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

舊港宣慰司,被大明軍團團圍住,這裡的地形是南北爲高地,東西爲坦途,按照一般的做法,應該是圍三缺一,留下一個缺口,防止敵人做出困獸猶鬥,在敵人撤退的時候追擊,不斷的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完成最後的收尾,獲得最後的勝利。

仗打到這個份上,就是考慮怎麼贏的最多。

可唐興和劉永誠並沒有留下這個缺口,而是選擇了四面合圍,在兩岸高地上架設炮臺,在東西出口安營紮寨,穆西河穿城而過,大明軍在河道上拉起了鐵索,鐵鎖橫江,舊港裡的人,插翅難飛。

而此時的陳氏家主陳壽延終於慌了神,找了幾個伶牙俐齒的漢人,帶着金銀財物來到了大明水師的軍營之中,唐興和劉永誠見過了使者,在經過了一番友好、深入的交流之後,這幾個使者帶着金銀財物回到了舊港城內。

“有道是猛龍不過江,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大明水師如此強橫無禮,蠻橫霸道,當我們是吃素的不成?”陳壽延年過五十,長得一副凶神惡煞的嘴臉,他把桌子砸的砰砰作響,怒氣沖天的喊着。

猛龍不過江,過江便成蟲,而此時大明擺出了一副強龍硬壓地頭蛇的態度來,讓陳壽延頗爲火大。

這便是爲何唐興和劉永誠沒有圍三缺一,這次的舊港之戰,就是立威之戰,不僅要打,而且要打出大明的實力來,無論是侵略如火的劉永誠,還是穩紮穩打的唐興,戰線迅速推進的背後,展現出的是大明的實力和底氣。

梅州李氏的家主李成武端起了茶盞,抿了一口蒙頂甘露,才頗爲感慨的說道:“老人家火氣不要那麼大,我記得大明天使唐國丈遣人和陳老談過,我素來聽聞,大明皇帝做事講究事不過三,第一次和你談的時候,那是好聲好氣,道理說透,好話說盡,你最好答應下來,因爲那是條件最優厚的,第二次談的時候,條件還算過得去,大家都有面子裡子。”

陳壽延餘怒未消的說道:“第三次呢?”

“沒有第三次。”李成武看着陳壽延頗爲誠懇的說道。

李成武的劇本並沒有如期而行,因爲陳壽延一直在猶豫,這一猶豫過了三天的期限,大明軍就開始攻城了。

陳壽延萬萬沒料到寬限兩日這一關就這麼輕鬆過了,就是出門在外這四個字。

唐興看陳壽延答應的這麼爽快,立刻就覺得自己要的少了,四十五萬銀,是根據夜不收的情報定下的,大抵是陳氏八成家財,唐興以爲是夜不收沒有完全盤清楚陳氏的家財到底幾何,其實夜不收盤的非常清楚,陳壽延來投降是做好了自己死換宗族綿延的打算,能破財消災,完全是喜出望外。

這炮火聲着實是把李成武給嚇得夠嗆,李成武連夜找到了陳壽延的侄子裡挑外撅了一番,陳壽延若是再不答應,這個侄子會逼得陳壽延答應。

舊港宣慰司脫離大明的統治,正統五年到景泰十一年止,才僅僅二十一年,而黎利叛明安南國立,到大明皇帝親征,再次郡縣安南,卻過去了整整二十四年。

李成武再飲一杯蒙頂甘露,品了回甘之後,不得不讚嘆不愧是大明貢茶,他繼續說道:“咱們這地方,西接西洋,南接萬里海塘,這地方多重要?你要是大明皇帝,如此機要之地在別人手裡,你能安心?”

而後李成武出面,告訴舊港百姓,他們過去受的罪都是因爲這個滿者伯夷的王孫,是他請大明天軍前來主持公道,王孫伏誅,天公地道,大明軍來了,青天就有了!

但變通的活兒劉永誠做不來,唐興只好做這個變通的人。

“這距離約定之日已經過了兩日,這是第五日了,陳老又來投降,是不是晚了些?”劉永誠話不客氣,還是下令停了今日的炮轟,也沒什麼好轟的,舊港的土城牆都被轟塌了,再轟只能轟民居了。

唐興笑着說道:“大明要復設舊港宣慰司,而後還要復設官廠,可是這趟出來,沒帶那麼多的銀子,我唐某給陳老寬限兩日,陳老也不要讓我爲難纔是。

李成武語重心長的說道:“陳老,咱們同文同種,都是從中原來的,就中原地少人稠的樣子,你讓大明皇帝怎麼辦?你若是大明皇帝,就眼下的大明局勢,也只有一個選擇,開海,若是不開海,那就只能把中原弄成血肉磨盤,把老百姓扔到那磨盤裡,敲骨吸髓。”

城池總是建在易守難攻的地方,要攻城便會有傷亡,唐興和劉永誠本來就有火器實驗的職責在身,正好先威懾一番,況且攻城之後處置起來,想要獲得政治勝利就會困難幾分,畢竟刀劍無眼,有了血仇,就有了冤冤相報。

“我陳氏祖祖輩輩都在這裡生活,他讓我走,我就走?憑什麼?”

“陳老,要我說,你就答應下來,這都火燒眉毛了,大明水師就給了三天的期限,三日後攻城,那時候陳老就是陳祖義那等海盜了。”李成武再勸陳壽延投降,這陳祖義就是當年三寶太監鄭和在舊港這地界平定的海盜。

陳祖義這是被大明給平了,成了海盜,在此之前,陳祖義在這馬六甲海峽上稱王稱霸的時候,可沒人說他是海盜。

“你陳氏到了錫蘭,就不是我中原僑民了嗎?自然可以。”唐興明明白白的回答道,這是陛下聖旨裡給南洋西洋僑民尋根問祖的承諾,唐興當然要把政策解讀清楚。

陳壽延猶豫了下再問道:“這助軍旅之費,不是,這復設舊港宣慰司,要多少銀子啊?”

什麼?昨天還在一起稱兄道弟?這王孫何人?真不熟。

這一打岔,陳壽延總算是不發火了,思前想後說道:“那要不就答應下來?”

陳壽延一聽就明白了,吃了敗仗那就得賠款,名目是助軍旅之費還是復設宣慰司不重要,他跪在地上,忙不迭的說道:“好說,好說,唐國丈,草民聽聞,這南洋商賈,可以到市舶司尋求護助,而且子嗣還能返明就學,不知道陳氏到了錫蘭西洋地界,還能不能尋求市舶司宣慰司護助,子嗣返明就學。”

唐興看着陳壽延的背影,滿是遺憾的說道:“還是要少了。”

陳壽延再次拍桌而起,在這堂前走來走去說道:“什麼有面子有裡子?說的什麼狗屁倒竈的鬼話!那什麼唐國丈讓我投降,隨船去錫蘭(今斯里蘭卡),連帶着一家老小,永不回舊港。”

“額…”李成武滿臉笑意的搖了搖頭。

陳壽延早就沒了那股地頭蛇的豪橫勁兒,伏低做小的說道:“大明天使讓我陳氏遷徙錫蘭,我陳氏繁衍衆多,統計不便,這便誤了兩日,還請唐國丈、劉天使寬容一二。”

而舊港宣慰司第一次見識到了新大明水師的攻城方法,概括而言,就是給老子炸!

從攻城開始,這炮聲就沒聽過,轟隆隆的聲音如同天雷滾滾,始終響徹在舊港的上空,這還是唐興收着勁兒,主要以實驗軍備在溼熱天氣中的適用性,而不是真的爲了攻城。

“你到底哪頭兒的!”陳壽延憤怒無比。

而另外一位黃氏家主笑着說道:“沒有區別。”

“那既然要開海,這舊港就是個繞不過去的地方,大明皇帝無論是強取還是豪奪,都得拿回去,才能對大明內外交待。”

“那我儘快交割,謝唐國丈、劉大璫不殺之恩。”陳壽延猶豫就是怕到軍營投降,唐興和劉永誠把他給砍了,陳壽延就是單純的怕死,若是早知道唐國丈這麼好說話,也不會拖這兩天了,眼看着城牆都沒了,左右都是死,陳壽延才心一橫來到了大明軍營。

李成武這番裡挑外撅並沒有起到作用,因爲次日清晨,陳壽延就將滿者伯夷的王孫綁到了大明軍中,陳壽延也到了大明軍中,見到了唐興和劉永誠。

“大明皇帝要開海,這地方不拿回去,開海事又如何推進?大明在郡縣安南的時候,我就對你說,大明必然南下,猛龍必然翻江倒海,你偏不聽,今日被人圍城,又埋怨大明強橫無禮,蠻橫霸道是何道理?”

李成武的父親從梅州來到了舊港,就投靠了樑道明,當地人都稱樑道明爲明王,這有些犯忌諱,可後來大明文皇帝招安並不在意此事,只要樑道明肯入明,文皇帝這點度量還是有的,而李成武做了家主之後,一直以梅州李氏自居,在李成武看來,這陳壽延就是吃砒霜上吊,趕着投胎。

林氏家主疑惑的說道:“強取和豪奪有什麼區別嗎?”

大明天使在爪哇的時候遣人溝通,客客氣氣,禮數週全,若是那會兒陳壽延答應下來,怎麼也能到天津衛混個三佛齊國王噹噹,朝中處置舊港事兒,還給他陳壽延打個招呼,給他這個三佛齊國王面子。

李成武和其餘兩位家主,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陳壽延若是肯答應,這件事就簡單多了,把那個滿者伯夷國的王孫一綁送到大明軍營,再上演一出百姓哭訴滿者伯夷國的暴行,把過去劫掠商船、虐掠漢人這些事,一股腦推到這個王孫的頭上,便出清了舊賬。

劇本李成武已經寫好了,就等着陳壽延主演,把這出大戲唱外收尾,皆大歡喜,錫蘭雖然沒有舊港富碩,可錫蘭盛產寶石,陳氏就是到了錫蘭,那也是這南洋、西洋海面上數一數二的勢要豪右。

“念在大家都出門在外的份兒上,寬限兩日就寬限兩日吧。”唐興看劉永誠不說話,出來打了個圓場。

“你清高!你了不起!”唐興豎起大拇指對着劉永誠比劃了一下才繼續說道:“我本就是市井小人,這番做派怎麼了?這四十五萬銀省出來,給大軍做犒賞不好嗎?給咱們水師每人二兩牛肉不過千銀,這四十五萬銀能切四百五十次了,水師一人一天二兩牛肉,能吃一年多,市井小人怎麼了?”

這邊是大明第二次談判,給的條件,面子裡子都照顧到了,擱置爭議,大家向前看。

三寶太監已經不在了,可是這大明水師裡的天使劉永誠,可是從建文年間打到了景泰年間的太監,一樣難纏,也不知道永樂年間的太監,這沒了鈴鐺的男人,爲何這麼多的猛人。

“沒有第三次?”陳壽延瞪大了眼睛,眼神裡皆是驚訝。

大明在舊港有夜不收,探尋到陳壽延態度鬆動後,唐興打算給陳壽延一些猶豫的時間,寬限幾日,讓陳壽延在陣陣炮火聲中想明白。

李成武頗爲驚訝的說道:“陳老,我一直是大明那頭兒的啊,您又不是今天才知道,不用發這麼大的火兒,你們搶劫大明商舶的時候,我李氏不肯同流合污,你們霸佔大明在舊港設立官廠,我李氏從沒有參與半分,你們虐掠漢人之時,我李氏庇佑無數,大明遣人溝通,你驅逐人家,我以禮相待,我現在喝的茶,就是唐國丈和劉大璫送我的,你現在問我,哪頭兒的?”

李成武再次鄭重點頭說道:“沒有第三次,此刻大明提出的條件,雖然看似苛責,可還是留下了一條活路的。”

大明軍說到做到,軍中無戲言,說三日不投降,就攻城,的確攻城了,土城牆都給炸沒了,還不算物理意義上的攻城?

劉永誠甩了甩袖子,離唐興遠了一些說道:“堂堂皇親國戚,如此市井小人做派,羞與爲伍。”

李成武兩手一攤說道:“咱們腳下的這塊地,本來就是大明的,永樂年間明王入朝,這地方就名正言順的成了大明的地界,大皇帝要收回自家的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正統五年滿者伯夷國興兵,到了正統九年,這舊港才歸了陳老。”

“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陳壽延怎麼做的?驅逐了大明使者,拒絕溝通,一副老子就是地頭蛇,你能拿我怎樣的態度。

在李成武看來,大明在做人這塊實在是太做人了,明明實力那麼強,一指頭摧枯拉朽的碾死就是了,非要談兩次,兩次條件雖然有差別,但都能用豐厚來形容。

“陳老,這裡沒外人,咱們講話,不妨講明白些,祖祖輩輩四個字,談不上吧。”

大明軍就在城外,李成武直接就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

李成武一番話語,可是把陳壽延的肺都給氣炸了,可是陳壽延還不能拿李成武怎樣,這舊港城裡,陳壽延陳氏實力的確強橫,可李氏也不弱,眼下李氏直接跳反,陳壽延要固守‘堅城’謀求投降待遇都成了妄想。

“可這麼做,老朱家的江山又能坐幾百年?餓瘋了的刁民,會講仁義禮智信四書五經嗎?”

“五十萬銀財貨,給銀蠲免一成,就是四十五萬銀。”唐興報了個數,這到了討價還價的環節,劉永誠就更不擅長了,端好架子做天使便是,空着的椅子是李賓言,這奏疏到了松江市舶司,李賓言也要簽字落印的。

“看不上我這等市井小人就別看,把眼睛閉上!”

劉永誠還真把眼睛閉上了,思忖了片刻才睜開眼,平靜的說道:“李成武怎麼辦,這等偏僻之地,狒狒齜牙的地方,居然還有這麼個把局勢看得這麼清楚的人物,這騎牆的本事,可是比兀良哈三部強太多了,沙不丹要是有李成武三成的本事,也不會天天捱揍了。”

大明覆設舊港宣慰司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郡縣化,這李成武看得太明白,現在是大明軍助益,日後就是大明軍的阻力了。

“送到天津衛去?”唐興也是有些猶豫,這舊港宣慰使懸而未決,本來李成武是個不錯的選擇,可這個人是個大明白,唐興和劉永誠都有些猶豫,用還是不用,這是個問題。

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98章 火併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98章 火併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