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

“張家米、李家樹,村口老陳磨豆腐。”朱祁鈺看着備忘錄的內容對着羣臣說道:“這邊是分工和交易,我們簡單的把交趾、大明、倭國看做一個貿易鏈,交趾有糧,大明有筆墨紙硯、倭國有銀,大明要銀,交趾和倭國要筆墨紙硯,倭國要米,這便產生了交易。”

一個翰林愣愣的說道:“那爲什麼,我們不用貨物交換倭國的白銀,而是讓袁公方在倭國呢?”

這位翰林一看就是高道德劣勢之人,主張佈德以懷遠人,使中國清穆,化被遐裔。

朱祁鈺無奈的回答道:“太慢了,讓他們自己吹銀供不上大明所需,大明以物換銀入明,也很慢,朕不修德,只能如此,所以朕時常感念倭國爲大明財經事務的完善,做出的卓越貢獻。”

倭國失去了所有,獲得了大明皇帝真誠的感謝,這難道不是一種榮幸嗎?

看看天下那個番邦,時常被陛下掛在嘴邊感謝的?

朱祁鈺看翰林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才繼續說道:“那麼我們要發行通行四海的大明寶鈔,拋棄終以文德懷遠人的做法,就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軍事力量的強橫,這一點,我們的大明遠洋艦隊,唐興唐指揮已經論述的十分周詳了,朕這裡只是簡單強調,沒有軍事力量的保證,無法保證針路的暢通;沒有軍事力量的保證,無法敲開對方國門;沒有軍事力量的保證,無法保證對方能好好聽咱們說話;沒有軍事力量的保證,無法讓對方認可大明寶鈔。”

兵部尚書江淵認真的記錄了下四個無法保證,陛下說的淺顯易懂,眼下世界的八荒之地是什麼麼樣?

都是自然之子,含靈蠢動。

自然之子就是擁抱大自然連個衣服都不穿,含靈蠢動,就是已經有了靈性,蠢蠢欲動,蠢蠢欲動就是還沒開化,這是好聽話。

讀書人罵起人來,那看起來的確是儒雅隨和,賞心悅目。

這句話更直白些的講,在士大夫的眼裡,八荒之地的人,能有個人模樣,那已經是筆下留情了。

軍事實力能夠保證,對方能夠聽自己說話。

朱祁鈺繼續說道:“第二,保證商品的絕對優勢,這是大明寶鈔能夠通行四海的第一前提,各國不得不接受大明寶鈔,是因爲不揮舞着大明的寶鈔,就無法購買到大明擁有高附加值的商品,時日一長,他們便會接受甚至無法適應沒有大明寶鈔的日子了。”

“我們要致力於提高大明的生產效率,在制度設計上,保障工匠們的勞動熱情,提高生產效率。”

“我們要致力於培養大明的熟練工匠,一個熟練工匠能夠創造出十個非熟練工匠所創造的價值。”

“我們要致力於改良大明的生產工具,生產工具極大的提高生產力,獎勵對生產工具改良行爲。”

“我們要致力於完善大明的生產理論建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唯有將生產理論完善,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們的生產力,拓寬我們的認知的邊界。”

戶部和計省記錄了陛下提出的四個致力,這四個致力,是以提高生產力爲核心要求,這是新黨的基本盤。

朱祁鈺繼續說道:“第三,保證四方之地糧食安全。”

李賓言有些疑惑的問道:“陛下,這和我們討論的鈔法也有關係?”

于謙恨不得一腳把李賓言踹出聚賢閣,把他踹到松江府去,省的在自己面前礙眼,這都外出做官十二年歸京了,說話還是這麼直愣愣的,大家都有疑惑,大家都不問,就顯得你李賓言能耐不是?

但是自己選的人,那隻能這麼認了。

朱祁鈺看着李賓言頗爲確切的點頭說道:“問得好啊!當然有關係,誰掌握了糧食,誰才掌握世界。”

于謙看着李賓言,只能暗自感慨,王復能堂堂正正的再站到朝堂之上,那全靠自己,李賓言能活到今天,全靠聖眷在隆。

一個臣子對皇帝的話第一反應是質疑,而皇帝的第一反應是問得好。

朱祁鈺看着所有人說道:“一旦我們四方之地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就需要仰賴萬方供給,這便是受制於人,拿着一堆廢紙朘剝萬方,一旦糧食無法穩定供應,萬方共罪,咱們大明連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都不能,誰讓咱們大明人多呢。”

“沒了糧食,老百姓們會揮舞着手裡的農具砸爛縉紳的腦袋,而後攻破州府砸掉地方官的腦袋,再之後,就是一路打到京師來,敲碎諸位的腦袋,最後打到皇宮來,把朕的腦袋擰下來當球踢。”

民以食爲天,糧食安全是保障政權穩定性最重要的一環,松江府有人趁着景泰郡縣安南之戰,倒賣糧食,朱祁鈺下旨嚴辦重懲,這玩意兒事涉政權存續,賺錢可以,顛覆大明,必須重拳。

至於保障糧食安全,到了下面會不會被理解成種地的重要性和海外種植園的安全問題,朱祁鈺總覺得一定會,因爲大明本身就是這樣的農耕國家。

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蛻變的首要前提是農業生產的穩定,才能蛻變,而農業生產是大明官僚和舊黨的核心利益。

朱祁鈺其實不太看好李賓言的工黨,所以願意給李賓言更多的聖眷,更多的支持,朱祁鈺認爲舊黨必勝,農耕是大明的基本底色,舊黨打一開始就立於不敗之地,新黨就是跳得再高,也不可能棄農桑不顧。

兩軍交戰,一方開局有不敗金身。

就跟大皇帝下棋,興安當裁判,一看皇帝局勢不佳,興安就立刻放天災,于謙跟皇帝下棋,怎麼贏?

大明跑到倦馬河的勢要豪右不是先奔着黃金,反而先奔着廣袤的黑土地而去。

說實話,大明新舊黨爭,還沒有到最激烈之時,最激烈的時候,舊黨們把糧食一卡,新黨立刻就得納頭就拜,直接投降。

卡糧食的辦法有很多種,不一定是直接斷供,只需要一招倍之,就能把新黨玩的焦頭爛額,比如高舉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的大旗,開倉放糧,至於糧食到底放到了哪裡,無人可知,反正朝中糧食開始短缺。

大明官廠的供應糧出現問題,工匠們吃都吃不飽,那還談什麼效益?到那時,官廠賠的底兒掉,官廠還不是得賤賣?這不,財富神話就如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了。

倍之這種手段,就連朱祁鈺也束手無策,只能以重典治吏,舉着刀子嚇唬着,拿着銀子足俸哄着,官邸給臣子們住着,纔算勉強維持着大臣們不跟他這個皇帝撕破臉,把大家一起玩完。

當然,主要是大明還有一座解刳院在那兒放着,貪點錢頂多出海朘剝生番,倍之,那可是要送到解刳院上雅座的。

朱祁鈺沒有展開對糧食安全的具體論述,因爲大明朝臣們比他更懂,他繼續開口說道:“第四,柴米油鹽柴字當頭,燃料安全,重中之重,當舞動着大明寶鈔,不僅僅能在大明買到高附加值的商品,還能買到燃料,這大明寶鈔就穩當了。”

軍事霸權、商品優勢、糧食安全、燃料安全,共同構成了世界貨幣的形成。

朱祁鈺對燃料安全並沒有深談,因爲眼下能源應用煤炭的運用佔據了絕對優勢地位,談石油爲時過早,但是燃料安全不僅僅是石油,還有煤炭、樹木、魚油等等,這些內容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他講的不是後世美元霸權,他講的是大航海時代,列強在各大殖民地發行紙鈔進行朘剝之事。

後世美元霸權是一個更復雜的系統,更多的是利用美元潮汐收割世界,但美元霸權的根基也的確基於大航海時代殖民的衍生物,要是將其視爲相同之物,也未嘗不可。

尼古勞茲始終對大明殖民之事不看好,主要是大明的高道德劣勢,即便是大明處於低道德優勢的勢要豪右出海,在海上也是高道德的典範,畢竟大明勢要豪右們出海,那也是奔着種地去的,種地是生產,勢要豪右對待那些閹奴,至少看做是生產工具在保護。

但是泰西的蠻族搞殖民,那都是直接奔着燒殺搶掠,搶一筆是一筆,搞殖民,要什麼狗屁的道德,殺光搶光纔是真理。

鹽鐵會議之後,朱祁鈺叫上了李賓言和于謙,準備去瞧瞧熱鬧,這次是真的只看看熱鬧。

這前門建了一個戲樓,設有軟廂十多間、軟座兩百多位、回字圍桌而坐四百多位,乃是這京師第一大戲樓。

這戲樓是南衙豪商所建,不搞賭坊,不設雅陪,聽戲就是聽戲,評書就是評書,唱曲就是唱曲,請的都是名角,那每一場都是爆滿,到底是把這錢站着給掙了。

戲樓賺錢,這一條街立刻就火紅了起來,賣唱的、賣笑的、賣藝的、賣藥的,好不熱鬧。

朱祁鈺今天去聽的是貫口,身份依舊是山東豪商,嶗山黃氏,這雅間自然安排體貼,聽得貫口名曰《李太師四海記通俗演義》。

講的是李太師神遊大洋四海,取材於史事、演義的是傳奇、着重描繪了李太師降妖除魔、威服海表志怪之事。

何人所著?

大明嫡皇叔、襄王朱瞻墡、襄王府長史羅炳忠。

“啪!”逗哏一拍驚堂木,手一伸,眼一瞪,語氣極快的說道。

“春到人間景非常,無邊花柳競芬芳。香車寶馬閒來往,卻引東風入醉鄉。釃剩酒,臥斜陽,滿拚三萬六千場。而今白髮三千丈,還記得年來,李太師神遊四大洋!”

“好!”臺下不斷有人叫好。

于謙這眉頭皺了起來,臺上這逗哏他認識,是景泰五年的進士。

捧哏笑着說道:“這李太師何許人也?”

逗哏答曰:“正所謂:日行南陸生微暖,月到中天分外明,且聽我細細道來。”

“嘿,您給咱們仔細說說,到底是何人。”捧哏更疑惑。

“山色經年青未改,水流竟日聽無聲,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故人生於寅,無中生有,這天底下便就分個胎生、卵生、形生、氣生、神生、鬼生、溼生、飛生,日積月累,盈天地之間者,便有了萬物。”

“嚯,好嘛,這一聽就大有來頭,李太師是個什麼生的?”捧哏故作驚訝言道。

逗哏笑曰:“母親生的。”

戲樓上下一片鬨笑之聲。

李賓言聽到這開場,李太師神遊四大洋,就知道今天這是什麼貫口了,不過他也是滿臉笑意,他也想明白了,李太師是李太師,那書裡的李太師和他李賓言有什麼關係!

捧哏也是滿臉笑意的說道:“瞧你這話說得,誰還不是母親生的。”

“着什麼急,聽我慢慢說。”逗哏再拍驚堂木,伸出了手說道:“這七月十五,孟秋之望,佛祖在靈山之上,設了盂蘭盆法會,佛祖登上品蓮臺、諸佛阿羅揭諦神等,分班皈依作禮,佛祖詢問:遊奕官何在?”

捧哏眉頭一挑的問道:“這遊奕官又是什麼?”

逗哏晃着身子,抑揚頓挫的說道:“卻說這遊奕官,長身闊臂青面獠牙、手持月桂斧,肩抗昊天錘、巡訪四大部洲、查衆生善惡,停一停,抹過了天堂地府;霎一霎,轉遍了海角天涯。這七月十五,回靈山稟報佛祖四洲事兒!”

捧哏稍加思慮,恍然大悟道:“你直接說是巡撫不就完了?”

逗哏繼續說道:“這遊奕官稟:這東土南瞻部洲,有中華上國,有一位無上高尊,身長九尺器宇軒昂,面如滿月鳳眼龍眉,頂九氣玉冠,披鬆羅皁服,離了紫霄峰,降下塵凡治世。”

“哎呦,這是哪位高尊下凡來了?”捧哏一聽便隨口問道。

逗哏一拍桌子大聲的說道:“正是那是玉虛師相玄天上帝,蕩魔天尊佑聖真君。”

“簡單點,觀衆老爺們聽不明白。”捧哏似是不耐煩的推了下逗哏。

逗哏不疾不徐的說道:“真武大帝是也,就是咱們當今…”

捧哏一聽立刻明白了,用力的扒拉了下逗哏,面色凝重的說道:“誒誒誒,羅炳忠,你找死,不要牽連我啊。”

逗哏正是那襄王府長史羅炳忠,捧哏是襄王府另外一典吏。

這另外一個軟廂裡,襄王殿下朱瞻墡,正在嗑着瓜子喝着茶,靜靜的聽着羅炳忠在臺上貫口,大型長篇章回體小說、話本、評書、貫口的創作人是閒來無事的襄王殿下和襄王府長史。

朱瞻墡和羅炳忠沒有朝廷差遣的時候,就是日子人,也是樂子人,這麼好的素材,自然要拿來創作一番。

本來朱瞻墡要上臺做逗哏的,但是這王府內外死活不讓,只好讓羅炳忠去過了把逗哏的癮,朱瞻墡坐在臺下成了觀衆。

羅炳忠趕忙賠笑的說道:“可不能胡說,戲樓入門,就貼着四個字,勿談國事!”

“這遊奕官,三言兩語便把事情講清楚了,這真武大帝下凡要作甚?初是爲了清理一道混沌之初的腥羶毒氣,這真武大帝清這腥羶毒氣,神通了得,那大隆興寺拆廟宇灰飛煙滅,老楊禪師出迤北度化蠻夷,這真武大帝這是要滅佛啊!”

捧哏一聽,點頭說道:“真武大帝是道君,滅佛也是應該。”

“佛祖便尋到了燃燈祖師,這燃燈祖師何許人也?”

“燃燈祖師又是誰?”

“燃燈祖師乃是那佛祖的授記之師父。”

“清楚了。”

“燃燈祖師一聽佛祖來意,當仁不讓,架着祥雲落到了石鼓山上,撞起山上的石鼓來。”羅炳忠突然提高了嗓門大聲而急促的說道:“頃刻之間,只見!空中瑞靄氤氳,天花亂落如雨!”

“恰有四個異樣的人出海而來,頭上盡有雙角,項下俱張逆鱗,好不瘮人!只是面貌迥然不同,第一個青臉青衣;第二個紅臉朱衣;第三個白臉素衣;第四個黑臉玄衣。”

捧哏再問:“這四位是?”

羅炳忠一拍驚堂木說道:“正是那東南西北四海龍王,面青敖廣,面紅敖欽,面白敖順,面黑敖潤。”

“八部天龍,收了四個小弟。”捧哏點頭。

羅炳忠繼續說道:“燃燈祖師帶着四海龍王,便下凡去了,轉世而生,託生到了陝西靖虜衛一軍戶人家,父母皆爲百戶,得名李賓言。”

捧哏手指點了點說道:“靖虜衛我知道,後來遷到了河套屯耕去了。”

“誒,你等會兒,你的意思是咱們這李太師,是燃燈祖師託生而來?”

羅炳忠一拍驚堂木大聲說道:“正所謂:盂蘭盆佛爺揭諦,補陀山菩薩會神,還有甚麼神通,還有甚麼鬼怪,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朱祁鈺對着興安說道:“看賞,把皇叔和羅長史叫來。”

朱瞻墡先到,羅炳忠前後腳,這一進門,羅炳忠就作了個揖說道:“不知李太師當面,多有得罪,但請海涵。”

李賓言用力的吸了口氣告訴自己不生氣,下次見到了唐興,一定捅死他,這纔看着羅炳忠說道:“你開頭那句:春到人間景非常,無邊花柳競芬芳,沒有格律,把非該成異,纔對仗工整平仄相對。”

“你也是讀書人,這沒有格律,豈不是惹人笑話,說咱們大明進士不學無術?”

羅炳忠一推敲,感慨萬千的說道:“李太師教訓的是,果然李太師纔是讀書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8章 康國公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30章 無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
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8章 康國公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30章 無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