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

山野銀山的勢力,在吞併了赤松家的三個令制國之後,算是徹底的站穩了腳跟,即便是不依賴室町幕府也是一股極其強悍的勢力存在。

當初,蒲家商總、費亦應、徐承宗等人在煙雲樓討論的時候,費亦應問過一句話,說如果費家如果可以在倭國提刀上洛,是不是可以封王。

當時徐承宗的回答非常微妙。

費亦應知道倭國的局勢,所以纔會那麼大膽的詢問。

在山野銀山站穩腳跟的時候,李賢和李賓言,這對兒江南的活閻王再次見面。

李賓言從京師回到南京之後,多數官員都迫切想要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李賓言的永樂劍,是否還在身上。

讓諸多官員失望的是,李賓言回來之後,依舊帶着那把永樂劍。。

“今歲的考成法,只完成了八成,還以爲陛下會訓誡我,沒想到陛下卻是一頓誇獎,真是受寵若驚。”李賢合上了陛下給自己的敕諭,略微有些迷茫的說着。

去歲定下了考成,李賢作爲應天巡撫,只完成了八成左右,但是陛下在敕諭之中,並沒有申飭李賢,而是誇獎和賞賜了一番,甚至還給李賢和劉玉娘生的兒子帶了新年禮物。

若是沒有新年禮物,李賢還會以爲陛下生氣了,但是有新年禮物在,李賢確認自己的確是聖眷猶在。

只是他沒有完成各方面的考覈,爲何會受到誇獎和賞賜呢?

李賓言放下了茶杯,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陛下在京師的時候,讓我去見胡尚書,胡尚書說去年定下考成之後,陛下在實踐之中,就發現了制定標準太高了,你還好點,四川巡撫今年考成完成了不到三成。”

“陛下今年調整了考成法的具體數字,就不會存在這種現象了。”

比如去年責令要完成南衙十四府之地的人丁統計,就只完成了八成左右,直到今年開春之後,才徹底做完了這件事。

這事從景泰二年起,斷斷續續做了五年之久,纔算是初步盤算清楚了南衙十四府,到底有多少人。

比如按照以往的慣例,蘇州五府,除原來徵收的九萬九千石白糧,要加三萬石白糧入京。

在實際中執行中,才發現,這一共十三萬的蘇鬆白糧,只能完成八成,受到寒潮的影響,產白糧的五府之地,根本沒有如此多的糧食。

白糧,是一種特別給宮廷、京師官員用的漕糧,一石白糧的價格大約在普通稻米價格的三倍到四倍以上。

“其實內閣對於南衙十四府考成,預計能完成三成到五成就是極好的了,結果卻做到了八成,已經超出了內閣的預期了。”

“而且胡尚書跟我說了一段話。”李賓言往前湊了湊說道:“你知道擅權二字是如何做到的嗎?”

“擅權?”李賢說起這個就滿是回憶,他當初在南衙僭朝的擅權,是被迫的。

但是如何主動擅權,他就不是很瞭解了,沒做到那個位置上。

李賓言這次進京,可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他點頭說道:“是的。”

“宣德三年,鹽運司鹽政劉觀,市權納賄,濫徵苛斂。性奢侈,至以文錦被廁牀,白金飾溺器。”

劉觀在宣德年間,曾經官至左都御史,而後依附於楊士奇,主持兩浙、兩淮、長蘆、河東的鹽政。

要說大明的鹽政,到底是怎麼被破壞的,這個劉觀繞不開。

“略有耳聞,據說整個南衙的官員升遷任免,都由這劉觀一言而定,當真威風凜凜。”李賢聽說過這麼一號人,用絲綢做的衣服鋪在廁所,用金銀裝飾夜壺。

這種形容十分的誇張,李賢不認爲是真的。但當年劉觀在南衙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所有官員都看他的臉色行事,這件事倒是真的。

李賓言略微有些爲難的說道:“其實…劉觀是楊士奇的人。”

李賢和楊士奇有點小矛盾,隨後李賢就被扔出去巡邊去了,這件事李賓言一清二楚。

“不意外,如果不是和楊士奇有勾結,劉觀一個左都御史如何做到權柄滔天呢?”李賢點頭,他對這件事並沒有太過吃驚。

宣德三年,宣德皇帝問政,問楊士奇,天下貪官何人最貪?

楊士奇說是劉觀,然後劉觀就被全家流放到了遼東。

劉觀是替罪羊。

因爲處罰劉觀,本身就是宣德皇帝在敲打楊士奇。

將一個性格奢侈的人,推到德不配位的地位上,任其狂妄,等到要出事的時候,把他推出去做替罪羊,這種手段,實在是太平常不過的權鬥之術了。

李賓言深吸了口氣,面色複雜至極的說道:“當年鹽政共計一百二十三萬引,宣德三年戶部計,超發至三百二十八萬引鹽引,這多出來的兩百萬引,就是劉觀能夠呼風喚雨的原因。”

“劉觀這筆錢,分成了兩部分,涇渭分明,一百二十三萬引入了國帑,剩下的兩百萬以劉觀爲首鹽運司官員,上下其手。”

“他們建立了一套獨立於京察、大計之外的手段,官員的升遷任免,全看裙帶,不看爲政。”

殺了一個劉觀,敲打了楊士奇,但是隻要楊士奇還活着,當初大部分的官僚升遷,都歸楊士奇一個人說了算。

京察、大計,本身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官員升遷的標準,結果如同廢紙一樣。

李賢眉頭緊皺的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是說,這兩百萬引就是官員們升遷調任的關鍵手段,若是不肯跟他們同流合污,別說升遷,就是能保住官身,都要兩說了。”

“所以考成法的第一個五年,陛下是想讓天下官僚接受這種考成法決定升遷,所以陛下對考成法的預期,並不是很高,只是讓大家接受嗎?”

考成法的推行,在第一個五年之內,是讓官僚習慣考成法的存在,習慣考成法才能決定升遷與否的標準。

陛下在利用考成法收回權柄。

“然也。”李賓言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興於此,亡亦於此。”

“稽戾王逐漸長大了,發現了楊士奇權柄滔天,自然不滿楊士奇獨攬朝綱,可是楊士奇卻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就比如這貪腐二字,下面孝敬給他的錢,他必須拿着,他不拿着,把它們給了稽戾王,楊士奇手下那羣人,就會把他撕得粉碎。”

“這就是當年楊士奇的困局,他知道皇帝對他的獨攬朝綱產生了不滿,但是他只能一路走到黑,走到底。”

胡濙告訴李賓言,官場這個世間最大名利場的生存之道。

有些東西,能伸手,就不要伸手。

有些事,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路可言。

李賢猛地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那楊士奇倒了,天下還是那個天下,分毫未變。”

“倒一個楊士奇而已!還有劉士奇,張士奇,王士奇!”

“他們窮奢極欲,中飽私囊,即便是短暫的蟄伏,只不過是把私慾藏在心底深處,然後等待下一個楊士奇罷了!”

李賓言神情有些玩味的說道:“我知道,胡尚書知道,於少保知道,陛下更是知道。”

“楊士奇倒了之後就是王振,王振倒了之後,本來該輪到王驥的,就是那個靖遠伯王驥。”

“可惜的很,王驥在陛下手中完全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王驥用王振,而非王振用王驥。

李賢慢慢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臉上滿是迷茫的看着李賓言,愣愣的說道:“所以呢,如何防止這些人,春風吹又生呢?”

兩個人久久未曾說話,因爲他們都知道,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即便是神武如太祖高皇帝,英明如太宗文皇帝,即便是當今陛下,似乎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李賓言臉上浮現了一股笑意說道:“所以陛下從來不求萬世,只爭朝夕。”

這就是陛下的務實之道,只要陛下還在位置上,這些人就只能蟄伏。

“李燧如何?”李賓言問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南京,是一個花花世界,十里淮河十里煙花,這裡的世界太精彩了,李賓言自己知道,突然從窮鄉僻壤來到這樣一個富貴鄉,會是什麼模樣。

李燧,那個敲響了登聞鼓的人,會不會在這個煙花世界,就此沉淪下去呢?

“很難說。”李賢猶豫了下,才說道:“他的情況不太好,雖然說還沒有犯錯,但是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

“亂花漸欲迷人眼。”

“唉。”

李賢把李燧的情況說了說,李燧主要負責類似博愛鄉的畸零女戶的案子,推進的速度極快。

但是李燧也經受了許多許多的考驗,這些考驗,讓李燧這個科場新人,有些難以應付。

這些郡望鄉賢們的手段,實在是太多了。

具體而言,就是李燧最近和一個大家閨秀談情說愛,這是李燧的弱點,他在四川的舊人,在他離川之後,就嫁給了別人。

後來在京師中了前十之後,又遭到了項文曜以勢逼其婚配。

這算是李燧的心病了。

李燧巧遇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兩個人良才女貌,算得上一段佳話。

如果這個大家閨秀的背景,不那麼複雜就好了。

根據錦衣衛楊翰的調查,這個大家閨秀的家中,幾乎可以肯定和畸零女戶案有莫大的關聯,而且這個大家閨秀,接近李燧的目的就是因爲李燧主辦此案。

“找他談過了嗎?”李賓言十分嚴肅的問道。

李賢搖頭說道:“沒有,不知從何說起。”

當初李賢接受了玉娘,與虎謀皮,是無奈之中的無奈,李燧這事,讓李賢如何開口?

李賓言思索了片刻說道:“我來找他談一談,楊指揮,把那女子的情況,跟我說一下。”

楊翰將一份題本放在了桌上。

李燧,是陛下極爲關注的人,按照科場的潛規則,李燧敲了登聞鼓,本身要到陝西行都司吃幾年苦,畢竟壞了規矩,是陛下一言堂把李燧送到了南衙,景泰二年的新科狀元柯潛去了陝西行都司。

現如今,柯潛在陝西行都司,頭功牌拿到手軟,李燧卻是又一次遇人不淑。

鎮江趙氏女和李燧巧遇,隨後就是很俗套的才子佳人這種很俗套的情節。

緹騎們是追查畸零女戶案的時候,查到了趙氏頭上。

所以,並非什麼才子佳人,而是這趙氏女刻意接近李燧,而李燧卻渾然不知。

李賓言和楊翰溝通了很久,隨後讓人喊來李燧。

李燧胖了幾分,原來黑瘦的臉頰,變得白淨了許多,人也胖了不少。

李賓言看着李燧如沐春風的樣子,將手中的題本遞給了李燧。

“這…這…”李燧握着手中的奏疏,咬着牙說道:“這不可能啊,這趙大官人,我也見過了,是個郡望,他怎麼可能做這種事呢?”

“不會的,不會的…”李燧一直在喃喃自語,他不相信那個趙氏女是刻意接近他,他不相信鎮江趙氏是參與到了畸零女戶大案之中。

他不信,可是鐵證如山。

李賓言沒有多說什麼,收回了那份題本,讓李燧離開了。

“李巡撫,要不要派幾個緹騎盯着點他?”楊翰看着李燧失魂落魄的模樣,低聲問道。

李燧和那趙氏女之間,可是進展極快,聽說都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李賓言站起了起來說道:“盯緊趙氏就是,有些事,還是得他自己想明白。”

李燧回到了家中,他和趙氏女的故事很長很長。

從那煙雨濛濛的相遇之時那一瞥的驚豔;

到相識之後書信往來,詩會的閒暇之餘的撫琴賦詩;

再到相互傾心,互送信物以定終身。

趙氏女的父親的反對,趙氏女的爭取。

到現在終於到了媒妁之言,談婚論嫁的時候。

然後李賓言如同當頭棒喝一樣,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假的。

李燧坐在椅子上,手中握着一方方巾,用力的抓着。

該怎麼辦?

李燧有些迷茫的靠在椅背上,雙眼有些失神,他陷得太深了。

他的腦海裡一直有個聲音,讓他趕緊寫一封信,告訴他那個未過門的妻子趙氏的女子,錦衣衛已經查到了他們頭上,或者寫封信質詢一下這女人,爲何要這般做。

但是李燧什麼都沒做,他就一直呆坐着。

選擇的時候到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