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

石亨平日裡的樣子,那真是坐下和誰都能稱兄道弟,在京師也是天天變着花樣拍皇帝的馬屁,當之無愧的大明安祿山。

這次石亨帶着將近五十萬人征伐遼東,打頭陣的先鋒就是自己的侄子石彪,大明皇帝就沒擔心過忠國公石亨和建州女真沆瀣一氣,蛇鼠一窩,殺了于謙、朱見濟、朱見深祭旗,直接在遼東反明,拿起安祿山史思明的劇本一路狂奔嗎?

朱祁鈺不擔心,于謙也不擔心,大明羣臣們也不是很擔心。

這不是石亨會不會的問題,是石亨能不能做到的問題,無論是殺于謙、朱見濟還是朱見深,都需要進行部署和規劃,但是大明軍是大明的軍隊,也是皇帝的軍隊,在大明,武將玩點擁兵自重、養虎爲患的把戲還行,讓他們帶兵造反,沒那個先天條件。

縱觀整個大明,哪個武將能造大明的反?

大明早已經完成了對軍隊軍權的細化管理,對糧餉、升遷、獎懲,這是隨着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對軍事進行政治化的結果。

大皇帝振武這麼些年,大明軍將的地位,也就好了那麼一點點,受了委屈有個地方喊冤而已,一個兵備道的措大,怒斥一個二品副總兵,這副總兵還不敢還嘴,這纔是大明武將的地位。

退一萬步講,石亨就是有那個心,有那個能力,有那麼多的擁躉,他也沒辦法造反,因爲他沒錢。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明京營軍事在陛下手裡是什麼樣的待遇?石亨能給得了同等的待遇嗎?給不了。

造反是夷三族的活兒,連個最基本的溫飽都保證不了,憑什麼跟着你把全族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造反?

所以,當軍隊沒有穩定的財政收入的時候,就失去了所有造反的物質基礎,軍隊一律不得經…

當有文臣高喊武將勢大,必然會黃袍加身,陛下你要警惕的時候,朱祁鈺都會認爲對方試圖給貓系鈴鐺。

韃清爲何會被一個小站練兵的袁世凱給拱了下去?其實很簡單,軍隊找到了賺錢的路子,那就是種鴉片,這玩意兒確實發財。

石亨在京師的時候是個混不吝的性子,可是一到了軍營,石亨就會變成令人聞風喪膽的忠國公。

“我再強調一遍,任何人輕敵冒進,爭搶戰功,無論輸贏,軍法處置。”石亨面色嚴肅的對着臨近出發的三路將領,再次重申了一遍大明軍最重要的軍隊條例。

輕敵冒進,打贏了也要死,這是唯一一條打贏了還要被軍法處置的條例。

大明在這個上面吃了大虧,土木堡天變,差點把大明給打沒了,不就是輸在輕敵冒進四個字嗎?

石亨大手一揮,用力攥緊說道:“我們三路並進,五路圍剿,這種戰法,但凡是敵人打掉了我們的某一隻先鋒,我們就會連續潰敗!所以每一路爲兩個先鋒,互相策應,冬日作戰,馳援緩慢,一旦冒進,就是將整個大明國運,賭在了你一部、萬人的悍勇之上。”

“大明軍隊戰力強悍,我們穩紮穩打,敵人就沒有任何可乘之機,我們就是要用我們強悍的實力,將對方硬生生的壓死,這就是當前最好的戰法!”

“結硬寨,打呆仗,是在絕對優勢之下,確保勝利的最好辦法。”

“於總督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于謙頗爲嚴肅的說道:“正統十四年十月份,大都督在清風店,那也是跟瓦剌人拼命,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下馬死戰,穎國公馳援趕到的時候,大都督渾身是血,那時候咱們大明剛經歷土木堡天變,不拼命不行啊,不拼命大明就沒了。”

“現在咱們要糧有糧,要甲有甲,要火器有火器,訓練有序,戰備有方,但是這個時候,大軍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驕縱。”

“陛下常說,大明唯一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所以,諸位,我和大都督的態度是一樣的,謹遵將令,冒進者斬。”

早年間的石亨,下馬死戰,帶頭衝鋒,清風店埋伏,搏一搏拼一拼,現在的石亨,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被很多年輕的將領評價爲膽小鬼。

石亨是膽小鬼嗎?他還真不是,只是那會兒沒辦法,只能那麼打,現在大明闊了,大明軍在皇帝支持下,軍備如山,糧草如海,這仗反而不用拼命了。

少爺兵怎麼了?

以前沒那個條件,有那個條件,誰不想當少爺兵!

石亨站了起來,衆多將領也站了起來,振聲說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

衆多將領齊聲高喝:“陛下威武!”

衆將領了火牌離開,朱見濟拉了下朱見深奇怪地說道:“你比我從軍久,爲什麼說陛下威武?”

“當年第一次大閱,陛下說大明軍威武,大明軍就回答,陛下威武,之後就成了大明軍見到陛下的固定見禮的話,這麼多年了,便沒變過了。”朱見深側着頭回答道。

“高皇帝神武,文皇帝英武,父親是威武,這樣。”朱見濟恍然大悟的說道。

朱見濟知道自己爹的心病,沒有軍事天賦,玩個兵推棋盤還要靠太監耍賴,都成了大明笑話了。

軍事天賦比不了,取一個威字,倒也恰當。

朱見深一聽就知道說的是什麼,直接就樂了,笑個不停。

“兩位王爺,咱們也要出發了。”石亨提醒兩位親王,別數落陛下的不是了,就你們倆是陛下子侄,說就說了,石亨和于謙可是臣子,聽了去是反駁還是不反駁?

尤其是這裡還有個受害者,于謙於少保。

于謙站起來,看着東北方向,眼睛微眯的說道:“出發!”

而此時的建州三衛,都是依蘇子河畔建立,古勒城(建州右衛)、赫圖那拉城(建州衛)、佛阿拉城(建州左衛),而以赫圖那拉城即建州衛馬首是瞻。

李滿住掌本衛、董山掌左衛、納哈朗掌管右衛,舉旗造反,就是以三人爲首。

海西女真四部,分別是江夷兩部爲烏拉氏和輝發氏,山寨夷兩部,哈達氏和葉赫氏,海西四部各遣一人蔘加會盟。

而韃靼、兀良哈、瓦剌各部的死硬分子主要是漠南韃靼八部,兀良哈一部,瓦剌若干人,瓦剌已經和大明碰過了,以阿剌知院被打到自縛陣前而告終。

野人女真也派了一個人來參加會盟,只不過是野人女真自己都沒弄明白啥情況,到了才知道是要造反,參加會盟也只是過來看看風向。

在與會之人中,最顯眼的就是沒有剃頭的漢人了,這裡面有一小撮,若是盧忠在此,一定會認出其中幾個熟人來,都是當年流放到永寧寺的犯人。

納哈朗眉頭緊蹙的說道:“這和說好的不一樣,李指揮當初和我們說的可是鬧一鬧,大明爲了安撫我們,就會給些好處,我們鬧了一鬧,好嘛,五十萬人已經聚在遼東,自旅順出關,三路並進!”

鬧一鬧,大明就給點好處,這也是建州衛的路徑依賴了,只不過這一招在景泰年間不大好用,之前一直很好用的。

漠西瓦剌人嗤笑了一聲說道:“當初阿剌知院遣使,讓女真和我們一起反明,你們自己不跟,覺得沒那個必要,現在知道大明王化的厲害了吧,那是王化?那是換種!”

漠西來的瓦剌人都是喪家之犬,人數不多,也沒什麼具體的想法,尤其是看完了大明軍新的作戰方式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打個屁!全都是真武大帝派下來的天兵天將,擡手就是雷法,大雷小雷霹靂雷,輪番轟炸。

董山真的是嚇傻了,聽說大明要動用五十萬人打過來的時候,董山還以爲是大明吹牛,畢竟五十萬人規模的調度,那可不是開玩笑,整個遼東的反賊,還沒有二十萬人,建奴滿打滿算也就六七萬人,海西女真還有三四萬,再加上韃靼、兀良哈、瓦剌,東拼西湊搞了二十萬,能打的也就一兩萬人而已。

結果大明真的來了,這一拳,建州真的遭不住。

“現在投降來得及嗎?”董山試探性的問道。

“很奇怪。”一個名叫萬全的漢人站了出來,滿臉疑惑的說道:“很奇怪,大明皇帝是會商量的,一次不行,就談兩次,唯獨沒有第三次,這次談都不談,直接開打?以我看來,就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只要我們扛得住第一波,大皇帝還是要議和的。”

萬全何許人也?山東左佈政萬觀長子,當年山東地面父母官們被李賓言和唐興設局一鍋端,最後引發了兗州孔府大案,而萬觀的長子,正是萬全。

萬全流放永寧寺後,就一直和建奴勾勾搭搭,終於挑撥着董山和李滿住舉旗反明。

萬全心中有恨!恨大明皇帝,恨大明朝廷,恨李賓言,恨這天下。

“當初大明就跟瓦拉和林議和了。”而另外一個漢人也附和着萬全說着話,他攥着拳頭大聲的說道:“必須給大明一點厲害瞧瞧,否則他們絕對不會許諾我們更好的條件!”

這個漢人有些面生,萬全不認識,不過沒關係,在這裡的漢人,都是大明朝的流放犯。

這個漢人其是墩臺遠侯,建州地面要鬧造反,他就潛伏了進來,此人名叫周順,在景泰三年從軍,還很年輕,他當然不是背叛了大明,他是以永寧寺在逃流放犯的身份,混進來打聽情報的。

他在幹什麼?他在拱火。有什麼皇帝就有什麼兵,跟大明皇帝一個調性。

李滿住終於開口說道:“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併力一戰!”

集中主力,先打擊大明的突出部,在其他方向只派少數兵力阻擊,最後攜勝各個擊破,這個戰法,是非常合理的戰法,但是這個戰法的問題就在於,大明軍配合不當,有人突出來,造成整個戰線崩潰,最終引發所有的戰線崩潰。

一旦我只一路去的一路,沒有在最快的時間,沒有在預計的時間內,獲得勝利,當其他幾路完成了既定任務,攻克了你少量兵力部署的戰線,自己就會陷入重圍之中。

趙守義站了出來,走到了正中說道:“更好的辦法是化整爲零,當大明軍拳頭打來的時候,我們退三步,一分爲多,以各個部族在深山老林裡,頻繁襲擾大明軍隊,令其疲憊不堪,大明軍勞師動衆遠來,糧餉、軍備都是極大的消耗。”

“將大明拖入戰爭的泥潭,讓他們征伐的收益遠低於所要付出的代價,他們自然就退了。”

“我們抗住三個月,大明朝堂就會有反戰之聲,我們抗住六個月,朝堂之中,反戰風力就會蓋過請戰之聲,我們能扛得住一年,大明軍就會撤軍,即便是富甲天下的大明皇帝,都無法承受如此長時間的作戰。”

“大明軍是人,不是鐵打的,他們也會累,也會有鬆懈的那一刻,我們不斷襲擾,他們也會困苦不堪。”

“只要我們能夠抵抗住一年,我們就贏了,大明就得跟我們議和,我們能扛得住三年,大明就會有邊軍養寇自重,我們能扛得住十年,大明奉天殿也未嘗不可期許。”

趙守義此言一出,所有人面色皆變。

哈拉和林沒有化整爲零的條件,最主要的就是瓦剌主力已經西進,還沒打就開始內訌,化整爲零,直接就散的哪哪都是,都是給大明帶路的叛徒。

但是建州地面不同,建州地面以女真人爲主,而且他們退無可退,既然選擇舉旗造反,那麼就得不惜一切代價,獲得勝利。

李滿住沉默了,董山在思索這個方法的可能性,而萬全想要反對,但是又說不出理由來,大明這一拳勢大力強,不避則灰飛煙滅,避開進入深山老林,頑抗到底,將大明拖入戰爭泥潭不可自拔。

周順想了想說道:“大明軍有五十一萬,這是遼東悍將範廣在景泰元年就已經在謀劃,如此十三年之後的今天,這麼多人,是來做什麼的?大明難道就沒有想到嗎?要知道,大明皇帝最擅長的就是料敵從寬啊。”

“就是咱們化整爲零,我們真的能抵抗到六個月嗎?”

料敵從寬算是一種軍事天賦嗎?

“大明真的是太不要臉了,仗着他們兵多將廣軍備糧餉多,以勢壓人!”納哈朗憤怒無比的喊着。

料敵從寬從來不是什麼軍事天賦,根本就是拿錢砸人,生生用銀子和制度,以強悍的國力,碾死對手的一種戰法,也是大皇帝陛下唯一掌握的戰法。

其他戰法,大明皇帝也玩不來。

料敵從寬不算是軍事天賦,這玩意兒應該算是非常不要臉的帝王技,不是武將技。求月票,嗷嗚!!!!!

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發新書了!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
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發新書了!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