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

朱祁鈺始終認爲如何靈活的利用制度、規定,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調節朝堂的爭鬥,纔是一個皇帝最重要的工作。

而不是天天跟朝臣們狗鬥,玩陰謀,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個頂個都是進士及第出身,這些人都是選優再選優而出的人,腦袋太靈活了,朱祁鈺跟他們玩,不見得玩得過。

但是他是皇帝,他掌握着制度、規定,或者說秩序的最大話語權,既然朝臣們把他推到了這個位置上,他就必須做好這個工作。

既然打算讓脊樑們充當自己堅定的後盾,那就要把舞臺搭建好。

那麼這個軍備學堂,就是他搭建的舞臺之一,搭好臺子纔好唱戲。

駙馬都尉焦敬,張輗、張軏兩兄弟,這才明白了皇帝的深意,焦敬立刻出列說道:“陛下長算遠略,淵圖遠算,意在無遺,臣以爲此舉甚善,既然於尚書所言,不爲私計。那這事,於尚書以爲如何啊?”

“臣無異議。”于謙立刻俯首說道:“陛下斯言洞見癥結,亦可對症下藥,實乃大明之幸也。”

“只是這學堂第一祭酒何人可領,不知陛下心中可有計較?”

朱祁鈺立刻說道:“必然是德高望重軍勳之人方可,朕以爲宣府總兵楊洪可堪此任。”

宣府楊王,也就是楊洪,帶兵打仗這麼多年,要資歷有資歷,要謀慮有謀慮,從哪方面看都是最佳人選。

若是英國公張輔未亡,那張輔就是最佳人選,可是張輔隨朱祁鎮北征,殉國在了土木堡,那就只有楊洪了。

張輗、張軏兩兄弟的表情如同吃了蒼蠅一樣,但是又說不出話來,他們的哥哥張輔在的時候,他們在張輔的羽翼之下,毫無建樹。

現在皇帝搭好了臺子,他們卻吃不到肉,只能跟着喝喝湯。

于謙一聽是楊洪,稍微有些牴觸的心思,瞬間化爲了烏有,他俯首說道:“臣以爲陛下明定升階之事,還須陛下一力定奪爲好,這京師講武堂之山長,還是陛下合適。”

朱祁鈺鬆了口氣,他其實很擔心於謙在朝堂上跟他據理力爭,那他這個軍備學堂,不見得能夠辦的下去。

但是于謙好像很支持這件事誒。

他點頭說道:“那於尚書就擬個奏疏,報於文淵閣,金尚書,定要全力配合,爭取在擊退瓦剌人之後,軍備學堂可隨時啓用。”

“臣領旨。”于謙慢慢的退回了自己的班列。

于謙所說的明定升階之事,其實和科舉制中殿試如出一轍。

在科舉之中,各地的舉人進京之後,要進行會試,會試第一叫做會元。但是所有的進士科,都要再走一輪程序,叫做殿試,只有殿試第一才叫狀元。

殿試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是確定進士的名次,第二所有的進士及第皆爲皇帝所賜。

這樣的進士們可稱呼自己爲天子門生,而皇帝自然是所有進士們的老師。

武備學堂明定升階之事,其實就是科舉之殿試。

這件事只能由皇帝去操持。

朱祁鈺批了于謙的奏疏,確定了十團營將校名單,但是戰後,這些人都回到武備學堂裡進修,成爲天子門生之後,再授之兵柄。

那十團營既不是兵部的十團營,更不是勳戚的十團營,只是皇帝的十團營。

焦敬爲何不反對?

因爲無論是焦敬還是英國公府張氏兩兄弟,都知道他們的名單根本沒法批下來,這已經是皇帝代表勳戚們能夠爭取到最好的結果了。

雖然皇帝吃了肉,但是他們還是喝了一口湯,畢竟往學堂裡塞人,比往十團營裡塞人更簡單一些。

朱祁鈺收起了手中的奏疏,坐直了身子,成敬才高聲喊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禮部尚書胡濙立刻出列說道:“陛下,體恤愛民,不願靡費,登基大典一簡再簡,這不能再簡了。”

“皇太后的懿旨不是已經通過驛站通傳四方了嗎?眼下上皇北狩,不宜操持,胡尚書,此事無須再議。”朱祁鈺連家都懶得搬,更別提登基大典了,他一個庶皇帝的登基大典,辦了只是讓人笑話。

“這…”胡濙並沒有歸班,而是看向了珠簾後的皇太后,孫太后面含難色,最終搖了搖頭。

胡濙這才歸班。

“陛下,臣有一事奏稟。”浙江道監察御史李賓言出列說道:“陛下,各邊總兵官肆爲欺罔。”

“官軍被賊殺則稱病故,買誘番夷進貢則稱之爲向化,出師以負爲勝,遇敵以少爲多;殺良冒功,殺避敵之人,則假作犯邊,擒殺來降之衆,則捏作對敵。”

“僞作功次,希求升遷封賞,以至於賞罰不當,人心解體,臣乞行巡按御史及各地按察司,覈實再報,敢有前欺罔作者,當斬!”

監察御史們隸屬於都察院,都察院的前身是御史臺,掌管彈劾及諫言,除了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還有十三道監察御史110餘人。

他們乾的活兒,就是挑錯,雞蛋挑骨頭。

朱祁鈺一聽樂呵呵的看向了滿臉漲紅的石亨,這看似說的是各邊總兵官,其實是指着石亨的鼻子在罵。

“陛下明鑑,臣可未曾做過此等的事!”石亨立刻站不住了,站出來俯首說道。

他在大同做參將的時候,的確幹過不少喝兵血的事,但是如此嚴重的需要論斬的罪名,他從來沒有做過。

“又沒說你,何必急於承認呢?”浙江道監察御史李賓言不屑一顧的繼續說道:“這不就是不打自招嗎?”

“你!”石亨的臉色瞬間就變了,他指着李賓言卻是無話可說。

朱祁鈺揮手讓石亨退下看着這名御史說道:“李御史所言,可有出處?私役之事朕略微有聞,殺良冒功按例當斬啊,李御史慎言啊。”

“臣請旨督查此事。”李賓言乘勝追擊,朱祁鈺笑容滿面的說道:“哦?你以爲石總兵在大同府有殺良冒功之嫌疑,那若是查不出呢?”

李賓言此時還沒有預料到事情的可怕,他繼續說道:“臣定引咎致仕!”

“石總兵這殺良冒功的罪名一旦坐實,那是要殺頭的,李御史難道僅僅是引咎致仕這麼簡單嗎?”朱祁鈺坐直了身子。

李賓言剛要說話,左都御史徐有貞趕忙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息怒,李賓言無狀,還請陛下恕罪。”

李賓言才緩過神來,俯首站立,一言不發。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言官還是莫要清談的好。”朱祁鈺示意兩人歸班。

李賓言的目的是【臣乞行巡按御史及各地按察司,覈實再報,敢有前欺罔作者,當斬!】

稍微咂咂這句話,就知道巡按御史和按察司的御史,將掌控軍隊軍功覈定之事,那軍將們到底有沒有殺良冒功呢?就只有巡按御史說了算。

這纔是真正的把手伸到了軍隊裡,將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對各地軍功覈實,有了稽查的權力。

李賓言被徐有貞當了槍使,徐有貞想借着于謙的十團營之事,將都察院的手伸進軍隊裡。

這纔是大明皇帝兵權旁落的開始。

賞罰和升階,是皇帝對軍隊控制的最有效的手段,徐有貞以殺良冒功爲切入點,將審查功勳的職能攬到都察院手中。

這是朱祁鈺絕不允許發生的事。

升階賞罰,功勳審查由督查院完成,那以後軍士們只能仰都察院的巡按御史之鼻息,對皇帝的忠誠還有幾分?

石亨只是覺得不對勁兒,所以纔會下意識的反駁,但是皇帝沒有同意,他也不再多想。

于謙站在那裡一言不發,但是依舊是輕輕的鬆了口氣,幸好皇帝沒有答應。

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