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

戚繼光的計劃是在金秋九月或者十月,對忠州進行總攻,在今年年底前,將倭寇逼迫入釜山防禦圈,在明年夏天之前,結束朝鮮戰爭。

這是戚繼光在捷報中提到的進一步戰略規劃。

戰爭是有間隙的,就像是人要呼吸一樣,大明軍又不是倭寇,屠殺和血腥統治不是大明的風格。

大明軍是王師,在佔據了漢城和仁川之後,大明軍首先要做的是消化,保持基本穩定後,再繼續進攻,這也是大明軍打的慢的原因,但和倭寇的倉促佔領不同,大明打下一塊,就不會再丟,統治的穩定性要高很多。

在大明火炮優勢之下,忠州的城防,等於沒有。

但凌雲翼的意思是,如果大明仍然要滅倭,就用忠州來放血,釜山不行,釜山防禦圈太小了,倭寇在大勢已去的時候,一定會撤出釜山,而釜山忠州就剛剛好。

“陛下,只要倭寇還對忠州防線有一點點的幻想,這個謀劃就可以成功。”凌雲翼十分確定的說道:“人看到一點希望,就會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就像是賭徒一樣,輸紅眼的時候,就會一直輸下去。”

“恰好,倭寇就是一羣賭徒。”

凌雲翼十分了解倭寇,他也是在平倭之中嶄露頭角的大員,倭寇很喜歡賭,賭贏了就血賺,賭輸了就龜縮回去舔傷口,等待着下一次繼續賭的機會。

只要倭寇還想要在忠州防守,就陷入了大明的節奏之中。

忠州如同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放棄就等同於放棄了一直以來的野望,可是不放棄,就勢必往裡面填人、填糧、填物,當倭寇意識到自己落入大明節奏之後,會忽然發現,投入的成本實在是太多了,已經抽不出身了。

這就是凌雲翼的謀劃,大明在忠州弄個絞肉機,消耗倭國的青壯年,這很殘忍,但倭寇當年對大明做的更加殘忍,現在朝鮮發生的一切人間慘劇,都在大明身上發生過。

孫克毅、孫克弘家裡死的就剩下他們兄弟倆,陳天德甚至被人閹割戲耍,他活在世上唯一的目的就是報仇殺倭,這都是人間慘劇的一部分。

大明允許土蠻汗投降,不允許倭寇投降。

“朕就是擔心,這絞肉絞一陣,大明軍也是損失慘重。”朱翊鈞面色略顯有一些猶豫,大明皇帝,又開始心疼前線的軍兵了,甚至連絞肉戰法,都擔心大明軍的損失。

也不怪大明京營銳卒忠誠狂熱,陛下很多時候,不是考慮自己的好大喜功,不是考慮自己的功業,而是考慮軍兵們的辛苦。

慈不掌兵,陛下不掌兵,仁慈就變成了善。

“陛下,大明京營現在是最鋒利的時候,而且大明掌握了主動權,一旦覺得損失有點大,那就直接把倭寇趕下海,倭寇纔是案板上的肉。”凌雲翼笑着說道。

損失慘重的話,那就直接攻滅忠州,什麼時間把倭寇趕下海,大明軍掌握了主動權,倭寇不服可以來試試線列陣的威力。

“嗯?對啊,主動權在大明手裡。好!”朱翊鈞一聽,滿臉笑容的說道:“凌部堂說得對。”

凌雲翼猶豫了下,欲言又止,把本來想說的話藏在了心裡,有些髒手段,沒必要跟陛下說的那麼清楚,他只要還給陛下一個忠誠的朝鮮就夠了。

忠州的絞肉戰法,只是他龐大計劃的開始,這個已經很黑心的計劃,只是一個開端。

凌雲翼打算利用忠州之戰,在大明軍已經佔領的地區,進行軍管,並且以前線吃緊的方式,將一些人以通倭的罪名進行清理,至少那些從文武兩班繁衍出來的中人,清理乾淨,這些豪門大戶的庶子們的家族,就是朝鮮的頑疾。

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只要忠州戰場還在撕咬,那麼大明軍主要職責就是忠州之戰,在主要兵力集中在前線的時候,一些山匪遊寇就會煥發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聚嘯山林,四處打家劫舍,爲非作歹。

這些山匪遊寇越是囂張,朝鮮人受害越大,就越是恐懼,恐懼到不敢對大明生出任何二心來,絕對的忠!誠!

凌雲翼從來都是這樣,他從來不相信什麼感恩戴德,恩情這種東西,最不需要還,他只相信恐懼。

任何對田土分配產生不滿的地方,大明遼東軍兩萬人兵力有限,就無法巡防到那裡,利用各階級之間博弈,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這是凌雲翼在讀完第三卷,在詳細瞭解了稽稅院制度後,領悟到來自陛下的絕學,各階級之間博弈形成共識,而共識代表了對大明的認可,代表了向心力,代表了大明將朝鮮領土核心化。

“陛下,大明做事有的時候太過於善良,也不是什麼好事,比如交趾十三司,當年英國公張輔,但凡是狠一點,交趾也不至於弄到現在這個地步。”凌雲翼想了想,還是提前給陛下做了點心理建設,他接下來會展示出一些殘忍的手段,希望陛下不要在意。

“凌部堂安心,無論發生了什麼,都是朕下旨入朝滅倭的。”朱翊鈞笑着說道。

朝鮮發生的一切罪責,都是他朱翊鈞的責任,春秋論斷,凌雲翼也是國之幹臣,輪不到他捱罵。

朱翊鈞打開了御書房的抽屜,拿出了一個硃紅色的本,在上面寫了幾筆,然後拿起了桌上的印,蓋在了上面,笑着說道:“凌部堂去朝鮮,朕額外給你一百五十萬銀,五十萬石糧草,朕再給你三千把火銃,五百門虎蹲炮,再派三名寶歧司的農學博士,三名地師前往,這農學博士和地師都很金貴,可不能丟了。”

“辦事手邊總要有點錢糧,才能把事辦成。”

其他不論,農學博士和地師重要,看起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能培養不少的農學博士和地師,畢竟一個農學博士和地師,培養成本才一百二十銀每個,但朱翊鈞從來不覺得銀子比人金貴。

“陛下,這不合規矩。”凌雲翼看着已經到手邊的銀糧支取票,沒有謝恩,反而提醒陛下,這錢是從內帑出的,沒走流程。

統治朝鮮,有朝廷的撥款,這錢,他拿了,就是他自己本人的,怎麼用,他說了算。

“拿着吧,規矩不規矩的,倭寇入寇朝鮮講規矩了?特事特辦。”朱翊鈞將錢糧支票遞給了馮保,笑着說道:“銀子在內帑裡也生不出銀子來,糧食只會發黴,拿去用就是。”

凌雲翼鄭重的俯首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陛下總是這樣,總結的話就是,有福同享、有難獨當。

這些年朝中對凌雲翼的攻擊從沒斷過,他到京城,就有人去固節驛圍堵他,拿他刷名望,這種事對他沒傷害,但也挺煩的。

陛下給他遮風擋雨了十四年。

張居正給凌雲翼寫過幾封信,不乏批評的話,說他吹求過急,說他嗜殺,說他做事過於決斷,但陛下從來不問責他,連元輔帝師的風雨,陛下都給他擋住了。

萬士和致仕了,不代表着帝黨散了,相反,帝黨的真正黨魁就只有陛下本人,而萬士和一直是個傳聲筒的作用,負責解釋陛下的動作,爲陛下的動作尋找法理依據,也就是祖宗成法。

真正要做事的文臣武將,陛下總是保護的很好很好,不必理會朝中風雨,盡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華。

朱翊鈞見凌雲翼收了錢,才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說道:“哦,對了,你在河南那一千五百客兵,只能帶走八百人,剩下的七百人,朕給徐學謨了,畢竟他也需要維持河南的局面。”

Www★Tтkǎ n★℃o

“愛卿到了朝鮮,你這八百客兵,擴到三千,朝鮮地方留存錢糧不夠,你就跟朕說,朕也就這點賺錢的本事了。”

凌雲翼這一千五百客兵,不能全都帶走,只能給他帶走八百,這也是朱翊鈞給銀給糧的部分原因。

“臣謝陛下聖恩!”凌雲翼再拜,選擇了告退,以後的事兒,他說不準,也沒人能說得準,但朝鮮這塊地,陛下的,泰西的耶叔來了也沒用!

凌雲翼非常清楚這是恩德,大明這麼多總督巡撫,誰家上任能帶着自己私兵滿天下跑?上一個能這麼幹的還是黃巢。

凌雲翼帶着這三千客兵,從江西到廣東,從廣東到山東再到河南,陛下一直讓他帶着類似於私兵四處赴任。

不過凌雲翼仔細一想,自己做的那些事,其實和黃巢沒啥區別,只不過他凌雲翼是合法的。

凌雲翼走出文淵閣的時候,被張宏攔下,張宏將一卷聖旨遞給了凌雲翼,笑着說道:“陛下給的便宜行事的聖旨,陛下說,朝鮮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辛苦凌部堂了,凌部堂遠行,多珍重。”

凌雲翼回頭看了一眼通和宮御書房,大踏步的走出了通和宮,廣東、山東、河南他都治理好了,還怕一個朝鮮?一定爲陛下收拾的利利索索!

朱翊鈞看着面前大堆的奏疏,伸手拿出了一本,笑着說道:“朕籤支票的姿勢,和沙阿特使扔錢袋子的姿勢,孰美?”

“君美甚,沙阿特使何能及君也?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馮保樂呵呵的說道:“陛下,沙阿買買提扔十年錢袋子,也扔不出去一百五十萬銀,五十萬糧草去。”

沙阿特使的確闊綽,但和陛下一比,那真的是比不過,沙阿特使真的沒陛下有錢,一千個沙阿特使摞起來,也不夠。

“哈哈,你整天就琢磨着怎麼拍馬屁是吧。”朱翊鈞笑了笑,開始批閱奏疏,一些問安的奏疏,朱翊鈞都拿‘朕知道了’來蓋章,算是自動回覆,防止朝臣用大規模數據流淹沒有效信息。

西南方向的戰爭,黔國公府又拿下了兩個山寨,繼續向着東籲王城有序推進。

莽應裡不知道付出了怎麼樣的代價,勉強的保住了自己的王位,但是已經無力組織反撲了,大明在西南的開拓,已經將孟養、南甸、孟艮府、車裡宣慰司全部恢復。

大明已經和老撾全面接壤。

老撾宣慰司南掌刀攬勝,帶着七車的貨物跋山涉水到了大理,見到了黔國公沐昌祚,這七車全都是大明需要的精絕鹽(鉀鹽),刀攬勝感謝大明再次賜姓,當做禮物送給了大明。

刀攬勝非常清楚,大明懶得管老撾,是之前老撾真沒什麼東西,大明能看得上,那點草蓆、瓜果,大明也都有,只要大明多看他老撾一眼,垂青一下,他們老撾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精絕鹽,當然要趕緊送上。

“陛下,這刀攬勝改回姓名之後,這安南國就不敢再逼迫刀攬勝進貢了。”馮保笑着補充了細節。

不是安南不想做中南半島小霸王,是不敢,被大明揍了三次,已經很清楚大明的實力了,趁着大明真空期稱王稱霸也就罷了,大明回來了,還不知道自己斤兩,那不成上躥下跳的猴子了嗎?

車裡宣慰司被大明收復後,大明和老撾直接接壤,刀攬勝也得到了承諾,只要安南敢動手,只需要抵抗月餘,大明軍就到了。

“這東西加到水肥裡,居然真的可以增肥,自然如此神奇。”馮保則是對精絕鹽感覺神奇,加的也不多,但就是有用。

“馮大伴還是把精力放在政務上吧,學學朕,皇家格物院搗鼓的東西,朕有的時候也不懂,天才的世界啊,咱們這人世間的人,是真的不懂,也難怪百姓們覺得格物院裡住的都是神仙。”朱翊鈞批覆了奏疏,他都把精力放在了政務上。

天才的世界應該和凡人的世界不同,想必非常精彩。

“這裡有一本解刳院的奏疏。”朱翊鈞一愣,打開看了許久,解刳院有了大量的標本後,大明解刳院對一些過去有害的方子進行了全面的禁止。

比如主藥爲硃砂、雄黃、全蠍、炒殭蠶、甘草、鉛白霜的安神湯。

這裡面硃砂的危害最大,因爲這玩意兒就是汞,經過對標本的研究發現,汞根本無法新陳代謝出去,長期攝入會精神錯亂,瘋癲,不明震顫等等,然後集中在腎的位置破壞生殖能力。

而鉛白霜,則是把鉛磨成粉,人體大量攝入鉛後,會昏昏欲睡,長期服用鉛白霜爲主料的安神湯,鉛同樣會堆積在腎臟裡,而且跟汞一樣的危害,貧血、溶血、大腦小腦萎縮、胃潰瘍等等。

硃砂、鉛白霜都不便宜,窮民苦力吃飯都成問題,甚至一些勢要豪右都買不起這玩意兒。

孩子鬧的厲害,打一頓就好了。

解刳院大醫官李時珍說到這裡,十分悲痛的告訴陛下,有一個羣體,很有錢,也不愁吃穿,而且孩子哭了不能打,需要經常服用鉛白霜爲主藥的安神湯,這個羣體就是大明皇帝和皇子皇孫。

一些個皇子公主,很鬧騰,在宮裡上躥下跳,夜裡嚎啕大哭,打又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所以鉛白霜爲主的安神湯,在宮裡會被大量運用。

而且李時珍認爲,大明皇帝普遍短壽,可能和尊貴的身份,大量服用鉛白霜爲主的安神湯有關。

大明繼承法是嫡長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不生嫡,所以皇子的身份越尊貴,攝入的鉛白霜就會越多,只要有孩子的家長,都很清楚,孩子哭鬧是免不了的,打不得,就只能一碗安神湯下肚了。

李時珍還特別指出,查宋代藥典,就已經有鉛邪入體,氣滯血瘀,還有祛瘀解毒湯,但因爲胡元入主,很多舊典都斷了,自從解刳院設立之後,遍訪大醫,尋找舊典纔算是補齊。

經過解刳院對標本的研究,祛瘀解毒湯只是個安慰劑,沒有什麼作用,鉛依舊會留在腎臟裡。

李時珍更是直言不諱的說,查太醫院舊案,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小時候也喝過鉛白霜爲主的安神湯,而現在陛下沒事,完全是因爲大量運動加速新陳代謝有關。

陛下尚武,把幼年時的鉛都排了出去。

這些都是壞消息,好消息是,自解刳院設立起,鉛白霜就被革除在藥典之外了,對這些汞、鉛,金屬類的藥草進行了完全禁止。

“陛下,發兵太醫院,誅九族吧!”馮保面色十分沉痛的說道,只有這個解決辦法了。

“不用,要怪就怪南宋亡國了吧,畢竟胡元這百年,是萬事凋敝,丫頭呢,把丫頭叫來。”朱翊鈞沒有同意兵發太醫院,而是讓人把王皇后找了過來,一時情急,朱翊鈞連娘子都不喊了。

怪太醫院的太醫嗎?宋朝時候就已經確定了這東西是有害的,南宋滅亡後,很多過去形成的經驗,並沒有順利傳承下來,一如當初祖沖之父子的《綴術》失傳一樣。

“參見陛下,陛下何事如此急切?”王夭灼匆匆趕來,面色凝重的問道,陛下素來淡定,泰山崩於面前巋然不動的雄主,從沒有如此火急火燎的慌張。

“你看這個。”朱翊鈞把奏疏遞了過去,他當然知道鉛的危害,但他從來不服用什麼安神湯,也壓根不知道大明仍在以鉛白霜入藥,也不太清楚孩子們是不是服用了各種古怪的安神湯。

王夭灼看完奏疏,反倒是鬆了口氣低聲說道:“啊,夫君勿擾,孩子們不用安神湯,都是直接揍,治兒就天天捱揍。”

“爲何?”朱翊鈞鬆了口氣,疑惑的問道。

王夭灼笑着說道:“這不是尚節儉嗎?這鉛白霜置辦起來太貴了。”

“娘子膽大包天,居然揶揄朕!”朱翊鈞見王夭灼如此輕鬆,還能說俏皮話,顯然是真的不用這些安神湯。

“其實不是尚節儉,是娘,太寵孩子們了,含在嘴皮怕化了,捧在手裡怕跑了,這怎麼能行呢?這治兒眼看着要到上學的年紀了,再這麼嬌慣,恐怕變成了無法無天的天生貴人。”王夭灼整日裡跟在夫君身邊,夫君看的,她都看。

階級論第四卷的手稿,她已經看過了。

朱翊鈞可不是威脅張居正,他真的在寫第四卷,他是皇帝,金口玉言。

王夭灼真的是見識到了隔代親,不光是李太后,陳太后也是,兩宮太后寵溺孩子們,王夭灼也要一起寵,那纔是縱容皇子成爲禍國之主。

王夭灼似乎是想起了什麼有趣的事,笑顏如花,坐在了朱翊鈞的身旁,低聲說道:“潞王小時候可是個混不吝,仗着娘寵他,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夫君,因爲夫君真的揍他。”

“潞王六歲那年,往宮婢的碗裡撒尿,讓宮婢們喝,還說是賞賜,他權當是玩耍,結果夫君知道後,直接飽揍了他一頓,還專門跟他講世宗皇帝被宮女刺殺的舊事,嚇得潞王好幾天睡不着覺。”

“娘知道,也只說了句慈母多敗兒。”

小孩不知道對錯,沒有任何懲罰的時候,說教根本記不到心裡去,其實李太后和陳太后也知道,慈母多敗兒的道理,但就是捨不得。

朱常治背乘法口訣表(秦代就有),就是不好好背,被王夭灼一頓飽揍,才肯好好背,徹底背熟,因爲不認真做事,就會有懲罰。

皇帝有點不太方便揍朱常治,因爲即是父子也是君臣,而且朱常治作爲嫡長子,這太子的位置幾乎是板上釘釘,王夭灼就沒那個顧慮了,王夭灼可不能看着自己兒子太子位,被別人奪了去。

王夭灼入宮之後,陛下就已經是現在這種心性了,陛下的成長經歷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那時候主少國疑,陛下肩負日月,江山社稷繫於一身,壓力很大很大,十歲就要裝大人的樣子活着,只有每五天,陛下在文華殿偏殿聽她彈奏,才能放鬆一下。

那時候,王夭灼在皇帝身上感受到的情緒就只有孤獨,與世隔絕的孤獨。

但潞王這個混世魔王,可是皇帝一點點培養出來的,潞王監國,看起來沒什麼大的功勞,但國事處置十分得當,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潞王一清二楚,能把國監好,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了。

潞王的成長經歷,就非常有參考價值了。

“陛下,那黎牙實又編排了三個謠讖。”馮保覺得黎牙實已經變成賤儒樣子了,直接當着皇后的面,講黎牙實的壞話,但凡是賤儒文官,全都要出重拳。

黎牙實編了三個大明笑話。

“幾個?”

“三個!”

馮保將一本奏疏找了出來,遞給了陛下。

“他瘋了?!”朱翊鈞打開了奏疏,看完之後,一拍桌子說道:“日後編一個送他進北鎮撫司住十天!這三個,給他住三十天,慣的他!”

“不是會編排嗎?讓他可勁兒的編!最好待在裡面不要出來了!”

之所以不砍頭,就是因爲黎牙實說的實話。

第一個笑話是:一個人掉進了護城河裡,拼命呼救,沒有人路過,當他快要被淹死的時候,忽然靈機一動,大聲的說:我欠了十文錢的稅!兩個稽稅緹騎,不知道從哪裡出現,立刻跳進了護城河裡把他救了出來,並且令其補繳了稅款。

第二個笑話是:一個江湖大俠刺殺了一名晉商,因爲武功高強,手段老辣,沒有留下任何的證據,衙役、捕快輪流出動,都無法找到他的影蹤,這晉商發了天價的懸賞,江湖豪客都在追緝,但始終無法找到,忽然,他就被捕了,因爲他購買的兵刃,沒有納稅。

第三個笑話是:一個富商已經病入膏肓,彌留之際,交代完了後事,撒手人寰,忽然又睜開了眼,風風火火的跑到了稽稅院,補繳了利得稅,纔回到牀上躺下,放心離去,他已經用掉了兩次豁免權,如果不交稅,就會被抄家。

這三個笑話諷刺的都是一件事,稽稅緹騎明明是大明重要的偵緝力量,而且偵緝能力極強,可謂是無孔不入,死亡都無法避免,但稽稅緹騎只管稽稅,不管其他。

稽稅院要是除了稽稅,別的也要管,那很快就會變成宗教裁判所,而且朱翊鈞還沒有收回的辦法,最後就會變成藩鎮割據。

“夫君,我去寢殿等陛下。”王夭灼看桌上的奏疏,就知道陛下還有國事,便揮了揮衣袖選擇離開。

凌雲翼的船在九月中旬,抵達了漢城,仁川收復之後,大明軍的船隊可以直抵漢城,戚繼光早就在漢江碼頭上等候。

“這裡原來是什麼地方?”凌雲翼路過了一處館閣,看到了一副對聯,示意前往景福宮的車輛停一下。

館閣上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大丈夫效命沙場磨長槍,下聯是:小女子獻身家國敞蓬門,橫批是捨身報國。

戚繼光嘆了口氣說道:“倭寇在漢城弄出來的最大茶室,就是軍妓,大明軍趕到的時候,把那些婦人解救了出來,近百名軍妓,有十幾名婦人都跳了漢江自殺了。”

“等漢城收拾乾淨了,就把這裡推倒重建。”

凌雲翼讓車輛停下,站在門前,看了半天,不住地點頭說道:“不要推倒重建!把這裡重新收拾出來,就把丙戌倭患死難悲祠,設立在這裡!讓朝鮮人時時刻刻,隨時都能知道,當亡國奴是何等下場!”

“李昖有個妃嬪懷有身孕,後來倭寇來了無法走脫,給小西行長的狗餵奶這件事,立個雕像,就立在進門的地方。”

“嗯,這地方四通八達,而且離漢江碼頭不遠,最是合適。”

“這不太好吧,這不是在朝鮮人心口撒鹽嗎?”戚繼光眉頭緊蹙,凌雲翼和樑夢龍確實有點不同。

凌雲翼非常肯定的說道:“不撒鹽怎麼記得甜。”

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
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