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

禮部爲什麼一直吵吵嚷嚷,要讓朱祁鈺遴選秀女,這裡面涉及到了皇位繼承的大事,是極其合理的,除非朱祁鈺打算結束封建王朝的輪迴,否則禮部就會一直吵吵嚷嚷,皇帝納妃,是大事中的大事。

眼下的大明依舊是個醫學極其落後,孩子很有可能夭折的時代,即便是成丁的皇子也有可能會因爲各種意外死亡,而皇帝生孩子,那在朝臣眼裡,是比皇帝是否英明更加重要的事兒,一旦皇帝絕嗣,那就得旁支入大宗,就涉及到了黨錮,涉及到了王朝的根本,這便是國本所在。

章總小四乾隆皇帝的嫡子有三個相繼在成年之後,二十多歲死去,乾隆爲了嫡長這兩個字,費勁了一生的心血,最後還是落了個空。

在原來的歷史線裡,明代宗爲何從最開始的廣泛擁戴,再到後來的羣魔亂舞,皇帝沒有孩子,皇位更迭就沒有保障,人心思變、思動,景泰末年種種亂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明代宗長子朱見濟的離奇去世。

不讓禮部逼逼賴賴,只有一個解決的辦法,那就是結束封建王朝輪迴,將家天下真正的變成天下之天下,這樣一來,皇帝的傳位,對於國家、對於朝廷而言,就變的無足輕重,可有可無了。

朱祁鈺不是沒想過,可是他有自知之明,他壓根就沒那個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本事,中原這地方的國情,不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就能解決的,別說結束封建王朝,朱祁鈺能在這皇位上,把自己的活兒幹好,就完全對得大明天下黎民了。

所以汪皇后即便是滿心的不樂意,但是朝臣提了出來,汪皇后要同意,而冉思娘這個寧妃,就更沒那個資格去阻止這件事了。

禮部也有話說,他們在正統年間幹什麼?阻止皇帝遴選秀女。

正統年間,一次四百人入宮,你皇帝就是多頭龍也忙不過來,而且正統年間每次遴選秀女不是折騰的滿城風雨?

到了景泰年間,遴選秀女這種事,還得朝臣們反覆上奏,反覆勸說?

冉思娘作爲解刳院當值的醫倌,當然知道人體的極限在哪裡,這當寵可不是年輕貌美就夠了。

第二天清晨,朱祁鈺起了個大早用早膳,趕着去廷議的時候,冉思娘還在賴牀,這上午指定是起不來了。

朱祁鈺整日操閱軍馬,可不是去看看走走過場,無論是騎馬還是其他軍事訓練,在景泰年月,下盤功夫是至關重要的,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武藝卻是不怎麼樣,也就是個強身健體的效果,可是他的銃,相當的厲害。

“北伐大捷,普天同慶,臣請放夜三日全城共慶,陛下今日申時移駕至北土城觀禮,大宴賜席。”文華殿內,胡濙先說起了這慶祝大捷之事,按理來說,阿剌知院投降之事早已商定,這中秋節剛過去兩天,這慶祝事,爲何不直接安排在中秋節?

這中秋節是大明身上的一道傷疤,是京師很多家喪親之痛,禮部尊禮,可禮法在禮部從來不是不便之物。

朱祁鈺點頭說道:“嗯,朕要去的,汪皇后會一同隨行,孫太后、吳太后也會前往。”

胡濙這才點頭,孫太后那邊他其實想問會不會出席,別到時候安排了座位沒去,或者去了沒安排座位,但是他又沒法直接問,可是陛下說了出來,禮部就好做事兒了。

朱祁鈺看着胡濙說道:“遴選之事,興安跟胡尚書說了,這預算朕只批了兩萬銀,這畢竟剛打完仗,大軍仍在和林,太過於鋪張,將士在前面拼命,聽聞如此消息,實在是讓將士們寒心,還有這人數也從六人變成了三人。”

“臣遵旨。”胡濙沒有提出任何的異議,陛下能答應就不錯了,再讓陛下找到了什麼理由推脫,這禮部的面子還往哪兒擱?預算低並沒有什麼問題,這本身就不是錢的事兒,禮部也絕對不敢給陛下弄些歪瓜裂棗充數。

“沈尚書,朕把這遴選秀女之事,從八萬減到了兩萬,而後國帑出六萬,內帑出六萬,一共十二萬,這是額外的恩賞,大軍回京後,定要犒賞,將領、庶弁將、掌令官和軍士同等,沈尚書有困難嗎?”朱祁鈺又對着沈翼說道。

“大軍爲國征戰,有功就賞,有過就罰,此乃天經地義,理所應當。”沈翼罕見的、闊氣的、爽快的答應了下來,該省的地方,那是一文不花,該花錢的地方,沈翼作爲六部明公、大明廷臣、陛下心腹,也不會不明事理。

“如此,京營過年銀也要漲些,沈尚書做好規劃,若是力有未逮,可到內帑拆借。”朱祁鈺對沈翼配合的態度很是滿意。

“臣領旨。”沈翼俯首領命,京營過年銀要加錢,這件事早在年初就定下了,沈翼自然早就做好了規劃,至於拆借,有錢誰願意看內帑太監那個氣死人的嘴臉?

“江尚書以爲呢?”朱祁鈺看向了兵部尚書江淵,這犒賞事兒,當然要問兵部尚書的意見。

“陛下,這全軍同等恩賞?”江淵把握到了事情的重點,陛下這個同等恩賞,辦起來不復雜非常簡單,可是如此恩賞,前所未有。

朱祁鈺點頭說道:“這是額外的犒勞大軍北伐勞苦,同等,其他照舊恩賞便是,不患寡患不均,朕不希望這喜事變成了喪事,因爲這額外的散碎銀兩,鬧出些意見來。”

朱祁鈺當然不是平均主義的毛病犯了,而是這軍隊向來便是能簡單,絕對不要複雜,論功行賞當然不可能同功同等,但是這額外的恩賞,無論怎麼分都會有意見。

那孫鏜帶着四勇團營長途奔波到了輪臺城,這一走就是一年,結果到了地方,就搞了搞城防,看了場戲,這論功行賞本來就少,這額外的恩賞下去也比四武團營、四勇團營少,反而有了仇怨,喜事變成了喪事。

這筆錢,就是跑腿錢,人人都有,人人都一樣。

“臣遵旨。”江淵仔細思考了下,還是認同了陛下的想法,本就是意外之喜,陛下省出來這遴選秀女的錢,無論誰鬧意見都不佔理。

廷議仍在繼續,四川又鬧出了民變,而這一次是苗民作亂,四川總兵官已經前往平叛,事情不大,有苗民的土官不滿改土歸流損害世官土司的利益,便嘯聚鬧事,這改土歸流是大策,土司不鬧朝廷還找不出理由來改土歸流,這一鬧,反而朝廷有了理由。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四川鬧了民變,地龍翻身,又出了天災,地震波及範圍極廣,戶部提議災逋蠲免三年與民修養生息。

江淵卻揶揄道:“沈尚書這麼闊綽,這一省稅賦災逋蠲免,一開口就是三年。”

沈翼也是感慨的說道:“天災人禍,我倒是心疼這三年稅賦,可是這民變在前,天災在後,朝廷再催藁稅,豈不是逼得老百姓造反?到時候別說三年稅賦,五年八年能緩過勁兒來,便是燒香拜佛了。”

沈翼很精明,算盤打的叮噹響,這看似免了三年,但是不免,五年十年收不到,更虧。

“正統三年四川地震,那次甚至波及雲南、貴州等地,朝廷商議了半天,最後也是全災免七分,遭災免五分,其餘災逋改折。”江淵說起了往事,說到底,現如今還是戶部闊綽了,才能免這三年,正統年間,地震更厲害,不過也是災逋改折而已。

朱祁鈺眉頭一皺疑惑的問道:“都天災人禍了,還能收得起來?人都沒了,在廢墟里徵稅?”

沈翼斟酌在斟酌後,纔開口說道:“朝廷問地方要,地方問府州縣要,府州縣就得想辦法,一筆爛賬。”

沈翼真的不想提起正統年間的那些爛事,實在是糟心,就以正統三年的四川地震爲例,朝廷窮的當褲子了,自然不肯全部蠲免,那層層加碼之後,遭殃的反而是最窮的百姓,結果就是麓川趁機反叛,鬧了起來。

朱祁鈺瞭然,正統年間的賬本,和沈翼說的一樣,就是一筆爛賬,寫滿了缺錢,至於府州縣問誰要,肯定不是誰有錢問誰要,反而是誰沒錢問誰要,畢竟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了。

浚國公陳懋再次上奏,交趾仲秋豐收,開始交納藁稅,將會從峴港海運至密州市舶司,最終運抵京師,這是復設交趾後的第一次納賦,浚國公打算親自押解入京。

“浚國公年事已高,身體欠安,不妥不妥,讓浚國公的長子押解便是。”朱祁鈺聽聞戶部奏稟,立刻擺手說道:“浚國公已經不是當初在福建平定葉宗留鄧茂七民變時候了,連唐指揮上奏都說浚國公已見頹色,不妥,禮部擬詔,無需如此奔波。”

江淵面色猶豫但還是說道:“浚國公的意思是最後回來看一眼。”

江淵沒說太過明白,但是話裡的意思,大家都清楚,其實陳懋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想回來再看一眼大明,所以才親自押解漕糧回京。

“既然如此,那便如此吧。”朱祁鈺擰了擰眉心開口說道,他清楚的知道陳懋老了,但是他還是不太願意接受,總覺得不折騰,就能把人留的更久一些。

這位在朱祁鈺剛登基,大明風雨飄搖之時,穩住了大明東南局勢的浚國公,終於臨近了人生的終點。

“陛下?”胡濙忍不住開口說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胡濙比陳懋年歲還長,他其實也多少感覺到了自己日子快到了,陛下是個至情之人,不必過於感傷。

“嗯,把北伐大捷的捷報,給浚國公抄錄一份送去,讓他也高興高興,繼續議事吧。”朱祁鈺頗爲平靜的說道。

陳懋已經將自己的身後事想好了,他關於交趾的若干想法,都已經送到了朝廷。

他的孩子都不通軍務,鎮守交趾,任交趾總兵官,但不視事,一應軍事都由大明差遣任命,陳懋希望交趾成爲大明的四方之地,即便是和眼下的雲南那樣,便足夠了。

陳懋的兒子不通軍務,可是陳懋征戰多年能沒有心腹?

陳懋並沒有對自己的心腹過多的舉薦。

陳懋在正統年間丟過爵位,他知道朝堂這水到底有多深,他若是薨了,他無論舉薦了誰,都落不到什麼好下場,索性誰都不舉薦,是他的心腹不假,但首先是大明的將領。

兵部則拿出了早就擬好的名單,交趾諸多將領會被調換,這是一整輪的人事變動顯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準備。

朱祁鈺看了許久,而且還要等於謙回京之後,再經過五軍都督府的商定,最後批覆這份調防名單。

人還沒走,朝廷已經在準備涼茶了,這就是政治,無情纔是基本底色,前一秒朱祁鈺還在爲陳懋的年老感傷,後一秒他就開始主持調防陳懋心腹的事兒了。

胡濙頗爲欣慰,朝堂或許幼稚,但是陛下和這文華殿裡,個個都是無情之人。

朱祁鈺會厭倦這種無情的權力遊戲嗎?並不會。

權力,權力就是一切,僅僅一個七品的知縣事,就是一方青天,頭天晚上做個夢,只要想,第二天就能實現,這就是權力。

曾任福建長樂縣縣令,現在的福建知府殷謙,曾經在長樂縣任上上奏過一件事,他頭天在茶樓聽戲就對左右說了句音正,第二天就有人把這唱戲的女子送到了他的府上,殷謙自此之後再不敢去聽戲了,殷謙這才明白權力是何等滋味。

朱祁鈺散了朝回到了講武堂,他要到大別墅換身衣服,然後去京營大營操閱軍馬,到了大別墅,冉思娘這睡到了晌午還沒起牀。

“趕緊收拾收拾起來了,黃昏有大宴賜席,兩宮太后都要到,你若是到晚了,或者不修邊幅,被太后罵了,可不要哭鼻子。”朱祁鈺換好了衣服,對着已經醒來還在牀上賴着的冉思娘說道。

冉思娘本來懶懶散散,一聽吳太后也要到,立刻嚇得一激靈麻溜的爬起來收拾。

孫太后不敢對泰安宮的事兒說三道四,可吳太后要是怪罪,冉思娘這個當寵的寧妃,也吃不了兜着走。

“晚上是不是有煙花要看?”冉思娘一邊挑衣服一邊詢問着。

朱祁鈺笑着說道:“那自然是有大煙花可以看,十寸彈二十斤火藥,黑龍炮一炮不過二十斤火藥罷了,一共六十六響,只有一盤,放一盤要一萬銀,禮部要放兩盤,朕還不捨得呢。”

“那麼多的火藥,不會有事吧。”冉思娘無不擔心的說道。

第十二章 吊!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推薦幾本書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
第十二章 吊!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推薦幾本書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