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

張鳳爲何在金濂走後不到月餘,就開始對金濂的家屬下手,甚至找到了一些捕風捉影的證據,就往金福安的身上潑髒水?

其實張鳳是爲了戶部尚書的職位。

站在張鳳的立場上,他的頂頭上司,對他動不動就是一頓暴怒訓斥,而且還整日裡這個看不上他,那個看不上他,卻對另外一個競爭對手、同鄉、親戚的沈翼,從不苛責,甚至一些差事,都會從張鳳手中流轉到沈翼手中。

這種情況下,張鳳自然會認爲,金濂會推舉沈翼,而不是他張鳳。

這就是張鳳選擇這個時間動手的原因。

金濂已經死了,如果金濂的家屬抱怨皇帝對金濂薄待,陛下肯定會對已經薨逝的金濂有些看法,那麼金濂的舉薦還有用嗎?

張鳳當然知道天子緹騎和錦衣衛左都督盧忠的手段,所以他辦得很小心,層層套套。

自認爲自己做的天衣無縫。

可是這一天時間,他就從堂堂正三品的戶部左侍郎,深陷牢獄之中,岌岌可危。

盧忠查案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張鳳甚至都沒做出什麼反應,就被盧忠查的一清二楚。。

他以爲自己不會被發現,他以爲金濂不會推薦他,他以爲陛下會任命沈翼。

他哪裡是一時一念之差,是早就籌劃好了。

到了現在,張鳳纔會知道,金濂舉薦了他,金濂平日裡對他的苛責,是他自己做的不好,陛下對金濂信任有加,明明對他並不滿意,還準備任命他。

這一切,都被他以爲給毀了。

“興安大璫,這個數。”張鳳伸出了三根指頭。

興安滿是嫌棄,負手而立,看也不看張鳳低聲說道:“咱家不是那樣的人,就是看在你乃堂堂朝廷命官的份上,給你一個陳情的機會。”

“你不要把握不住啊,我的戶部侍郎。”

興安的一隻手在身後,大拇指和食指不停的揉搓着,三千兩銀幣,就想讓他興安大璫傳話,他興安的話那麼不值錢嗎?

他這個動作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得加錢。

張鳳一咬牙,暗恨不已,都說興安清廉節儉,這獅子大開口,這麼多錢都不肯傳句話。

他狠狠的又伸出了兩隻手指頭說道:“五十萬兩銀子,這可是我的全部家當了,大璫定要幫我。”

興安背對着張鳳,看着牢獄的廊道,似乎是怕有人突然出現,他萬萬沒料到,張鳳說的是三十萬兩銀子,而不是三千兩。

現在又加價到了五十萬。

興安感覺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滯了,他的眼睛充斥着血絲,臉色漲紅,嘴脣在抽搐,他聽到心臟怦怦砰的直跳,他聽到了血液在自己血管裡奔騰。

蛀蟲!

五十萬兩什麼概念?

泰安宮一年的支出也就五十萬兩,這裡面大頭是緹騎的訓練費用;

國帑在正統元年到正統十四年,每年有一百二十萬兩白銀入賬;

大明皇帝一年自己開銷不足萬兩;

一兩銀子能買兩百條陛下愛吃的鹹魚,五釐銀子一條;

一兩銀子能買三十斤豬肉;

六兩銀子能買一匹好馬,給於少保用十五年。

江淵當年正統十二年貪腐案,也就不到七萬兩,全都進了宮裡璫人和稽戾王的手中。

於少保住的九重堂一年不過九百兩銀子,就這於少保時常覺得自己生活奢侈,想要搬到官邸,覺得自己僭越違制,畢竟他住的是淇國公的舊宅。

這五十萬兩,能養於少保整整五百五十年!

大明國祚都不知道有沒有五百五十年!

大魚。

興安深吸了口氣,轉過身來笑臉相迎的說道:“哎呀呀,看張侍郎這話說的,錢不錢的不重要。”

“咱大明朝的戶部尚書薨逝,眼下,戶部諸事,可萬萬離不開張侍郎啊。”

“眼瞅着和韃靼怕是要有戰事發生,張侍郎若是此時蒙冤,於國不利啊。”

張鳳的臉色變得輕鬆了起來,這天底下,哪有不貪錢的宦官咧?

王振當年一千兩可以一起吃飯喝酒,郭敬在大同府倒賣鋼箭火羽,喜寧爲了幾千兩銀子,把英國公張輔折騰成了什麼模樣?

不貪錢的宦官,世間或許有,但是絕對不是興安。

這一副見錢眼開的嘴臉,像極了他那個競爭對手沈翼。

“大璫定要幫我。”張鳳抓住了興安的手,低聲說道:“大璫就與陛下說,這件事是臣子義憤填膺所致,聽聞那金福安口出狂言,不思聖恩,這才找人蔘了他一本。”

“好說好說。”興安態度轉圜,但是依舊不鬆嘴,像極了貪財的宦官,不見兔子不撒鷹。

虛與委蛇了幾句,張鳳也知道這興安是拿不到錢,決計不會辦事了。

他低聲說道:“你去往西城廣寧伯街,到福祥瑞茶行就說:嗣恩允正方繼德。”

興安一愣說道:“張侍郎啊,這話何意?”

張鳳想了想說道:“嗣恩、允正、繼德,是我兒子的字,只需要說出這句話,自然可以拿到錢。”

興安恍然大悟,連連讚歎的說道:“好名字,好名字,不愧是詩書之家,好文采。”

“張侍郎安心,咱家明早就去,跟陛下好好分說。”

“不過張侍郎,這無憑無據,咱家一句話,就能把這麼一大筆銀子拿到手?還是立下個字據爲妙。”

“不如寫下來,咱家也安心。”

這閹賊!

興安這是要留把柄在手中,若是日後他張鳳真的出了這天牢,也省的找後賬了。

甚至某些時候,張鳳得替他興安辦點差事。

張鳳手有點抖,這字據寫下來,這興安就是祖宗,得月月孝敬,年年獻禮。

不過,那也好過官丟了,人死了。

興安差人拿來了筆墨紙硯,寫下了字據之後,才心滿意足的說道:“哎呀,張侍郎,咱家這就去,今晚得着了,就給張侍郎陳情。”

“萬請安心。”

興安表現的太像一個貪財的宦官了,他居然不顧宵禁也要把這筆錢拿到才安心,反而讓張鳳安心了許多。

“咱家走了,張侍郎委屈幾日。”興安小心的收好了手中的字據,慢慢的走出了詔獄。

盧忠很快就跟在了興安的身後,手按着繡春刀的刀柄,似乎隨時打算出鞘。

“興安,你要做什麼?你是陛下近侍,想要什麼,都是一句話的事兒,深受陛下信任,爲何如此這般?”盧忠厲聲問道。

盧忠本來以爲興安在釣魚,可是他看着看着,心裡的疑慮越來越重。

興安哈哈大笑起來,演的太像了,把自己人都給騙了。

“別笑了。”盧忠略有些惱怒的說道,他全然明白了,興安這個時候能笑出來,顯然是問心無愧。

興安還是那個興安,他還是那個陛下讓他清宮,都不肯碰宮禁腰牌的興安。

要拿錢,在天牢裡拿錢,那不是嫌活的太麻煩,找死嗎?

興安就像是釣魚佬釣到了巨物之後,又收穫了一條鰱鱅一樣笑容滿面,他止不住的笑着說道:“這字據,咱家拿去給陛下,至於廣寧伯街的事兒,就交給盧都督了。”

“這張鳳也是,從頭到尾,都是自以爲是,總是他覺得。”

“戶部尚書的職位如此,看待金尚書如此,看到咱家興安亦是如此。”

“盧都督認爲這事兒,陛下會把張鳳送解刳院嗎?”

盧忠卻搖了搖頭說道:“這得看他到底怎麼弄了這麼一大筆銀子,要是隻是貪腐,估計陛下會把他扔進石景廠的窯井勞役贖罪。”

“若是揹着大案子,估計也就是斬首。”

“他想進解刳院,沒點特殊的事兒,哪怕是想去也不能。”

解刳院讓凌遲處死變成了一種仁政,想去解刳院坐雅座,那得做出傑出貢獻,得犯點等同謀反的大罪。

只是貪腐,估計是石景廠煤井司苦役的多。

“唉,都說陛下酷暴,咱家咋覺得陛下太過於仁慈了呢?”興安連連搖頭,他時常聽陛下和於少保討論國家之制,自然知道陛下是不願失道天下。

可是這種渣滓,去石景廠太便宜他了。

“走了。”興安一甩手,離開了天牢,本來打算欣賞下張鳳如喪考妣的模樣,結果卻滿載而歸。

盧忠作爲緹騎的左都督,其實辦這個案子,可以稍微做些手腳,比如什麼私藏弓弩甲冑,比如向塞外販售鋼箭火羽。

潑髒水,他們緹騎本應該最擅長。

但是盧忠卻沒有這麼做,因爲陛下不讓,他按照案件的本來面目,查的一清二楚。

次日的清晨,王翱剛到吏部坐班,這腚還沒坐到軟篾藤椅上,就被王直給叫了過去。

“王侍郎,這是張鳳的案子,三司會審,咱們吏部也要去,事涉貪腐大案,你本來的職責。”王直廷議回來,拿着一本案卷,遞給了王翱。

王直還是把案子交給了王翱,這是他選的人,他只希望自己死後,不會被王翱這般報復。

王翱認真的看起了卷宗,越看越是驚駭,平素簡樸的張鳳居然是個貪官?

對於王翱而言,這是大功一件,辦好了差事,他做這個吏部天官絕對沒人說他是倖進了。

“王侍郎,我今天跟陛下遞了致仕的奏疏,人老了,不能老佔着這坑兒,得給年輕人機會,做完這件事,你就全攬吏部諸事吧。”王直喝了口茶,看王翱看完了案卷,纔開口說道。

人貴有自知之明。

當年京師之戰的時候,王直作爲百官之首,知道自己處理不了京師之戰的危急,一句百王直不如一于謙,就把這百官之首的位置讓了出去。

王直這番話是真心的,他發現王翱鋒芒畢露,既然已經能夠獨攬部事,他也懶得再賴下去了,他身體也不太好,臨到了,歇幾年便是了。

不戀權,也是王直一直以來的特點。

“王尚書,這,弟子愚鈍,還有許多事兒,不明就裡,若是尚書致仕,弟子迷茫之時,如何抉擇?”王翱當然不是怕,他只是覺得有點突然。

京師爲官和地方爲官,天差地別,王直在王翱進京之後,一直耳提面命,絮絮叨叨的教了王翱不少事兒。

王翱私下裡以弟子禮奉,也是應有之意,畢竟是天地君師親的大明。

王直笑着說道:“陛下給了我太子少師之位,讓我到泰安宮教皇嗣讀書識字,我不離開京師,離開京師也回不去啊。”

“除了這京師之地,連一席安寢之地都沒有。”

“好了,若是有事,尋我就是。”

王直背叛了他的宗族,他不能落葉歸根,死了也只能埋到金山陵園裡去。

朱祁鈺給了王直一個太子少師的職位,就是讓王直頤養天年,而且還有講筵學士,每日還是能夠見到陛下的。

若是王翱出了問題,王直也可以隨時起用,替王翱收拾爛攤子。

這算是朱祁鈺爲大明朝政治穩定,嘗試的離退休老幹部制度,王直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那個人。

王翱終於放鬆了下來,這有道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人兜底興風作浪。

王翱拿着卷宗,氣勢洶洶的去了天牢。

“張鳳,你落到我手裡了!”王翱看着張鳳,咬牙切齒的說道,恨不得把張鳳給撕了。

張鳳還做着興安給他遊說的春秋大夢,把自己個當戶部侍郎,他嗤笑一聲說道:“王侍郎,咱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這是何故?”

王翱在地方做了二十五年的巡撫,對在京爲官,那都是靠着王直教導。

張鳳做的事兒,直接讓王翱和王直之間的師生之誼斷的乾乾淨淨,王翱怎麼能不氣!

“說說廣寧伯街福祥瑞茶行的事兒吧。”王翱也不跟張鳳扯皮,直接打開了案卷,開始聞訊。

張鳳聽到福祥瑞茶行幾個字,就知道事情已經完全敗露,他不敢置信的自言自語的說道:“難道那閹賊,嫌錢少不成?”

“興安連陸子才一兩的金元寶都不敢拿,敢拿你這五十萬兩?”王翱卻是知道陸子才一兩金元寶變十兩的故事,王直講給他聽的。

這件事極爲機密,也就朝裡的明公知道,張鳳…並不清楚,因爲金濂沒告訴過他。

張鳳眼睛瞪圓,哀嚎一聲,癱坐在地上以頭搶地的喊道:“吾命休矣。”

清晨的陽光灑在了講武堂的點將臺和校場之上,也透過了窗欄,灑在了聚賢閣的御書房內。

朱祁鈺、于謙和胡濙三人都在御書房內。

“這沐陽伯臨到了,終究是看走了眼。”朱祁鈺將案卷讓于謙和胡濙都看過了。

沈翼想要貪的是五百兩銀子,張鳳上下其手,折騰了近七十萬兩家底。

于謙卻搖頭說道:“不是金尚書看走了眼,是這張鳳太能藏了。”

“張鳳這些錢,多數都是正統年間弄到手的,自京師之戰後,張鳳就不敢伸手了。”

胡濙附和的說道:“臣也沒想到啊,這張鳳,是挺能藏的。”

金濂在正統年間一直是刑部尚書,直到正統十四年纔開始理財,對張鳳的全面認知,是從正統十四年開始。

貪了這麼多銀子,張鳳那真的是一分錢,都不敢花。

別說金濂,就是于謙、胡濙、王直、王翱等一衆,也是犯迷糊。

這貪這麼多,也不花銷,不奢靡,圖個啥?

躺在銀子上睡覺,不硌得慌?

“那倒也是。”朱祁鈺放下了案卷說道:“於少保還是執意要去燕山?”

于謙請旨前往燕山,給武清侯總督軍務,朱祁鈺比較擔心於謙的身體,就沒準,但是這是第三次提起了,朱祁鈺也不得不慎重一些。

“陛下,臣總是覺得這估計要打仗,還是去看看比較放心。”大軍拔營去燕山剿匪之後,于謙一直有些擔心,索性直接到前線去看看,省的掛念了。

“那行,什麼時候走?”朱祁鈺批了于謙的奏疏,開口問道。

于謙俯首說道:“今天。”

于謙一如既往的雷厲風行,既然要去,就立刻馬上出發。

“朕派五百緹騎給你。”朱祁鈺想了想說道:“護你安全。”

“即便是大明慘敗,於少保在,朕亦無憂。”

于謙是朱祁鈺豎起來的龍旗大纛,只要于謙還在,大明就能承受戰敗的結果。

于謙不停的眨着眼,陛下這料敵從寬,難不成是本能?

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98章 火併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寫在十月末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十三章 拿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
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98章 火併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寫在十月末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十三章 拿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