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

第572章 一大進步

袁鹹安站在西苑南華門值房外,心裡又驚又喜。

大理寺正卿郭幹在一旁跟人說着話。

皇史宬三傑之一袁鹹安,左順門乞討事件後,被貶去了遼東爲八品小吏。

後來遼西在西遼河河套地區大修城堡,急需人手,便把他抽調過去,在遼西巡撫郭幹手下任職。

勤勉任事,兢兢業業,被郭幹賞識,一問來歷,唏噓一番後更加器重。

圖們汗被斬,察哈爾部被滅,蒙古左翼歸附,遼西遼東合併爲遼寧,郭幹調回京師,接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後兼任大理寺正卿,順便也把袁鹹安調回京師,任順天府通判。

趙貞吉接掌都察院,後又出任御史中丞,資政之一,一直在配合朱翊鈞的國體官制改革,對都察院進行司法改革。

只是都察院的改革在他的主持下細雨潤無聲,沒有引起太多動靜。

都察院改爲兩院,左院監察院、右院大理寺。

御史中丞爲都察院首腦,設左都御史,爲中丞第一副手。

趙貞吉還是資政之一,時常要在西苑司禮監旁的資政局衙門辦公,左都御史爲他的第一副手,實際上是主持都察院事務。

現任左都御史是趙貞吉推薦的原刑部尚書黃光升。

黃光升是福建泉州人,俞大猷和李贄的同鄉,嘉靖八年進士,做過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兵部侍郎總制蜀楚黔三省,後分別升南京戶部尚書、刑部尚書。

善理民政,也帶兵打過仗平過叛。

料理錢糧,釐清刑名,屬於全能型人才。

後世史書評價,是少有能冠上政治家、軍事家、法學家、水利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明朝大臣。

正職右都御史有兩位,鄒應龍管左院監察院,郭幹兼大理寺正卿。至於其他掛職的右都御史,如海瑞、霍冀等人只是掛銜而已,不會到院視事。

左院監察院只設中央監察廳,中央監察廳由六科給事中演化而來。負責地方監察的十三道監察御史則直接下派到地方按察使司。

右院大理寺,也叫大理院。大理寺是最高法院,負責複覈死刑,終審各種上訴案件以及審理指定的大案要案。

各省按察司有按察使,副手爲左右副使,左副使管本省監察廳;右副使管各級法院—慎法院,主理全省案件審理判定。

大明的鞫讞分司在前宋基礎上更進一步。

負責審訊及調查事實的鞫司是布政司下屬的警政部門,依據事實檢法用條以及公訴的讞司之一,是刑部直屬的檢法官。

最後按律審理判定的讞司之二是隸屬按察司的慎法院。

用聽得懂話就是地方警政部門查案辦案,抓到案犯後把證據一併移交給檢法官。

檢法官複覈,看警政部門是不是依法辦案,再合議對案犯適用什麼律法,再以合適的罪名向慎法所提請公訴。

袁鹹安是順天府通判,副手有司理判官,負責順天府案件審理;還有僉事御史,負責順天府的地方監察。

當然了,袁鹹安還是順天府首席司理判官,兼僉都御史,順天府通判署慎法院的審判文書,監察局僉事御史的彈劾報告,都需有他的審覈簽名,才能成爲正式公文。

袁鹹安矜持地正了正自己的烏紗帽,在孔雀補子的緋袍官服上撣了撣。

從級別上來說,袁鹹安這個順天府通判,已經與各省的按察使平級,官階爲從三品大中大夫。

從八品官階幾年間跳到從三品,國朝立朝以來有幾位?

袁鹹安心裡當然十分自得,但他也知道,自己命好,分到了遼東,沾到了漠南戰事的春風。

軍功優敘可不是說着玩的。

赤峰和通遼城是袁鹹安全程督造出來的。

他現在還記得在遼西,那些風餐露宿、日以繼夜的忙碌日子。腰痛、肩痛、膝蓋痛,臉黑得連老婆孩子都不認得,就是那時落下的。

有這份豐厚的軍功打底,再加上恩主一泉公(郭幹)的提攜,當然升得很快。

一泉公是嘉靖十七年進士,他的會試房師正是大洲公(趙貞吉)。

一泉公和大洲公年紀相近,亦師亦友,是可靠的盟友。

自己成了一泉公的“故吏”,等於進了大洲公的門下。

一脈相承,傳承有序。

袁鹹安想着這兩年的“奇遇”,自己都不敢相信。

去遼東轉了一圈,居然從邊緣人物迅速成爲青年才俊。

又想起好友周秉洲和李治彬的來信。

周秉洲在兩廣總督殷正茂麾下,混得風生水起。

殷正茂是內閣總理太嶽公的同科好友。

資政、總戎政使汝貞公在宣慰南海時,也很器重這位,前途無量。

周秉洲在他麾下,籌集、轉運糧草,參與廣西安隆、上林土司和廣東羅傍平叛戰事,現在也升遷到廣州知府,從四品官階。

李治彬在西北,成了徐貞明的副手。

徐貞明是皇上簡旨特派到西北任職的,他的那份《西北治政策》,滿朝上下讚不絕口。

還跟梅國楨結成好友。

梅國楨、葉夢熊、宋應昌,大家都知道是皇上重點培養的青年才俊,可能是未來的宰輔。

想到這裡,袁鹹安忍不住在心裡感嘆道,還是去地方歷練好,有前途!

尤其是邊地歷練,抵得上在京師裡苦熬多年。

皇上的脾性大家都知道了,於是各位大佬和各派系,都會把看中的才俊派往邊地歷練。那裡雖然艱辛,但確實容易出頭。

正胡思亂想着,郭幹走了過來。

“全宜。”

袁鹹安馬上站起來,“郭公。”

“走了,趙中丞有空了,召我們進去議事。”

“是。”

郭幹在前,袁鹹安在後,走進了南華門。

南華門進去是照壁前院,向左走,裡面還有一道門,奉宸司和勇衛營的人守在那裡。從那裡進去,可直趨紫光閣和太極殿,面聖的地方。

袁鹹安羨慕地看着在那裡排隊驗牌子的兩位官吏。

我什麼時候也有資格面聖啊。

他跟着郭幹往右走,沒走多遠,看到一個院子,門口左右各掛着一個牌子。

左邊的牌子上寫着“資政局”三字。

右邊牌子寫着:“平章軍國事重地,嚴禁亂入喧譁。”

太樸實無華了。

走進院子裡,最先看到左廂房有一條走廊,裡面一排房子,全是值房,現在時新叫法是辦公室。

很安靜,時而有人進出。

在走廊最前面的柱子上,掛着一塊牌子,“資政局秘書處”。

一位書吏上前來,高叉手道:“秘書郎胡宗美見過右憲郭公。”

胡宗美?

袁鹹安認識啊。

他此前是戚帥麾下參謀局參謀,奉命巡視西遼河河套築城修築事宜,與督造赤峰、通遼城的袁鹹安打過多次交道。

據說後來跟着從徵蒙古土默特部,立了軍功,想不到遷到資政局秘書處爲秘書郎。

秘書郎,資政們的近身親信,執掌機要,跟此前的翰林院庶吉士一樣,都是未來的尚書、正卿啊。

聽說他是汝貞公的族弟,果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郭幹客氣地問道:“中丞得閒了?”

“趙公正等着兩位,請。”

郭乾和袁鹹安在胡宗美的引領下,進到院子正廂房左邊第三間。

裡面是間套房,前廳後房,在前廳等了幾秒鐘,郭乾和袁鹹安走進裡屋。

趙貞吉坐在上首,左下首坐着刑部尚書王崇古。

“一泉公來了。這位是順天府通判袁鹹安?”

“下官順天府通判袁鹹安拜見趙中丞和王尚書。”

郭幹在旁邊說道:“袁通判臺甫全宜。”

“一泉公,全宜,請坐。”趙貞吉客氣地說道,指了指右下首的座位。

雜役上了熱茶,胡宗美帶着兩位秘書在旁邊坐下,持筆做記錄。

“一泉公,全宜,你們來之前,老夫跟鑑川公聊案子的事。你們來了,那大家一起聊。鑑川公,說說你們刑部的準備。”

“好!”王崇古答道,“此案是由錦衣衛鎮撫司京畿局偵辦的,京師警政廳就是跑了個腿,列名爲偵辦單位之一。

刑部準備派中央檢法廳的精幹檢法官,公訴此案。”

身爲朱翊鈞一手提拔的名臣能吏,王崇古出任刑部尚書後,怎麼可能不對刑部進行改革。

大家都力行改革,我刑部不改,是不是顯得我碌碌無爲啊!

王崇古先把管轄的警巡系統,改爲警政部門。

各省兩京叫警政廳,府縣叫警政局,雙重領導。業務歸上級警政部門和刑部管轄,日常管理歸當地布政司和縣府衙門。

警政廳都事和警政局主事,由布政使、知府和知縣提名,經與上級警政部門協商同意,正式任命。

有治政經驗的官員都知道,維護社會治安,半軍事化的警政部門,必定是強力部門。地方各級官府的威信,多半要靠它來維護,肯定不會放手。

可刑部也不會輕易把自己這塊大肥肉讓出去。

幾經扯皮,因爲王崇古資歷老、功績多,在內閣十分強勢,刑部取得了警政部門業務管轄的權力。

相當於警政部門日常開支被甩給了地方官府,列入每年的財政預決算裡,但是工作做得好不和壞,上級警政部門和刑部有重要發言權。

接着王崇古對檢法部門進行改革。

檢法部門直屬於刑部,屬於派駐制。

如此前都察院的巡按、巡鹽等御史一樣,層層直派。

不過王崇古把它分成兩部分,一是設地方檢法總廳,然後二十二省各設檢法廳,府縣再設檢法局。

二是設中央檢法廳,它職責之一是稽覈地方檢法部門的檢法案件,同時對二十二省兩京檢法部門進行監查,不定期派員下去進行巡視檢查,隨機抽調案卷,或辦理民衆通過各種渠道反應上來的申訴案。

職責之二就是直接辦理大案要案,然後向相應的慎法院提請公訴。

此外傳統業務就分由辦公廳、銓政局、條例局、典獄總局和督捕局分理。

辦公廳不用說了,日常庶務。

銓政局負責人事,即刑部內部官吏的考課、任免、遷降和培訓。

條例局負責刑部相關律法研究。比如律政院制定的某《刑律》或《範律》在實際執行時有問題,及時向律政院反應,提請及時修改。

後來還增加了普法宣傳的職責,與太常寺攜手合作,宣傳法律知識,普及法律意識。

典獄總局就是直管刑部直屬的監獄,以及對各省典獄局管轄的監獄進行監查。

督捕局纔是大明版的聯邦調查局,辦理大案要案,以及協調各省警政部門辦案。

至於錦衣衛鎮撫司,你可以認爲是大明版克格勃直屬調查局。

中央檢法廳還有一項沒有明說的職責,就是辦理錦衣衛移交的案件。

趙貞吉開口了:“鑑川公說的有差池啊。此案全程就是錦衣衛鎮撫司辦下來的,你的警政廳就是在外圍站個崗,連跑腿都算不上。”

王崇古哈哈一笑,並不爲忤,“中丞這是在揭我麪皮啊。”

趙貞吉笑着繼續說道:“但中央檢法廳接辦此案,卻是一大進步。”

王崇古和郭幹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袁鹹安傻眼了。

什麼一大進步啊?

怎麼沒人告訴我啊?

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3章 朕的銀子!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第13章 朝天觀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第8章 倒嚴先倒樓第54章 先練新軍吧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661章 誅殺國賊!
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3章 朕的銀子!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第13章 朝天觀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第8章 倒嚴先倒樓第54章 先練新軍吧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661章 誅殺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