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

朝鮮的使者李後白不敢自殺,他要是敢自殺,就不會等到現在了,結束自己生命需要勇氣,尤其是李後白這種讀了很多書,明白事理,衣食無憂的人。

他有很多的自殺機會,比如倭寇一個月的時間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打到了平壤,國家破滅就在眼前;比如李昖被李舜臣殺死,李後白的君王已經死了,朝鮮實質性滅國,他也可以自殺。

但是他沒有,但是他非要在大明收拾好朝鮮爛攤子的前夕,藉着皇帝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不合時宜的提出一些條件,來讓大明殺死他。

他沒有勇氣自殺,想要借皇帝的刀殺死自己的同時,還想青史留名。

朱翊鈞看清楚了李後白的真面目,他其實自己都沒想好要不要死,朝鮮到底該何去何從,如果朝鮮廢王李昖是個值得追隨的君王,如果朝鮮王室、文武兩班兢兢業業的治理國朝國泰民安,朝鮮現在這般下場,李後白一定會隨着國破殉國。

但不值得。

李後白深切的知道,一個月被倭寇打到平壤,是整體性的崩潰了,那個朝鮮王室,那個朝鮮不值得用命去追隨。

朱翊鈞不是很在乎李後白跑到朝鮮,帶領朝鮮萬民,反抗大明。

永樂宣德年間的安南國和現在的朝鮮完全不同,朝鮮九百萬丁口在短短兩年內下滑到了四百五十萬丁口,這個血仇,是大明軍幫朝鮮報的。

高啓愚在和豐臣秀吉談判的時候,豐臣秀吉就提出了一個條件,希望大明不要把朝鮮出身的軍兵民送到倭國的礦山來,豐臣秀吉寧願大明人駐守,也不願意朝鮮人進入,因爲在倭人看來,都是大明的附屬國,但依然有高下之分。

倭人始終認爲,他們是敗給了大明,而不是朝鮮,朝鮮作爲手下敗將,沒有資格駐軍倭國。

另一方面,倭人怕,怕朝鮮人報復,這些朝鮮人根本不在意什麼道德失範,殺人根本沒有任何的猶豫。

受萬士和蠻夷狼面獸心的影響,朱翊鈞始終認爲,這個年代的蠻夷,只能聽得懂拳頭這一種語言,揍一頓就老實了,他們會自適應。

其次,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李後白回到朝鮮後,能折騰出什麼動靜來。

大明人是無法理解朝鮮、倭人、安南人、呂宋人這些人的想法,哪怕都是儒學圈,但是仍然有巨大的認知差別。

這些人,從來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只能由別人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完全無法想象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樣子,而他們的祖祖輩輩留給他們的經驗,也不是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而是自適應認爹經驗和思考模式。

即便是這些地方的肉食者、讀書人也是如此,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張口閉口就是明爹、西班牙爹、洋爹,言必稱父母之邦,就是這種典型的自適應認爹模式在作祟。

沒個爹在頭上,這些人反而覺得心慌古怪,一定要有個爹騎在頭上,對他指手畫腳,他才怡然自得。

連泰西人也是如此,紅毛番、金毛番甚至連奧斯曼人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頭上的爹是那個看不見摸不着的神,是宗教罷了。

這給大明禮部官員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因爲這些地方來的番夷使者,他們自己喜歡認爹,習慣性的認爲別人也會認爹,因爲這些番夷使者從來都只能做棋子和棋盤,所以他們特別喜歡選邊站隊,也天然的以爲,大明也要選邊站隊。

但大明深切的知道,自己是棋手,不必選邊站隊。

比如在西班牙遠征英格蘭這場衝突中,大明和西班牙是友邦的同時,又爲尼德蘭誓絕同盟提供食鹽,到法蘭西集散貨物、提供新式船隻,也還會跟奧斯曼人做生意。

賺錢嘛,不寒磣。

萬士和曾經定性過這種自適應認爹的思維定式,稱之爲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無靈無主,脊骨難直。

即:被殖民思維陷阱。

即便是當初因爲種種原因,凝聚了反抗共識的安南,也從來沒有擺脫這種被殖民的思維陷阱。

在嘉靖年間,安南國因爲權臣作亂,選擇了滑跪,永樂年間安南從屬國變成了大明的內郡,在宣德年間從大明內郡重新變成了大明屬國,在嘉靖年間,再次從大明屬國變成了大明屬地。

安南莫氏是大明安南都統使,秩從二品,世襲罔替的土司。

從頭到尾,安南國都沒有擺脫過大明這個前綴。

朝鮮同樣深陷這種被殖民思維陷阱,沒有普遍的反抗共識,李後白回到朝鮮,也沒辦法興風作浪。

“宣西班牙特使佩德羅覲見。”馮保一甩拂塵,宣了使者覲見。

“參見大明皇帝,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佩德羅行禮覲見,即便是他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此次出使,依舊沒能如願,大明和西班牙友邦的關係,似乎漸行漸遠。

這不怪西班牙,也不怪大明,歲月遷延,大明和西班牙在日不落歸屬上的爭奪愈演愈烈,彼此在利益上不在趨同,才導致了這種現象,雖然擁有一些非常美好的回憶,但終究還是逐漸走到了今天這個局面。

“免禮,富饒銀礦的火災還沒有結束嗎?”朱翊鈞問起了富饒銀礦的情景。

大明和西班牙是友邦,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這一切是從富饒銀礦的山火開始的,西班牙以富饒銀礦的山火爲由,減少了對大明的白銀輸入,這讓大明的經濟發展再次陷入了錢荒的恐懼之中。

佩德羅深吸了口氣說道:“回稟陛下,富饒銀礦的火災已經熄滅,但恢復生產還需要一些時間。”

“一定要防備火災,如果貴國無法防火,大明可以提供一些幫助,哦,對了,富饒銀礦的夷人暴亂,可曾平息?”朱翊鈞笑着又問了一句。

這是西班牙給大明的另外一個理由,山火導致了田土產出降低,富饒銀礦的土著開始暴亂,秘魯總督府無法控制局面,富饒銀礦的白銀產出受阻,所以無法提供足額的白銀了。

“動亂已經漸漸平息了。”佩德羅硬着頭皮回答道。

“你也聽說了,大明相繼建立了金池總督府和大鐵嶺衛,一個產黃金,一個產鐵,大明對倭征戰也還算順利,倭國已經答應移交所有的礦產,希望富饒銀礦不會大火,也不會暴亂了。”朱翊鈞又陰陽怪氣了一句。

什麼火災,什麼暴亂,都是藉口,白銀通過珍寶船隊運回了西班牙,爲發動遠征英格蘭做準備。

“陛下談到的問題,我回到泰西后,一定稟告殿下。”佩德羅又不是個傻子,當然聽明白了皇帝的不滿。

朱翊鈞又問道:“黎牙實給了你一沓的大明寶鈔,你覺得這些寶鈔如何?”

大明圍繞着通和宮金庫建立了全新的發鈔制度,並且已經開始在順天府試點,這些寶鈔在民間普遍被看作是銀票,銀票和寶鈔真的很像,但是仍然有不同,銀票是記賬貨幣,而寶鈔是信用貨幣。

佩德羅想了想說道:“印刷十分精美,而且紙張耐磨防水,不容易損壞,防僞性極好,比京師許多錢莊裡的銀票還要精美,也比眼下西班牙通行的金債券更好。”

佩德羅實話實說,和大明寶鈔一比,費利佩搞出來的金債券和擦屁股紙沒什麼區別,就是一張手寫的債券,容易丟失還容易損壞,使用不便。

當然潛臺詞的意思也很明確,大明用自己的方式補充了流通性,白銀不會是大明發展的阻礙。

黎牙實囑咐佩德羅,不要用白銀威脅大明,一來威脅沒用,二來挑起對抗情緒對西班牙只有壞處。

“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作爲遙遠的友邦,我們能否獲得一些陛下的承諾?”佩德羅面色凝重的說道。

朱翊鈞坐直了身子問道:“你要什麼樣的承諾?”

“不對英格蘭出售火器、船隻等軍用物品。”佩德羅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朱翊鈞點頭說道:“無論西班牙是否要求,在英格蘭沒有滿足大明要求,撤銷私掠許可證之前,大明都不會對英格蘭出售火器船艦火藥弓弩甲冑長短兵,甚至不允許英格蘭商人獲得大明的貨物。”

“當然,英格蘭人從別人手中購買,那朕也無能爲力,鞭長莫及。”

英格蘭人當然可以通過轉口獲得一些商品,但轉口的成本和溢價,都由英格蘭人買單就是了。

在海上過一次手,就是30%以上的溢價,英格蘭人現在沒有多少殖民地,靠着圈地積累的那點財富,根本不夠他們揮霍。

朱翊鈞補充說道:“這是基於道德的共識,海上的風險已經足夠大了,海盜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自由貿易,打擊海盜維護海洋營商環境,是基本道德,而不是朕給費利佩的承諾,一旦英格蘭收回私掠許可證,大明也要基於自己的立場,考慮大明和英格蘭的關係。”

英格蘭有可能取締私掠許可證,但英格蘭取締私掠不太可能。

英格蘭需要大明的貨物,但大明遠在天邊,它面前站着一個要遠征它的西班牙,而對付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英格蘭只能使用私掠船隊,所以,英格蘭無論如何都無法取締私掠許可證。

朱翊鈞沒有給出具體的承諾,但他告訴了佩德羅,大明做事的原則,打擊海盜,維持海洋營商環境的有序和健康,這對大明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感謝陛下,哪怕是基於道德共識。”佩德羅鬆了一口氣,這是他這次來大明另外目的,確保大明不會介入到英西戰爭之中。

哪怕是友誼的小船已經翻船,但費利佩不想大明影響到泰西的局勢,尤其是英西戰爭,就像是大明不想西班牙插手南洋的任何事。

朱翊鈞選擇了尊重費利佩的選擇。

“朕鄭重告誡西班牙,大明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你們使用了白銀購買,這是貿易,不是朕在欺凌壓迫你們西班牙,不要總是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你們可以不到大明來購買商品,再喋喋不休,那就別怪朕封關了。”朱翊鈞嚴重警告了西班牙的敘事風格。

這個警告包含了封關的懲罰。

什麼叫西班牙到大明朝貢?什麼叫西班牙到大明貿易損失巨大?什麼叫巨大的貿易順差引發了西班牙的價格危機?什麼叫大明貨物衝擊,造成了西班牙乃至整個泰西手工工坊的破敗?

可以不來!

西班牙這種是單邊敘事,只看到了自己損失了白銀黃金,沒看到他們拉走了一船又一船的貨物,這些貨物,每一兩都是大明百姓的勞動成果,每一兩白銀都是大明百姓的血汗錢。

朱翊鈞重視白銀,就是因爲這些全都是百姓們用勞動換來的,每一兩都值得被重視。

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就是辜負。

大明皇帝之所以可以如此以訓誡的口吻告誡西班牙,完全是大明現在可以發鈔了,大明拿下了倭國的礦權,有這個底氣,不用依賴泰西的白銀流入了,才能站在實力的角度,訓誡費利佩的虛妄敘事。

之前朱翊鈞是不會這麼做的,畢竟大明很多的政策,都和泰西流入大明的白銀息息相關。

現在貨幣不再依賴泰西,朱翊鈞開始否定這種敘事,泰西從來不是大帆船貿易的受害者,要不然不會十六年如一日,每年都要來一趟了。

西班牙這種風格,其實和此時西班牙的經濟分配模式有關,西班牙的分配模式,歸根到底就一個字,搶。

這裡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班牙珍寶船隊。

珍寶船隊通常有兩支,一支是加勒比船隊,由西班牙王室和貴族們一起,組建船隊,從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陸,停泊在加勒比海域,從新世界掠奪的貨物,通常在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集結,陸運到加勒比海的埃拉克魯茲港。

而另外一支則是馬尼拉船隊,從兩個美洲出發,到呂宋的馬尼拉。

西班牙王室對珍寶船隊抽取五分之一作爲稅收,剩下的全部貴族、船東、船員們一起分贓,金債券的信譽也不是黃金,而是這些珍寶船。

人們普遍相信費利佩可以支付這些債券,就是因爲珍寶船每年會帶回無數的財寶。

費利佩通常出賣許可來維持自己的權力不受挑戰,用珍寶船的許可,來獎勵和拉攏自己的盟友。

搶習慣了的紅毛番,到了大明,是打不過了,搶不動了,所以才老老實實的掏出了白銀,遞給了大明,然後換取需要的貨物,卻因爲白銀向大明流失,就胡說八道,單邊敘事。

朱翊鈞面色嚴厲的說道:“人不能如此的無恥。”

“如果擔心因爲貿易,白銀向大明流失,你們應該想方設法的提高自己的商品的種類和質量;如果畏懼大明貨物的衝擊,就要想方設法的降低商品的成本來阻止大明商品進入泰西;如果畏懼大明貨物的數量,你們就提高生產效率和辦法。”

“而不是這番惺惺作態,這不是欺負大明人老實話不多嗎!老實人就該被這麼欺負嗎?”

“陛下教訓的對。”佩德羅被噎的說不出話來,愣了許久,最終還是認了這頓訓誡,的確是公平的自由貿易,的確是你情我願。

佩德羅很清楚的知道陛下說的每句話看起來都是對的,陛下人不老,實話也不多。

大明有保護自己的軍事力量,打不過就搶不到,如果正常手段能夠競爭的過大明,早就帶着成船成船的貨物到大明傾銷了,還用在這裡扮演受害者?

西班牙、英格蘭,連五六歲的孩子都在鑽煙囪了!

其實費利佩二世很清楚如何才能成爲大明的強勁對手,那就是整個泰西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有糧食的出糧食,有工匠的出工匠,有原材料的出原材料,齊心協力的不斷的鑽研,哪怕是鬆散的商業聯盟,也能讓泰西的競爭力大幅提高。

可惜的是,費利佩爲此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卻收效甚微,他很清楚這難以做到,想要整個泰西團結一致,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羅馬閃電歸來。

可是,羅馬亡了,羅馬人在意大利,都是少數族裔。

佩德羅這次面聖有得有失,和大明深厚的友誼正在變得稀薄起來,兩國從合作變成了合作對抗,不過讓人慶幸的是,大明皇帝對私掠許可證的不滿,讓英格蘭人無法在大明獲得任何的幫助。

今年甚至都沒有允許英格蘭的使者從松江府的萬國城趕往京師面聖,英格蘭使者白來一趟。

朱翊鈞相繼召見了法蘭西、尼德蘭等等各國的使者,履行了自己賣鹽、和到大光明城集散大明貨物的承諾,二者滿意而歸。

“沙阿特使,你提出的五萬兩銀子交換永居大明自由活動的身份,朕不能答應。”朱翊鈞看着面前的國書十分確信的說道:“蒙兀兒國的留學生,讀完了書,就回蒙兀兒國吧,留在大明做什麼呢?”

“朕不能重用他們。”

自從安史之亂後,宋朝和明朝都不怎麼用胡人了,畢竟那麼大個歷史教訓在那兒擺着,不能視而不見。

蒙兀兒人也是胡人,他們哪來的回哪裡去,用白銀換永居自由活動身份,朱翊鈞是不可能答應的。

“我聽聞大明國帑和內帑空虛,才斗膽提出了這個建議,如果陛下不需要的話,那我會告訴阿克巴殿下。”沙阿買買提不是特別在意,這件事是蒙兀兒國王阿克巴提出來的,就是問問皇帝是否准許。

一人五萬兩銀子,真的很多了,而且就是買個身份,但皇帝不同意,也就算了。

大明是天朝上國,有些留學生讀着讀着就想着留下來,才寫信回到了蒙兀兒國詢問。

“聯合緝毒之事,大明非常認可,可以溝通兵部和刑部,一起打擊阿片販運之事。”朱翊鈞說起了沙阿買買提裡另外一件事,打擊阿片販運。

“而且你的國王有些杞人憂天了,經過大明解刳院的研究,只要朝廷和衙門,還能履行基本職能,打擊毒販,壓制毒品的流通,那麼阿片的吸食者的死亡速度,會大於毒品的擴散速度。”

“最終,吸食者的規模始終無法擴大,而產地的規模也無法擴大,因爲吸食者滅絕,大量的阿片會滯銷。”

阿克巴聽聞了大明如此嚴厲的禁毒,就想要學習成功經驗,大明立刻表示了歡迎,並且分享了禁毒的技術,和蒙兀兒國一道緝毒。

不過阿克巴有點過分恐懼着阿片的危害了,他擔心無法進入大明的阿片,統統跑到蒙兀兒國,造成危機。

沙阿買買提俯首說道:“尊敬的陛下,不是哪個朝廷都像大明,如同一臺精密的機器一樣在運轉,在我們蒙兀兒國是鬆散的聯盟,導致禁毒大事,很難向下推行,所以禁止阿片流出馬六甲海峽,還是需要仰賴大明。”

這也是阿克巴準備買‘大明國籍’的目的,阿克巴就是送錢的想法,去留無所謂,送點銀子給皇帝陛下,希望皇帝能繼續在馬六甲海峽禁毒下死力氣,防止阿片向蒙兀兒國傳播。

要是阿片大面積傳到了蒙兀兒國,他阿克巴可沒有能力去禁止。

織田市是最後一名覲見的使者,她呈送了一份礦產交割的細則。

這份細則就是將礦產的所有權都交給了大明,這份細則關於礦區的設立進行了非常明確的規劃,比如礦山周圍十里是大明疆域,組織倭奴開採等等相關事宜。

這本細則和高啓愚呈送的一模一樣,並沒有什麼欺瞞。

在織田市離開後,朱翊鈞拿着手中這本細則說道:“這些倭國的大名們,非常支持這份細則,因爲這些礦山,大明駐軍後,總不能大明軍自己開採吧,就需要這些倭國的買辦經紀們,組織招攬工匠、倭奴開採。”

“經紀買辦、甚至這些大名們,利益沒有受損,甚至地位變得更加穩固了起來,百姓一揆會因爲大明軍駐紮,而變得膽怯。”

這份細則可謂是極其嚴苛,放到大明身上決計無法接受,就是放到韃清身上,韃清也不敢簽字。

《京都條約》要求割讓礦產,可是沒有限期的,而且大明還擁有探礦權,探明的礦產,亦歸大明所有。

這麼一份條約,獲得了許多大名的支持,因爲這些大名們是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大明要用到他們,礦產放在那兒一文不值,開採出來的一切,都歸大明所有,而大明會給倭國通行寶鈔。

“大明理當引以爲戒,過於禁商貿來往,言必稱聚斂興利、物慾橫流,是賤儒腐朽之言,但如果過於重商,一定會國將不國,某種程度上,復古派的老學究們痛心疾首的呼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朱翊鈞總結性的說道。

這些經紀買辦和大名,是真的該死,出賣集體利益,根本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倭國狼子野心,現在倭人尊重大明,是因爲大明造的快速帆船用於了戰爭,而不是用來捕魚,若是真的完全聽了這些賤儒所說的,修文德以柔遠人,恐怕倭人現在喊着入唐。”朱翊鈞覺得自己太過於肯定這些賤儒了,又補充了一點。

修文德以柔遠人,既修不了文德,也柔不了遠人,因爲這些夷人,根本聽不懂除了拳頭之外的任何道理。

“陛下聖明。”張居正領着羣臣歌功頌德,復古派的老學究們,也不是一點用處沒有,過於打壓商業,當然不行,可是過於重商,的確會國將不國。

廷議之後,大明皇帝朱翊鈞換了一身常服,帶着一羣緹騎們,從大將軍府出發,向着燕興樓而去,蓬萊黃氏黃公子今天有一場聚談要去聽,討論的內容是大明寶鈔。

朱翊鈞想知道,大明士大夫們對寶鈔發行的看法。 Wωω☢ tt kan☢ ℃o

大明再一次發鈔,富商巨賈們在哄搶,士大夫們則掀起了對寶鈔的討論,最近的聚談,都是圍繞着寶鈔在進行。

多數的士大夫表示了意外和震驚!

大明皇帝居然用內帑的黃金作爲準備金,進行發鈔,比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還要讓人驚恐,甚至有人以爲大明在倭國吃了萬曆維新以來的最大敗仗,皇帝才捨得拿出黃金來爲發鈔做準備金。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

大明士大夫們普遍認爲,過年寧願在正衙鐘鼓樓用千里鏡看鰲山煙火會,也不肯打賞百藝的陛下,是非常尚節儉的,戚繼光吃敗仗,都比陛下拿黃金出來都合理。

這毫無疑問就是偏見!徹頭徹尾的偏見!

一向尚節儉的陛下,爲了大明國朝的繁榮,做出瞭如此巨大的讓步!

黃金庫是隻進不出,而且每年會增加100萬到150萬兩的黃金儲備,增加寶鈔的信譽。

朱翊鈞站在了太白樓的門前,看着今日聚談的課題,滿臉的迷茫,他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日裡過於慈眉善目了。

今日話題:‘每年給大明百姓發十二貫寶鈔如何?’

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
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