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

朱祁鈺重重的吸了口氣,平復了下自己的心情,平靜的說道:“此事戰後再議,此時瓦剌圍城,徒惹紛擾。”

“徵南大將軍陳懋好像還兼宗人府事吧,就以宗人府事不在京師爲由,先推回去。”

他晃了晃身子,站了起來,來到了堪輿圖面前,這些問題的癥結,其實就是朱叫門。

朱叫門死了,天下太平。

于謙的軍事部署,非常的得當。

于謙提出的迎楊洪勤王軍入京,防守固安、霸州一帶,防止也先狗急了跳牆,深入大明腹地,石亨跑去清風店設伏。

這些部署,都很好。

美中不足的是,于謙絕口不提,也先跑到塞外後,如何追剿之事。

于謙除了顧慮朱祁鎮這個太上皇在敵營之中外,他還建議朱祁鈺任命石亨和楊洪分領鎮朔大將軍印,一人至宣府,一人至大同,互爲犄角,防止也先再度南下。

在所有的部署中,唯獨沒有主動出擊的規劃,一眼望去,全是防守。

北京三大營建立至今,京營每次出戰,考慮的都不是贏不贏的問題,而是考慮如何才能夠贏得漂亮!

如何展現大明軍隊超越時代的軍事力量,宣揚大明國威。

但是土木堡一戰,精銳盡喪,從永樂朝攢下來的武將皆殉國死難。

怎麼主動出擊?

雖然京師一役,大明依託有利地形和火器之威,連續打下了勝仗,但是預備役戰鬥力疲弱也是事實。

在德勝門之戰,有大明馬隊爲了搶攻,帶人衝進敵陣,卻被打得人仰馬翻,差點被敗退的也先精騎給反撲回來。

比如在西直門外,都督孫鏜帶領的軍隊就被卯那孩打到了城門下。

雖然卯那孩最終被擊殺在了西直門下。

這一戰,剛接戰,大明軍還能維持陣型,但是很快就有步戰畏戰,戰陣一下子就被撕開了口子。

與瓦剌人之戰,大明屢次獲勝不假,但是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了,的確羸弱,好在連續大勝,士氣正旺,倒不至於有城池陷落的危險。

于謙的戰略從頭到尾都是防守。

大明現在相當的虛弱,虛弱到大明兵部尚書于謙都不敢主動言進。

也先的進兵並非妄自尊大,而是大明真的羸弱不堪。

可惜就是如此虛弱的大明,瓦剌依舊無法打穿。

朱祁鈺目光炯炯的盯着堪輿圖,思考着大明何去何從。

而此時西直門外的大營內,瓦剌太師也先和可汗脫脫不花,正在就如何撤退展開着激烈的爭吵。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也先拍桌而起,一甩袖子,直接否決了脫脫不花從北古口撤退的決定。

這個決定從軍事的角度上講無可厚非,從北古口撤軍,距離更近,速度更快,如何更快的撤出戰場,是現在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但是北古口道路難行,不利於馬軍行軍不提。

出了北古口是開平府,開平府現在是兀良哈部的地盤,兀良哈部之前是大明的鷹犬,一路過去,全都是北元汗廷的草場。

從北古口出,那麼也先率領的瓦剌諸部,就成爲了案板上的肉。

他怎麼可能同意從北古口撤退呢?

“從紫荊關撤退,雖然道路稍遠,但是一路行來,大明軍龜縮於城內,一路坦途,還是從紫荊關更爲恰當。”歹都立刻附和的說道。

歹都是也先的弟弟,但是他們並不是胞弟,孛羅死後,算是也先除了伯顏帖木兒,最親近的兄弟了。

也先的母親是個漢人,蘇州人氏,他的胞弟只有孛羅一人,所以孛羅死後,他纔會如喪考妣一般,撅了過去。

歹都當然無條件支持哥哥也先的決定,他當然明白也先的擔憂,立刻提出了另外一條路。

脫脫不花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阿噶多爾濟,就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個時候,正是弟弟說話的時候,可是他弟弟,卻眼觀鼻、鼻觀心,老僧入定般,一言不發。

“這樣好了。”脫脫不花知道自己說服不了也先,站起身來說道:“太師,我們一分爲二,分兵兩路撤退,也好迷惑大明軍,不知如何追繳。”

“大明軍乃是預備軍,缺少馬匹,你我南北兩個方向離開關內,也算是個完全之法。”

“濟農以爲如何?”

濟農意思就是副可汗,指的是阿噶多爾濟,脫脫不花親弟弟的職位。

此時脫脫不花詢問阿噶多爾濟,自然是讓阿噶多爾濟表態。

阿噶多爾濟認真想了想說道:“我沒什麼意見。”

不反對,也是最大的支持了,脫脫不花鬆了口氣。

北元汗廷的元裔依舊是草原上的貴族,黃金家族依舊擁有着極高的聲望,而脫脫不花這些年,已經逐漸的從傀儡,獲得了大部分元裔的支持。

也先這次軍事失利,迫於無奈只好點頭。

“那就分兵兩路吧。”也先最終同意了脫脫不花的決定,分兵兩路,一路從密雲出北古口,一路從清風店至紫荊關,離開關內。

待衆人散去,阿噶多爾濟居然隨也先一起離去,讓脫脫不花,重重的嘆了口氣,連連感慨,無人可用。

阿噶多爾濟與也先回到了也先的帳中,阿噶多爾濟喝了一杯也先讓侍從泡的茶水,連連點頭。

“不愧是北苑貢茶啊,湯清澈橙黃,葉肥厚軟亮,色青褐油潤,味醇厚回甘,香濃而不膩,細品之下,還有果味留於脣齒,果然是好茶!好茶!”

也先滿是笑意的說道:“這北苑貢茶,乃是當年前宋太祖趙匡胤在福建鳳凰山建的皇家御茶,數百年了,當地人以此爲生計,當然是好茶。”

“濟農啊,這次撤軍你怎麼想?”

也先也不再廢話,他找阿噶多爾濟,就是爲了問問阿噶多爾濟對於撤軍的想法。

換句話說,問問阿噶多爾濟到底站哪邊?

“自然是追隨大石左右。”阿噶多爾濟非常恭敬的說道:“兄長糊塗,昨日已經接到了軍報,宣府楊王帶了五萬軍馳援居庸關。”

“從北古口走,大明軍若是兩側夾擊,從中攔腰截斷,首尾無法接應,必敗無疑。”

阿噶多爾濟沉吟了片刻說道:“我自帶本部,隨大石自紫荊關出即是。”

也先看着自己另外兩個弟弟,若是自己這倆弟弟爭點氣,他還用跟阿噶多爾濟商量嗎?

可惜除了孛羅之外,這倆弟弟,武上不得戰陣,文卻是大字不識一籮筐。

也就一個伯顏帖木兒還有點用,這伯顏帖木兒還是個精明,十分的喜歡大明。

“濟農,你覺得我們從固安南下劫掠一番如何?大明無馬軍,城內軍隊不敢接戰,要不這一趟,死了那麼多好兒郎,卻沒什麼收穫,着實可惜啊。”也先眼中精光一閃。

他想要南下去!

此戰在京城死傷頗多,彰義門外先鋒軍被斬首五千餘人,其中有三千馬軍;

德勝門外,他弟弟孛羅死於野,步戰死傷超過兩萬餘;

西直門外,一萬精銳馬軍被前後夾擊,盡數斃命於護城河內,將西直門外的護城河都染紅了!

一萬三千餘馬軍,三萬餘步戰,死於戰陣,卻沒啃下任何一處的民舍,更別說城牆了。

京畿堅壁清野,連密雲這樣的土城都是空無一物,這讓也先非常的不甘,他想要南下的想法,越來越盛。

南下!

怎麼也要搶一搶,劫掠些人口、牲畜、鐵銀等物,回到草原纔不虛此行纔是。

南下!

如果可以破掉一兩座大城,劫掠幾十萬人口回到草原,那這一戰,瓦剌人就談不上輸!

南下!

如果可以把朱祁鎮帶到南京,朱祁鎮在南京復辟,那大事可成!

阿噶多爾濟目光則有些閃爍。

說實話,他有點怕,于謙用兵,可謂是運籌帷幄,大明的新皇帝,也足夠的勇武。

這一頭紮下去,要是被大明皇帝給包了餃子,那就全軍覆沒了。

他抿着嘴脣,若有所思。

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53章 錫蘭女王
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53章 錫蘭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