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

博羅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然後低頭沉默不語,他甚至以爲現在康國之局勢,哪怕沒有大石也先,但是絕對不能沒有諮政大夫王復。

這種感覺並非博羅一人所有,甚至連也先的親兒子也如此以爲,可想而知,現如今王覆在康國的重要性。

博羅之所以有這種想法。

一來是盡孝,他爹打了一輩子仗,甚至連大明皇帝都俘虜了一個,卻因爲輕敵冒進,在京師城下戰敗而歸,至今也只是個大石,這累了一輩子,晚年享樂也是應該。

二來,康國的局勢如此,眼下康國新立,羣狼環伺,他他爹也先也只是個平庸之人,真的處理不了這康國上上下下的事物,全仰仗王覆在側事必躬行。

念及於此,博羅更加感念王復的恩德,王復就像是長生天賜給瓦剌的禮物。

王復壓根不知道博羅的內心活動如此的複雜,而是在思考軍制改制的具體事物。。

“博羅。”王復沉吟片刻開口說道。

博羅立刻俯首說道:“孩兒在。”

王復憂心忡忡的說道:“咱們康國這講武堂與大明京師講武堂又有不同,軍功順進庶弁將少之又少, 反而是這各部臺吉居多。”

“他們貪圖享樂, 疏於操練,弓馬並不嫺熟又不通軍法,僅僅如此,給一個不視事的官職便是。”

“但是各部萬戶都有兵權在身, 給他們不視事的官職, 必然引起內訌,空耗國力, 我很是爲難。”

這些個臺吉, 王復掌管講武堂之後,也不是沒下過力氣, 但是他畢竟不是大石,處罰的範圍和力度實在是有限。

大明所用的未能考校通過開平衛和交趾戍邊的法子, 在撒馬爾罕並不適用。

博羅面色數變, 低聲說道:“相父的意思是這些人進了軍中, 就是害羣之馬,破壞軍紀的同時, 可能釀成大禍, 甚至是譁變叛亂?”

王復的確有這個擔心, 面沉如水的點了點頭。

博羅站起身來說道:“此事簡單,相父勿慮, 我去處置。”

王復一愣,他都沒想到怎麼解決, 博羅怎麼解決,他滿是疑惑的看着博羅。

博羅硬着頭皮說道:“我就是想帶着人把他們全殺了…”

“這就是你的處置之法?我怕內訌空耗國力,你這可倒好,直接內訌?”王復哭笑不得看着博羅。

博羅尷尬的摸了摸頭, 他其實對這個問題也想了好久, 若是有妥善處理方法,那他就不會這麼說了。

博羅俯首說道:“相父, 孩兒愚鈍,眼下分而治之大策將行,相父想把康國上下擰成一股,可是必然觸動這些諸部萬戶的利益, 衝突在所難免。”

“其次, 這長痛不如短痛,康國初立,軍隊是康國定海神針,若是這些人不除, 那康國上下永無寧日。”

“昔日大宋太祖皇帝雖杯酒釋兵權,仁德之名天下揚,可是這大宋汴梁城內的軍頭,始終控制朝局,趙宋歷代太后臨朝稱制,皆依靠這些軍頭世勳之力,破壞新法。”

兩宋的所有皇后皆出自各節度使,這是杯酒釋兵權的宴席上達成的盟約。

兩宋時候,每次皇帝死了,太后臨朝稱制,都是全面反對新法,全面破壞新法,永世不寧。

博羅面色一變,厲聲說道:“其三,孩兒私以爲,這些人對大石,對相父並非忠心耿耿,他們把持各種商道謀求私利,也非一日兩日,孩兒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就以杜爾伯特部萬戶海罕而言,他們對康國所有往來商賈,都抽駝稅,無論商團大小,十頭抽一,商賈苦不堪言, 可是海罕乃是萬戶, 所有人敢怒不敢言。”

“孩兒以爲,得給他們一個教訓,現在還敢染指新軍,不斷其爪牙, 對我康國纔是大禍。”

王復面色複雜的看着這個大臺吉, 博羅拜師已經四年有餘,王復一直帶在身邊悉心教導,這是他的僞裝色,可現在看來,一不小心,勁兒使大了。

這博羅看似荒誕的提議背後,卻是如此多的思考。

王復看着博羅低聲說道:“博羅,給個教訓就夠了嗎?”

“相父…”博羅瞪着眼驚訝的看着王復,才俯首說道:“還是相父高明。”

王復站起身來說道:“博羅,你記住,你是康國大臺吉,是康國日後的大石、可汗、王者,除惡務盡的道理,一定要謹記於心,既然要除惡必然要連根拔起。”

“我還記得你之前問我,爲何大明太祖高皇帝要殺那麼多的武勳貴胄,李善長一家七十一口盡絕,現在你知道答案了嗎?”

博羅沉默了許久說道:“孩兒現在知道了,做事,要麼不做,要麼不留後患。”

王復點頭說道:“軍制改制你來負責,我很放心。”

“謝相父誇讚!”博羅大喜過望,這麼些年來,他第一次從他的相父口中聽到放心二字。

博羅和親弟弟離開了王復的王帳,王復才重重的嘆了口氣,若是博羅無才還能活命,可是博羅已經表現出了他的賢能,那就留不得了。

也先不能死,但是博羅可以。

王復負手而立,等到了子時,一個庶弁將,大搖大擺的走進了王復的王帳。

“拜見王指揮。”來人俯首將一枚火漆封好的一指寬的竹筒遞給了王復。

來人是夜不收,當然他的第二個身份是瓦剌軍中的庶弁將之一,所以才能大搖大擺的走進王復的營帳之內。

王復看完了書信,將其焚燬,低聲說道:“幫我辦件事,將博羅有意除掉各部萬戶的消息,散播給各部族的萬戶,讓他們早有準備。再幫我弄一支杜爾伯特部的箭矢來。”

“是。”這名夜不收拿走了新的密報,欲言又止,什麼都沒說便離去了。

王復擅騎射,以弓術見長,若是戰場紛亂時候,王復射出一箭,博羅絕無生還的可能。

王復從袖子裡拿出了幾份字帖,這些都是博羅剛跟着他的時候,寫的字帖,字跡不比脫脫不花好到哪裡,但是現在博羅的字已經有了幾分臺閣體的模樣。

字跡的變化是博羅這幾年的成長,王復將其扔入了火盆之中,火焰燃燒的火光明滅不定的照亮了王復略顯慈祥的面龐。

“博羅是個好孩子啊。”王復嘆息的說道。

王復,他首先是大明的夜不收,是大明皇帝的臣子,他做的任何事,都要保證大明的利益優先。

七日後,軍制改制順利完成,王復回到了蘭宮繼續當值,剛回蘭宮,王復就氣急敗壞的找到了也先。

“大石,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臣幾次上諫,不要去天山狩獵,多少人盯着大石!蘭宮守備森嚴,可是跑出去狩獵,給多少小人可乘之機!”王復這次氣的直接拍桌子了。

也先從軍營回到了蘭宮,第二天就跑去天山狩獵,結果馬失前蹄,傷的倒不是很重,但是還是摔傷了。

王復這麼大的火氣,實屬應當。

也先也是怒氣衝衝的說道:“王諮政!我都摔成這樣了,你就不能寬慰幾句嗎?!”

“我也先縱馬一生,征戰沙場,多少次親履兵鋒,帶兵衝鋒在前,何曾有懼怕之時!”

“好了,現在我成了康國的王了,我成了大石了,我的命不是我自己的命了,是康國的命,跑去狩獵都不能了!”

“這爬的越高,反而越無自由了嗎?”

王復嘆氣走到了也先的榻前,認真的看了看傷口的位置,又伸出手切了切也先的脈,在傷口附近摁了幾下,詢問了幾句。

確定了也先的傷勢詳情之後,王復纔在袖子裡摸出了幾個瓶子說道:“這是大明那邊來的百寶丹,是皇帝那個冉淑妃從雲貴帶來的方子,活血化瘀,這是外敷的三七跌打膏。”

“傷勢不重,修養半月便可生龍活虎了。”

也先收起了幾瓶藥,悶聲笑了兩聲才坐直了身子說道:“好了好了,王諮政,不要嘮叨了,我知道了,以後會小心些。”

“我知道王諮政也是擔心我出了什麼事兒,瓦剌出了什麼變故,王諮政一片愛護之心。”

王復坐到了自己的板凳上,纔開口說道:“大石,博羅主持軍制改制,將勳貴子弟多安排在了閒散差事,勳貴多有怨氣,近日這撒馬爾罕的城池裡,可能不太平。”

“我聽聞海罕等人經常糾集在一起,看似是在花天酒地,但是我擔心他們有所動作。”

也先眉頭緊蹙,也知道了王復如此生氣的原因,他受傷的實在不是時候,軍制改制茲事體大,博羅的處置方法也是他的意思。

這個時候受傷,無疑給那些小人們趁機作亂的時機。

也先思前想後搖頭說道:“難不成他們還敢造反不成?我看他們誰敢!”

王復站起身來,起身告退,走出蘭宮寢殿,走過了長長的拱形連樑,回到了他的諮政大院,沒過多久,怯薛軍的萬戶便來到了諮政大院找到了王復。

這名萬戶名叫和碩特,是跟隨也先一起長大的瓦剌人,對也先忠心耿耿,任怯薛軍萬戶,總管蘭宮守備。

王復鄭重的說道:“和碩特,這幾日,各宮門禁衛一定要安排你最信賴的人,絕對不能有失,如果他們攻破了蘭宮,你就帶着大石從密道出城,統領大軍,圍困撒馬爾罕。”

“大石受傷的消息已經傳開,有些人怕是要狗急跳牆。”

和碩特領命,他無奈的說道:“王諮政,大石前些日子出遊狩獵,我也勸了,可是勸不動,還請王諮政恕罪。”

王復搖頭說道:“無妨,別說你我,伯顏帖木兒都攔不住,大石畢竟是大石,但是這次你護駕不利,有失察之罪,卻是事實,等事情平息,自領十軍棍就是。”

和碩特一陣脊背發涼,十軍棍打下去,雖然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是絕對皮開肉綻,王復一向賞罰分明,和碩特略微有些不服氣的再次俯首領命。

王復倒了一杯茶遞給了和碩特說道:“和碩特,我若是不罰你,大石礙於情面也不能罰你,可是大石終歸是心裡有怨氣,你是想大石對你有怨氣,還是想領這十軍棍?”

和碩特恍然大悟,心服口服的說道:“和碩特甘願領罰!謝王諮政提點!”

王復指了指茶杯說道:“大石雖然有信心各部不敢謀反,可是我們得做萬全的準備,一旦海罕等人不是花天酒地,而是密謀造反,你一定要保護大石安全。”

“康國社稷,皆繫於你和碩特一人身上,明白嗎?”

和碩特端起茶一飲而盡,俯首告退。

走出諮政大院的時候,和碩特對保護諮政院的幾個怯薛軍,鄭重的交待道:“一旦有事,保護好各位諮政大夫的安全,尤其是王諮政,若是王諮政死了,你們全都陪葬。”

“是!”諸多怯薛軍大聲的回答道。

王覆沒有料到的是海罕的動作會這麼快。

當夜王復剛準備休息,忽然看到了沖天的火光,就知道事情有變,立刻穿上了衣物,披上了甲冑,匆匆走出了諮政大院。

幾個怯薛軍看到了王復,大聲的說道:“王諮政,我等奉命保護諸位諮政大夫安全,王諮政,城中有變。”

“立刻叫醒所有的怯薛軍,讓和碩特前往寢殿,若是有變,立刻帶着大石逃難,其他人上城牆守備,我去寢殿!”

“是!”此時怯薛軍也是六神無主,下意識的聽從了王復的命令。

王復帶着人匆匆的向寢殿而去,一路上暢通無阻,即便是王復披甲帶劍,也沒有人阻攔。沿路王復收到了無數的軍報。

海罕反了。

和碩特早就等在了門外,王復一到,和碩特想都沒想打開了寢殿大門。

也先也得到了消息,正在披甲。

王復大聲的說道:“大石,海罕蓄謀已久,就等着我回到蘭宮才動手,大石立刻從密道離開蘭宮,前往城外大營!”

“我不走!狗賊好膽,居然敢反我!”也先怒極,但是腿上的傷,讓他站不穩,綁腿都扎不緊,如何禦敵。

王復抓着了也先的胳膊說道:“大石安心,蘭宮有我,不會有事,大石到了城外大營,組織大軍,叛軍自敗!”

也先看着王復愣愣的說道:“你不走?你一個文臣,留下送死嗎?讓和碩特守蘭宮就是。”

王復語速極快的說道:“和碩特必須跟大石走,別人我不放心,蘭宮也不能丟,只要我在城頭,叛軍只會以爲大石仍在蘭宮!”

“大石先走,我殿後!”

“走!”

“和碩特,把大石擡入密道!”

也先稍加思忖,抓住了王復的臂膊用力的說道:“好兄弟!若是守不住,從密道離開,你死了,瓦剌也就亡了。”

王復低聲說道:“大石,我若是死了,就把王悅召回來,王悅有大才,大石可用。”

“兄弟。”也先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被人擡着進入密道。

王復立刻接替了和碩特,開始指揮防務。

一個怯薛軍匆匆而來,大聲的喊道:“王諮政!西城門巴只那耳門,被裡應外合攻破了!”

王復站起身來,扣上了面甲,大聲的說道:“果然早有預謀!”

“來得好,怯薛軍聽令,隨我禦敵!”

城門被攻破,海罕這是早有預謀的叛變,甚至連宮門守備都買通了,可想而知,海罕就是在等王復回到蘭宮,造反之時,一網打盡。

“他們打的什麼口號?”王復帶着人匆匆的趕往了巴只那耳門,一邊問道。

“清君側,誅邪佞。”一名怯薛軍回答道。

王復嗤笑,領兵衝向了巴只那耳門涌進的叛軍。

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
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