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

朝堂內外,展開了對遼東用兵的討論,這種討論從民間到朝堂,所有人都在發表着自己的意見,而六部將這些意見經過部議形成了一份份的奏疏,送入了文淵閣內,文淵閣大學士們做了批註後,送到司禮監。

而後皇帝挨個批覆後,返回六部繼續部議,最後拿到九卿圓審和文華殿長桌廷議上進行表決。

這是大明朝堂目前決議的流程,相比較之前,多了一個根據皇帝批覆和文淵閣大學士批註返回六部部議,再拿到文華殿長桌廷議,這多了一個步驟,就多了一份僵化,但也多了一份理性。

最後,興安作爲大璫,以聖旨的形式在奉天殿上宣讀決議。

帝制,是一個下限很低,上限不是很高的行使最高權力的制度。

在中原王朝這千年的風風雨雨中,平庸的、無能的、懶惰的、不思進取的、沒有任何上進心的、對天下甚至對朝代本身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君王佔據了絕大多數。

帝制的下限,最低是稽戾王,最高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大明太祖高皇帝、文皇帝這類有開闢之舉的君主,然而皇帝這麼多,也就這麼幾個拿得出手,英明神武者少之又少。

而多了這一個根據皇帝和文淵閣大學士意見再次部議的環節,可以提高一下下限。

至少稽戾王下旨親征、五日開拔這種離譜的事兒,不會再次上演,因爲經過這一輪的決議,最少也要十天左右,至少能給大明的脊樑們想想辦法,糾正一下皇帝錯誤的決定,哪怕糾正不了,也能多五天時間準備,便多一分獲勝的機會。

有行封駁事之權的六科給事中,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設立的,同樣是在增加帝制的下限。

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變化,代表着六部在議政上話語權的增加。

當大明在如火如荼的準備着遼東戰事時,大明景泰二年進士、國子監祭酒、戶部郎中、大明數學家吳敬,手裡捧着一本寫好的書,略微猶豫了下,還是抄起了書,前往了大明講武堂聚賢閣,在奏稟之後,進入了御書房內。

吳敬恭敬行禮說道:“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

“安,坐。”朱祁鈺示意吳敬就坐,而後拿出了一本題本說道:“這個月國子監稟生的算學成績,朕看了,比往年都要好些,按照朕來看,這數學題目的難度,與往年無二,吳郎中,你說是不是咱們出的題目簡單了?”

朱祁鈺每月都要看國子監的算學成績,而且國子監的算學試卷,他也要看,硃批後纔會在國子監開考。

國子監的學子們爲此哀鴻遍野,皇帝親自查看、皇帝親自從編纂出的數學題選題、皇帝還要查閱試卷,對於國子監的學子們而言,這就跟一把刀懸在腦門上一樣,不得不好好學習算學。

景泰年間的國子監學子,是確切的天子門生,因爲皇帝真的在關注他們的學業,哪怕僅僅是算學,也僅僅是算學。

這些年,國子監爲計省培養了大明的算學人才,同樣海事堂也要仰賴算學。

算學在大明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會更加重要。

“還簡單嗎?”吳敬思索再三才俯首說道:“陛下,不能再難了,已經很難了。”

人被逼急了真的會急,但是數學這東西,就是這樣,不會就是不會,國子監的學子們真的很難了,每天爲了學會算學可謂是把頭都要撓禿了。

皇帝還要增加難度?吳敬得幫孩子們一下,真的不能提高難度了。

朱祁鈺思索了片刻說道:“不如這樣,國子監的考覈分爲三級好了,最基礎的算學爲初級,九章算術和幾何分爲中級如何?孔聖人也說過,因材施教。”

“臣一直也有這種想法。”吳敬趕忙俯首說道:“臣的想法不是很成熟,所以一直沒敢獻策,奏疏寫寫停停,就一直沒寫完,要不陛下現在看看?”

吳敬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了興安。

朱祁鈺翻動着吳敬的奏疏說道:“吳郎中是家中有事?這怎麼心神不定的。”

“啊?臣住大時雍坊官邸,最近家中並無他事,一切安好啊。”吳敬滿是疑惑的回答道,這討論分級,怎麼就說到他的家事上了?

朱祁鈺將手中的奏疏合上,滿是笑意的說道:“吳郎中,拿錯奏疏了。”

吳敬低頭一看,那本《國子監算學分教疏》還安安靜靜的待在袖子裡,他趕忙把奏疏遞給了興安,俯首說道:“臣確實拿錯了。”

那遞上去的那本是什麼?

吳敬背後瞬間騰起了一層的冷汗,不會是那本離經叛道,甚至是大逆不道的書吧!!

朱祁鈺合上了吳敬第一次遞上的書,不讓興安拿走,將《分教疏》看了許久說道:“嗯,不錯,已經非常成熟了,很好很好。”

大明的文教也分蒙學、縣學、府學,大抵就是小學、初中、高中,若是中了舉人,可以直接參加科舉,如果名落孫山,也可以在國子監就讀,繼續參加科舉。

吳敬的這個分教疏,就是將加減乘除、分數、簡單應用題、認識幾何分到了蒙學內,把開平方、冪、複雜應用題這些數論放在了縣學,把較爲複雜的幾何和應用,放在了府學。

朱祁鈺硃批了吳敬的奏疏遞給了興安說道:“送文淵閣至六部部議,而後送廷議。”

吳敬的這本奏疏絕對不是想法不成熟,就是謙虛的說辭罷了,敢在皇帝面前拿出來,那已經非常成熟,甚至經過了國子監大學士、掌教、博士等共同研定。

朱祁鈺拿起了吳敬第一次呈上來的書,拍了拍說道:“吳郎中,這一本,你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臣就是不小心,還請陛下恕罪。”吳敬額頭冒出了些冷汗,趕忙請罪。

“朕以爲很好。”朱祁鈺將那本名叫《代數》的書拿在手裡,愛不釋手的翻閱着說道:“朕真的以爲很好。”

“啊?”吳敬驚訝的看着陛下說道:“陛下,臣…離經叛道所著胡言亂語,真的很好嗎?”

“嗯,你好好寫,那些個俗儒的胡言亂語,朕給你擋着,就按着你這個思路來,這本書,值一塊奇功牌啊。”朱祁鈺真的很喜歡這本名叫代數的書。

首先這本書是用俗文寫的,不是文言文,讀起來更加通俗易懂。

其次,這本書裡使用了大量的拉丁字母進行代替,比如之前的代數,都是使用天干地支,甲乙丙丁二十二個,再加上天地人物四個字組成,但是在這本《代數》中,使用的是拉丁二十三個字母,並且i和j,v分化爲u、v和w,最終形成了二十六個拉丁字母。

古典拉丁字母或者說尼古勞茲帶來的古典羅馬字母,只有二十三個,可是這不是完全標準的,在禮部、翰林院、國子監一種博士們的幫助下,在大明海事堂教授的拉丁語中,是用二十六個字母去拼寫,這就造成了一種很古怪的現象。

從大明海事堂通事院畢業的拉丁語通事,一開口就是正宗的君堡腔,比泰西那羣蠻子的味兒還要正,因爲補足了字母之後,發音更加準確,表達更加清晰。

要不然俘虜佩德拉·辛德也不會誤解唐興是羅馬貴族了,實在是太特麼正宗了。

大明的算學教材,朱祁鈺看過很多次,堪稱是玄門鉅著,裡面全都是在畫符,大學高數跟大明算學教材一比,都顯得眉清目秀的多。

比如之前的X+Y=Z,在大明的表述裡爲天T地=物,這是表述最簡單的代數,這還是俗字俗文,若是用正文繁體文言,再加上稍微複雜一些的例子,真的很難看懂。

大明學子學算學就跟修道沒啥區別了。

但是經過了吳敬這麼一改,就簡單多了。

“朕知道你擔心俗儒對你口誅筆伐,沒事,朕跟他們掰扯。”朱祁鈺笑着說道:“人天生嚮往懶惰,這拉丁字母一筆就劃出來了,就像是小寫1234,就是比大寫壹貳叄肆要省事,但是在財會上,還是用大寫合適。”

“這樣,咱們讓大明學子們自己選。”

吳敬疑惑的問道:“自己選?”

朱祁鈺笑着說道:“對,就像是朕推行俗字俗文,但是也收正字繁體文言的奏疏,願意用哪個用哪個,朕都看。這十多年了,咱看到的奏疏,就沒幾個用正字文言了。”

“把拉丁字母定義爲小寫,把甲乙丙丁定義爲大寫,他們樂意寫哪個寫哪個。”

人都是趨向於懶惰的,能省勁兒就省勁兒,正字天干地支多少劃了,別人把一張卷子做完了,這邊還沒寫完,哪個方便用哪個,就是最好的推廣方式。

簡單就代表着普適,簡單就代表着更加廣泛的應用。

每年過年,羣臣翰林院翰林都要給皇帝寫賀表,賀表要用正字文言。

有一次司禮監清點賀表拿去御膳房引火,發現好多翰林和朝臣們,這十多年的賀表,裡面的內容壓根就沒換過,司禮監的太監們辨認之後,又發現,羣臣們的賀表大多數都是代寫,雖然都是臺閣體,但仍有差別。

司禮監的太監們拿着這事攻擊文臣,算是狠狠的甩了文臣一耳光,好生耀武揚威了一番。

朱祁鈺也沒太計較,罰了三個月的俸祿就算了結了此事,皇帝不看賀表,羣臣們都清楚。

人都是非常懶惰的,正字文言真的好用,文臣們這賀表還找人代寫?

“陛下聖明。”吳敬一下子就通透了,困擾他良久的問題,在陛下三言兩語之下就點透了。

吳敬這本《代數》離經叛道,但是也就那麼一點,真離經叛道,還是得看陛下。

論離經叛道,大明誰敢跟大明皇帝相提並論?大明高皇帝用俗文寫聖旨,朱祁鈺乾脆俗文俗字一起來,衛道士們圈地自萌玩自己的,朱祁鈺和大明大多數玩他們的。

吳敬拿着代數美滋滋的走了,完善一下會呈送陛下預覽,而後等邸報,在國子監府州縣學進行推廣,大明的講武堂、講義堂、講醫堂、巾幗堂、海事堂,都會使用新標準,新舊標準一起使用,到底誰被淘汰,留給時間去證明。

朱祁鈺看着吳敬離開的背影,再看着桌上朱瞻墡那本《脫嵌與嵌合》,目光復雜。

尼采如是說:虛無主義,這個所有客人中最可怕的客人,已站在門前。

哲學是客人,虛無主義,是所有客人中最可怕的那個客人,因爲虛無主義在否定人的作用,是不唯物的,是不客觀的,也是不論證的,更加通俗的講,是二極管。

如果在歷史上虛無,則承認支流否認主流,認爲所有人在歷史洪流中都是沒有選擇的,但人往往是有選擇的,于謙可以選擇和徐有貞一起南遷,將大明太祖高皇帝變成明高皇,但是于謙選擇了堅守京師,大明沒有變成南明,明太祖還是明太祖。

如果在文化上虛無,那麼蔡愈濟,就不會把那個唱精忠旌的小白臉,叫做人妖物怪了,大明遍地都是人妖物怪。

如果在律法上虛無,那麼錦衣衛就可以直接辦白紙案了,連皇帝的黃紙都不用了,刑部的駕貼就跟無用了,那這大明天下還是大明天下?

如果在經濟上虛無,就是襄王朱瞻墡尖銳批判的《脫嵌》提倡《嵌合》,把經濟活動中人的作用否定,脫嵌出一個模型來哄騙世人,進而爲自己一家之私謀利。

但是虛無主義帶來了另外一些的東西,比如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

純粹數學發展出數理證明,是生產力進步的重要工具,而自然機械論,其成就驕人,其缺鄙陋也尖銳,世界機械論,將人和自然完全分開,認爲大自然的運行和人類無關,進而“人”作爲一個絕對的旁觀者,去探索世界運行的規律。

世界機械論,最終可以發展出經典力學,同樣也發展出了人類中心學說。

吳敬之所以在忐忑不安,是因爲他釋放出了純粹數學這個怪獸,同樣,數理證明也將成爲算學的核心思想,吳敬是個儒學士,他的忐忑不是畏懼俗儒噴糞,只是對虛無的恐懼。

朱祁鈺翻開這襄王的脫嵌與嵌合,笑着對興安說道:“大明,一隻腳邁進了科學時代。”

純粹數學是一隻腳,它是生產力提升的工具,那麼使用這個工具的是什麼人?是工匠們。

當大明的工匠們學會使用數學這個工具後,大明將會完全邁入科學的時代。

“興安啊。”朱祁鈺忽然開口說道。

打理陛下那一大堆模型的興安一愣,說道:“臣在。”

朱祁鈺在題本上畫了個陰陽魚,頗爲感慨的說道:“你說咱們老祖宗到底是何等的聖人,能搞出陰陽這種理論模型來呢。”

大明不懼怕虛無主義,因爲完全的虛無主義,在大明是永遠不會成爲主流,朱瞻墡所說的既要有理論,也要有實踐,實踐改進理論,理論指導實踐,其實就是朱祁鈺面前的這兩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追我趕的陰陽魚。

而這種統一、對立和互化的辯證思維,早已經刻在了中原人的基因裡,無人可以撼動。

“老祖宗厲害,咱們現在也不差啊。”興安繼續打掃着陛下滿牆的手辦笑着回答道。

求月票,嗷嗚!!!!!!

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688章 康國公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二十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
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688章 康國公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二十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