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

于謙命人拿來了火藥,用藥匙小心的將火藥填裝攮緊,嵌入了一發鉛子。

朱祁鈺拿起來手銃,拿起了引火點燃了引火藥,照門,準星瞄準了二十步外的人形靶。

引火藥冒着煙向着藥室的火藥燃去,刺鼻的硝煙味在瀰漫,火焰一路蔓延至槍膛內,終於將藥室內的塞緊的發射藥點燃。

砰的一聲巨響之後,火藥燃氣產生的強大推力,將鉛子推出了槍膛。

嗆人的煙霧籠罩着整個槍身,鉛子劃破了煙霧,疾馳的飛向了人形靶,巨大動能帶動的鉛子劃出了尖嘯聲,打在了人形靶之上的腰腹部,透體而出,嵌入了後面城牆之上。

“咳咳咳。”朱祁鈺揮動了一下手,驅散了面前的煙霧,手銃的威力尚可,但是準頭不足,他明明瞄準的是腦袋。

朱祁鈺認真觀察了下手中的手銃,沒有形變,更沒有炸膛,于謙敢用自己手中的手銃讓他把玩擊發,這把手銃肯定是精品中的精品。

于謙看朱祁鈺喜歡手銃,就沒有討要,此物乃是捌萬號,永樂手銃,共鑄造了約十萬件,不是什麼稀罕物件。

“殿下,大明京師可謂是固若金湯。”

“有天時,未至寒冬,秋水正肥,護城河水勢高漲;”

“有地利,我大明佔據城池之利,居高臨下,又有火器之利;”

“有人和,順天府的百姓自發伐木營造,募民兵義勇,應者如雲,營造隊數十隊,城外挖掘塹壕,城池修築掩木。”

“此戰絕無傾覆之危,殿下。”

于謙爲什麼要帶朱祁鈺來看城防,而且還選擇了一個戰時不那麼重要的西便門,就是因爲他看到了郕王府桌子上那些彈劾他的奏疏。

那些奏疏的目的,是爲了南遷之議,他要用事實告訴郕王。

大明京師,固若金湯,萬一朱祁鈺被朝臣們南遷之議打動,那他做再多也沒意義。

朱祁鈺站在甕城之上,看着兩邊跑馬道,三層甕城的西便門,一言不發。

于謙眉頭緊皺的朱祁鈺,他有些疑惑,殿下在想什麼?

“於尚書,此戰尚未開始,我大明就已經輸了。”朱祁鈺扶着牆垛,看着黑壓壓的城郭外,十分鄭重的說道。

輸…輸了?

于謙往前走了一步,伸出一隻手,面色驚駭的說道:“殿下,未戰何故言敗?”

難道自己選的這位新的大明天子,如此的怯懦嗎?

他的血氣一陣翻涌,只感覺眼前白茫茫一片,自己之前的忙忙碌碌彷彿都是笑話一樣。

朱祁鈺搖了搖頭說道:“瓦剌尚未南下,甚至沒有破關,踏破九鎮防線至順天府,依舊在山外九州宣大兩地盤桓,甚至連宣府和大同都拿不下。”

“但是,敵人未至,我們就得堅壁清野,長了幾十年數百年的樹木,爲了防止瓦剌人造攻城器械,伐木燒林。”

“百姓們從自己的村寨到了城裡,可城裡哪有那麼多地方可住?天氣馬上就就要涼了,百姓們連安榻之地都沒有。”

“兵禍至,則萬民凋零。”

“所以,我們打贏了這仗,又能如何呢?我們的損失比瓦剌更大。”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禦敵於國門之外,方爲上策。”

于謙聽聞朱祁鈺如此說,瞬間覺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站得穩了,眼前的白茫茫也清晰了起來。

原來他選的殿下,並不是怯懦,而是想的更遠。

朱祁鈺看到于謙的神情,感慨的說道:“孤知道你想說什麼,土木堡驚變,我大明精銳屍橫遍野,此時不宜主動出擊。”

“無論是軍備還是士氣,都是低谷,守住京師,乃是當務之急。”

“但是我大明的將士們的血不是白流的!我大明百姓不是白死的!待到來日,孤必定長纓在手,將瓦剌人挫骨揚灰!”

他抓着牆垛看着城外黑壓壓的曠野,說的極爲認真。

于謙沒有像別人一樣溜鬚拍馬大喊英武聖明,他一樣站在城郭之上,看着無盡的黑夜,沉默不語。

他們倆在城牆上,對於眼下的國政交換了很多的意見,當然交換的過程中,朱祁鈺和于謙的嗓門都很大,他們爭吵的很是激烈。

清晨時分,日出東方,太陽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朱祁鈺從郕王府走出,翻身上馬。

這是一匹來自西域的高頭大馬,渾身雪白,渾身肌肉如同精工白玉雕琢而成,充滿了爆發力感,額頭一點紅心,野性繚繞,如獅如龍,無比神駿。

他要去上朝,作爲監國,今日是早朝的時候,不乘轎攆,是因爲朱祁鈺嫌轎攆速度太慢了些。

早朝是卯時,大約相當於早上五點時間,此時宵禁尚未解除,策馬速度更快一些。

他從郕王府趕至東長安門,驅馬直接來到了午門之前,才慢慢的讓馬匹減速,踱步向着午門前雲集的朝臣而去。

“參見殿下。”

“參見殿下。”

一陣陣山呼海喝聲傳來,幾乎所有朝臣都已經知道了,郕王殿下要登基做皇帝了。

朱祁鈺未曾下馬,徑直走到了午門之前,城頭的錦衣衛顯然看到了騎白馬的朱祁鈺,立刻示意錘響了三通鼓,待到響過三通之後,錦衣衛捲起了千斤閘,城門緩緩洞開。

“駕。”朱祁鈺策馬奔騰,向着奉天殿而去,直到來到了奉天殿前的靈鶴靈龜雕塑之前,才翻身下馬。

“殿下。”興安氣喘吁吁的說道,他從午門前一溜煙的跑了過來,和朱祁鈺前後腳停在了奉天殿前。

興安本來在午門前恭候,結果郕王殿下騎着馬就奔着奉天殿而去,他只好一路飛奔而來。

“跑的還挺快的嘛。”朱祁鈺調侃了一句,興安跑的真的快,他身後那些宮宦根本追不上。

興安趕忙說道:“也就是一時腳力快些,若是跑的再遠些,臣就跟不上了。”

“讓鴻臚寺唱班入殿吧,告訴御史,於尚書在忙着運糧一事,今天早朝就免了。”朱祁鈺下馬緩步走進了奉天殿內,坐到了自己的小四方凳上。

而此時于謙正在京營內,三大營精銳盡出折戟山外九州,僅剩下兩萬有餘。

于謙告訴了朱祁鈺京師固若金湯,但是他自己卻深知,此戰之不易。

大明軍備鬆弛,也先僅以三萬人之衆,就擊垮了大明二十萬的精銳,這就是事實。

他同樣騎着一匹高頭大馬,渾身雪白,看着空空蕩蕩的東校場,以往的時候,這裡至少有五萬以上的軍士雲集,那一幕彷彿就在昨日。

他騎着馬走過了所有的軍士,來到了站在了校場的點將臺上,臺下的軍士眼中盡是迷茫。

朱祁鈺認爲戰場在大明境內,就是大明輸了,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但是朱祁鎮新敗,大明京師的軍士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皇帝已經被俘虜了,士氣是最低的時候,此時主動出擊,無疑是以卵擊石。

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688章 康國公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寫在朱祁鎮死後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904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
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688章 康國公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寫在朱祁鎮死後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904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