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

大明的開海已經進行了十年之久,海貿在蓬勃的發展當中,相關的產業鏈已經趨於成熟,而當初有力促進海貿事的李賓言,成爲了海貿發展的阻力。

作爲松江巡撫,李賓言每年在船證的數量上的態度都極爲保守,導致船證的價格居高不下。

很多人希望李賓言挪一挪位置,又因爲李賓言簡在帝心聖眷正隆,對李賓言亂來,陛下必然雷霆大怒,到時候誰來承擔陛下的怒火?

所以,用一種又捧又踩的手段,讓李賓言離開松江巡撫的位置。

“興安,你說李愛卿在船證這件事上是不是太保守了?”朱祁鈺詢問興安如何看待李賓言在船證數量上的態度,李賓言在松江巡撫的位置上,經歷了七年有餘,船證從三百張變成了五百張。

“陛下,泰安宮裡的宮人們,每個月都要定期修剪草坪,一來爲了美觀,二來爲了修建飛蟲,但是這園子裡的草,若是不修剪,來年,這草坪就長成了斑禿。”興安頗爲認真的說道:“眼下海貿事,臣以爲亦是如此。”

草坪需要定期修建,否則這園子就荒了。

李賓言爲何在船證的數量上如此的保守?

大明的海貿事依舊很不成熟,讓海貿事野蠻生長的結果,就是大明無人從海貿事上獲益。

比如之前的占城米粱,明明大明有着絕對的議價權,卻折騰的松江府的米行不僅不賺錢,還賠錢。

李賓言在反內卷。

大明這幫遮奢豪戶們的思維侷限於小農思想,侷限於收稅理念,萬事都想做到一家獨大,然後躺着收租,進而千秋萬代,萬世不移。

李賓言在船證上的保守,恰恰是在保護大明方興未艾的商品經濟,進而催動大明小農經濟的蛻變。

朱祁鈺對興安的說法頗爲認同,園子不打理只會凌亂不堪。

他將手裡一大堆的奏疏放在了手邊,眉頭緊蹙的說道:“一棵桃樹,樹上結了桃子,這桃子就是勝利果實,你沒有挑過水,就沒有摘桃子的權力,這是一般公理。”

“做事的時候,一個個往後縮,等到桃子長了出來,還沒熟呢,就想來摘,一個比一個積極。”

“但凡是任事的人,干涉到了、阻礙到了、甚至有可能阻礙到他們摘桃子,他們就會用盡一切人類能夠想出的惡毒語言去抹黑一切,訴諸於仁義道理教化,將任事的人貶成一無是處,方纔心滿意足。”

“孰爲腐儒?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懂算學,更不肯實事求是說話,如是也。”

朱祁鈺對文臣是有偏見,而且這種偏見表現的如此明顯,有的時候,也不能怪他。

每當他對大明的文臣、讀書人的偏見有所改變的時候,這些讀書人就會跳出來,大聲的告訴皇帝,你看到那些爲大明利益死不旋踵的讀書人,都是少數,是異類!

有些人的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成爲大明的豐碑之一,屹立在歷史的長河裡;

有些人活着就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意義,成爲了大明蓬勃發展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這也就是爲何興安會提出直接把這翰林院解散得了。

翰林院的背後站着無數的遮奢豪戶,他們的資金雄厚,活動頻繁,這些遮奢豪戶又辦了很多的詩社,掌控着朝中的風力,現在他們就缺一把槍了。

朱祁鈺還是沒有解散翰林院,正如之前的都察院那般,雖然劣跡斑斑,但翰林院的職能仍是大明所必須的。

他思考了片刻說道:“這治國不能手疼砍手、腳疼砍腳,頭疼砍頭,讓吏部尚書王翱重點稽查下翰林院的翰林,既然要清貴,就清貴到底,和遮奢豪戶勾勾扯扯,有辱斯文。”

“一個如此清貴的衙門,搞得烏煙瘴氣的。”

反腐抓貪,是吏治最爲重要的抓手,防止翰林院成爲遮奢豪戶的利益代言人,纔是問題的核心,而不是直接解散。

朱祁鈺搞的反腐抓貪是真的會殺人的,之前朝中的正二品大員,奉天殿裡最前面的六部明公之一,戶部尚書張鳳,因爲捲入了四川的戥頭案,被朱祁鈺斬首示衆。

這種高壓之下,一旦吏部開始對翰林院展開了重點政治,翰林院的風氣會變得好很多,當然在翰林們看來,就是皇帝陛下看他們不順眼,藉着反腐的由頭在收拾他們,絲毫不會認爲,是自己有問題,有些錢不能拿,有些利益不能碰。

對於李賓言是不是該挪一挪的問題,朱祁鈺其實想讓李賓言挪一挪,只不過是讓李賓言去實現他的野望,去自我實現,去天邊看看,那是李賓言仰望星空後的私願。

但是作爲大明的臣工,是半點不由人,松江府需要他,大明也需要他,他的環球航行,只能讓唐興去幫忙實現了。

朱祁鈺將一應貶低和褒獎李賓言的奏疏全都留中不發,準備再看看風力,而後再做應對。

眼下這種小打小鬧,還沒有到朱祁鈺要下場的地步,一旦開始有人誣告,朱祁鈺作爲皇帝,才能做出裁決。

這幫搖脣鼓舌的腐儒們,說了很多話,但是有一句話是對的,那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是對天下人的定義,腐儒就像終年生活在地下的老鼠一樣,目光只有一丈遠,以爲那就是世界,他們就是天下人。

朱祁鈺批閱了幾分奏疏,又走到了文華閣前,聽到了太子朱見澄和少師胡濙的對話,他停下腳步聽着屋內的聞訊。

“殿下,前段時間,崇王爭鹿,伱爲何不爭呢?”胡濙的聲音依舊非常的平穩,自從遠離了朝堂之後,胡濙頤養有方,更多了幾分超然世外的灑脫。

“大哥並不想要那頭鹿,若是他真的想要鹿,是不會這麼做的,若是他真的想要,我也可以讓與他。”朱見澄十分認真的回答道。

胡濙沉默了一下,這太子的回答讓他頗爲意外,他疑惑的問道:“哦?殿下知道鹿是什麼嗎?”

朱見澄猶豫了下問道:“是天下,是奉天殿裡的寶座,是至高無上的權力,是皇帝位。”

“大哥性情寬厚,即便是繼承大統,也不會拿我們兄弟如何。父親在太廟殺了稽戾王,是殺兄,一如當年的唐太宗殺了建成太子那般,父親和唐太宗一樣忌諱兄弟鬩牆。”

“若是大哥真的想要那頭鹿的話,以大哥的聰慧,就不會當着父親的面索要,更不會當着臣子的面索要,所以大哥寬厚,讓與他並無不可。”

胡濙搖頭說道:“殿下錯了。”

“唐太宗殺建成太子的時候,是以秦王的身份殺的,而後就是讓唐高祖立他爲太子,隨後登基爲帝,所以給唐朝埋下了宮變的禍根。”

“但是陛下殺稽戾王的時候,是以皇帝的身份殺的,是用天公地道殺人,則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更不會有宮變貽害,陛下做的問心無愧,陛下做的光明正大,陛下做的更是坦坦蕩蕩。”

“身份的不同決定了事件性質的不同,留下的歷史教訓也完全不同,殿下能夠明白其中的差別嗎?”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在胡濙看來,陛下若是以郕王身份宮變殺人,即便是誰在寶座支持誰的胡濙,也不能給陛下灑水洗地,但陛下以公道殺人,胡濙自然可以從各種角度去找補了。

在原來的歷史線裡,在奪門之變發生後,明代宗莫名其妙的暴斃,胡濙都無法給明英宗朱祁鎮洗地,而後在論奪門的時候,李賢就站出來試圖洗地,說太上皇復辟怎麼能說奪門呢?應該說迎駕,而不是奪門。

但是歷史仍然給景泰八年正月的宮變,定名爲了奪門之變。

灑水洗地這個活兒,是個精細活兒,也是個實事求是的活兒,就是再強詞奪理,也無法改變事實。

“我可以明白其中的差別。”朱見澄思考之後回答道:“唐太宗以秦王身份,殺建成太子是你死我活的政鬥,是爲了博位是宮變;父親殺稽戾王,則是因爲稽戾王罪孽深重,是審判。”

“然也。”胡濙滿意的點了點頭。

太子朱見澄的聰慧比不了崇王朱見濟,也比不了稽王朱見深,可是太子仍然是勤勉好學,而且十分踏實。

對於皇位而言,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

在胡濙看來,是教育。

胡濙的這番話到底是真心實意,還是因爲在泰安宮才如此恭順的說話?

朱祁鈺完全沒有去計較,胡濙死後是要葬在金山陵園的,既然不準備落葉歸根,他到逝世的那一天,都是如此說話。

真心實意與否,並不重要。

朱見澄已經開始接觸大明的公文,並且嘗試去理解政這些政令背後的博弈,他看完了袁彬的奏疏之後,思索再三的問道:“少師,若少師是室町幕府的將軍,面對來勢洶洶的袁公方,又該怎麼辦呢?”

胡濙想了想笑着說道:“有時候不做,比做些什麼更好。”

“不做,比做更重要?”朱見澄瞪着眼睛,有些驚詫的問道。

“是的。”胡濙思忖了下說道:“民間賭坊裡,有人上桌,有人跟着下注,有人則看熱鬧,十賭十輸,但凡是上桌和下注的人,都會輸的很慘。”

“面對袁公方的來勢洶洶,就像是莊家在榨乾賭徒口袋裡的最後一文錢一樣,這個時候,做什麼,就是上桌,只會輸的更快,相反,什麼都不做,甚至不跟着下注,反而是一種最好的手段。”

“只要你不上桌,就會有上桌的人,在你前面倒黴,很多時候,政鬥也是如此,不動比動更爲妥帖。”

“不動,不是一種愚蠢,往往很多時候,是一種智慧。”

“對於足利義政而言,在倭國層層架空的政治格局下,他本身的權力就不是很大,一些威脅幕府的大名死掉,對足利義政而言,反而是有利的。”

朱祁鈺在窗外聽完了胡濙的這種說辭,不得不說,得虧胡師父有恭順之心,若是胡師父沒有恭順之心,都不用親自下場,只需要出謀劃策,朱祁鈺這理政的難度就會驟升,甚至難以應付。

朱見澄聽後,簡直是目瞪口呆,他才知道原來還能這麼玩!

他認真的品味了一番胡濙這番話,眉頭緊蹙的問道:“可是土木天變後,於老師父做了很多,又是迎父親出王府監國,又是三請父親繼位,好像和少師說的不同。”

胡濙的表情可謂是五味成雜,他聽聞太子提及了于謙的做事風格,便是略微有些失神的說道:“於少保那是鬥士,是天下人的榜樣。我年少之時,是想成爲那樣的臣子,最終,我活成了現在的模樣。”

誰人年少不輕狂?

當年胡濙進士及第,意氣風發之時,也想做于謙那樣的人,修身治國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

他做到了嗎?沒有做到,最後他活成了衆人口中的諂臣。

胡濙面色複雜的說道:“太子殿下,於少保不常有,不能當尋常去看待,多數論政,都應當把於少保這樣的人排除在外,或者單獨去討論。”

于謙殿試就開始懟太宗文皇帝,而後又懟楊士奇等一衆,還把王振給開罪了,弄的自己一身狼藉,身陷囹圄困於囚牢,如此多的困苦,千錘百煉之後,于謙身上的棱角仍然如此分明。

“好像武清侯之前也入過詔獄,於少保也入過詔獄。”朱見澄敏銳的把握到了實情的關鍵。

大明的文武巨擘,似乎都是進獄系人才。

如果一個大明皇帝發現無可用之人怎麼辦?從詔獄裡尋找賢良即可。

大明真正的養才儲望之所是翰林院嗎?非也,是詔獄。

朱祁鈺走進了文華閣內,笑着說道:“澄兒,胡少師只是在自謙,這《預防衛生與簡易方》一書不可不讀,胡少師生民無數,有大愛。”

胡濙和朱見澄趕忙見禮。

朱祁鈺擺了擺手示意無須多禮,他坐下之後說道:“這本醫術你知道風力如何評斷?他們說胡少師猶慕仙術,招致術士出入無間,閨門不謹,以損譽雲。”

“可是胡少師這本書,讓陳福寅爲大明帶回了琉球,當初琉球鬧倭亂,琉球國王跑到大明避難,陳福寅就是拿着這本書,在琉球闖下了椰子大王的名號。”

“澄兒,於少保那樣的臣工,要能力有能力,要忠心有忠心,要圓滑有圓滑,幾百年都出不了一個,若是你以後有胡少師這樣的臣工輔佐,那是天幸。”

“陛下謬讚,陛下謬讚。”胡濙不勝惶恐的說道。

朱祁鈺笑着反問道:“胡少師說朕說錯了嗎?”

“陛下自然不會錯。”胡濙無奈的說道。

“那朕就不是謬讚,胡少師當得此譽。”朱祁鈺樂呵呵的說道。

“這…”胡濙只能搖頭,陛下一句話堵得他沒話說,只能承認自己是個還不錯的臣子。

於少保這樣的臣子少有,胡濙這樣的就多嗎?其實也不多。

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十二章 吊!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
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十二章 吊!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