死戰,馬陷步戰,一步不退,朱祁鎮復辟之後,妻子女兒被朱祁鎮送給了瓦剌人任意凌辱。

朱祁鎮不能活着回到京師,否則立刻就有迎歸,認爲朱祁鎮是正統的臣子圍繞在朱祁鎮的身邊,黨爭立現。

吏部尚書王直則是面色猶豫的出班說道:“陛下,臣以爲陛下早日移宮方爲妥當,久居王府,天子不在天位,人心洶洶不定。”

“此事不急,朕聽聞乾清宮的琉璃瓦要換,等換好了再說。”朱祁鈺含含糊糊的回答了一句。

他不願意住皇宮的理由,王直你心裡沒數嗎?

那封襄王朱瞻墡的奏疏你沒看到嗎?

孫太后讓朱祁鈺登基的懿旨,送到襄王府朱瞻墡的手裡。

朱瞻墡寫了封奏疏說,等朱祁鎮回朝之後,讓朱祁鈺最好早晚都要向太上皇問安,並且率羣臣朝見,不要忘了要恭順。

朱祁鈺對朱祁鎮最大的恭順,就是弄死他後,不罵他,算是朱祁鈺非常顧忌皇家體面了。

還早晚問安,率羣臣朝見,還要恭順,朱祁鎮這個戰犯,他也配?

“換琉璃瓦?臣未曾聽聞此事,工部侍郎,可有此事?”王直一愣,這登基移宮不是應有之意嗎?

皇帝這是拗什麼勁兒?

“王尚書,換琉璃瓦的事是昨夜陛下定下的,臣還沒找工部商議此事。”興安打了個圓場,陛下不想移宮,興安能辦不能辦,都要把這事給辦了。

“如此這般,興安大璫,這乾清宮琉璃瓦得換多久?”王直看着興安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小太監在郕王府的時候,還是很聽話的,現在站在月臺上了,怎麼就像是個泥鰍一樣,滑溜至極。

興安俯首說道:“王尚書,這什麼時候換好,咱家說了不算,得看工期。”

工期呢?得看朱祁鈺的心情。

王直被興安懟的啞口無言,悻悻歸班,朱祁鈺用力的憋着笑。

早朝依舊在繼續,大事說完了就是小事,他真的是聽了一早上的經,這些個朝臣,真可謂是念經高手,洋洋灑灑的一大片,聽完一句重點落不到。

朱祁鈺宣佈退朝之後,終於揉着腫脹的腦闊來到了文華殿,開始了今天的廷議。

與其說是廷議,不如說是早朝後的小會,這次的小會,討論的問題,卻是錢。

戶部尚書金濂俯首說道:“陛下,居中國者,不可從夷狄,行王道者,不可尚異端,蓋王道乃治國之本,異端爲害道之由。”

“王道行於上,則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天下享其治矣。異端行於上,則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而禍之所由生焉。”

金濂又開始唸經,朱祁鈺趕忙伸手說道:“停!說事。”

“朝廷修大隆興寺,侈極壯麗,若樑之武帝、唐之憲宗是也,京師童謠曰:竭民之膏,勞民之髓,不得遮風,不得避雨。”

梁武帝和唐憲宗都是十分喜歡佛法之人,他們大興寺廟,花費極大。

至於下場,自然是異端行於上,禍患叢生。

朱祁鈺非常討厭這種唸經的奏對方式,金濂的這打着王道、異端之類的話,其實都是拆借論語中的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道理他都懂,金濂洋洋灑灑一大段話,引經據典,聽起來很是費勁兒。

金濂爲官數十年,一看朱祁鈺略顯不耐煩的神情趕忙說道:“陛下,各寺各廟度牒上都有田,不用納賦。”

“很多縉紳就趁此將名下上田歸至寺廟,墾荒田爲下田納賦。臣以爲長此以往,損失的不僅僅是朝廷,地方縉紳做大,於國不利。”

“京師僅崇國寺三千餘頃,興隆寺就有五千多頃,天下寺廟云云何幾?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朱祁鈺立刻來了精神,傳教什麼的影響暫且不提,在大明的地界上,不納賦稅,怎麼能行!怎麼可以!這是在偷他的錢糧!

“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嗎?”他頗爲好奇的問道。

“臣有個主意,不知道行不行。”金濂小聲的說道:“太上皇帝被留賊庭,崇國寺國師、僧衆談笑自若,前幾日還辦了水陸法會。”

“臣以爲,崇國寺國師同僧人仗佛威力,前往賊庭,化諭瓦剌太師也先,送駕還京,便可見國師護國之力,以彰尊崇之效。”

“不然則不足敬信明矣,今後再不許尚佛,實萬代之法也。臣每思太上皇大駕在沙漠風吹日上,不勝哀痛!故敢效一言,不知萬死誒。”

嘶,妙哉!

金濂的主意是:讓朱祁鎮當初封的崇國寺國師,去瓦剌大營,感化也先。

如果感化成功,那自然是有護國之力,如果感化不了,那就不該尚佛,那那些佔着田不納皇糧的寺廟,就沒有再佔下去的理由了。

“胡尚書以爲如何?”朱祁鈺看向了胡濙,他是禮部尚書。

胡濙點頭說道:“臣無異議,當早日啓程,太上皇留在迤北一日,臣這心裡,就…悲痛萬分啊!”

石亨用了眨了眨眼,退了半步,這幫讀書人的腦子都是什麼做的?

什麼叫悲痛萬分?

石亨怎麼一點都沒看出來他們有悲痛的神情?他甚至看到了王直老態龍鍾卻滿是笑意。

幾個喇嘛能感化瓦剌,化諭也先?那還要大明一百四十萬軍士作甚?

太狠了,這幫文臣太狠了。

殺人也就罷了,還要誅心嗎?

“金尚書,這些田該怎麼歸置?”朱祁鈺問到了核心問題,這可是數以萬頃的田地。

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8章 康國公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
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8章 康國公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