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

徐有貞和南鎮撫司指揮使楊翰之間產生了一些小誤會。

徐有貞以爲自己大限時間到了,所以在抓緊時間,完成自己最後一批的圖紙。

“我們要不要告訴他,陛下只是宣見,而不是要他拿他?”唐興看着忙忙碌碌的徐有貞,面帶不忍的說道。

大家都是緹騎,都知道,人在什麼時候是最害怕。

就是案犯在知道自己死期,等待死亡的這段時間,是最讓人惶恐的一段時間。

詔獄裡的那些臨死之人的種種怪相,有妄想昇仙的、有撞牆的、有咬舌自盡的,讓人唏噓不已。

楊翰搖頭說道:“他到了松江府地面,都快兩個月了,就是再忙,去一趟松江府面聖,總該有吧,一個來回,也就一天的功夫。”

“再說了,是他自己想岔了,能怪咱們嗎?”

陛下心裡多少是有點氣的。

在帝制之下,把一個皇帝惹毛了,親自派人來請,徐有貞多少是讓陛下受了委屈。

那作爲大明皇帝的鷹犬,讓徐有貞擔驚受怕一天,非常的合理。

徐有貞忙碌了整整一個晚上,在破曉的晨曦之下,徐有貞才沐浴更衣,換上了朝服,跟着錦衣衛的緹騎們,登上了飛翼船,向着松江府而去。

一上船,徐有貞便昏昏沉沉的睡去了,連中途從船換車都沒醒來,還是兩個緹騎擡上了車駕。

飛翼船是單桅帆船,這船快是快,可是乘坐的感覺,卻是極爲顛簸,稍微有個浪頭,船就是一陣的山搖地動。

而徐有貞鼾聲如雷,看起來是很久很久,沒有好好休息過了。

唐興和楊翰也是面面相覷,他們本來打算藉着誤會嚇一嚇徐有貞,可是這徐有貞似乎真的不當回事兒。

徐有貞不怕嗎?

徐有貞從夢中驚醒的時候,怪叫了一聲,迷茫的看着周圍。

在夢裡他被大皇帝扔進了詔獄之中,過了一遍五毒之刑後,才被押送了刑場。

在夢裡,徐有貞夢到了自己在菜市口被斬掉了腦袋,這才嚇醒了過來。

楊翰看着徐有貞醒了過來說道:“徐巡撫,到了。”

“閻王殿嗎?”顯然還沒有從完全睡醒的徐有貞,下意識的以爲自己已經死了。

而楊翰和唐興就是那牛頭馬面,把他扭送到了地府。

“哈哈哈!”唐興和楊翰終於笑出來,狂笑不已。

一時間,車駕之內,充滿了歡樂的空氣。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徐有貞顯然是很在乎自己這條命的,否則就不會做這個夢了。

徐有貞到底還是怕了。

唐興用力的拍了拍徐有貞的胳膊,大笑的說道:“陛下讓楊指揮宣徐巡撫覲見,僅此而已。”

“覲見?哦,覲見!”徐有貞完全醒了過來,摸了摸袖子裡的奏疏,終於完全醒了過來。

車駕停在了松江府別苑的門前,徐有貞慢慢下車,走到了御書房,見到了陛下。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徐有貞三拜五叩行了一個大禮。

朱祁鈺算了算,距離上一次見徐有貞還是上一次。

景泰五年徐有貞結束了景泰安民渠的修建,回到了京師覆命。

徐有貞這又黑了許多,瘦了許多。

大皇帝看着還算恭敬的徐有貞,平靜的問道:“平身吧。”

“徐巡撫掛着大明正三品工部左侍郎巡河,到了崇明島,說要次日覲見,這一個次日就次日今天,徐巡撫的次日是倆月?!”

“這是差事太忙,還是把朕給忘了?”

“你到底在幹什麼啊?”

是不是在找死?朱祁鈺在心裡補了一句,今天不給個讓人滿意的答案,徐有貞就是在欺君罔上!

徐有貞當年在京師之戰是堅定的南遷派,而且還是稽戾王黨羽,也是堅定的迎歸派,就是割地賠款把稽戾王換回來繼續做皇帝的迎歸派。

這等在皇權交替之中,站錯隊的傢伙,早就該一刀砍了纔是。

徐有貞得虧有一手絕活。

在京師之戰打完之後,這廝二話不說跑到了張秋治水,跑得太快,朱祁鈺都沒來得及清算丫的。

這廝治完了張秋,又一路巡河到了靖安,治理河套,修築了景泰安民渠,匆匆進京面聖,連夜都沒過,馬上南下治理烏江。

朱祁鈺是非常討厭徐有貞的,整個大明朝人人皆知。

徐有貞能活着,完全是他治水。

“臣幹了這些。”徐有貞趕忙從袖子裡掏出了奏疏,交給了興安。

朱祁鈺看着這厚厚的一摞奏疏,打開看了看筆跡,確定了徐有貞這奏疏,不是一天寫成的。

“臣欲於大江中建一鐵橋,由武昌接漢口;再於襄河建一鐵橋,由漢陽接漢口,將來二橋落成,既可免風波之險,天塹亦可通途…”

“很好,想法很不錯。”

朱祁鈺認真的看了許久的奏疏,才慢慢合上說道:“想得挺美的,也計劃的挺周詳的,但是不能建,興安,歸檔吧。”

徐有貞的奏疏非常好,但是朱祁鈺不能批。

徐有貞一聽就有些急了,急切的問道:“陛下,黃河水,大江橋,治不好,修不了。”

“臣這個奏疏爲什麼不行呢?”

“而且陛下,只需要一百七十萬銀幣,工期三年到五年,就能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啊!”

徐有貞在奏疏中,提到了他的暢想,他想在長江上建座橋。

確切的說是徐有貞在武昌府規劃了三個修橋的路線。

從武昌蛇山到漢陽龜山;從武昌鳳凰山至漢陽龜山;從武昌徐家棚至漢口。

還進行了橋樑設計標準、橋式選擇、工程預算方面,作了詳細規劃。

規劃十分周詳,連工程預算都做好了。

以徐有貞簡在帝心,聖眷正隆的狀況,徐有貞這橋,但凡是修的有一點問題,那徐有貞自己腦袋搬家事小,連累家人事大。

徐有貞的想法不可謂不大膽,而且提出了三種修橋的方法,每一樣,徐有貞都進行了一番驗證,切實可行。

朱祁鈺倒不是擔心奇觀誤國,一百七十萬銀幣,就是戶部不肯給,大明皇帝從內帑劃拉劃拉,也能批給徐有貞。

朱祁鈺看着徐有貞十分確切的說道:“三丈深的旱期修築河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你的想法都很不錯,但是目前大明造不出來。”

“而且你提出的鋼架橋,想法更好,但是伱知道你這一座橋需要的鋼,要多少嗎?”

“以眼下大明一年所有產的鋼都給你,都不夠,而且這鋼料還不見得能達到你的預期。”

徐有貞喃喃的說道:“造不了?”

朱祁鈺肯定的說道:“造不了。”

大明的鋼鐵產量與質量,是限制大明皇帝敲奇觀的根本原因。

主要是質量。

不是他不想建,是大明眼下的生產力,真的做不到。

徐有貞確定旱澇期,是爲了疏浚長江主幹道,這一點上,徐有貞沒有忘記自己的本來職務。

朱祁鈺和徐有貞聊起了長江主幹道的疏浚事,這是目前大明能夠實現的,而且經過長期的疏浚事,大明的工部也能積累技術經驗,這些經驗極其寶貴。

“疏浚烏江的時候,就沒有當地的土司阻攔你們嗎?朕知道烏江沿途的碼頭可不少。”朱祁鈺疑惑的問道。

徐有貞沒有猶豫的說道:“有。”

“都是怎麼解決的?”朱祁鈺眉頭一皺,意識到事情可能不是那麼簡單。

“殺。”徐有貞言簡意賅的說道。

徐有貞趕忙解釋道:“最開始疏浚烏江的是大明的四威團營,昌平侯楊俊楊都督,哪裡會慣着他們?”

“最開始疏浚的時候,就有人暗地裡下絆子,被楊都督剿了幾次之後,便沒人阻止了。”

楊俊平定播州楊氏的叛亂之後,進行了爲期一年的清剿餘孽的平叛工作,隨後又在貴州駐紮了一年纔開始回京。

襄王南下貴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貴州地面,從軍管狀態,改土歸流,恢復民生。

軍管是一種特殊的狀態,餘孽就是個框,啥都能往裡面裝。

從貴州到京師一封書信要走九十天,楊俊事無鉅細的奏稟,再得到朝廷回函後再行動,那黃花菜都涼透了。

朱祁鈺瞭然點了點頭說道:“若是有人阻撓水路疏浚事,羈押、查補,該砍頭砍頭,該流放流放,別慣着他們。”

“長江主幹道的四萬裡水路疏浚事,朕就交給你了。”

“你有什麼要求,現在就說。”

徐有貞想了想問道:“陛下,當初昌平侯楊俊在貴州組建了將近兩萬的工營軍,能不能將他們納入朝廷京營的範疇?”

“這長江主幹道的四萬裡,長江總里程近二十萬裡水路的疏浚事,以及日後巡檢司巡檢等事,都需要他們。”

這兩萬的工營軍朱祁鈺知之甚詳,昌平侯楊俊對這件事事無鉅細的稟報過,疏浚水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需要一隻專業化的工兵營進行技術積累。

朱祁鈺說道:“此事昌平侯已經跟朕提過了,兵部那邊正在覈準,過幾天就廷議,應當沒什麼問題。”

“還有其他的需要嗎?”

徐有貞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已經沒有什麼想要的了。”

徐有貞說的是肺腑之言,之前他去張秋治水,就帶着朝廷一紙公文就去了,後來到了靖安治理河套,他用掉了朝廷二百九十萬銀幣的預算,到了治理烏江的時候,他有了一批極其專業,人數高達兩萬人的工兵營。

現在陛下又解決了這兩萬人的編制問題。

陛下給的真的太多了,徐有貞也不好意思要什麼,至於預算,計省早就給他盤明白了,多退少補便是。

若不是給了這麼多,徐有貞也不會白日做夢一樣的想要在長江上修大橋了。

朱祁鈺眉頭一皺說道:“你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需要什麼儘管提就是了。”

“已經夠了。”徐有貞俯首回答道。

朱祁鈺只好點頭說道:“好吧,若是有什麼需要,不要硬撐着,上道奏疏就是。”

徐有貞是給朝廷辦事,給百姓謀福祉,朱祁鈺就是再不喜歡徐有貞也不會耽誤公事。

“臣告退。”徐有貞算是正式領了大明四萬裡水路疏浚事,將帶領工兵營,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水路疏浚,通衢九省之地。

徐有貞快要退到門口的時候,忽然開口說道:“陛下,武昌長江大橋,真的不修嗎?”

朱祁鈺極爲認真的說道:“至少也得等二十年,得等鋼鐵、水泥等產量上去,質量更好,才能修築。”

“臣明白了,臣告退。”徐有貞再次行禮,離開了御書房。

朱祁鈺認真的琢磨着徐有貞開出的條件。

這兩萬人的工兵營是正式編制,朱祁鈺倒沒有吝嗇,道路硬化和水路疏浚,都需要一隻專業的工兵營。

這兩萬人正式編制之外,徐有貞還有權按照一比二,徵調民夫扈從疏浚。

也就是說,整個長江水路疏浚,將會有超過六萬人長期操持此業。

徐有貞會帶着這六萬人造反嗎?

朱祁鈺倒是頗爲期待。

他是皇帝,不好直接動手,但是徐有貞自己沒數找死,那就不能怪他這個皇帝薄涼寡恩了。

徐有貞不知道御書房裡的陛下正在計劃着“平叛”,他找到了于謙,和于謙細細商量着關於四萬裡水路疏浚之事。

于謙是四萬裡和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的提出者,而且陛下還把三皇子取名朱見浚,可見陛下的重視。

“徐巡撫,多日不見,消瘦了許多。”于謙倒不是客套。

九年前,徐有貞還是略顯富態,現在精瘦精瘦,但是這眼神卻是越發的堅毅。

于謙和徐有貞已經有數年未見。

徐有貞品着蒙頂甘露,倒是頗爲平靜的說道:“於少保比之過去,富態了許多,氣色也好多了。”

于謙是堅定的堅守派,還主持朝局迎立新君,兵部尚書于謙和左都御史徐有貞在京師之戰中,是真正的政敵。

這仇人見面本應該分爲眼紅,但是彼此卻極爲的平靜。

時光荏苒,九年一晃而過,陛下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於少保是對的。

而他徐有貞只能在水利事上,當個打灰人。

“徐巡撫有沒有打算回朝?”于謙斟酌了一番說道:“眼下大明正值用人之際,徐巡撫回朝,謀個尚書,直入文淵閣,也不是什麼難事。”

徐有貞的名望早就夠了,九年了,徐有貞考成法年年甲上,也該挪一挪了。

“昔日不過是政見不一,道不同不相爲謀,過去也就過去了。”于謙說的頗爲認真。

他作爲政斗的勝利者,只要陛下還沒倒下,他就會一直贏下去,這個時候,他放過了徐有貞,提出了和解,是大度。

于謙不止一次和人和解,比如他和武清侯石亨在官山議事臺和解,當初在大同府鬧到生死不容的地步,最後還是和解了。

于謙有容人的肚量。

而且這麼久過去了,徐有貞在地方九載,所作所爲,也證明了徐有貞也在改變。

陛下厭惡徐有貞,並不是徐有貞不能升遷的原因,可百官之首于謙和徐有貞是政敵,這就導致了徐有貞無論是倖進還是升遷,都是難如登天。

徐有貞搖頭說道:“一道都江堰,美名萬世傳,治水無小事,足以慰平生。”

這是一首完全沒有詩格的打油詩,徐有貞作爲進士出身,必然會作詩,只是他已經無所謂而已。

“我這人偶爾會犯蠢,今天上奏提議建造武昌長江大橋,就被陛下否了,所以就不回京了,安穩治水,日後說不定能當個龍王呢。”徐有貞說的非常輕鬆,他的確無意回京。

于謙顯然把握住了重點問道:“武昌長江大橋?”

徐有貞眼前一亮,頗爲興奮的抖了抖袖子,從袖子裡掏出了一本厚厚的筆記說道:“不瞞於少保,我這一路南下,可是選了不少造橋的地方,大約有百餘處!”

“百餘處?!”于謙拿過了那筆記,他不停的翻動着說道:“陛下怎麼說的?”

徐有貞心頭五味雜陳的說道:“陛下說不讓建。”

(本章完)

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
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