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商輅的傷勢真的很重,差一點就死了的傷,好起來並不會很快,大軍正在整頓軍務,不日便將啓程繼續北伐,不會因爲商輅的傷勢而逗留片刻。

欣可敬趕到了應昌時,商輅的傷勢仍然無法自行活動,一應都需要人護持左右,但是比之之前一動就牽連傷口,已然好了許多,欣可敬可是在解刳院裡當值的首席醫倌,和陸子才併爲院判,他手上解剖的人,比大多數人一輩子見過的死人都多,欣可敬看完了傷口,只能說一句命大。

“當年王復興和所差點就死了,王復當初的傷勢是多處中箭,但你這一處,就差點入了肺腑,那便是大羅金仙難救了。”欣可敬給商輅換完了藥,又是好一番叮囑。

“不修邊幅,讓欣院判見笑了。”商輅的傷勢還不能見水,也沒洗漱,這邋邋遢遢的模樣,商輅很不習慣。

欣可敬擺了擺手,在他眼裡,商輅只是病人。

商輅是清楚王復是大明夜不收的,具體而言,就是作爲陛下的擁躉,作爲皇黨,他有這個知情權,作爲三公九卿的太常寺卿,這官位是極爲清貴的,不過也就是清貴而已。

“京師有什麼動作嗎?”商輅打聽起了京師的事兒,欣可敬自京師來,比他更知道京師裡的動靜,商輅最關心的就是前段時間的是和是戰的結果。

欣可敬笑着說道:“胡少師在陛下的門前好一頓折騰,都那麼大年紀了,陛下罰也不能罰,只能諒解了,陛下復了朝,這兵部還沒說話,都督府們的將軍們還沒開口,那些個翰林院的翰林、御史們,羣情激奮,要求陛下應以雷霆之怒,懲戒阿剌知院。”

“陛下知道商學士心繫此事,還專門寫了道敕給我,還叮囑,若是商學士身體不堪,便不要告訴商學士;若是商學士有心力,便告知。”

商輅的手,不自覺的抽動了下,雖然面色平靜,可是內心早已經是波瀾壯闊,商輅最是清楚,細微之處見性情,這一番舉動,讓商輅內心五味陳雜,孟子嘗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句話其實不太符合君君臣臣的儒教禮法,即便是儒學士對這句也是忌諱莫深,可是陛下如此待臣工,臣工何以爲報?

“商學士。”昌平侯楊俊帶着朱見深來到了商輅的房間內,再次來看望商輅。

商輅學富五車,這三元及第的狀元郎並不是浪得虛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商輅的學問在實踐中,日益精進,朱見深這幾日時常過來看望,說是看望,更多的是請教。

“見過沂王殿下,昌平侯。”商輅欠了欠身子,他實在是不便行禮。

朱見深笑着說道:“明日大軍開拔,這夏盤營留下了兩千軍,等到大同府衛軍前來協防,商學士勿慮,應昌這裡不會有什麼事,昌平侯這幾日把周圍打掃的很是乾淨。”

“這次絕對不會有人敢襲擾應昌了。”楊俊這些年沉穩了許多,他的語氣裡帶着不容置疑的肯定,商輅負傷完全是意料之外,作爲大明唯一一個合法的三元及第,商輅在士人心中的地位極高,這次商輅的負傷,楊俊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朝中的御史們免不了要用這件事來攻訐他。

商輅對這裡面的事兒,門清兒。他其實很想跟那羣御史們說:戰場之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大明兒郎多有斬獲,也有犧牲,難道別人可以死,他就不可以死嗎?

可惜他人在應昌,沒在京師。

商輅對着楊俊頗爲感慨的說道:“陛下發來了敕諭,惟願華夷一文軌,此爲文皇帝之遺志,亦我中原歷來夙願,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辛苦了。”

楊俊眉頭稍微皺了一下說道:“我就是有些想法,也不知道對不對,商學士幫忙參謀一二。這惟願華夷一文軌,華字在前,可是這夷字在後,這,這…我一個武夫,想說什麼卻說不清楚。”

“華夷一文軌,對大明自然有益,對草原諸部亦有益,我就是這個意思。”

楊俊是個讀書的武夫,他無法表達完整自己的想法,只是籠統的表達了一番。

商輅卻全然聽明白了楊俊所言,提筆忘字商輅作爲讀書人那是常識,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商輅能理解。

商輅看向了窗外,這裡一片破敗,他頗爲感慨的說道:“這應昌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在唐宋之時,一直是商賈來往要衝之地,這裡也是格外的繁華,但是自從胡元入了中原後,這地方就變成了給瓦剌人放牧的夏盤營,馬匪橫行,便日益破敗成了這般模樣。”

“城牆被一次次攻破,馬匪一次次的劫掠,人們都搬離了這是非之地,再無人在此聚集,人氣漸漸衰弱,土地變得荒蕪,每年爲了這片水草豐茂之地,草原諸部打的你死我活,韃靼勢大,則韃靼佔據,瓦剌勢大,則瓦剌佔據,每年這裡都要流很多的血,死很多的人,草木更加豐茂。”

“無論是朝野內外,還是大明上下,都是站在了大明的角度去思量草原上的事兒,但是從沒有人站在草原人的立場上去思考,華夷一文軌,對草原彼此征伐的部族何嘗不是一件益事兒呢?”

欣可敬咳嗽了一聲說道:“沂王、將軍,商學士是病人,要多休息,二位看過,便看過了。”

這是他的病人,這都傷成這般模樣了,沂王和昌平侯還叨擾,連欣可敬都忍不住出言提醒,你們面前的人,還躺着呢!

商輅笑着說道:“無礙,無礙,將軍北上在即,再見面不知何時,多說幾句也無妨,無妨。”

商輅不是逞強,前幾日他可沒這個精力,他現在精力極好,閒談幾句罷了,他對着楊俊繼續說道:“自從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大明大獲全勝,北元朝廷變成了北元汗廷,這草原上便失去了秩序,而後北元汗廷變成了元裔,更是亂成了一鍋粥。”

“這打了多少年了?今日親如兄弟,明日拔刀相向,戰爭、兵禍、朝不保夕,就是草原普通百姓的生活,結果便是眼下這般模樣,這草原上,連讀書的,識字的都少之又少,一千人裡能挑出一個來?怕是不能。”

“說起來,蒙文我比姓孛兒只斤的黃金家族,更瞭解。”

“草原的紛爭中,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商輅的話讓楊俊頻頻點頭,這草原沒了秩序,戰亂變成了常態,戰亂下的人是什麼模樣?楊俊看的太清楚了。

陛下動兵向來以大明京營爲主,主要是大明軍的地方軍衛的軍紀不如大明京營,大明京營依靠着大明皇帝的鼎力支持,可以做到對百姓秋毫不犯,可是大明的地方軍衛,遠不如京營。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賊來如梳,兵來如篦,草原上哪來的軍紀,都是劫掠和搶殺。

商輅停頓了片刻說道:“之前鹽鐵會議時,陛下說夜不收探聽,這草原上,二十個孩子,只有一個成丁,今日至草原,方知非虛。這裡沒有醫倌,都是巫醫,在受傷之後,全靠命硬,更有甚者,以活人祭祀,亦不在少數,落後而蠻荒之地。”

“對他們而言,他們的生活本就是如此,其實他們本可以不這樣。”

楊俊反而搖頭說道:“即便是在胡元治下,草原人從未停止過一刻的廝殺,而胡元朝廷默許彼此劫掠。”

忽必烈建立的胡元朝廷和阿里不哥爭汗,這造成了關內關外的撕裂,關內歸皇帝管,關外歸諸部臺吉管,而皇帝對這些不聽話的草原諸多部族,不派兵定期梳理減丁那便是仁慈了,更別說調和各部族的矛盾,停止紛爭了,胡元的朝廷恨不得他們火併,全部同歸於盡。

商輅說頗爲認同的說道:“是的,胡元治下,他們生活亦是如此,但我說的他們本不該如此,並非說的在胡元治下。”

“如果這草原上的每一個部族的臺吉們,能爲自己治下的百姓考慮,爲了大局考慮,在官山議事臺儘量的爭取不起刀兵;如果草原上的每一個部族的臺吉們,能夠在貢市,把銀幣換成百姓所需,哪怕是把這些百姓急需之物販售給百姓;如果草原上的每一個部族的臺吉們能不爲了一條溪流、一片牧場,甚至爲了隻言片語,而殺的血流成河;如果草原上的每一個部族的臺吉們能把手中的銀幣換成鹽鐵,而不是武器埋在土裡。”

“草原人的生活,便不必如此。”

楊俊嘴角抽動了下說道:“如果這些臺吉們真的能做到,咱們也別北伐了,能守得住燕山、陰山一線,就算是祖宗庇佑,真武大帝顯靈了。”

商輅卻非常肯定的說道:“可是陛下做到了,內帑是陛下私帑,可陛下從不擅動內帑,而是給朝廷應急,皆爲國用,我們習以爲常,可這並不尋常。”

“所以,陛下料敵從寬,擔憂大明軍敗北做充足準備,甚至把襄王從大寧衛調回了京師;所以朝野內外吵吵着見好就收,我卻從來不覺得大明軍會敗。”

“瓦剌、韃靼、兀良哈加起來摞一塊,又憑什麼贏!他們配嗎?他們不配。”

“草原上沒有一個臺吉能夠做到,所以這條路走進了死衚衕裡,華夷一文軌,華夷並提爲一家,要做到這件事,大明和草原就都走上了應走的路。”

說到激動的時候,商輅聲音大了許多,還想要坐起來,這必然牽扯到傷口,商輅這面容一陣扭曲,再加上這不修邊幅的模樣,略顯猙獰。

華夷一文軌,是應該走的路,這不是什麼新路,而是老路,而且是很老很老的路。

早在秦漢之時,中原王朝和匈奴人打了幾百年,匈奴人分成了兩股,一股西進跑去霍霍西域諸番了,一股在‘漢匈合併條約’之後便融合了。這漢匈合併,也就是漢元帝與匈奴韓邪單于殺白馬爲盟,盟約爲漢與匈奴合爲一家,世世毋得相詐相攻。

這一融合,到了後來劉淵建立後漢,還把劉禪認成了祖宗。

大唐也走過這條路,黃巢起義的時候,大唐西域都護府仍然豎着唐旗,都說唐玄宗重用胡人釀成了安史之亂,可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在大唐是唐人,而不是胡人。

華夷一文軌,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老路,大明也在這條路上走着,走着走着,突然殺出一個稽戾王來,便走不下去了。

欣可敬終於忍不住,再次開口說道:“王爺、侯爺,二位讓商學士休息休息?再聊下去,商學士這傷勢復發,我可擔待不起。”

商輅是欣可敬的患者,哪怕是面對皇帝的時候,作爲太醫的欣可敬也是有什麼說什麼,至於對方做不做,那欣可敬便管不了了。

“好好好。”楊俊終於起身,走到門口的時候,才轉過頭來對着商輅說道:“好好養傷,等我回來,咱們再接着說這個事兒。”

“將軍凱旋之時,再敘前話。”商輅趕忙回答了一聲。

“商學士應當會好起來吧。”出了門朱見深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楊俊今天過來,就是作爲一個過來人,看看商輅的傷勢到底如何。

在京師之戰中,彼時昌平侯楊洪,帶着庶長子楊俊從宣府馳援京師,楊俊作爲先鋒,身中十七創重傷,也是一口氣吊着,在受傷這件事上,楊俊是很有發言權的。

楊俊則滿是笑意的說道:“嗯,商學士說話已經有了幾分中氣,只要不折騰,一定會好起來的,中氣就是命,若是一直沒有中氣,便不妙了。”

“起初商輅入軍營,我是不樂意的,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這不是添亂嗎?但是陛下敕諭,莫敢不從,但到底是小看了他,能吃苦,做事有條不紊,井井有條,後勤一事,多仰其能,這一傷,倒是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了。”

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
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