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

如果大明國朝上下,大多數都是張居正這樣風格的臣子,以務實爲主,那朱翊鈞自然敢兵發新鄭,將高拱拿到京師來,興師問罪,對晉黨展開持續的追殺。

朱翊鈞也不會對大明國事持有悲觀的態度,大明真的江河日下,命不久矣。

抓拿高拱,削斥高拱提拔晉黨,真的會引起晉黨的反噬嗎?

會,一定會。

朝中晉黨盤根錯節、樹大根深,戎、政、人事、綱憲風力皆在晉黨手中,這是晉黨的實力,而晉黨是一個以竊國爲私、地域性極強的政治小集體。

這個集體把持着對韃靼走私之事,爲經濟根本利益,宣府、大同邊軍爲軍事根本利益。

晉黨會顧忌大明所剩不多的元氣,而引頸受戮,以損害自身的利益爲前提,讓大明再興?

晉黨的根源是特權經濟,晉黨的特權經濟包含了俺答封貢的貢市、走私邊貿和礦山,而特權經濟的本質,在於對產業鏈其中一個環節,通過強有力的政治手段,達到壟斷,進而謀求暴利。

這個以損害集體利益、謀取私利爲經濟基礎的特權經濟集合,就決定了晉黨這個政治小集體的上層建築,不會爲大明這個大集體的利益,做出分毫的讓步。

當皇權一定要懲戒高拱,進而削斥晉黨之時,一定會引來晉黨的強力反對。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大明病的太久了,想要治病,得一點點的來。

朱翊鈞回到了幹清宮內,並沒有拿出四書直解,而是拿出了一張稿紙來,這是他在文華殿上開小差寫下的內容。

楊博,吏部尚書的名字已經被劃去。

代替楊博的是張四維,這是個蛇鼠兩端的傢伙。

朱翊鈞懷疑刺王殺駕案,就是張四維搞出來的,因爲張四維是個商人世家,世代行商,商人逐利,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出售。

而且他們家是晉商,就是韃清入關後,到順治面前領賞的八大晉商的那個晉商。

而王崇古和張四維的關係是舅甥關係,晉黨仍然是姻親、地域性極強的政治小集體。

而另外一個人,戶部尚書王國光,旁邊註解爲晉黨叛徒。

只有背叛階級利益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利益的階級,而王國光就是背叛了晉黨的個人,他更像是張居正的朋黨,在張居正死後,被張四維以張居正黨羽被清算。

這是經過了晉黨認定過的叛徒!

楊博說王國光慎獨,就是說他特立獨行,朱翊鈞讀書,特立獨行出自禮記,是說: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適於義而已,只肯遵循本心做事。

王國光要做的事兒,和張居正一樣,是張居正同志、同行之人。

朱翊鈞在搞清楚到底誰纔是同行者,誰配做同行者,誰是敵人,誰應該發往解刳院解刳。

“陛下,馮大璫在宮外求見,說是陛下要的硬筆已經做好了,給送過來。”張鯨匆匆走了進來,通稟着馮保請求覲見。

“宣。”朱翊鈞點頭。

“陛下,陛下吩咐臣做的硬筆已經做好了,呈送陛下御攬。”

“木是松木,京畿縣邑宛平,有畫眉山,畫眉山產石,黑色而性不堅,磨之如墨,墨色浮質而膩理,宮人多用來點眉。”馮保從宮外匆匆走進了幹清宮內,將做好的硬筆呈送給了皇帝陛下。

一紮長的鉛筆,鉛筆裡沒有鉛,是石墨芯兒、木製筆桿,屬於是硬筆,而非軟筆,

就是後世小學生常用的需要削的鉛筆。

石墨研磨成粉末,用水沖洗雜質濾淨,添加黏土燒製,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作而成。

朱翊鈞之所以要製作這根鉛筆,實在是毛筆書寫繁瑣,頗爲麻煩。

中華的筆,最開始也是硬筆。

懷鉛提槧這個成語,說的就是還是在上古時代,還用竹簡的時候,古人常常攜帶鉛錫製作而成的硬筆,在竹簡上鐫刻,後來發現不方便,刻字太慢,逐漸變成了用軟筆頭蘸漆墨在竹簡上書寫。

朱翊鈞手中的鉛筆,僅僅一紮長,一次性連續書寫可以超過四萬五千個字,不需要研磨,不需要紅袖添香,這就是他手中這支筆的最大優勢,便利。

寫得快。

朱翊鈞在書桌之上認真的寫了幾個字,點頭說道:“嗯,辦得不錯,上等好物,此物甚好,送於元輔先生使用。”

“臣遵旨。”馮保鬆了口氣,陛下交代的事兒,他順利完成了。

朱翊鈞放下了手中的筆,看着馮保問道:“馮大伴,朕聽聞,在咱們大明正統年間,英宗皇帝有一大伴名曰王振,馮大伴知道他嗎?”

“臣知道。”馮保趕忙回答道,大明土木堡天變,京營全軍覆沒,宦官王振就成了一切的罪人。

朱翊鈞繼續說道:“王振在宮裡糊弄英宗皇帝,王振出宮辦事,明明可以在宮門落鎖前回宮,但是他就是不肯,非要請一道皇帝的手書,要在落鎖之後再開宮門入宮。”

“王振夜入皇宮,朝臣聞訊羣起而攻之,王振跪地哭訴,爲皇帝盡心辦差,卻被如此指責。如此伎倆,數不勝數。”

“臣聽聞過。”馮保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說道,這到底是誰跟陛下講了這個故事。

肯定是張宏這個幹清宮的太監!

“外廷那些個大臣們不恭順,朕非常清楚。”朱翊鈞的語氣逐漸變得嚴厲,大明大臣們到了萬曆年間早就失了恭順之心,什麼千年以來君君臣臣的禮法森嚴,早就忘得乾淨。

“宮裡的大璫帶頭違反宮規,大明這宮禁,就變得形同虛設了,什麼人都能往宮裡摻沙子,宮裡這一刻發生點事,下一刻整個京師都全知道了,這外臣就順理成章的把手伸進了宮裡來,這便是治人者爲惡,小惡爲大惡,禍患之根源。”

“大伴爲宮裡的大璫,你這裡爛一點,宮裡就爛一片,出宮辦事,大伴就是皇家的臉面,當謹記於心。”

馮保頗爲恭敬的說道:“臣謹遵聖誨。”

“臣告退。”

馮保起身彎着腰,緩緩的退出到了門口,才轉身離去,這故事肯定是張宏說給陛下聽的,不過陛下講的很有道理,大明宮禁一塌糊塗,大臣們儼然把宮裡當成了他們另外一個鬥法之地,宮裡纔有了那麼多的妖魔鬼怪的事兒發生。

馮保帶着幾支鉛筆,向着全楚會館而去,這是陛下的新文具,書寫極其方便。

宮內來了黃衣使者,全楚會館上下不敢怠慢,張居正親自到大門處迎接了馮保,他見禮說道:“馮大璫。”

“陛下口諭:此物甚好,送於元輔先生使用。欽此。”馮保並未進門,將御賜之物,交給了張居正。

張居正何等聰慧之人,尚有奇思妙想,沒過多久就忘的情境出現。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平日靈光一閃的念頭,用此物記錄最是方便,用毛筆蘸着墨寫,還要研墨,還要靜氣凝神,他只當這是宮裡的宦官們,費盡心思討好小皇帝讀書寫字所設計製作。

“刺王殺駕案,太后怎麼說?”張居正一抖袖子,幾張鹽引便落在了手中,他將鹽引頗爲隨意的遞給了馮保。

大明寶鈔廢紙一堆,但是大明的鹽引卻極爲堅挺,一張小鹽引一百二十斤,大約價值一兩五錢銀,一張大鹽引四百斤,價值五兩銀子,張居正這一沓大鹽引,少說有二十多張,價值超過百兩。

春秋季節的碳敬、冰敬不過千兩銀子,戚繼光作爲張居正門下,一年也就送兩次孝敬,不過兩千兩。

這百兩銀出手已經極爲闊綽了。

馮保卻沒有如同以往那般收受鹽引,反而推開了鹽引說道:“太后之意,則是希望江陵公不要學了那高拱自誤,太后最是希冀陛下能夠承繼祖宗基業,這纔是頭等大事,但若是有下次,太后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宮裡要落鎖了,咱家就不就久留了,告辭。”

張居正站在倒春寒的寒風裡有些凌亂。

這太陽到底是打西邊出來了?!

這宮裡的大璫居然不收賄了,這宮裡的大璫,居然開始守宮規了?着實是稀奇的很。

楊博再次找上了門來。

張居正提到了解刳院,他沒說是小皇帝要設立這等人神共棄異代共伐的解刳院,因爲上奏疏的是他,牽頭的是他,具體經辦的人也是他,交換利益獲利的是他,這麼陰損的主意,張居正就是說小皇帝要設,楊博也要信纔是。

張居正清楚的知道晉黨會妥協,因爲全面衝突,張居正不會贏,大明更不會贏,但晉黨一定會輸。

把人送到解刳院裡千刀萬剮,算是給皇宮裡的人出口氣,至於朝中風力,晉黨的黨魁和首輔已經達成了交易,那自然可以壓的下去。

至此,王大臣案的利益交換徹底完成。

小皇帝得了一間解刳院,幾個屬於自己的宦官和宮婢,完成了對三丈之內的梳理;

張居正得到了吏部尚書、考成法的推進和楊博的致仕;

而晉黨再次用此案彰顯了政治小集體在朝中的影響力,在首輔高拱倒臺之後,岌岌可危人心惶惶的局面暫時穩定了下來。

楊博在離開之前,看着張居正面色複雜的說道:“白圭啊,我老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聽我一句勸,我知道你志向高潔,甚至心裡有些瞧不起我,可是現在我還能致仕,全身而退,你呢?”

“你這考成法把天下的官僚都得罪光了,你好好想想,我致仕前,都不算晚。”

“送太宰。”張居正只是送客。

“這件事總算是落幕了。”葛守禮還是跟小孩坐一桌,在戲樓聽戲,直到楊博和張居正談完,葛守禮纔跟着楊博走出全楚會館時,心有慼慼的說着話。

若真的繼續追查,真的把罪名給高拱扣實了,晉黨上下都要倒黴。

楊博看着葛守禮搖頭說道:“只是告一段落,不是落幕。 ”

王大臣案真的落幕了嗎?小皇帝年紀尚幼,皇威不彰,等到小皇帝年紀稍長,真的不會舊事重提,繼續追查嗎?

皇帝纔是事主!

楊博聽聞了戶部右侍郎王希烈說起過小皇帝的課業,經過了如此大事,小皇帝像是一夜之間長大了一樣,展書官、侍讀、侍講們會在經筵之後纔會退場。

這些文書官,會全程跟隨張居正講筵,小皇帝的一些見解頗爲獨特,絕非宦官能夠教授的。

楊博依舊看不起馮保,直到今天聽說馮保不再收賄,而且遵守了宮規,纔對馮保略有幾分刮目相看,不過也就幾分罷了。

小皇帝展現出天賦而言,不再懶散的小皇帝,長大之後,絕對是個眥睚必報的主上。

因爲張居正信奉的就是以牙壞牙,以眼還眼,這樣的老師教出的徒弟,怎麼可能是個息事寧人的主上?

楊博對晉黨日後的局勢極爲擔憂,葛守禮居然以爲這件事已經完全結束?

次日下午,用過午膳的朱翊鈞並沒有馬上前往武功房校場,而是向着承天門而去,他要去觀刑。

“朕讓大伴打的刀具可曾打好了?”朱翊鈞站在承天門前,詢問着身邊的馮保。

馮保趕忙回答道:“打好了。”

朱翊鈞走出了承天門,向着東郊米巷而去,那邊是太醫院的南門,現在是解刳院的大門,陳實功的醫囑是管住嘴,邁開腿,所以轎攆依舊在身後跟着,朱翊鈞選擇步行。

他一邊走一邊說道:“殺人需用利刃。”

刀不快,殺什麼人?

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請假條高燒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
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請假條高燒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