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

朱祁鈺特別不喜歡酸腐文人的這一套,正如他所言,他寧願給鐵公祠上柱香,也不會給方孝孺任何的寬宥。

于謙和朱祁鈺又討論了一番公德論對帝王責任感塑造的作用,收穫頗爲豐厚。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說道:“於少保,朕觀也先被王復架空,略有所悟。”

除了要討論公德論對君王責任感塑造之事,朱祁鈺還有一些疑惑,需要這位爲大明嘔心瀝血的于謙,參詳一下他的那些感悟。

“不知道於少保可曾瞭解,草原部落的軍餉支出?”朱祁鈺先拋出了一個問題。

作爲兵部尚書的于謙,自然瞭解,他想了想說道:“以瓦剌舉例,瓦剌人只付給怯薛軍的軍卒軍餉,其餘軍士皆無軍餉。”

“甚至連怯薛軍都是瓦剌人從韃靼竊取的。”

這和朱祁鈺瞭解的情況是一致的。

朱祁鈺繼續說道:“那麼是什麼支撐着這些瓦剌人,隨軍征戰的?他們的回報是什麼?”

那麼,廣義上的草原部落酋長,狹義上的瓦剌大石,也先他本人,代價是什麼?

這些不屬於怯薛軍的瓦剌人、韃靼人、女真人、突厥人,毫無疑問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這些人,跟着酋長嗷嗷叫的征戰四方,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搏命,而這些草原部落的奴酋似乎不需要爲此付出任何的代價。

朱祁鈺站起身來,極爲鄭重的說道:“這些姑且稱之爲軍隊的非班直戍衛的扈從,所要求的回報僅僅是家園的安全和掠奪敵人的權利。”

“瓦剌人的軍隊戰鬥力很強悍,他們在草原上幾近無敵,但是他們的士氣起伏很大,這些軍士,他們並沒有什麼榮譽或者羞恥。”

“換句話說,他們不夠團結。”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所以瓦剌人的作戰方式,更多的是各自爲戰。”

“作戰之中也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這纔是瓦剌京師之戰中連番攻城不利之下,也先不得不撤退的理由。”

“作爲君主支付給軍卒軍餉,是一種義務,才換取了軍士們,至少是京營保衛大明的權利。”

于謙認真的梳理了一番其中的邏輯,才恍然,陛下說的依舊是君王的責任。

君王的第一責任,就是保證國家的存續,這是君王存在的意義。

一個沒有兒子的君王,不會被擁戴,因爲帝制之下,沒有兒子,就無法保證國家的延續。

而基於第一責任,延伸出了第一個義務:給大明的軍隊支付軍餉。

至少要支付京營的軍餉,一來保證軍隊忠誠於帝王,二來保證大明的軍隊戰鬥力。

于謙極其認真的說道:“陛下所言,振聾發聵。何爲公德?利羣爲公,團結利於羣體,所以,團結是公德之一。”

“所以怯薛軍強悍無比,瓦剌人卻如同一盤散沙。”

“事實上,臣與胡尚書、羅馬使者尼古勞茲溝通之時,也有這樣的想法。”

“帕拉丁山上薩賓人安居樂業,卻被羅馬人搶劫了女子,羅馬人和薩賓人展開了數百年的征戰。”

“直到現在,在羅馬人的婚禮上,妻子依舊站在丈夫的左側,這樣作爲丈夫可以騰出他的握劍的右臂,來擊退反對這樁婚姻的新娘家裡那些憤怒的親戚。”

于謙從來不說假話,他說陛下是英明的是他真的覺得陛下英明,他說陛下的話振聾發聵,就是解開了他長久的疑惑。

朱祁鈺一愣,才說道:“說到羅馬人婚俗,朕想起來,瓦剌、韃靼、羌人、畏兀人、突厥人、女真人,似乎都有類似於跑步、摔跤、鬥棍、投槍、拉弓一類的集體活動,和羅馬城池都有鬥獸場,他們的這些集體活動,就像是作戰一樣。”

“這種日常的生活和鍛鍊,可以看作是軍隊的訓練,讓他們爲戰爭作好了充分的準備,能夠快速投入戰爭之中。”

“一些奴酋,比如也先、比如脫脫不花,他們並不爲訓練自己的軍隊承擔任何費用,相應的他們不需要獲得任何的忠誠。”

“這些軍隊唯一要求的回報是在作戰的時候獲得掠奪的機會。”

“但是康國成立之後,康國人是一個最大的集體,而所有的康國人都是也先的子民,又因爲奧斯曼王國、康國、帖木爾王國的掎角之勢,牽一髮動全身,無法四處劫掠。”

“也先再也無法在無成本的訓練軍隊,無成本的指揮軍隊,他需要支付軍餉的時候,就不得不依靠王復,所以,也先逐漸失去了軍隊的忠誠。”

“包括瓦剌從韃靼偷竊的怯薛軍。”

怯薛軍是班直戍衛,是孛兒只斤氏的近衛軍,但是被瓦剌人給偷走了控制權。

而也先本身連可汗都不是。

于謙正襟危坐,他附和的說道:“正是如此,臣曾記得,之前也先曾憤怒無比的要南征帖木兒王國卜撒因,但是因爲各種原因失敗了。”

朱祁鈺一拍桌子說道:“不僅如此,隨着戰爭的升級,個人很難再負擔軍備了。”

“在南宋之前,良家子能夠負擔鑄甲、弓箭、弓弦等軍備消耗,當面對君王徵召的時候,可以隨時征戰,就像是唐朝的長征健兒一樣。”

“但是隨着火器的大規模應用,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大將軍炮開一次炮,需要一個硝匠三年辛苦熬硝,才能供應。

但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動用的火藥都以百萬斤計算。

這樣的成本,已經不是良家子可以負擔了,而需要一個大的集體去負擔,這個集體就是國家。

募兵制下的職業軍隊就此出現了,就如同永樂皇帝的京營,就是典型的職業軍隊,其數量和兩百萬大明在編軍隊不同,職業軍人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這樣可以大幅縮減軍費開支。

當理清楚這個思路之後,朱祁鈺恍然發現,大明皇帝必須要支付京營費用以及軍備費用,這是皇帝享受帝王權利的義務之一。

可是自從永樂皇帝死後,南下西洋的活動大規模縮減,內帑入不敷出,京營支出成爲了國帑和內帑扯皮的事兒,軍備鬆弛也在意料之中了。

于謙真心實意的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鈺一邊踱步一邊沉吟的說道:“只要有財富,便會有不公平,在財富面前,勢要商賈逐利,他們貪婪不足、他們野心勃勃。”

“而窮人則開始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因爲窮人們的勞動價值被朘剝,他們不滿卻毫無辦法。”

“在瓦剌不需要擔心這些,因爲他們的百姓手中只有留供資財和一點點的流動資財,幾乎一無所有,便不用擔心勞動價值被朘剝之事了,所以韃靼奴酋們在銀幣戰爭中,纔會肆無忌憚的把牛羊換成銀幣。”

“隨着財富的增加,司法應運而生了。”

于謙沒有多言,他想到了當初于謙從山外九州回到京師時候,陛下組建的勳軍。

那時候,朝臣們藉着八辟八議,大肆喧囂要求勳戚子弟進入講武堂,即便是于謙也無法阻攔,若非陛下找到了勳軍這種奇怪的打法,講武堂的成立,不過是讓軍勳子弟鍍金所在。

但是勳軍出現,讓講武堂正式成立,讓天子門生的庶弁將、掌令官遍佈京營。

八辟八議,就是在維護勢要豪右,而且歷朝歷代皆有。

司法本就不公平,只是相對公平。

司法的誕生就是在維護佔據了分配地位的勢要豪右的利益。

司法,生於不義,何來大公?

至少在大明是這樣的。

朱祁鈺繼續說道:“所以錦衣衛就出現了,錦衣衛作爲一種極爲特殊的法司出現,就變的理所當然了。”

“只屬於皇帝本人,是皇帝行使司法權力的機構,有利於司法權力的行使,讓司法稍顯公平。”

“但是很顯然,也先完全沒有能力行使司法權力,因爲康國多族並立的原因,司法權力幾乎被諮政院壟斷,這本身就是王復的權力。”

除了支付軍費以外,君王必須支付的費用,還有一個那就是司法費用。

否則面對八辟八議這種制度,皇帝便毫無辦法,只能任由勢要豪右富商巨賈們,挖大明的牆角,束手無策。

嘉靖鑄大錢,隆慶開海,萬曆擺爛,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沒有了限制勢要豪右、富商巨賈的手段,就只會陷入無限的被動之中。

于謙捏了捏眉心,這樣心思通透的陛下,能釣的上來魚纔是怪事。

大明的魚又不是水裡的魚,大明越大的魚越聰明,面對這樣一個心思通透的陛下,那肯定是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應對。

興安在一旁瑟瑟發抖,這也是他能聽的嗎?!

這完全是《權臣如何僭越神器》、《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的現實版。

他興安只想好好的做一個伺候陛下的臣工。

朱祁鈺總結性的說道:“所以也先失去權力的原因,是因爲也先想要從大石變成可汗,甚至變成皇帝,毫無疑問,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他失敗了,輸的一塌糊塗。”

于謙一陣頭皮發麻,興安接不住這樣的話,把他喊來,他于謙就能接得住了?

看得起誰呢?

要論權臣,當下大明,他于謙可是權臣的第一候選人!

于謙欲言又止只能感慨的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鈺琢磨了下其中的邏輯,發現朱棣可能早就發現了這件事,所以他纔會讓內帑富得流油,畢竟他常年征戰在外,如何維持自己的皇位穩固,必然是竭盡全力。

他至少可以確定自己的思路是對的,君王爲了履行自己的義務,必須保證自己手裡有雄厚的流動資財,纔不會被處處掣肘。

這也算是襄王利柄論和公德論的結合應用及實踐。

于謙其實想說,王復的成功和也先愈加昏聵關係密切,但是想了想,還是緘口不言,這話他說不合適,而且陛下討論的內容和也先個人行爲並沒有太過的關係。

陛下討論的是瓦剌奴酋不支付軍隊訓練費用、軍備費用、軍餉支出導致的惡劣影響,進而確定一個君主的兩個義務:支付軍費,支付司法費用。

這兩筆費用是極爲昂貴的,所以內帑必須要生財有道。

“陛下,今天下午安排的是釣魚,還去嗎?”興安還記得上次來徐州的時候,要訓練幾個宮人潛水,爲陛下的魚鉤掛魚的事兒。

畢竟整日裡釣不到朝臣,總不能釣不到魚吧。

“於少保,同去同去。”朱祁鈺對釣魚這件事頗有興趣,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物理上,平日裡實在是太過忙碌了。

作爲皇帝,尤其是大明皇帝,怎麼能沒有一點自己的小愛好呢?

朱祁鈺笑着說道:“看下思娘起來了沒?叫她一起去,終日昏昏醉夢間,偷得浮生半日閒。”

“好不容易得了空,都好好休息一番。”

朱祁鈺沒了案牘勞形,于謙同樣沒有,真是偷出來的空閒時間。

徐州行宮雲龍山下,有一靜水潭,潭邊有牡丹亭,算是行宮泛舟娛樂的地方,但是因爲大明皇帝溶於水的特性,朱祁鈺只能在牡丹亭釣魚,不能泛舟湖上了。

冉思娘來的稍晚了一些,把榻挪了挪,挪到了夫君的身邊,靠在朱祁鈺的懷裡,縮了縮,左右打量了下,沒有大明湖畔那般上趕着的女子,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朱祁鈺還專門讓人拿來了遮陽用的油紙傘,擋住了已經有了幾分熱意的驕陽。

孫太后專門來了一趟,算是見個面,也沒有不識趣的過多久留,來一下表示一下親親之誼,維持下表面的體面便是。

ωwш• ттκan• C〇

只是孫太后看着慵懶的靠在朱祁鈺懷裡的冉思娘,臉色不是很好,但是也沒開口,便離去了。

孫太后走遠了一點,嘆息的說道:“康大璫,這朝臣本來就對皇帝多有置喙,牡丹亭還有外臣在,冉貴人那般小女人的模樣偎在皇帝的懷裡,成何體統?”

“吳太后不管,是吳太后性情寡淡,這汪皇后可是六宮之主,也不管管她!”

康大璫是慈寧宮的太監,是興安的人,他笑着解釋了下泰安宮統一戰線的存在,冉思娘那般纏鬧,不過是汪皇后的任務罷了。

“哦,原來如此,想來於少保也不是多嘴的人,哀家也管不了,且隨他們去吧。”孫太后並沒太糾纏,她也管不着了。

孫太后有沒有想過在南巡的路上動手,爲會昌伯府滿門報仇,爲自己的親兒子報仇?

畢竟南巡路上,皇帝的確不如在京師那般安全。

殺了皇帝,襄王登基,看似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這人心隔肚皮,沒人知道孫太后想過沒有,但是孫太后沒有做。

這很合理。

這皇帝太喜歡釣魚了,誰知道這是不是餌?

再說了,皇帝只要還拿着稽王府一家,孫太后的親孫子們在皇帝的手裡,孫太后就只能投鼠忌器。

“濡兒走到那裡了?”孫太后詢問着身邊的康太監。

康太監俯首說道:“稟太后,稽王殿下已經到了開封府,和崇王殿下一到去了開封府河堤,查看黃河疏浚之事,還親自動手堆了半天的河堤。”

“崇王和稽王殿下,對黃河疏浚之事有些想法,都已經呈給陛下了。”

尤其是朱見深作爲稽王,居然是一個視事親王,孫太后就更不敢如何了。

陰謀之所以是陰謀,就是它見不得光。

朱祁鈺看着孫太后離去的背影,眼神中頗爲失望,這倒春寒的天氣,在靜水潭湖邊,朱祁鈺在孫太后來的時候,還專門往湖邊挪了挪。

這天時地利人和,這多好的機會!

孫太后爲什麼就不肯試一試呢?

朱祁鈺捏了捏袖子裡崇王和稽王的奏疏,他們二人的觀點出奇的一致:治黃必先治河套。

否則下游無論做什麼,都是事倍功半,甚至無濟於事。

求月票,嗷嗚,嗷嗚嗷嗚!!!!!!!!!!!!!!!

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
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