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

石彪算得上是一員悍將,他也是石亨的同鄉,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對於他而言衝鋒陷陣從來不帶皺眉,軍將,馬革裹屍耳。

但是這類的人很怕身後來的匕首。

幸好,這些匕首,如論什麼角度,都被陛下擋在了他們的身後。

石彪翻身下馬,帶着人衝上了城頭,武定門的甕城很快被攻佔。

徐州是一個戰略要衝,這裡的甕城裡外有三層,北門更是有兩個馬道可供左右哨騎卒爲甕城做掩護。

攻入甕城的軍隊,往往都會被甕中捉鱉,會被甕城四面城牆上的箭矢、弩車、火銃射成篩子。

所以即便是王驥放了三萬人在徐州,只要防守得當,這城池的防守不能說固若金湯,只能算是堅不可摧。

但是在城外大軍火把,如同火龍亮起的一瞬間,看着無數的京軍涌向了吊橋,順着階梯殺傷了城門和城牆之時,徐州城的叛軍,士氣已經徹底的瓦解了。

或許而本就是沒有什麼士氣,更沒有什麼手段。

第一道甕城,第二道甕城,第三道甕城,城門在喊打喊殺聲和火光聲中,緩緩打開,石亨帶着五軍營和神機營開始入城。

四處都是火銃聲和哀嚎聲,整個徐州城硝煙瀰漫,火光沖天。

于謙一直在爲石亨壓陣,一旦局勢有變,或者城外有伏兵,于謙就是石亨堅定的後背,是大軍進退的依仗。

但是顯然于謙這個後手並沒有等來所謂的城外伏兵。

因爲對面的作戰意志已經徹底的瓦解了,組織度、士氣、號令旗牌全都無影無蹤。

偃旗息鼓,敗軍之相。

馬蹄聲陣陣,石亨帶着大軍如同狂風一樣,席捲了整個徐州,城牆被攻佔、角樓被攻佔、譙樓(防火的火夫、更夫)被攻佔、坊門被攻佔、府衙被攻佔,石亨馬蹄踏處,根本沒有一合之敵。

四處都是敗亡的叛軍,四處都是追擊的大明軍,大明軍隊走過了坊牆之外的所有街道,將所有的叛軍或者殺死,或者俘虜。

石亨和石彪兩人,終於找到了宮聚,這個王驥手下頭號的狗腿子。

宮聚喝大了,三個美貌女子伺候宮聚一個,這福分能小了去?

大軍終於佔領了整個春琴樓,而宮聚的大包廂裡,宮聚還在打着呼嚕,睡的正香。

三個女子慌忙的裹着自己的身體,想要推醒身邊的大漢,告訴將軍,敵人來了!

但是宮聚卻是隨意的推了兩下,換了個姿勢又睡了去。

石亨揮了揮手,示意三個娼妓退下便是。

石亨不由的想到了當初那三十軍棍。

于謙去巡撫山外九州,石亨的一個裨將以慰軍爲名,帶了不少的娼家入了軍營。

好巧不巧,陛下那天去巡營,抓了他個現行,無論他多大的功勳,那三十軍棍結結實實。

那天,他趴在了長凳上想了大半宿。

那天陛下給了他一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雄壯願景。

至今,石亨不知道那天陛下去巡營,是得到了消息,還是巧合。但是石亨以爲是得到了消息。

但其實是巧合。

不過這都無所謂了,他現在看着大軍已經佔領了徐州城裡裡外外,還因爲酗酒昏睡不行的宮聚,內心五味陳雜。

平時都高喊謹遵陛下聖誨,但有幾個放在心上?

這就是軍中薰酒尋歡作樂的下場。

石亨嗤笑的說道:“老子都摸到你牀前了,你還在這睡兒。”

“稟徵叛將軍!蔣琬等定西侯老兵,都被送往了隨軍太醫,太醫隊已經趕過去了。”一個掌令官匆匆而入。

訓練有素的太醫,隨大軍出行,組織救治傷員之事。

于謙也走進了春琴樓的大包廂,他手裡拿着一張堪輿圖說道:“這位還睡呢?”

石亨有些無奈的說道:“可不是,叫不醒。”

石彪悶聲悶氣的說道:“我去提桶水。”

于謙攔住了石彪,搖頭說道:“那就讓他且睡着吧,最後一個安穩覺了。”

于謙一如既往的仁慈。

“我們打北門武寧門進來的,南門迎恩門已經拿下了。”于謙的意思說由北打到了南,這徐州城已經被攻破了。

于謙點着睢寧的位置,對着石彪說道:“前將軍,明日你帶兩萬人馬至睢寧。”

“睢寧,是徐州通往淮陰的必經之路上,戰略位置重要,睢寧城內及其周圍尚有叛軍兩千四百餘人駐守,萬分小心。”

“明日徐州戰敗的消息必然會傳遍兩淮,睢寧城的抵抗意志並不會太強,但是千萬不要大意。”

“徵叛將軍,你帶兩萬人馬前往蕭縣,蕭縣防備空虛,只有一千餘人,只要我們站穩了徐州、蕭縣、睢寧,互爲犄角之勢,即便叛軍主力至宿州,也是徒嘆奈何了。”

這是早就定好的規劃,石亨點頭說道:“我沒什麼意見。”

李永昌拿出了調兵火牌,遞給了兩位將軍。

于謙、石亨、石彪、李永昌等人,圍在堪輿圖前,分析着局勢,一直到天亮時分,才定下了穩紮穩打的政策。

王驥意圖快攻速戰,大皇帝更求快攻速戰,但是大河就在身側,只要站穩了徐州,兩淮地區自然不在話下。

纔有速戰的可能。

宮聚翻了翻身子,摸向了旁邊,卻發現身邊一個熱乎人都沒有了,他猛地睜開了眼,就看到了石亨、于謙兩人的背影,還有數名甲冑分明的緹騎站在牀邊。

“你們是什麼人!”宮聚怒吼一聲:“護衛!護衛何在!”

于謙拍了拍手,笑着說道:“我們的宮將軍似乎睡醒了。”

石亨看着宮聚那副驚駭、惶恐、疑惑的表情,哈哈長笑了起來!

衆人終於滿是笑意的圍在了牀頭,樂呵呵的說道:“某不才,大明武清侯、徵叛將軍石亨。”

“我旁邊這位,是大明文安侯、少保、總督徵叛軍務、討逆將軍于謙。”

“這位是兵仗局太監、提督講武堂內臣、監軍太監李永昌,不知宮聚可知我等三人,是何人?”

“你醒了?”

宮聚左右看了看,表情卻舒緩了一些,滿是不在乎的說道:“我定是在做夢,夢都反着來的,看來徐州城,固若金湯啊!”

石亨、于謙、李永昌面面相覷,樂呵呵的看着以爲是做夢的宮聚,長笑了起來。

徐州是南京的大門,王驥應派一員虎將把守。

王驥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看門。

如今竟然派去了一隻豬,這大門怎麼守得住?

“前將軍,去提桶水來,讓宮將軍清醒清醒。”石亨對着石彪說道。

有兩個親衛要去,石彪攔住了他們,自己親自去提水,這麼有趣的事兒,怎麼可以把樂趣給別人呢?

石彪提着水桶飛奔上了樓,將整整一桶水灌在了宮聚的頭上。

宮聚酗酒之後的那種頭痛欲裂的恍惚,在一桶水之下,變得清醒了起來,他想要大呼小叫,但是一個緹騎已經將宮聚的襪子塞進了他的嘴裡。

“嗚嗚嗚…”

宮聚掙扎着想要逃跑,但是被緹騎羈押,扔進了牢房裡。

石亨帶着兩萬軍卒馬不停蹄的前往了蕭縣,石彪帶着兩萬軍前往了睢寧。

徐州城的百姓們惶惶不安,他們昨日聽了半宿的喊殺聲,等到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城頭的時候,他們才惶恐的看到了黃麾日月旗在陽光之下,被風吹得獵獵作響。

城頭的王旗已經換了,大明軍入城了。

于謙一直坐在府衙之內,根據陛下的敕諭寫下了告示,告訴百姓們不要驚慌,大明軍是王師。

根據陛下「常赦所不原者,不分首從鹹赦除之,悉令復業,若有負固不靖,趁機生事者,立斬不赦」的最高指示,于謙開始安定徐州地方。

徐州城三日之內不會開坊。

清點府庫糧草、武備庫軍械,更換府臺衙門官員,掌令官會安撫百姓、宣諭陛下旨意、抓捕城中盜寇羣小等等。

三天後,太陽再次升起!

百姓們終於走出了坊門,呆滯的看着城頭的王旗,大明軍到了,徐州,終於太平了。

一些百姓掩面痛哭流涕,惶恐不安的六個月的時間終於過去了。

徐州之戰,大獲全勝。

而王驥此時還在應天府,都督張輗、張軏剛開拔,就聽到了徐州陷落的消息,又倉皇的回到了應天府。

李賢此時在諮政院內,看着站在臺上發言的人,百無聊賴。

發言的是蔡東攀,就是那個不學無術,滿嘴噴糞說秦亡始皇、漢亡漢武帝的蔡東攀。

李賢很難想象,子孫不孝,還把這罪責推到前人頭上的風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蔡東攀還是被安插到了南京衙門,而且還做了諮政大臣,李賢用腳後跟想想就知道,這蔡東攀家裡怕是極爲有錢。

不知道輸納了多少米、粟、豆、草、鞍馬,才撈到了這麼個職位。

李賢在南京城賣官鬻爵的目的達成了,哪還有真心當官、真心死戰的軍士?

至今,李賢不知道王驥他們窩在南京城,到底在提防着什麼。

蔡東攀站在臺前,大聲的喊道:“燕王暴戾,燕府打進了南京城,我們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當年鐵鉉見燕王時,罵不絕口,立而不跪!”

“燕王見狀無奈,說:好一條鐵骨,既不跪朕,朕宥汝面北而跪,亦算歸順。”

李賢看着蔡東攀,這的確是太宗文皇帝說的話。

當然這裡文皇帝,耍了個小心眼,奉天殿坐北朝南,若是鐵鉉面北而跪,上朝的時候,也算是跪文皇帝了。

這是文皇帝給鐵鉉的體面,你忠你的建文帝,我做我的永樂皇帝,大家互相體面一下,鬧得那麼難堪作甚?

都是大明。

“燕王強令一顧,終不可得,鐵鉉不跪北,乃命人將他耳鼻割下,爇肉令熟,納入鉉口,並問肉味甘否?自古無此刑法!”

“鉉大聲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何不甘?燕王盛怒,喝令寸磔廷中。”

李賢立刻了然了,這個蔡東攀,就是第一句話是真的,後面就開始了胡編亂造!

李賢用力的敲了兩下銅鐘說道:“時間到了。”

蔡東攀一愣說道:“我還沒說完呢,那五輪沙漏裡,不是還有沙嗎?”

李賢看向了沙漏,用力一敲,沙漏應聲而碎,他袖子一順,將桌面上所有的碎屑都掃落在了地上,一個小廝匆匆過來打掃乾淨。

李賢笑着說道:“現在已經沒有了。”

蔡東攀哪裡見過這等無賴事,他憤怒不已,但是沙漏的確沒了。

“你話說的不對,鐵鉉怒罵,遂磔於市,何來割耳之說?”李賢知道蔡東攀想要表達什麼,但是李賢就是不讓他表達。

他握着諮政院大印,讓你說你就說,不讓你說,你就只能閉嘴。

蔡東攀這是胡編亂造。

南京法司所記,只是說文皇帝終不可得忠臣,磔於市。

明實錄也有載,朱棣對羣臣言,每稱鉉,必言其忠。

忠乃是禮,禮法在李賢這個儒學士眼中,是不容許如此曲解的。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都是品德,乃是五常之大倫。

但是蔡東攀這話說的鐵鉉狷狂,文皇帝暴戾。

既是對文皇帝的污衊,也是對鐵鉉的侮辱。

即是對仁的曲解,也是對忠的曲解。

這是在扛着禮法大倫的大旗,反禮法大倫。

如此幾番曲解之後,這天底下哪還有五常禮法之大倫?

李賢懶得跟他辯論,連上他算上,所有人都是秋後的螞蚱罷了,他拿出了一個新的五輪沙漏,笑着說道:“下一個。”

蔡東攀悻悻,李賢是進士及第,要學問有學問,要纔能有才能,他蔡東攀別說和李賢辯論,就是和劉昇辯論,都不是對手。

諮政院吵吵鬧鬧了半晌,終於定下了幾條似是而非的政令,李賢宣佈了休會。

他走出了諮政院的時候,才知道了大明軍已經攻克了徐州城。

應天府上下,剎那之間,變得惶惶而不安。

李賢狂喜!

他來到了戶部衙門,將已經清理好的黃冊和魚鱗冊,進行了一些梳理。

他不能把所有的賬目都帶走,但是可以把總賬目私藏起來。

他打算交給玉娘,這是功勞,可以保玉孃的命。

玉娘說:「還說愛我,滿嘴胡說」,但李賢並不是胡說,而且玉娘肚子裡有了他的孩子,他自然要護玉娘和孩子的平安。

這算是李賢現在唯一的念想了,陛下並不打算對他在京師官邸的家人動手。

李賢整理好了之後,前往了戎政院。

他剛走到戎政院的時候就樂了,他看到了王驥、張輗、張軏三人,還在南京。

陛下把徐州城都打下來了,兵鋒正在向着兩淮而去,這三人不是說帶兵馳援嗎?

這給了徐州除了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不成?

李賢和陛下同時產生了一個疑問,王驥到底在做什麼?大軍盤踞在京師城下到底在防備着什麼?

直到他走到戎政院講武堂的時候,看着講武堂議事廳,掛着的堪輿圖才知道,他們究竟在防備着什麼。

王驥嘆息的說道:“我們將魏國公、寧遠伯圍困在鳳陽,但是前幾日,他們的一支奇兵突圍,流竄到了宿州一帶。”

魏國公徐承宗,徐欽子、開國武勳首功徐達曾孫。

魏國公世代居住在南京城,任守備。

南京留都有一整套的官僚體系,這一套的官僚大多都是不太好處理的官吏,沒什麼才能還比較棘手,然後扔到南京賦閒。

南京有三個最主要的官職。

一、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是文臣。

二南京鎮守太監不常設。

三、南京守備,一般由侯伯爵,擔任守備,但是魏國公一直兼領中軍府。

孫繼宗正是殺掉了和李賢同名同姓的南京守備豐城侯李賢,纔有了機會進南京。

李賢一直奇怪,豐城侯死了,南京軍哪裡去了?

爲什麼王驥等人一直在南京城下,感情側臥之榻還有鳳陽衛和中軍府在!

怪不得,王驥一直在南京城內,不肯離開,他一挪窩,怕是徐顯宗和寧遠伯任禮就殺回了南京城!

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688章 康國公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688章 康國公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904章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
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688章 康國公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688章 康國公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904章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