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陳循立刻俯首說道:“這些日子,京畿人心洶洶,此等文章一出,自然是擁躉無數,陛下,越是理他們,他們的擁躉反而越多。”

“臣拿來這篇文章,並不是臣欲議和,更非表示臣贊同這等觀點。”

“只是怕陛下從別處看到了此文,勃然大怒,降下雷霆之怒,反而適得其反。”

朱祁鈺將揉成了一團的奏疏重新拿出來看了看,又看了看陳循的表情,才一臉懷疑的看着陳循。

陳循繼續勸說道:“天下悠悠之口,堵不如疏,既然有人寫這樣的文章,有人將此類文章看做是圭音,那必然是有人信。”

“陛下當效太宗文皇帝之舉,時人非議,可太宗皇帝文治武功彪炳千古,此議後人論起,自然是當做笑話一則。”

哦?太宗文皇帝的非議?

其實朱棣靖難成功,當了皇帝之後,不少人就開始以訛傳訛的傳朱棣的生母並非馬皇后。

這種謠傳其實就是爲了證明朱棣非嫡出乃是竊位。

朱棣嚴打了一段時間,反而越打越亂,索性就懶得再理會謠言,反而南征北戰、七下西洋,《永樂大典》成書之後,再無人傳這等謠言了,因爲那已經動搖不了朱棣的皇位了。

陳循俯首說道:“正統年間,王璫擅權,爲禍朝野,天下噤聲而理不得聲張,如今改元在即,臣以爲,陛下還是應廣開言路,下情上達爲是。”

陳循是個大學士,國子監祭酒事,他最怕的就是大明言路阻塞,而無法下情上達,洶洶民意陛下不得知,反而被小人矇蔽。

鄧茂七-葉宗留起義,百萬之衆喧囂於野,之前是毫無徵兆的嗎?

這就是下情無法上達的導致的結果,陳循拿這文章,不是計較一時得失,而是不希望陛下阻塞言路。

朱祁鈺點了點頭,思考了良久才說道:“陳學士說的有理,但是兩軍交戰之際,容不得這些人搖脣鼓舌,聶忠,先把人抓起來,待到戰後再論。”

如果自己還記得話…

朱祁鈺默默的在心裡補了一句。

其實做皇帝還是蠻辛苦的,他這個庶皇帝更是辛苦,白天天天泡在十團營裡陪着軍士們一起訓練,晚上就是處理朝政公文,案牘勞形傷神。

他現在養成了讓興安記備忘錄的事,生怕自己忘記了重要的事。

這鳳陽詩社的人,他當然不會讓興安記備忘錄,暫且收押就是。

至於押到什麼時候,就看啥時候想起來了。

陳循俯首說道:“陛下,人主好惡,不可令人窺測,可測,則奸人得以附會。”

“當如天之人,君子不怒自威,不喜於言表,不喜於形,怒於色,善惡皆所自取,然後誅賞隨之,則功罪無不得其實矣。”

“朕知道了。”朱祁鈺點了點頭,陳循的意思很簡單。

當皇帝,得端着。

讓下面的人看不出深淺來,這樣就可以達到聖心難測,才能御下。

陳循剛要說話,成敬匆匆來到了朱祁鈺的面前,俯首說道:“陛下,大同府總兵官。廣寧伯劉安乘快馬入京,已至長安門,午門外候宣!”

“什麼?大同府難道破了不成?”陳循立馬臉色大變,滿是驚駭的問道。

成敬搖頭說道:“那倒沒有,兵部軍報,大同府城堅,不開城門的話,沒個一兩年,瓦剌人休想攻下來…”

陳循這才鬆了一口氣,大同府要是破了,大明就只有走南宋走過的路了。

“君子不怒自威,不喜於言表,不喜於形,怒於色,這是陳學士剛教過朕的道理啊。”朱祁鈺對着陳循說了一句。

剛纔陳循那個吃驚的目光,頗爲有趣的很,他走進了馬圈裡,牽出了馬說道:“朕先行去看看,陳學士慢行。”

“駕!”他這次騎得是代步的白馬,至於戰馬,性子太烈,他還駕馭的不甚熟練。

他騎馬走的是御道,身後一行錦衣衛隨行,倒不會驚擾百姓,御道就是皇帝才能走的道,位於路的正中間,只有東西長安門兩側,伸出大約十多裡。

他勒馬停在了午門外,看到了風塵僕僕連嘴角都乾裂的劉安。

劉安聽到了馬蹄聲,慢慢的擡起了頭,眨着眼看了一眼甲冑在身的朱祁鈺,從懷裡哆哆嗦嗦的掏出了朱祁鎮寫的那封敕喻。

“陛下…”劉安艱難的開口,說了一聲,然後身子一歪,倒在地上,那封大黃色的敕喻卷軸滾出了老遠。

朱祁鈺大聲的喊道:“興安,叫太醫!”

從遠處跑過來的興安應了一聲,一轉身向着太醫院而去。

“興安跑的還挺快。”朱祁鈺拿起了地上的敕喻,打開看了看,然後又從袖子裡掏出了那封陳循遞上來的奏疏。

這裡面的觀點,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分毫不差了。

是什麼給了朱祁鎮這麼大的勇氣,認爲自己被俘了,大明還要傾盡全力,量天下之力所能及的贖他呢?

朱祁鈺合上了奏疏,看了地上的劉安一眼。

朱祁鎮在大同府叩門的時候,郭登作爲副總兵,一力做主不許開門,彼時朱祁鈺還未登基,劉安作爲大同總兵官,帶着銀子用吊籃下了城牆,去見朱祁鎮還沒見着。

大同總兵官劉安和大同知府霍瑄二人抱頭痛哭。

這其實是一件很犯忌諱的事,于謙在做彙報的時候,都是以副總兵郭登爲主,很少提到劉安。

這親自進京是幾個意思呢?

“於尚書在忙什麼?若不是很忙,讓他過來一趟,把都察院的御史徐有貞叫過來。”朱祁鈺深吸了一口氣,示意錦衣衛打開午門,他騎着快馬去了文華殿。

于謙在文淵閣忙着處理兵部公文,兵事由石亨這個總兵官做具體的指導,他要負責統籌安排。

六部尚書和文淵閣大學士,都在文淵閣處理着朝中大小瑣事。

朱祁鈺剛到文華殿,六部尚書和文淵閣大學士,都到了文淵閣的紅色長桌之前。

他坐在了首位,等待着人到齊之後,纔將朱祁鎮的奏疏一展,扔在了桌上。

“太上皇在迤北發來了敕喻,諸位看看吧。”朱祁鈺深深的看了一眼徐有貞。

徐有貞是典型的迎歸派,而且是那種從一開始就打算南遷,把自己妻兒老小送到南方那種的鐵桿,朱祁鈺本來想通過一些手段,把他搞下去。

但是這個人很有才能,具體說就是徐有貞非常擅長治水。

黃河百害,時常氾濫成災,這條燭龍,稍一騰挪就是一片塗澤,整個華北平原,包括海河河系和淮河河系,都是黃河的舞臺。

善於治水的能臣,就像是身上背了一塊免死金牌,只要不搞什麼謀反,那都是死罪可免,活罪可赦。

爲何?

如果從宗族禮法來說,堯舜禹中的大禹,就是靠着治水之功,做了夏的開國君王,這都是上古賢王,儒家扛鼎的道德標杆。

如果從實用價值而言,善於治水,乃是生民濟世可以立生人祠的大功德,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兩樣,土地和人口,都可以保全。

隨便把徐有貞給砍了,約等於炸了花園口,這種親者痛仇者快,極其類似大隊長的行爲,等閒情況下,朱祁鈺是不會做的。

迫在眉睫的事,山東陽谷沙灣段決口,已經整整四年,朝廷已經前前後後派了十多個朝廷命官去治理,沒一個人能治好黃河。

徐有貞疏塞浚並舉法,得到了文淵閣大學士的一致贊同。

況且還有于謙在保他。

“這…這…這…!”徐有貞抱着手中的奏疏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心心念唸的太上皇敕喻,終於到了。

但是內容卻是如此的不堪入目。

“這是今天陳循大學士交給朕的一篇文章,與之呼應啊。”朱祁鈺將那本已經揉成褶皺的奏疏扔到了徐有貞的面前。

徐有貞是典型的朱祁鎮忠犬,是朱祁鎮的自己人。

但是朱祁鎮這個人,最擅長的就是搞自己人了,王八拳亂掏,專門瞅準了這些忠犬的心窩子砸。

顯然徐有貞被那封敕喻給轟的頭暈目眩,他失神的坐在了桌子上,心裡某種類似於信仰的東西,裂開了。

這算是什麼?

大約就是典型的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十三章 拿去!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
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十三章 拿去!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