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

大明的開海,是大明皇帝朱翊鈞執意推行的新政,不包括在張居正新政之內。

張居正的新政主要集中在處理內部矛盾,皇帝新政主要是對外開拓,開海、稽稅以及對外征伐,王崇古新政則是主要集中在以官廠團造、工兵團營生產力提高等方面,萬曆維新囊括了張居正新政、朱翊鈞新政和王崇古新政三個方面。

三駕馬車帶領着大明從泥潭之中掙脫,當然有好處,但也有壞處。

比如大明開海之後,勢要豪右、官僚發現,原來事情還能這樣做!泰西的貴族們,有一種沒有經歷過‘黃巢過境’的美感,讓勢要豪右、官僚們極爲嚮往。

籠罩在中原這片土地上,千餘年的陰影,世家政治,絕對不是黃巢一個人的功勞,他的確帶着人征戰數萬裡,物理意義上將世家埋進了土裡蓋棺定論,可對世家政治權力鬥爭,其實從東漢初年就已經開始,一直到科舉制度出現。

但,黃巢過境是個標誌性事件,代表着世家政治的徹底結束。

天街踏盡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就是世家政治的最後結局。

現在泰西貴族活着的模樣,就是大明勢要豪右心馳神往的樣子。

泰西可以公然搞外遇,情婦就像是空氣一樣的普遍,私生子甚至可以繼位,而在大明這就是生活作風有問題,道德問題在大明也在考成的範圍內,比如汪道昆到了松江府就被‘夜宿良家’,只能納了妾,成就了一段風流韻事,勉強躲過了風波;

泰西可以公然搞政治賄賂,紳士們居然能賄賂英格蘭的議會,縱容兼併圈地,而海寇們也可以賄賂,促成私掠許可證的頒佈,但大明不行,大明搞貪腐,哪怕是天上人,也會被清算,比如前四川巡撫羅瑤,就因爲三十四萬兩白銀的貪腐,被張居正搞成了楚黨的自我新陳代謝;

泰西可以鼎建大工無一物,比如西班牙造船廠時至今日都無法仿造五桅過洋船,不是費利佩二世不想,他想,但是他知道巨大的投入最後都是空,因爲拿了銀子不辦事是常態,但大明不行,晉黨如日中天,王崇古在宣大鼎建長城,沒有修,差點就被張居正給弄死了。

出把肉倒一手,沾一層的油,和直接把肉給吃了,油都不剩,是兩種政治生態。

泰西的政治生態,特有的鬆弛感,就是大明勢要豪右們嚮往的樣子。

這也是絕對自由論能夠滋生並且廣爲傳播,甚至和有限自由論形成分庭抗禮的原因,肉食者階級總是更加傾向於絕對自由論,而多數的窮民苦力,當然傾向於有限自由論,利用暴力,限制肉食者對下朘剝,窮民苦力才能喘一口氣,像個人一樣的活着。

有些東西,一抓就靈,不抓不行。

萬曆十三年春二月二十四日,大明皇帝朱翊鈞的儀仗,終於抵達了膠州,距離膠州灣不足三十里。

王一鶚在陛下登高望遠的時候,纔開口說道:“萬曆九年起,膠州、萊州府、平度州等地所有城牆均已拆除,復設夾倉鎮、信陽鎮、南龍灣海口、古鎮、乳山寨、赤山鎮等等海防巡檢司五十六處,復設石臼寨、夏河寨、雄崖、大山寨、海陰等守禦千戶所十七所,復設靈山衛、鰲山衛、大崇衛、靖海衛等九個衛所。”

“以海防巡檢爲巡視報警,守禦千戶所爲主要稽查力量,諸衛所爲主要軍事力量的海防,在萬曆十二年悉數完成。共有軍兵巡檢三萬四千人,足以保障山東沿海安全。”

“現在不需要姚光啓去拼了命的去保護漁民的海帶了。”

姚光啓的臉上有道嚇人的疤,這道疤是他保護山東漁民的海帶留下的,現在不需要了,山東海防建設全部完成,海寇已經成爲了指標。

王一鶚告訴了陛下,爲何山東地面,有膽氣去拆除所有的城牆,除了大明水師在倭國築起的高牆之外,那就是山東本地的防衛力量的恢復。

王一鶚繼續俯首說道:“整個陸上海防體系,都是由凌雲翼凌總督踐履之實,走過了海岸線,和戚帥往來溝通最終確定,凌總督去了河南之後,由臣循跡而行,將其完成。”

凌雲翼走過海岸線這件事,其實就是走個過場,是一種政治表態,主要是爲了安定人心,拆除城牆,倭寇來了怎麼辦?

主要工作則是由測定水文的五經博士們,將各處測繪清楚,送到了京堂,講武學堂進行了優化,最終確定了這九個沿海衛所、十七個守禦千戶所,五十六處海防巡檢的位置。

“你們做得很好,真的很好。”朱翊鈞放下了千里鏡,十分肯定的說道:“大開大合卻力中見巧,羚羊掛角亦力可拔山,妙至毫釐,當真巧妙。”

朱翊鈞的軍事天賦爲零,但他還是從堪輿圖上看到了其巧妙,戚繼光就是再有本事,軍事天賦再高,他制定出來的防衛再嚴密,沒人去推行,在京師的戚繼光,也只能讓防衛計劃停留在紙上,而凌雲翼和王一鶚一點一滴的將其實現。

朱翊鈞稍事斟酌,纔開口說道:“戚帥平治天下,畫策設謀、籌畫有功,功在社稷,茲當厚賞,蔭一子爲錦衣衛千戶,特於例外,加賜蟒衣鬥牛各一襲、賜銀一百、紵絲四表裡、國窖三十瓶。”

“凌雲翼、王一鶚推行有功,爾等所爲斐然也,各恩蔭一子爲中書舍人,令支從一品俸,特於例外,加賜蟒衣鬥牛各一襲、賜銀一百,紵絲四表裡、國窖三十瓶。”

“其餘各級官員、工匠、軍兵等一體看賞十銀。”

“少示優眷不必辭。”

大明皇帝又一次爆金幣了,大明正在探索一條新的城市建設的道路,徹底拆掉城牆,代表着大明必須要拒敵於國門之外,否則沒有了城牆的防衛,就是無險可守,這代表着大明開海的滾滾大勢,已經勢不可擋,即便是日後反攻倒算,開海也只能繼續。

這就是開海之後大明的變化,也是沉沒成本的體現,你要說閉關鎖國,就要裁撤水師,那海疆安全靠什麼保證?城牆已經拆掉了。

“臣等叩謝皇恩。”戚繼光爲首、山東地方官員叩謝皇恩,大明皇帝拿出了真金白銀來,就代表着陛下真的很滿意山東方面的工作。

幹得好就該誇,乾的差就該罰。

“沒人反對嗎?”朱翊鈞有些好奇,凌雲翼和王一鶚似乎從來沒有跟皇帝抱怨過執行過程中的困難,山東防衛體系的建立,就得到了所有人擁戴嗎?

王一鶚一臉古怪的說道:“當然有,山東的勢要豪右詢問凌總督,說凌總督就不能不那麼強硬,放軟一些身段,傾聽一下民意,不那麼急迫嗎?凌總督沒理會他們,後來臣到了,臣倒是放軟了身段,但他們反而不樂意了,要請凌總督回來。”

“說實話,臣都不曉得他們到底要什麼,臣已經放軟身段了,他們反而不滿意了。”

王一鶚的手段不如凌雲翼直接簡單暴力,但軟刀子殺起人來,總是不見血,痛苦期實在是太長了,和廣東、廣西的勢要豪右碰到糊塗王家屏一樣,山東的遮奢戶無不懷念凌雲翼,至少凌雲翼光明正大,光明磊落,雷厲風行。

王一鶚搞得立碑,真的是讓勢要豪右頭皮發麻。

“其實,臣和凌總督都知道一件事,我們都是流官,都是山東的過客,不是本地人,所以不在局中,我們看得很清楚,密州市舶司、山東,甚至整個大明,就只有這一次機會,衝上去了,密州市舶司如火如荼,盤活整個山東,大明涅槃。”

“衝不上去,也就如此了,被淘汰了,歷史不會再給我們機會。”

這個我們,包括了王一鶚、凌雲翼、殷正茂,也包括了大明皇帝在內的所有大明人,歷史不會再給大明一個機會了。

矛盾說是起起落落,那是將時間線拉長,但將時間線拉短到眼下,開海的東風就這麼多年,錯過了,就只有落落落了,世間從無兩全法,凌雲翼殺人,王一鶚立碑,固然讓一些人恨得咬牙切齒,但密州富了,山東富了,這就是結果。

這就是政治決心和政治擔當,該當機立斷的時候,絕不猶豫,因爲這樣那樣的事兒去扯皮,扯來扯去,最後一事無成,該抉擇的時候就要抉擇。

朱翊鈞登高望遠,看着膠州城,空氣的能見度不高,朱翊鈞沒有看到大海,但他看到了連綿不絕的工坊,圍繞着海貿建立了無數的工坊,道路四通八達,車輛絡繹不絕,人雖然很多,但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朱翊鈞看到了李成樑,這個寧遠侯又去逛窯子去了。

等到李成樑回來的時候,海瑞特別不滿的找到了李成樑,讓他注意一下影響,畢竟李成樑是扈從陛下南下,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李成樑逛窯子,到最後損的都是陛下的面子。

“我又不是不給錢,瞧你這話說的,跟我不付錢一樣,我跟你說啊,這倭國來的遊女,是真的賣力啊,她們弄了根繩子,綁緊了踩到上面,坐在上面,不停地彈到空中,然後做各種動作,引得陣陣喝彩。”李成樑說起了這次逛窯子的經歷,這是全新的體驗。

膠州最大的青樓,正中間的戲臺上綁着七根繩索,由一個力夫,將身段柔軟的遊女舉到繩索上,繩索有一定的彈性,遊女就彈到空中去,各種各樣的動作,讓李成樑大開眼界。

“海總憲覺得這七根繩子上有多少個遊女表演?”李成樑眉頭一挑,笑着問道。

“七個?”

李成樑連連擺手說道:“不不不,我跟你說,是二十八個,每根繩上,就有四個遊女,動作整齊劃一,當真是功夫了得!厲害,厲害!”

現在青樓競爭也很激烈,沒點才藝,根本吸引不來顧客,畫舫因爲在海上沒人管,玩的都比較兇,而地上的青樓爲了吸引顧客,真的是手段盡出。

競爭大,創意就多,才藝就多。

李成樑的意思也很明確,他的確是去逛窯子了,但他多數時候都是在看才藝,他這個年紀,也沒有那麼多世俗的慾望了,這是一種姿態,自己沒有王天下的德行,不用打他的主意,無論是誰。

海瑞聽明白了,他思考再三,才搖頭說道:“那一定要付錢,可不能鬧出笑話來,到時候青樓裡的老鴇追錢追到了宮裡去,那實在是有損國朝威嚴。”

“曉得,曉得。”李成樑笑着說道:“我跟你說啊,這樓裡,還有好玩的,比如…”

“寧遠侯自己玩吧,我還有事兒。”海瑞打斷了李成樑的話,選擇了直接告辭,他對青樓裡的才藝不感興趣。

“送海總憲。”李成樑打了個哈哈,送別了海瑞。

“侯爺,遼東來信。”一個家丁從陰影裡走了出來,將一封信送到了李成樑的手中。

李成樑臉上的嘻嘻哈哈盡數褪去,他檢查了火漆後,將書信盡數看完,才面色凝重的說道:“沐浴更衣,去面聖。”

遼東有情況。

而此時馮保正在燕雲樓裡,低聲的跟着陛下說着什麼,說的就是遼東來了封信,送到了李成樑的手裡。

李成樑離開了遼東,所有的活動都在東廠番子的眼皮子底下,遼東來信之事,馮保當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必管,寧遠侯自遼東長大,又在遼東建功立業,朕相信,他比朕更愛遼東。”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敲動了兩下,選擇了置之不理,這也算是一種信任,李成樑人都走了,他要是給新任遼東總兵王如龍下絆子,也有這個本事,但沒有收益。

真的要體現遼東離了他玩不轉,那他就不該主動離開,大明皇帝反覆幾次讓李成樑回去,是他自己選擇留在京師,扈從南下的。

燕雲樓,是大明皇莊在膠州的產業,和燕興樓、燕正樓一樣,算是連鎖的酒樓,這大酒樓不光是買酒,也做點別的生意,但接待皇帝的時候,自然不會做哪些礙眼的買賣。

“陛下,寧遠侯求見。”一個小黃門匆匆的走了進來,俯首說道。

“這說到就到了?宣。”朱翊鈞笑了起來,他笑是高興,自己的信任沒有錯付,李成樑沒有瞞着皇帝做什麼小動作的打算。

李成樑來了,戚繼光也趕了過來,畢竟要對遼東戎事進行定奪,他這個大將軍還是必須在場的。

王如龍剛到遼東,有些人不信任王如龍,畢竟王如龍沒有帶着他們勝利過,但李成樑作爲老上司,有情況奏聞李成樑,算是一種習慣。

王如龍需要證明自己,給他機會,他自己要中用。

“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李成樑沒有廢話,直接將書信交給了馮保,轉遞陛下。

“朝鮮國王,真的是好膽!”朱翊鈞看完了書信,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朝鮮國王李昖父子,在歷史上戲耍了萬曆皇帝,明明請大明出兵,說好的播遷到大明內附,萬曆皇帝下旨准許,到了戰爭結束,李昖玩了一出金蟬脫殼,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說當年說的話不算數,大明剛剛打完抗倭援朝,已經無力承接,被迫接受了這一苦果。

“陛下,臣之錯也。”李成樑再拜,聲淚俱下的說道:“陛下啊,臣在遼東,沒有恩威並施,才讓蕞爾小邦輕視我大明,臣罪該萬死。”

“寧遠侯,有沒有人說過你的演技真的很差?你這乾哭不掉淚,多少有點欠缺誠意了。”朱翊鈞擺了擺手說道:“起來說事,別動不動就學賤儒那套,罪該萬死,有罪的又不是你。”

李成樑在遼東有土皇帝之名也有土皇帝之實,他不需要跟誰演戲,所以演技差很正常,硬要把朝鮮的不恭順,歸罪到李成樑沒有宣威朝鮮,是賤儒行爲。

和戚繼光的判斷一致,朝鮮國王的聯袂遼東諸部成功了,但這種成功,多少有點讓人啼笑皆非,是一個極爲鬆散的聯盟,本來按照朝鮮的規劃,應該是要挑一個人當先鋒,進攻大明,試探下大明的虛實。

但聯袂卡在了這一步,沒辦法繼續向下推進了,誰都不願意當那個排頭兵,這完全就是送死,各部認爲朝鮮起的頭,朝鮮第一個做,朝鮮卻無論如何不肯,大明又沒打他,出師無名搪塞了過去。

大明軍不好惹,誰都知道,造反之前,口號可以喊得震天響,說,誰都會,但真的到了實事上,要實踐的時候,就開始扯皮了。

“聯軍?一盤散沙。”朱翊鈞看着書信裡的內容,即便是沒什麼軍事天賦的他,也能看得出來,這一盤散沙,根本沒有什麼成功的可能。

“不過是爲了爭取一些籌碼,跟大明扯嘴皮,真的扯旗造反,朝鮮是不敢的,但是藉着造反的名義,搞點小動作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很大。”李成樑眉頭緊蹙的說道:“還是要下令讓王如龍小心戒備,畢竟吉林在長城以外,出危險,一定就在吉林。”

“戚帥以爲呢?”

李成樑詢問戚繼光的意見,現在遼東總兵是王如龍,李成樑還過問遼東之事,看似是有點手伸得過長了。

“寧遠侯久在遼東,所言有理。”戚繼光在這件事沒有多嘴,而是採信了李成樑的說辭。

打仗這種事,贏就是贏,輸就是輸,贏纔是關鍵,事後分配軍功,那是內部矛盾,打輸了,那全都要倒大黴。

大明不好惹,人盡皆知,但番夷的事兒,誰都說不清,他們有的時候,有些決策不太擬人,真的讓正常人類看不懂,比如莽應裡進攻大明這種決策。

“寧遠侯也少逛點窯子,多關注點遼東的情況,也多跟王如龍書信來往,告訴他遼東的一些經驗,戰爭,從來都是贏家通吃。”朱翊鈞看着李成樑,還是決定讓李成樑多給王如龍一些建議,至於誰的人不誰的人這種問題,那是打贏以後論的,打不贏一切都是扯犢子。

“陛下,臣有個主意,斷了遼東互市的鹽。”李成樑眉頭一挑,低聲說道:“陛下,沒鹽就沒力氣打仗,王如龍本身就是歷經大小戰陣五十多場,再加上斷鹽,那遼東的局面,臣不敢說穩如泰山,至少也是固若金湯。”

“哦?”朱翊鈞看向了戚繼光,戚繼光也是驚訝的看着李成樑。

李成樑略顯尷尬的說道:“和戚帥那種堂堂正正不同,臣打仗,都是無所不用其極,贏了就好,至於怎麼贏的,臣不管,臣通常都會在要動手的半年前就開始斷鹽,抓私鹽販子,等到打仗的時候,他們就虛弱無力。”

“臣眼裡就只有輸贏。”

“陛下,一個不想贏的將軍絕不是好將軍。”戚繼光趕緊爲李成樑找補了兩句,想贏,爲了贏不擇手段,在軍事衝突中,不是什麼缺失大義的行爲。

“斷鹽這招,妙啊!”朱翊鈞由衷的說道:“寧遠侯這招好的很。”

怪罪?哪有怪罪,只有稱讚。

大缺大德?戰爭的時候,誰跟你討論這個?日後的批判是日後的事兒,打輸了,那是滿盤皆輸。

根據皇家格物院、解刳院的聯合研究,在自然界,動物界往往要爲了鹽要去拼命,鹽鹼地是鹽鹼地,鹽鹼地不是食用鹽,吃了肝腎功能衰竭,在自然界就是找死。

放牛郎熊廷弼曾經對朱翊鈞說,每天放牛的時候,都要飲牛,就是給牛準備一桶水,裡面要專門撒一把鹽,有的時候,熊廷弼自己會偷摸的喝好幾碗,纔給牛喝。

大明賣給草原的商品裡,有一種叫做舔磚,就是用各種稻穀秸稈、青儲等物砌成磚,而後裡面加鹽,也屬於大宗商品之一,沒有鹽草原的牲畜真的會死。

而人因爲豐富的汗腺,對鹽分的需求更大,戰爭更是一項劇烈的運動,沒有鹽,打仗?動都動不了。

這一點,朱翊鈞深有體會,他操閱軍馬之後,如果只喝水,反而會越喝越渴,只有加點鹽加點糖,纔不會,而且劇烈運動,很容易頭暈目眩,四肢無力。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都沒有獨立製造鹽的能力,而且朝鮮因爲維度的原因,其製鹽能力,自己都不夠用,更別說給別人了。

這就是物理手段限制了東夷的戰鬥力,爲大明軍戰勝敵人,增加了籌碼。

“還有什麼手段,寧遠侯儘管言來,吉林不能出事,大明好不容易纔開拓到了吉林,無論是誰,都不能破壞大明王化遼東。”朱翊鈞開始和李成樑討論遼東佔據。

比如遼東有一種冰牆的防禦手段,不是在城牆上灑水,而是弄個不太高的土坯牆,灑上水,基本就能保證營堡的安全,冬天越過這種一人多高的冰牆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比如棉服,遼東都司所在的遼陽還好一點,但是到了吉林,那冬天活動,都得用皮草,可是皮草不夠用,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若是真的爲了懲戒性的減丁,就在互市減棉服供應,一個冬天過去,能凍死很多的番夷。

這些小手端看起來不起眼,但是累計起來,對於東夷而言,每一件事都是極爲致命的。

“臣還有個想法。”李成樑猶豫了下,低聲說道:“陛下,朝鮮有西人黨和東人黨,西人黨有黃允古、領中樞府事金榮貴、右承旨申碟、及修撰樸東賢等主要骨幹,西人黨的主張是反對事大交鄰的國策,認爲倭寇絕對不會入寇朝鮮。”

“而東人黨則是李山海、金誠一等人爲首,東人黨則是以事大交鄰的祖宗成法爲主,認定倭寇必然侵犯朝鮮,要事事遵從大明的旨意,上次陛下要求朝鮮國王入京,東人黨一直鼓譟讓朝鮮王儘快前往,引起了朝鮮王的不滿。”

“陛下,扶持西人黨。”

朱翊鈞一愣,疑惑的說道:“等會兒?朕聽你的意思,西人黨親倭惡明,東人黨親明惡倭,怎麼要扶持西人呢?”

李成樑面色一冷,低聲說道:“陛下,大明朝裡有些人對朝鮮抱有幻想,以爲朝鮮這個九章袞服的國王恭順有加,是孝子,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是因爲親明的東人黨存在,只有東人黨徹底沒有了根基徹底消亡,我大明朝中大臣,才能徹底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

“兇狠的野獸露出了肚皮,藏起了爪子、獠牙和野心。”

“朝鮮之事,從不在朝鮮本身。”

東人黨在朝鮮不斷地式微,這和歷代朝鮮王刻意拉偏架有關。

朝鮮的樣子,好像是孝子,但其實真的不是那麼的孝順,對於大明仍然是警惕大於恭順,之所以表現的如同孝子,不過是能從大明撈取到了足夠的好處。

“陛下,當年東南倭亂,這倭寇裡面,也有不少朝鮮的花郎。”戚繼光告訴了陛下他知道另外一件事,海寇的成分並不單一,大明亡命之徒、倭寇、紅毛番、黑番,還有朝鮮花郎。

“有理,那就扶持西人黨。”朱翊鈞思索了片刻,認同了李成樑的謀劃。

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
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