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

高道德劣勢,可以翻譯翻譯就是要臉。

在尼古勞茲看來,殖民這種低道德的事情,大明人根本做不到,大明的商賈做點壞事都是暗地裡,畏首畏尾,搞個店塌房生意,還要顧忌名聲。

再觀羅馬的威尼斯商人,那做起事來,羅馬皇帝只能吊死威尼斯總督泄憤,但是於事無補。

賀章想要出使韃靼,能夠說服諸部,說服陛下,何嘗不是因爲高道德劣勢?

朱祁鈺答應這件事,既不是畏懼朝中風力,也不是害怕韃靼人急眼,只是種了這麼久的樹,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朱祁鈺作爲大明皇帝,總不能把韃靼人車輪以上的男丁全部殺掉,即便是朱祁鈺能下這個狠心,大明京軍人人變成屠夫,那也不是朱祁鈺想看到的。

歷史也證明了,大屠沒有什麼用。

金國當年統治蒙古諸部的時候,就三年一次減丁的政策,每隔三年就去草原屠一茬,結果生生屠出一個成吉思汗來。

大屠只會把彼此逼上絕路。。

季鐸回到了官邸,見到了久違的家人,他是邊軍指揮使,但是因爲在京師活動頻繁,陛下把他的組織關係從地方轉到了京官。

具體做法,就是陛下剛在奉天殿給他升了官,他現在依舊是大同府指揮使,但同時是錦衣衛指揮同知。

現在季鐸是地地道道的京官,因爲需要平衡地方軍和京官軍的關係,所以季鐸依舊掛名大同府指揮使。

季鐸很快就去拜訪了一趟賀章,季鐸答應了陛下,這次出使韃靼部由賀章前往,那季鐸也要去和賀章見一見。

賀章熱情的接待了季鐸,只是羨慕的看着季鐸身前的那塊奇功牌,也只能羨慕。

這纔剛回京,這帶着奇功牌四處炫耀,季鐸就已經學的有模有樣了。

季鐸不是久立朝堂,總是四處活動,不知道沒有奇功牌在朝堂上,過得有多麼的不自在,賀章的職位沒有奇功牌傍身,就代表着他德不配位。

胡濙、于謙、江淵等人上朝,奇功牌都帶在身前,一副老子大明功臣的模樣!

當得知陛下的決定之後,賀章便更加熱情了。

禮部不是問題,禮部最聽皇帝的話,只要皇帝肯,那禮部尚書胡濙斷然沒有阻攔的理由。

“也就說抹豬油可以防凍嗎?”賀章當然知道塞外的苦寒,但是這種防凍的手段,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季鐸側着身子說道:“嗯,說起來就是女人用的手脂,就是塗手的那個東西。”

“我在東勝衛的時候,浣洗的女子,會用這個東西防止洗衣服的時候手長期浸泡龜裂,不過用豬油更加方便罷了。”

賀章這才瞭然,此物的來源,才感慨萬千的說道:“莊子·逍遙遊裡,記載過一個故事。”

“說宋國人擅長製作不龜手之藥,後來吳國的君王得到了這個方子,選擇在冬天和越國作戰,越軍手腳皸裂,手不握持,吳國大勝。”

“季指揮還真是觀察細緻,受教了。”

季鐸一愣,細細詢問了下這個故事。

故事的梗概的確如此,不過宋國人的不龜手之藥的方子,是賣給了一個商人,而這個商人,獻給了吳王,因爲大勝,被分封了土地,賜予了爵位。

莊子記錄的這件事,主要是教諭世人,用的地方都一樣,但是收穫卻完全不同。

季鐸和賀章又聊了許久,才離開了賀府。

賀章看着季鐸離開的背影,才關上了家門,久違的露出了笑容。

賀章的妻子陳氏,這些年跟着賀章東奔西走,見識到了賀章的起起落落,原來意氣風發想要踩着胡濙上位,可是卻被胡濙臭罵一頓,攆出了京師。

現在胡濙又把賀章從四川給撈了回來,戥頭案的大功勞和賀章擦肩而過,雖然升了官,但是她的丈夫卻整日裡鬱鬱寡歡。

回京之後,陳氏第一次看到賀章臉上的笑容。

“去塞外可不比在京師,萬事多留個心眼,若是遇到危險,千萬要跑,他們可不是雲貴川黔那些苗民,他們害怕朝廷,不見得韃靼人害怕。”

“你要是萬一…我們母子可怎麼辦啊?”陳氏開始爲賀章收拾行囊,這一出使,不知再見是何日了,而且很危險,難免就會有些絮叨。

但是男人做事,她陳氏也不能攔着,只能抱怨幾句了。

賀章搖頭說道:“你錯了,雲貴的苗民並不怕朝廷,他們更怕黔國公府,韃靼人也更怕陛下,陛下的刀子,殺人不見血啊。”

“我心裡有數,即便是大明和韃靼人正面打起來,我出使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因爲我是大明的使節。”

陳氏看着賀章的模樣就搖了搖頭,當年被趕出京師的時候,賀章和劉吉作爲同鄉,劉吉爲賀章踐行,賀章鬱郁不得志,說出了“倍之”兩個字來。

這轉眼間已經過了五年,賀章當年離京的時候,滿腔的憤恨,差點就把倍之這件事做出來了,可賀章終究是沒有做。

一念之差,天壤之別。

若是賀章真的選了用倍之的手段和陛下作對,此時墳頭草怕是已經三丈高了。

陛下又不是拿不動刀的人,破壞大明國法朝綱,皇帝甚至可能動用非刑之正司法程序,把賀章送進解刳院裡雅座伺候。

賀章沒做,所以他現在是都察院總憲,若是這趟全須全尾的出使歸來,他就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堂堂正正的做這個總憲了。

賀章坐在書桌前,寫好了一封信,用火漆封好說道:“這封信裡有給你們母子保命的東西,若是我在塞外不幸罹難,消息傳來,你立刻把這封信交給胡尚書,他會保下你們母子。”

“我賀某雖然不才,但是自永樂年間中舉至今,爲官亦算守正,可是得罪了不少人,若是我死了,樹就倒了,他們必然對付你們母子二人,這就是你們的保命之物。”

賀章這番話,其實是都察院如此糜爛的一個原因。

都察院主監察,一旦保護不了自己,人死了,樹倒了,還不算完,妻兒跟着遭難。

陳氏收拾東西的手爲之一頓,愣愣的問道:“是黔國公府嗎?爲什麼要交給胡尚書?”

賀章在雲貴川和黔國公府發生了許多的衝突,黔國公府違制,侵佔田畝三萬餘頃,賀章彈劾黔國公府,黔國公府陳情,但還是被削減了兩萬餘頃田畝。

黔國公府是權貴,現在賀章是總憲,黔國公府不敢怎麼樣,但是賀章一旦死了呢?

賀章笑了起來說道:“的確是和黔國公府有關。”

“我和黔國公府的衝突,那是公事,黔國公府做不出這等事來,做出來,他們還是黔國公?”

“我若是死於國事,那必然是英烈冊,他黔國公錯非瘋了,纔會跟我這個死人置氣,不過是一些沐氏一些旁支,動了不該動的歪心思。”

“至於交給胡尚書…”

賀章停頓了下來,他很早就在醞釀這封信,可是他不知道應該交給誰,思來想去,翻來覆去,似乎只有胡濙可以被信任,只有可以做這件事。

於少保不行,於少保太過剛正了,會把這件事放到檯面上說,到時候陛下也是左右爲難。

胡濙誠無德,做這些事,最爲合適。

“這裡面是什麼?”陳氏拿着書信疑惑的問道。

賀章想了想說道:“不上臺面的爛事,黔國公府的一些爛人和三大宣慰司裡外溝通的爛事,和黔國公府沒什麼太大關係。”

“因爲不能上稱,所以纔會讓胡尚書去處理。”

黔國公沐斌景泰元年離世,離世之後,沐斌子沐琮尚在襁褓之中不得鎮,不得不讓定邊伯之孫的旁系沐璘代鎮。

沐璘善戰,在雲貴本就有威名,但本身年齡不大,所以黔國公府的一些旁支,就盯上了沐璘這個代鎮。

這裡面就是一些賀章收集到的證據,但不是鐵證。

黔國公府一向忠誠,即便是到了旁支手中,這一點絲毫沒有改變,沐璘畢竟是代鎮,也不太好處理一些人。

而且這件事不太好上臺面上說,若是陛下因此牽連黔國公府,甚至動了黔國公府內遷的心思,那大明雲貴邊疆立刻就會有大患。

但也算是功勞一件,是賀章留給妻兒的“買命錢”。

“若是我回來了,我自然會和繼續追查下去,就不勞胡尚書代辦了。”賀章叮囑着妻子。

陳氏小心收好了信,抿了抿嘴脣說道:“一定要活着回來。”

“安心。”賀章又坐到了書桌前,並未動筆。

他在這一刻,恍然明白了胡濙的真正目的。

胡濙的目的,當然有挾私報復,當了四十年的官,他被人在奉天殿上,被人罵無德,胡濙要沒點脾氣,那還能坐得穩禮部尚書?

說胡濙作爲奇功牌在身的明公,還是希望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

胡濙這麼折騰他賀章,也是錘鍊他,讓他真正的成長起來,把都察院的歪風邪氣徹底殺住。

大明從冬序之中走了出來,但是都察院像是仍在冬序之中,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

賀章忽然發現自己陷入了胡濙的邏輯陷阱之中,他被坑的這麼慘,還要感謝這人,甚至還要將家人的生死,用大功託付給他。

賀章悔不當初,自己就不應該彈劾胡濙無德。

次日起的清晨,禮部開始了一日的部議,許久沒有出席部議的胡濙,罕見的出現在了部議之上。

胡濙現在很清閒,畢竟歲數大了,精力限制了胡濙,他每日去泰安宮教授皇嗣們讀書,還要爲陛下洗地。

但是沒有人懷疑胡濙在禮法上的專業。

“這次陛下決定讓賀總憲去,大家都清楚,胡某和賀總憲的矛盾,但是,國事爲重,陛下爲先。”胡濙首先表明了態度。

他始終奉行的一個基本準則,爲人臣第一要務,就是要有恭敬之心,無論陛下基於什麼考慮,既然陛下已經下定決心,那胡濙就會堅定的執行下去。

他不會和陛下的意見相左,這是他的生存之道。

胡濙對着坐在旁邊的楊善說道:“鴻臚寺卿楊善,告訴脫脫不花,脫古思猛可和馬可古兒吉思兩個韃靼王子,可是在天津衛的四夷館就學。”

“賀章要是掉了胳膊,脫古和馬克就掉個胳膊,賀章要是掉了腦袋,脫古和馬克回到草原,就只剩下一個腦袋。”

楊善猛地打了個哆嗦說道:“真的要這麼說嗎?”

胡濙確切的說道:“脫脫不花那個字,大家都清楚,說的彎彎繞繞太多,他聽不懂。”

“我和賀章之間有仇怨,我不能讓他成爲英烈,如果那樣,日後我就不能罵他了。”

“大明禮部尚書誠無德,就這麼告訴脫脫不花。”

“是。”楊善想了想領命。

胡濙聽到楊善的回答之後,才繼續說道:“近日,有關新曆法之事,吵得很兇,新曆是陛下要推行的,也是大明所需,這是正事,十大曆局正在覈算新曆,忙得日夜顛倒。”

“讓他們閉嘴,不要耽誤正事。”

“如果翰林院的翰林,國子監的太學生實在閒的沒事幹,吳掌院,麻煩你多出幾份算學卷子,讓他們忙一點。”

讓狺狺狂吠之徒閉嘴,這件事坊間那些書舍簡單,禮部吹吹風,他們自然不敢多說,可是國子監的太學生和翰林院的翰林,都察院的清流們,可不怕他們禮部。

胡濙搬出了大殺器,吳敬。

吳敬翰林院掌院事的職位,本應該是狀元郎柯潛的,可是吳敬因爲更符合陛下的需要,擔任了這個掌院事。

柯潛這個軍生出身的狀元郎,去邊方抓細作了。

吳敬的算學題可以多一些,可以難一些,讓這幫人有事做,忙起來,就沒那麼多功夫嚼舌頭根兒了。

洪武年間的大統歷,沿用至今,其實已經不太能用了,這些所謂的清流,只會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廢的說辭過日子。

比禮部還要守舊,比禮部還不懂的變通,這怎麼可以?把禮法變成了不便之物,禮部豈不是和陛下站在了對面?

吳敬俯首說道:“這個好辦,陛下那邊有三十八套,都是因爲比較難,被陛下留中不發的卷子,拿出來足夠了。”

“嗯。”胡濙知道陛下擅長算學,也擅長工科,甚至會親自到石景廠燒簧鋼做表。

大明皇帝,有些奇奇怪怪的小愛好,不足爲奇。

“那麼今日的部議,開始吧。”胡濙坐直了身子,處理起了部事。

禮部侍郎右侍郎吳寧開口說道:“稽戾王以民禮下葬,稽王府卻仍有世子,朝中有議,認爲這不符合禮法。”

“若是稽王世子承襲稽王爵,那稽戾王應改親王禮,若是稽王世子不承襲稽戾王爵,就應該循建庶人之例,貶黜爲民。”

“最近這種風力稍起,胡尚書,怎麼辦?”

胡濙拿起了桌上的題本,看了半天。

這的確是個禮法問題。

要是讓稽王世子朱見深承襲稽王,那就得給稽戾王的墳頭修瓦加舍,最少也要用青瓦。

現在稽戾王的墳頭孤零零的就一個墳丘,若不是立墓碑,連墳頭都找不到。

給稽戾王墳頭添磚加瓦,那就是在扯陛下的大嘴巴子。

胡濙笑着說道:“此事,我已有妥善處理之法。”

禮部衆人早就爲這件事撓禿了頭,這胡尚書就有解決之法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
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