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

王復所在的三人夜不收小隊,三個人的情報都送到興和所,王復並不是唯一一個回到興和所,帶回軍報的人。

驛卒們用最快的速度,將情報送去了集寧,這座過去圍不過十里的小城,正在急速的擴建着。

欣克敬帶着大明的太醫乘坐車駕,向着興和所而去,王復所在的三人夜不收小隊,全都負傷了,其中王復傷得最重。

情報伴隨着驛卒的馬蹄,送到了官山,而急促的奔跑聲,正響徹了整個官山議事臺,此時的大軍正在準備調動,準備着向河套進軍。

整個前軍指揮都司非常的忙碌,他們要移到歸化城,在歸化城開始新的征程。

石亨和于謙正在點檢物資準備前往歸化城,展開對河套的進攻,但是突然收到了急報。

石亨拿起了手中的情報,一拍桌子,對着于謙說道:“也先帶領大軍到了開平衛之外,他們在曼陀羅山下集結,已經有半月有餘!”

“意圖在大軍移營之後,再次攻佔集寧,斷我軍後路!”

“來得好!”

石亨認真的看着堪輿圖,看了許久說道:“於少保,我決定,四武團營和四勇團營,維持原有計劃,負責迂迴的四威團營,防守集寧地區。”

石亨的這個決定,並不冒險,而且非常的穩妥,既保證了大明的進攻節奏,又保證了大明對新闢之地的統治。

攻守之間,絕對不是絕對的,在戰鬥過程中,進退有據,纔是一個大將之風。

但是這個決定,受苦的是誰?

是那些剛剛有了自己新家的集寧百姓。

他們剛剛用雙手創造了自己的新家,開墾了土地,他們剛剛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但是這些希望,伴隨着瓦剌人進攻,都將化爲一團泡影。

要知道,集寧地區,可沒有那麼多的營堡,給他們提供保護。

堅壁清野之後,他們進入集寧城內,等到瓦剌人退的時候,他們的新家、他們的田畝,又變成了滿目瘡痍。

但是對於十二團營、對於大明而言,他們依舊是生民。

不負責任?

那是瓦剌人不負責任。

政治勝利,從來不是無限責任制的,大明軍隊沒有義務爲了這些生民,耽誤自己的戰略規劃。

這一點,大皇帝在和于謙討論的時候,就曾經說過很多次。

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利用自己的雙手,來保護自己的家園,這也是生民教化的一部分。

于謙認真想了想說道:“那這樣吧,我留在集寧,爲你穩定後方的陣線,保證大軍進退有據。”

于謙留在集寧,不僅僅是要保證大明的軍事勝利和政治勝利的果實,更多的是做一個託底,防止大明軍隊被兩面包夾,最終陷入絕境。

他看着堪輿圖,滿是笑意的說道:“不得不承認,也先是一個有勇有謀的統帥,他進軍威脅我部後方,形成了包夾之勢。”

“如果沒有京師之戰的戰敗,我相信,他會成爲草原上新一代的雄主。”

“但是他敗了。”

防禦戰,于謙向來不是很畏懼,而且還是手下敗將的也先。

“這樣吧,我給也先太師,下封戰書,激怒他前來攻打集寧,你們在河套地區,速戰速決。”于謙信心十足的說道。

他不是個將領,但是他不是不會打仗,他很擅長打防禦戰,而且還都是舊部,劉安、孫鏜等人。

四威團營經過了二十個月枕戈待旦的訓練,其戰力,也早就有了突飛猛進。

他可不相信也先有天火地陷海嘯這些天象幫忙,那是大皇帝在棋盤上的特權。

石亨點頭認同了于謙的安排。

石亨和于謙兩個人水火不容,卻可以在戰場上配合默契,可以放心的把後背交給彼此。

他們從不是敵人,但更不是朋友,他們是大明的武清侯和少保,他們在爲國盡忠。

兩人分道揚鑣,石亨帶領四武團營和四勇團營,向預定戰場而去,而四威團營將從宣府轉戰至集寧地區。

于謙積極組織防禦,散出去了一些掌令官,準備遷民等諸多事宜,一旦也先從應昌府的曼陀羅山南下,于謙就會讓百姓入城。

這是一次防守戰。

于謙見到了劉安和孫鏜,他們集中在一起討論了一下,如何防守集寧的相關事宜。

孫鏜深吸了口氣說道:“於少保,京師怎麼辦?”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所有將領的脊背都蒙上了一層冷汗,四威團營離開了宣府,那京師怎麼辦?

于謙眨了眨眼,疑惑的說道:“什麼怎麼辦?”

“四威團營已經離開了京師,若是有歹人直入京師,那京師豈不是要遭?”孫鏜呆滯的繼續問道。

什麼怎麼辦?他問的當然是大皇帝的安危。

這是大明天大的事,爲什麼於少保如此的淡然處之!

于謙笑着說道:“京師城堅炮利,百姓過百萬,誰能打的下來?就是現在十二團營撲回去,讓你指揮你能打的下來嗎?”

“咱們在塞外只要未有大敗,京師不是人心洶洶,何來危險之說?”

孫鏜是忠心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們一動彈,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皇帝的安危。

但其實于謙深切的知道,京師並不危險。

頂多龜縮幾天罷了,按着皇帝的性子,你讓皇帝縮幾天,那是要付出代價的,只要能夠承受皇帝的怒火,可以去試試。

孫鏜雖然依舊有些茫然,但是既然於少保說沒事,那自然是沒事。

京師危險嗎?

並不。

這一點,襄王朱瞻墡有話說。

襄王說,京畿那麼多農莊,那麼多的義勇團練,人心向背,造反找死。

襄王朱瞻墡始終是個大明白,他兩次監國,三次與皇位一步之遙,這麼個人物,能安穩的活到現在,不是蠢人。

朱瞻墡比多數人都看得明白,他知道皇帝在釣魚,他也知道皇帝的基本盤是什麼,那就是京畿、山外九州,那些得益於農莊法的百姓。

有人將槍口對準皇帝的時候,這些百姓的鋤頭就會對準他們。

跟皇帝比人多?比手段?比意志?都是在找死。

襄王兩次監國,他清楚的知道,皇帝是有許多道的護城河在保護。

只要不是像朱祁鎮那麼稀裡糊塗的親征,稀裡糊塗的讓幾十萬大軍葬送,稀裡糊塗的把在廷文武六十六人殉難。等閒情況下,只要朱祁鈺坐在京師裡,那皇位就穩如泰山。

實在不行,大皇帝還有一手勤王令握在手裡,罪己詔一下,勤王詔書一下,天下有的是人想要建功立業。

大明人心,並沒有散。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大糊塗蟲朱允炆那個樣兒的,也會丟掉天下。

曼陀羅山,屬於北平行都司的應昌府,寧府內遷,北平行都司撤軍,應昌府雖然還保留着府衙,但是大明軍隊已經離開了五十多年。

曼陀羅山下,是達裡泊,也叫答剌海子(今達來諾爾湖),這裡共有四個湖泊,可供飲水,這裡是蒙古人的夏營盤之一,他們每年夏天都會到這裡來放牧,休養生息。

達裡泊,乃是構造堰塞湖,乃是人工湖,並不是天然湖泊。

最早是北宋末年,金遼大戰,給了乞顏部喘息的空間,他們在金人修築金界壕之時,趁着聚集在一起,修築了這四大湖泊。

若是要類比的話,這裡相當於大明的都江堰的意義。

也先的大軍盤踞在這裡,等待着斥候的軍報,他們甚至不知道大明的大軍已經進逼河套。

夜不收變得越來越兇狠了,他們的腳步遍佈了整個草原,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有夜不收在活動,他們的胳膊上始終繫着紅方巾。

夜不收真的是太勇了。

賽因不花,正統元年隨鎮守甘肅王貴去往甘肅駐戎,而後調任榆林衛,那時候賽因不花,還被叫做楊漢英。(十九章)

賽因不花帶着官馬私自叛逃,東勝衛鎮守王貴給他開了城門,一起逃到了也先的手下。

賽因是善良、好的意思,不花是公牛,賽因不花,就是長得很肥美的公牛,之所以改這個名字,是他在榆林衛的時候,壯的跟頭牛一樣,但是到了瓦剌,他瘦了許多。

瓦剌實在是太貧瘠了。

賽因不花最近憂心忡忡,食不下咽,更瘦了,因爲那個戰無不勝的大明軍隊,又回來了。

“賽因不花,我來問你,我們是不是可以強行借道韃靼,直入北古口,圍困京師?來他個甕中捉鱉,手到擒來,抓了大明皇帝。”也先看着堪輿圖,想到了一種行軍路線,一戰滅明。

賽因不花吞了吞口水,低聲說道:“大皇帝陛下一紙詔書,送到韃靼,裡應外合,將我部圍殲與京師城下,又該如何?”

他知道也先是有雄心的,但是雄心,是需要實力去實現的。

上次進攻大明是什麼狀態?

大明六師新喪、京師人心惶惶、君出、虜入、播遷、黨禍,四禍齊出,京師只有兩萬老弱病殘,二十萬備倭軍備操軍的預備役。

瓦剌人攜帶太上皇帝,在內奸的幫助下,攻破了紫荊關,聯合韃靼、兀良哈部圍困京師。

把新皇帝逼得不得不出德勝門,跟瓦剌人正面對決。

現在又是什麼狀態?

太上皇都被殺了,喜寧都被片了。

兀良哈繼續當大明的忠犬,韃靼人把大王子送去京師做質子,把小王子送到津口學漢學,整日裡送大明軍馬、種馬表示恭順。

今非昔比了,也先大石,心急但是不能犯糊塗啊!

也先嘆了口氣,頗爲無奈的坐下說道:“那去集寧也不行啊,于謙還在那兒呢。”

也先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有一天會被讀書人逼到這個份上,那個讀書人那麼的瘦弱,但是就是壓着他打,打的他喘不過氣來。

賽因不花想了想說道:“要不要派人暗殺於少保?於少保整日裡在農莊忙碌,機會倒是很多。”

也先再次嘆息,法子是個好法子,但是能實現才行啊。

他無奈的說道:“阿剌知院在集寧求財不成,大屠,集寧現在是個生人都要送去衙門好生盤查,確信不是奸細,也會關很久。”

“刺殺成功的時候,河套地區怕是連貢市都建好了。”

賽因不花猶豫的說道:“要不回和林吧,這眼看着就深秋了,走得晚一些,萬一白毛風了,那大軍豈不是要遭殃?”

“正好養肥了膘,回和林也好過冬。”

也先眼睛一亮,這話正合他意。

也先認真的想了許久說道:“那也不行啊,阿剌知院還在河套呢。”

賽因不花深吸了口氣,沉默了許久說道:“讓出來吧,守不住的,大明皇帝專門鑄了幾口徵虜大將軍炮,那炮火一響,人馬俱驚,連城門都給轟碎了,興和所不就這麼破掉的嗎?”

“就三降城那小土城,守得住嗎?還不夠徵虜大將軍炮轟兩三下呢,趁着大明軍還沒有合圍,早跑早利索,真的接戰了,想跑也跑不掉了。”

讓,,也就是棄地,這話總得有人說,他是貳臣賊子,這話他來說,正合適。

也先一攤手說道:“就這麼跑了?我不甘心,阿剌知院也不甘心,瓦剌人更不甘心。”

賽因不花探了探身子問道:“那太師您說,現在怎麼辦?”

咋辦?涼拌!

也先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這大皇帝咋這麼邪性呢,憑什麼啊,集寧都爛了,兩三個月居然有了浴火重生之景象,本來後方不穩,大明軍無力進兵,現在可倒好!連個奸細都派不進去!”

也先頗爲惆悵,他無比的懷念正統皇帝朱祁鎮,那個稽戾王在的時候,多好啊。

整個山外九州,他可以予取予奪,隨意進出,集寧是他的夏盤營,河套是長生天的應許之地,他們可以肆意的放牧,即便是遇到了白毛風,也可以躲在城裡。

這大皇帝登基才兩年,這景象立刻大不同,而且法子實在是太多了。

可惜了,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也先拍桌而起,憤怒的說道:“都到這個份上了,那些傢伙爲什麼還不造反?皇帝都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了,再不造反,腦袋都沒了!”

賽因不花無奈,正因爲刀在脖子上架着,纔不敢造反。

“大石,徵虜總督軍務于謙於少保,下來戰書!”一個斥候跑了進來。

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十二章 吊!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
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十二章 吊!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