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

“罵別的朕也就認了,但是他居然罵朕不夠勤政,這個王啓是什麼人?”朱祁鈺一扔手中的奏疏,憤憤不已的說道。

朱祁鈺天天被罵,也多少被罵習慣了,亡國之君的惡名,甘之若飴,但是今天,他突然被罵不夠勤勉。

於少保第一個不同意,於少保時常憂心,陛下整日沉迷政務,日後恐有厭煩。

興安看了看最後的署名俯首說道:“王啓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景泰五年進士及第,二甲十一名。”

“這奏疏臣也看過了,臣以爲他說的倒是符合他的身份,初入官場,乳臭未乾,所言所欲,看似合理,其實沒什麼作用和價值。”

朱祁鈺打開手中的奏疏,提起了硃筆,疑惑的問道:“那拿來幹什麼?”

王啓的奏疏裡,說朱祁鈺怠政的理由是:大明早朝。

王啓在奏疏中,痛陳利害,罵朱祁鈺不夠勤政,理由是大明現在的早朝不常設,五日一次,皇帝疏於政務,沉迷奇淫巧技。。

在洪武年間,大明的朝會分爲了早朝、午朝和晚朝,晚朝一般不開,若是午朝沒忙完,那就會開晚朝。

大明太祖高皇帝的勤政,朱祁鈺自嘆不如,但朱元璋的勤勉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國朝初立,事物繁多,這是一方面,政治制度不成熟,是第二方面。

在八十年間的發展中,文淵閣的地位逐漸加重,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廷議、部議制度逐漸健全,朝會早就變得禮儀化,不再處理實際政務。

尤其是到了正統初年,皇帝幼衝,這朝會變得更加可有可無。

朱祁鈺的確沒有恢復每日早朝,更沒有設午朝、晚朝,可是他每天都在講武堂當值,在講義堂上課,每天還要去京營操閱軍馬,雖然武力值依舊不太行,但至少朱祁鈺的武力,也能充當計量單位了。

每隔七天都會去一趟石景廠,每隔一旬,他都會去一趟朝陽門,偶爾還要見一下柳七。

朱祁鈺批覆了王啓的奏疏,倒是沒有惡語相向,只寫了三個字:【知道了】。

興安俯首說道:“好聽話、難聽話,都得陛下看過,才能定奪,司禮監和文淵閣位高權重,多少雙眼睛盯着呢,誰都不能自己壓下奏疏的,這是規矩。”

興安和王文,是朱祁鈺的心腹,若是這兩個地方出現了問題,朱祁鈺纔是作繭自縛,陷入信息繭房之內。

朱祁鈺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猛地坐直了身子。

僉都御史蔡愈濟上的奏疏,彈劾的是石景廠總辦徐四七貪贓枉法,在擔任石景廠總辦期間,貪腐鉅萬。

“不是吧,老徐朕很熟的,他不是這樣的人,這個蔡愈濟是在誣告嗎?”朱祁鈺認真的看完了奏疏裡的內容。

徐四七是被石景廠的幾名工匠狀告到了順天府,順天府尹將官司移交到了刑部,刑部、工部、計省一起參與到了稽查。

內帑太監林繡甚至請了東廠督主興安派了許多內廷的番子稽查。

刑部尚書俞士悅、工部尚書石璞、計省郎中王祜、內帑太監林繡、司禮監太監東廠督主興安、錦衣衛左都督盧忠的名字都在奏疏的署名之上。

徐四七的確是仗着自己深受皇恩,能夠進出泰安宮,甚至每七日可以面聖,這幾年的時間,變了模樣。

徐四七在六年的時間裡,把自己的親戚大約三十餘人送入了石景廠擔任各司要職,而後利用這些親族,幾近將石景廠變成徐家的私產。

煤井司數次礦難,徐四七知情不報刻意隱瞞,駕步司的道路硬化偷工減料,炮藥司火藥被偷偷販售,送往各農莊的農具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

徐四七在任石景廠總辦期間,總計貪墨二十一萬銀幣,收受商賈賄賂共計七座三進宅院,十三餘處產業,配合商總哄擡物價,囤貨居奇三十餘次。

每一例罪行都是人證、物證、書證俱在,都有盧忠、興安、俞士悅等人的簽名。

“什麼時候開始查徐四七的?”朱祁鈺合上了奏疏,面沉如水的問道。

興安小心翼翼的說道:“去年元月,盤根交錯,經紀買辦代持,查了一年零四個月吧。”

“爲何不報?擔心朕徇私嗎?朕與徐四七的確相識於王恭廠,彼時朕還是郕王,但是此等蛀蟲,在這總辦的位子上多待一天,就是貽害大明!”朱祁鈺語氣雖然平靜,但是興安卻聽出了陛下的怒火沖天。

興安就是這個顧慮。

徐四七應當算潛邸之人,朱祁鈺窩在王恭廠打鐵的時候,大明風雨飄搖的時候,徐四七就已經跟着陛下翻砂搗爐。

若是查無實處,那就是誣告。

“茲事體大,臣不敢妄言。”興安俯首說道。

“拿了吧。”朱祁鈺坐直了身子批覆了奏疏說道,既然拿到了他面前,這件事九成九是板上釘釘。

朱祁鈺放下了硃筆,略微感覺有些眩暈,這種背離感,讓他第一次對孤家寡人四個字,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他靠在軟篾藤椅上,看着御書房的屋頂,有些失神的問道:“興安,徐四七每次來,你都看到了,這人素來簡樸,爲何貪這麼多的錢?”

“朕不明白。”

興安嘆了口氣,將其中緣由娓娓道來:“徐四七有兩個孩子,有一個不是親生的,唯一一個親生的還是賭鬼,老徐那點大工匠的薪資哪裡夠他親兒子賭?”

“這一步錯,步步錯,就變成了現在這番模樣。”

朱祁鈺滿是奇怪的問道:“不是親生的?”

“陛下有所不知。”興安欲言又止,有點難以啓齒,畢竟這是人間疾苦,陛下九五之尊,不知道不稀奇。

朱祁鈺看着興安說道:“知無不言,說就是了。”

“是。”興安稍微思考了下才說道:“這徐四七的第一個孩子,雖然姓徐,但不是親生兒子。”

“早年間徐四七就是個鐵匠,就娶了正妻劉氏,可是這劉氏心比天高,小姐身子丫鬟命,遲遲不懷孩子,這劉氏就被送去了棒槌會。”

“棒槌會?”朱祁鈺眉頭緊皺。

這什麼玩意兒?

興安低聲說道:“這民間成婚三年遲遲無嗣,這女子就會被綁着送到碧雲寺外面的空地,這娶不到婆娘的光棍會每天晚上等在那兒,等着送來的無子女子,行苟且之事。”

“女子被送去三次,若是有了身孕,則是這男子有問題,生了孩子也是當親生的養。若是沒有,則夫家休妻。”

朱祁鈺是真的第一次聽聞這種民間疾苦,他目瞪口呆的看着興安說道:“你繼續說。”

興安遞了一本奏疏說道:“徐四七的第一個孩子,就是這麼來的。”

“正統三年,徐四七的正妻劉氏跑了,徐四七另外娶了一房繼室,就有了身孕。生下了兩男一女,一個兒子夭折,另外一個兒子嗜賭如命。”

朱祁鈺看完才瞭解了其中的詳情。

這徐四七的第一任正妻劉氏,乃是成國公府的丫鬟,成國公府的丫鬟不是奴僕,若是沒有被成國公的世子收爲通房,到了婚配的年紀,都是要打發出去擇人婚配。

這劉氏對成國公府世子朱儀可謂是一片傾心,就像是落水的人抓到了稻草一樣緊緊抓住了朱儀,照顧朱儀可謂是無微不至,生怕有任何閃失,可是這朱儀連這劉氏姓甚名誰都不清楚。

這劉氏從成國公府打發嫁人之後,還是滿心滿念都是朱儀,比大家閨秀的小姐派頭還要勝,處處高人一等,這樣的女子娶回家,那可真是供着。

劉氏如此這般坐派,最後被送去了棒槌會,懷了孩子,徐四七木訥老實,這種事也羞於啓齒,劉氏後來受不得屈辱,便跟着一名男子跑了。

徐四七尋得繼室,只是普通人家,自然是瓜熟蒂落有了自己的孩子。

這親兒子夭折了一個,另外一個則是百般寵溺,把這孩子寵壞了,嗜賭如命。

“朕記得徐四七有一塊奇功牌對吧。”朱祁鈺坐直了身子問道。

興安趕忙說道:“有,景泰二年,鋼鐵司定方改功,安全生產定策之功,授奇功牌一枚,景泰三年到景泰八年,分授頭功牌六枚,奇功牌一枚、頭功牌八枚。”

朱祁鈺猶豫了片刻說道:“徐四七所有的貪腐之物,查抄入庫,至於徐四七本人,打發到遼東去營建新的官廠吧。”

“遼東苦寒,煤鐵皆爲上品,讓老徐幹出點成績來,別給朕丟臉。”

“宣一下徐四七,朕見見他。”

徐四七的罪名很多,但是主要還是貪腐問題,奇功牌在身,朱祁鈺當然不會治徐四七死罪。

這是功賞牌的基本邏輯。

就像是大明依舊存在的八辟八議制一樣,八辟八議都是勳貴高官,自然包含了一部分的司法特權,朱祁鈺的功賞牌若是沒有司法特權,誰還拼命爭牌子?

只要科層制的官僚制度存在,這種特權就必然存在,除非朱祁鈺拋棄科層制官僚制度,否則功賞牌的司法特權無法取消。

朱祁鈺氣呼呼的說道:“老徐的正妻劉氏跑哪去了?給人抓回來,按大明律論罪,她自己眼高於頂,就不要嫁人,欺負老實人算什麼本事!”

這種拜貴女,朱祁鈺都不知道說什麼好,這一切悲劇的起點,就是徐四七娶了個成國公府的丫鬟。

興安趕忙說道:“這劉氏已經死了。”

“劉氏和陳姓男子私奔後,過了月餘,這陳姓男子便受不了劉氏,把劉氏賣到了青樓,又過了五個月,劉氏死在了青樓。”

“這陳姓男子自稱江南名士,大儒之家,無意功名利祿,生了一副好皮囊,讀了幾年書,其實也是江湖騙子,並沒有良田萬頃,更沒有書香門第,就是專門勾搭這類心氣兒高的女子,玩膩了發賣青樓。”

朱祁鈺忽然理解了門當戶對這四個字。

“徐四七到了。”一個小黃門跑了進來,俯首說道。

“臣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徐四七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行了大禮,面色如常。

朱祁鈺一甩手中的奏疏,扔到了徐四七的面前,厲聲說道:“看看你做的好事!”

徐四七已經識字,看了兩眼,已經面如死灰,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說道:“陛下,臣…臣…臣一時糊塗,還請陛下饒我一命!”

朱祁鈺看着徐四七就是氣不打一處來,拍着桌子說道:“朕還以爲你要在朕面前狡辯幾句呢,敢作敢當是吧。”

“臣有負聖恩,臣罪該萬死!”徐四七俯首帖耳,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朱祁鈺的語氣裡有些煩躁,他想了很久說道:“你說你幹什麼不好,朕這頭反腐抓貪風聲正禁,你乾點什麼不好,非要往槍口上撞?”

“缺錢問朕要,朕還能不給你?弄的都察院彈劾、刑部、工部、大理寺、錦衣衛、東廠聯合稽查,你老徐好大的面子!”

“你那個賭鬼兒子,太寵溺了!明天就送開平衛戍邊!那邊治軍嚴明,捶打幾年,這秉性就好了。”

“你明天收拾收拾,滾去遼東營建官廠,幹不好,就別回來了!”

徐四七還以爲自己必死無疑,聽到要去遼東,也是一愣,跪在地上良久沒有言語。

朱祁鈺看着徐四七不言語,眉頭緊蹙的說道:“怎麼讓你兒子去開平衛戍邊,讓你去遼東營建官廠你還不樂意嗎?”

徐四七重重的磕了五個頭,差點磕出血來,才大聲的說道:“臣謝陛下隆恩!定然弄好遼東煤鐵廠,再負聖恩,臣提頭來見!”

朱祁鈺揮了揮手,不耐煩的說道:“行了,你腦袋值幾個錢!趕緊走,別在這礙眼。”

“謝陛下。陛下…保重。”徐四七站了起來,走出了聚賢閣的御書房。

朱祁鈺和徐四七的關係不錯,有時候忙到了飯點,朱祁鈺都會留徐四七吃飯,徐四七來的時候,朱祁鈺給他宮裡的吃食,徐四七會很老實的說吃過了。

朱祁鈺看着徐四七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多少能理解朱元璋當年殺掉自己那些老兄弟時候,該是多難過。

“都察院今天怕是要開席了,彈劾掉了朕的石景廠總辦,朕多少有點識人不明。”朱祁鈺搖頭說道:“石景廠總辦,這可是肥缺,把王恭廠那個陳有德,調到石景廠任總辦。”

“敕令五城兵馬司五都尉,朕日後再聽聞大明京師首善之地,仍有賭坊,這兵馬都尉也不要做了,都送石景廠給朕挖煤去!”

朱祁鈺頗爲不甘心的說道:“這個蔡愈濟彈劾有功,賜一枚頭功牌吧。對了,賀章的病怎麼樣了,都回來一個月了,還是水食皆厭的棄世模樣?”

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88章 康國公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
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88章 康國公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