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

陳懋得到的敕諭上,最主要的就是屯田策,就是軍屯法的恢復,但是朱祁鈺在敕諭中,尤爲強調了倭寇禍患的危害。

陳懋手中的農莊法和京畿是有所區別的,京畿地區的義勇團練訓練有,但是極少。

但是山外九州和福建的農莊法,更像是軍屯法,對於義勇團練的訓練比例做了大幅度的提高。

事實上,海疆倭寇是在元朝的時候,就已經成爲了讓人十分頭疼的問題。

當時蘇鬆漕糧都是海運,倭寇就經常截船,導致汗八里,也就是北京的糧食供應,出了問題。

在元末時,張士誠被滅之後,殘餘勢力就曾經和倭寇勾結,爲禍海疆。

倭寇在有一段時間非常的老實,甚至二十餘年內,沒有任何一個倭寇犯中國的事。

就是永樂三年起,宣德八年終止的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那時候大明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上艦隊。

倭寇哪敢招惹中國?躲着走都來不及呢。

朱祁鈺對於閩南之亂非常的關注,特意叮囑陳懋:“閩南多倭寇,倭嘗駕小舟流劫土佐、豐後海洋間,隱泊野島,窺視商船劫掠之。”

“夫夷寇之爲濱海患者,非倭夷敢自犯中國,乃中國自爲寇也。”

“有司平日無教養,撫養無方,飢寒所迫,驅而爲盜,又不能設法散之使去,招之使來,比致養痛勢成,聯舟結寨,虜官兵焚漢船。”

倭寇是倭國膽敢侵犯中國嗎?

朱祁鈺在奏疏裡也說的很明白。

地方不與民休養生息,百姓飢寒交迫,稍加壓迫就會變成海盜。

地方又無法妥善的驅散他們,最後所有的落草爲寇的百姓,聯舟結寨,虜官兵焚漢船,逞兇海疆。

對於閩南治理問題,朱祁鈺給出的具體意見就是,恢復軍屯、建立農莊、訓練民兵,守住他們的糧食,若有戰,亦可徵召剿倭。

李永昌作爲內侍,看着陳懋接到了聖旨和敕諭,便翻身上馬說道:“寧陽侯,咱家傳旨也傳到了,就不多留了。”

陳懋放下了手中的敕諭,對着李永昌說道:“大璫緩行,已經準備了茶點膳食,等吃了飯再走不遲。”

陳懋從驛站得知,有聖旨到的時候,就已經在準備了,雖然打仗把福建打的千瘡百孔,但是找一點食材,做一頓飯招待黃衣使者還是能夠做到的。

最主要的是,這大璫萬一回去在陛下面前胡謅幾句,那陳懋豈不是天下奇冤嗎?

車馬費總是要給一點的,陳懋也準備好了,只不過大庭廣衆之下,卻是不好塞過去。

李永昌拱手說道:“那不成,大璫交待咱家,到了地方切勿卡吃拿要,藉機生事,只准傳旨,不可擅權。”

“寧陽侯,陛下說:待君凱旋,陛下親設經筵,爲寧陽侯接風!”

“再會。”

李永昌再次拱了拱手,帶着三四個東廠的番子,向着來路而去,連一刻都沒有停留。

東廠的番子都聽老祖宗的,宮裡的老祖宗是司禮監提督太監、東廠督主興安。

相比較之下,是拿陳懋的錢,還是命值錢呢?

李永昌驅馬向着北方而去,陳懋眨着眼,看着這宦官的背影,他忽然想起舊時,他鎮守甘肅的時候,王振那一幫人只要到了甘肅,就是大肆斂財。

陛下這幫東廠番子,居然就這麼走了?

簡直是,不可思議啊!

陳懋當即傳令下去:“立刻傳令指揮、各把總、指揮僉事、掌令官,與義勇團練共約,殺人者死!”

殺人者死,是最基本的公平。

朱祁鈺讓陳懋定下的規矩,那就是隻要是殺了人,那就必須死,無論這個人是誰,做了什麼,都必須死。

更多的公平,朱祁鈺也做不到,陳懋也做不到,但是這一條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之事。

世間就沒有絕對公平,朱祁鈺不是理想主義者,他沒有講其他的公平,只講這麼一條,殺人者死。

陳懋走進了建陽大營之內,這裡的校場上,全是義勇團練,他們其實算是俘虜,陳懋自浙江南下之後,一路上無一合之敵。

這麼多俘虜,陛下不給定個調兒,他也沒法處理。

現在好了,全都要着落了。

他們從俘虜改名爲義勇團練了!

陳懋不斷巡視着,那雙本來已經渾濁的眼睛,現在露着鷹一樣的精光,看着不斷訓練的民兵,不斷的糾正着他們的姿勢。

“腰下沉!腚往後撅!你當在你家磨豆腐嗎!倭寇一刀砍了你的膝蓋骨就知道疼了!”

“手,用力!吃飯了沒!紮成馬步!下盤穩,全身才穩!不想死就多流汗!”

“這咋回事?怎麼就躺地上了?起來!接着練,只要死不了,就往死裡給老子練!”

……

直到深夜,朱祁鈺終於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揉搓着有點迷糊的腦闊,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

他走到了水盆,洗了洗手,用胰子打了沫兒,又洗的乾乾淨淨,手上的墨跡,才都洗掉。

處理公文,手上都是墨跡,就像是他批改作業時候,手上都是圓珠筆墨一樣。

快過年了,京師終於有了幾分熱鬧的景象,一些商鋪陸續開門,街上的行人慢慢增多,夜裡巡視的五城兵馬司、更夫、火夫,總算是讓城裡的盜寇,安穩了許多。

朱祁鈺總算是心安了幾分,穿越而來當這個救時皇帝,至少沒讓大明變得更糟。

以後,想必會越來越好!

汪美麟現是探出了腦袋,看到了朱祁鈺忙完了,便迎了上來。

“陛下。”汪美麟的大眼睛看着朱祁鈺,抿着嘴脣說道:“陛下前些日子國事操勞,可是好些日子沒到臣妾的房裡來了。”

汪美麟將方巾遞給了朱祁鈺擦手。

朱祁鈺嗅了嗅,一股沐浴後的香氣在瀰漫,汪美麟臉上的妝容,頗有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味道。

這算是明示了。

他抓住了汪美麟的柔弱無骨的手,感慨完千的說道:“朕何嘗不想享樂,可是這天下危如累卵,這總算是千頭萬緒,理出個頭緒來。”

汪美麟被這一拉,身子有點軟,便倒在了朱祁鈺的懷裡。

她的語氣裡滿是委屈,卻又不敢表露出來:“臣妾是個婦道人家,但也知道不能禍國殃民,所以陛下忙於國事,臣妾只能自己紅燭對空窗。”

“可是,臣妾乃是正室王妃晉的皇后位,這一直沒有麒麟兒,也是被人指指點點,臣妾,臣妾希望陛下憐惜。”

這麼一張御姐臉,如此幽怨,倒是讓人胃口大開。

朱祁鈺正要說話,興安突然打門外走了進來。

興安當然知道汪美麟在,但是有大事,他不得不進來。

“陛下。”興安行了個稽首禮,卻沒言語。

汪美麟站直了身子,看着興安的模樣,氣不打一處來!

什麼時候不好,非要這個時候!

穩婆算着日子,今日是個好日子,說不定會有身孕,這就被興安給打斷了。

她滿是哀怨的看了一眼朱祁鈺,行了個蹲禮,怯生生的說道:“臣妾告退。”

朱祁鈺吐了口濁氣,看着興安,嚴肅的問道:“出了什麼事?”

興安俯首說道:“陛下,英國公的弟弟張輗、張軏在門外候着,說要見陛下,英國公忠存社稷、功著國家、元勳厚德,臣實在不敢怠慢。”

“這麼晚了,還過來嗎?宣。”朱祁鈺點了點頭,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英國公府是勳戚之首,深夜覲見,必然是有重要的事兒說。

“去燒點熱水,待會兒朕沐浴一下,讓皇后稍待。”朱祁鈺對着興安又囑咐了一句,今天歇的早。

子嗣,對一個皇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近已經有朝臣上書,不滿意陛下僅有一後一妃,鼓着勁兒要給皇帝后宮塞人呢。

朱祁鈺不是不知道子嗣的重要性,但是之前一直非常忙碌,一團亂麻的朝政,終於讓朱祁鈺理清楚了。

這纔算是歇了下來,生孩子這事,對於皇帝來說,那是大事!

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
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