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

朱祁鈺並沒有過多的解釋關於李凝兒的事兒,他是皇帝,他已經說了,日後不要讓李凝兒再給她彈琴唱曲,意思就是不要再出現這種接觸接觸的機會。

汪皇后是個心思很細膩的人,她聽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女子學舍最終被定名爲了巾幗堂,第一次招納的女學子大約有四百餘人,而且多數已經確定了下來。

嘴上說的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的不僅僅只有女人,京中那些達官顯貴們,把女兒很積極的送到了巾幗堂。

所以,想要吃掉奏疏的吳敬,最終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立下的賭約了。

朱祁鈺在巾幗堂待了兩個多時辰,終於將整個巾幗堂上上下下看了一遍。

“這是七萬銀幣的票證,可以到內帑隨時支取。”朱祁鈺給了汪皇后一張支票,就是當時吳敬得到了戶部的批條,送回泰安宮的那張支票。

汪皇后拿過了票證搖頭說道:“太多了,用不了這麼多,我雖然不幹朝政,可是還是知道七萬銀幣的分量,這可以買一萬匹好馬,組建一支千人隊騎卒,能保證三千夜不收家眷十年所需了。”

“夫君,真的太多了。”

朱祁鈺握住了汪皇后的手說道:“拿着吧,朕的娘子做事,朕定然鼎力相助。”

“朕先回講武堂了,下午還有鹽鐵會議,對了,今天朝議的時候,有朝臣提出來,要讓澄兒移居東宮,畢竟已經那是太子了。”

朱見澄已經是太子了,按照大明的制度,的確是應該移居東宮,開始太子教育。

汪皇后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還是在泰安宮好些,我對那些講筵學士不信任,還是讓於少保、胡尚書、王尚書教他吧。”

“那些個講筵學士教的那些東西,空洞無物,怕是再教一個稽戾王出來,我不樂意澄兒變成那般模樣。”

“前段時間吳太后要嫡庶有別,夫君不同意,我也不同意,出了泰安宮,澄兒指不定被他們教成什麼樣。”

“夫君覺得應當如何?”

朱祁鈺看着汪皇后笑着說道:“夫妻同心,我也是這麼想的。”

大明儲君的教育問題,是大明曆來博弈的重點。

比如嘉靖皇帝和朝臣們博弈,最後弄了個二龍不相見的忌諱,隆慶皇帝甚至超過十二年,一次都沒見過他爹的面兒。

汪皇后一向對外廷那些個文官們不是很信任,她的夫君不是個糊塗的人,泰安宮爲何那般模樣,整日跟防賊一樣,汪皇后心裡有數。

甚至汪皇后也猜測過夫君對李凝兒爲何如此牴觸的原因。

因爲李凝兒的爹是李秉,外廷文官。

陳婉娘出身煙花世界,冉思娘雖然是名門之後,但是長期屈居播州楊氏的繡花樓內,被人當成貨物一樣待價而沽,埃萊娜是羅馬公主,是地地道道的蠻夷。

這些女子入宮,陛下喜歡也好,憐憫也罷,大男子作祟負責也行,這些女子共同的特點,都和文官沒有丁點的關係。

陛下時常對文官有警惕之心。

“那朕就駁了他們,太子還住泰安宮,再等幾年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再言其他。”朱祁鈺做出了決定,還是再養幾年,等性子定下來,再談遷宮之事。

汪皇后不無擔憂的問道:“會不會有麻煩?那羣老學究,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也就是嘮叨幾句罷了,不礙事,安心。”朱祁鈺倒不是很在意。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傢伙,真的折騰不出什麼大事。

汪皇后有些無奈的說道:“夫君,愈兒怎麼辦,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本來就不愛說話,就更不愛說話了,整日裡只知道練功。”

汪皇后對朱愈很好,視若己出,但是朱愈自己本人知道了身份,沒鬧沒吵,安安靜靜。

朱祁鈺對這孩子也沒辦法,整個泰安宮裡的就屬朱愈穩重。

“朱見薇是不是和愈兒關係最好?讓見薇多和愈兒溝通一下,咱們也沒什麼好辦法不是?”朱祁鈺想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汪皇后無奈的點頭說道:“也只有如此了。”

胡濙一如既往的來到了泰安宮教授皇嗣讀書,皇長子朱見濟、太子朱見澄、養子朱愈都到了入學的年齡,而三皇子朱見浚,還要再等幾年。

大公主朱見薇和二公主朱見芝也都跟隨胡濙和王直就學。

胡濙挨個檢查了課業之後,將朱見澄的算學課業單獨的拿了出來,並且拿出了戒尺。

“這也就是個九九口訣,伸手吧。”胡濙在教學中極爲嚴苛,朱祁鈺爲此還擔心過日後皇嗣們記恨胡濙。

九九口訣,就是乘法口訣,胡濙留給朱見澄的課業並不多,就是默寫一遍阿拉伯數字的乘法口訣。

可惜,朱見澄沒寫完,還錯了幾個。

“啪!”朱見澄結結實實的捱了一下,手掌通紅,眼睛通紅,頗爲委屈的收回了手。

朱見濟看到這兒,面色抽動了下,他想說話,可是又不能說,上次他爲朱見澄求情,結果他被捎帶着打了一下,而朱見澄被多打了一次。

自此以後,朱見濟再不敢爲朱見澄求情了。

胡濙開始上課,在上課結束之後,胡濙單獨留下了朱見濟。

朱見濟長得很像陛下,哪怕流落街頭去乞討,朱見濟的長相,最少也是四菜一湯的水平。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胡濙雖然不是很忍心,但還是開口說起了朱見濟的事兒。

朱見濟實在是太優秀了,和稽王朱見深一樣的優秀,朱見濟比朱見深還小一歲,所以朱見濟其實比朱見深更加優秀。

事事都比同齡的孩子做的更好。

朱見濟站直了身子,十分認真的說道:“我自然知道,但是不得不如此。”

“父皇的孩子,不能比他的侄子差,否則朝臣們會說閒話。”

朱見濟說得對,而且他有這份見識,並不出奇。

甘羅十二歲就能掛印做宰相,九歲的朱見濟,並不比英國公府的那個張懋差勁兒。

當初九歲的張懋進了講武堂,表現也是極爲優異。

“襄王殿下去了大寧衛,你以爲爲何?”胡濙面帶不忍的說道。

朱見濟負手而立,站的筆直,依舊不卑不亢的說道:“我知道胡尚書要說什麼,若非陛下比五爺爺更優秀,五爺爺必死無疑,在進京的時候就死了。”

胡濙靠在軟篾藤椅,汪皇后在擔心木訥的朱愈,胡濙最擔心這個大皇子朱見濟,他小小年紀,什麼都明白。

若是日後太子登基,當了皇帝的太子卻事事不如這個長兄,到時候朱見濟必死無疑。

朱見濟看着胡濙無力的模樣,終於開口說道:“我可以答應你藏拙,但是稽王能做到,我必須也要能做到,一些風言風語,纔會不攻自破。”

“這不是爭強好勝。”

胡濙的眉頭擰成了山字型,跟誰比不好,跟稽王朱見深比,那孩子因爲他爹稽戾王太差勁了,做什麼事,稽王朱見深都只求盡善盡美。

而朱見深本人,只能如此,因爲皇帝對朱見深有期許。

這就是個根本解不開的死結。

胡濙坐直了身子,寫了兩個字,然後吹乾了墨跡摺好,放在了桌上說道:“這兩個字,是兩條路,你選一個,命由天定,如何?”

朱見濟看着那兩張紙條,拿過了一張,打開之後,上面寫着一個讓字。

“讓字。”胡濙對着朱見濟說道:“朝中的風雨,自有陛下爲你們遮擋,些許閒言碎語,並無大礙。”

“這讓一字,就是其中精髓,事事忍讓,事事避讓,無慾無求,可安穩此生。”

“你聽明白我的話了嗎?”

朱見濟卻是一笑,拿起了另外一張紙條,打開之後,上面寫着一個爭字,他這才頗爲輕鬆的說道:“我還以爲老師這兩張紙條上都寫着讓字呢。”

胡濙氣的鬍子都在抖,憤怒的說道:“我是這樣的人嗎?用這些小手段哄騙你這一個孩子?”

朱見濟理所當然的說道:“是。”

“嘿,你這個…我就沒見過你這樣的弟子,知道什麼是尊師重道嗎?”胡濙直接被氣笑了。

他不是沒想過用兩個一樣的字哄騙朱見濟,但是朱見濟聰慧,一旦被他拆穿,那他這個七十多歲的老頭,騙一個九歲的孩子還沒騙到,他這個禮部尚書還做不做了?

胡濙拿過了那張爭的紙條,放在案桌上:“爭一字,若是你不肯藏拙,那就得爭,事事爭強好勝,事事爭先,但凡輸一次,便是粉身碎骨,這條路,太難了。”

“你的母親並不希望你爭,賢妃千歲只願你事事順遂,平平安安。”

“你選讓,還是爭?”胡濙將兩張紙條攤開問道。

朱見濟既然打開了第二張紙條,自然是不願意命由天定,那隻能讓他自己選了。

“爭。”朱見濟毫不猶豫的說道:“父皇已經很累了。”

“好孩子啊。”胡濙收起了那張讓的紙條,將爭的紙條遞給了朱見濟說道:“此生一次也不能輸,知道嗎?”

“我不能輸,也不會輸。”朱見濟俯首說道:“老師要是沒什麼事,我就先走了,盧都督在等我。”

“去吧,去吧。”胡濙無力的說道。

朱見濟走到了門口忽然轉過頭來說道:“老師,當初你給父皇的是什麼字?”

胡濙想了想說道:“我沒給過陛下任何字,陛下一直住在宮外,並無學士講筵。”

“謝老師解惑。”朱見濟有些驚訝,離開了崇敬閣。

在孩子眼中,父親都是一座山,朱見濟一直以爲這座山,胡濙這些人應該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今天看來,並非如此。

朱見澄一直等在閣外,等到朱見濟走了,他才跑了進去,瞪着大大的眼睛,滿是好奇的問道:“老師,你跟哥哥說了什麼?”

“這是淮南來的甜橙,我偷偷帶給老師的,今天我沒完成課業,惹老師生氣了。”

胡濙接過了甜橙,撥開之後,笑着說道:“太子殿下吃吧,臣歲數大了,不吃這些冷物。”

“老師今天打了你,你不生氣嗎?”

朱見澄有些迷茫的搖了搖頭說道:“母親說,老師是爲了我好,只是我自己不爭氣罷了。”

胡濙看着朱見澄的模樣,閉目說道:“真是爲難你了。”

朱見澄頗爲疑惑的說道:“老師,這太子給哥哥做不就好了嗎?你們都誇他厲害,大家都不用爲難了。”

胡濙將寫着讓字的紙條遞給了朱見澄說道:“太子殿下,這讓一字,你且謹記於心,事事謙讓,你是太子,只要行無差錯,無人能動你的太子之位。”

“切記,做什麼之前,先想想這個字。”

“但是太子之位,絕不可以讓。”

朱見澄用力的點了點頭說道:“老師說的話,我記住了,老師會不會嫌我笨?”

“你不笨,好了,去玩吧。”胡濙卻一臉慈祥的看着朱見澄說道。

朱見澄並不笨,只是普通人罷了。

朱見澄蹬蹬蹬的跑了出去,他的課業並不是很多,所以玩的時間更多一些。

胡濙有些頹然的站起身來,走出了崇敬樓,看向了校場的方向。

“拜見賢妃千歲。”胡濙出泰安宮的時候,碰到了早就等着的杭賢兒,趕忙行禮。

“胡尚書免禮。”杭賢兒懷着希冀看着胡濙。

胡濙搖頭說道:“賢妃千歲交待老臣的事兒,老臣沒辦明白,也辦不明白。”

杭賢兒眼中的希望變成了失望,面色複雜的看向了校場說道:“有勞胡尚書了,成大璫,替我送送胡尚書。”

成敬送走了胡尚書,就去了講武堂進了聚賢閣。

“大皇子選了爭,胡尚書把讓字給了太子殿下。”成敬將泰安宮崇敬樓裡的事兒,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陛下。

朱祁鈺寫了一個爭字,又寫了一個讓字,看了許久,揮了揮手,讓成敬下去。

朱見濟的才能若是和朱見澄換一換,哪還有這兩個字呢?

“王復那邊有沒有消息傳來嗎?”朱祁鈺放下了這兩個字,詢問着王復的事兒。

興安趕忙翻出了王復的密報說道:“今天剛送來消息,在這兒。”

朱祁鈺打開了密報嫌棄的說道:“還知道來個信兒啊,朕還以爲他在撒馬爾罕,此間樂,不思明,一個月一次的書信,都時斷時續。也先作爲大石,把能給他的都給他了。”

“這也先,倒是大方啊,又賜了王復一對兒金盃。”

“這個王復想做什麼?居然把撒馬爾罕分出了一片地方,專供瓦剌人居住?”

“有點意思。”

王覆在密報中說他把撒馬爾罕專門空出一個地方,供給瓦剌人居住,而且還規定了一系列的劃分界限的規定,比如不得通婚,法不通用,道不通行等等。

朱祁鈺是越看越熟悉。

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推薦幾本書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
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推薦幾本書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