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

沙阿買買提要給阿克巴的孩子們辦理入學手續,在禮部嘲諷了泰西遣大明特使黎牙實,說泰西總是如此的忘恩負義,大明幫了那麼多,結果葡萄牙卻忘恩負義,居然嘲諷大明皇帝的節儉。

節儉是一種美德,雖然沙阿買買提做不到。

這件事沙阿買買提也寫到了奏疏裡,朱翊鈞看過《海外閒談》這本雜報,對葡萄牙發生的事兒,非常清楚,海外閒談的筆正沒有忽悠人,事情的確如此,但朱翊鈞對此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爲一直以來的偏見教育下,朱翊鈞壓根就沒把番夷真的當成人類去看待。

大明和葡萄牙的來往,主要還是利益,借出去的戰爭賠款,主要是爲了展期四十年的利息。

如果硬要說有情分的話,那最大的情分,就是安東尼奧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尋找皇帝沒見過的農作物、牲畜送到大明來,這對寶歧司的育種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朱翊鈞對安東尼奧的一些仁慈,主要因爲番薯、土豆、甘蔗、橡膠樹、牧草種子、棕櫚、獺兔種兔、火雞、種豬、種羊等等農作物和牲畜。

國與國之間的來往,利益至上。

沙阿買買提認識到高道德的優勢,主要討論反腐抓貪、宗教無害、氣節和忠義。

英雄每個文明都存在,但這些文明並沒有英雄的傳承,比如黎牙實最喜歡把京營銳卒叫做聖堂武士、聖騎士,在泰西也曾有過這樣的英雄,但最後都變成了傳說故事,成爲了滄海桑田不起眼的一朵浪花。

氣節這個東西就很奇妙,比如陽城伯馬芳,俺答汗對馬芳是極好的,但馬芳最後還是選擇了逃跑,回到了大明,從一個小兵做起,最終成爲了俺答汗的噩夢,成功挽救了大明在西北戰線的頹勢。

金哀宗完顏守緒、被禪讓的完顏承麟,這些人是金人,屬於非常冷門,幾乎沒人知道的歷史人物,北宋滅亡後,這些金人南下,逐漸漢化,在最後時刻,選擇了君王死社稷,居然也有了氣節。

韃清末代皇帝溥儀,在退位後和倭寇同流合污,民國二十四年,倭國裕仁天皇邀請溥儀前往倭國京都參洛,溥儀非常清楚的知道,這次的會面是倭寇爲了對其侵略行爲尋求合法性的輿論操弄。

裕仁天皇在車站等候,溥儀從列車的鳳凰間裡走出,那時候,溥儀手裡有一把刀,這把刀的刀鞘和刀用鉛灌滿了,有點沉重,刀抽不出來,溥儀走上了車站和裕仁天皇互相見禮。

溥儀在出發的時候,他很清楚這次的目的,他跟着裕仁參觀了倭國的建國神社奉祀了天照大神,又跟着裕仁觀看了閱兵式、跟着裕仁去了多摩陵,參拜了大正天皇,最後去了廁所一樣散發着惡臭、供奉着甲午海戰戰犯的廁所神社。

所以最後溥儀活成了個笑話,愛新覺羅氏在世界上,當了兩百多年的宗主國,最後溥儀卻在倭國的東京,把愛新覺羅氏改爲源氏末流,就是愛新覺羅氏是日本天皇流落在東北的孩子。

也不知道努爾哈赤、黃臺吉、康熙、雍正、乾隆,得知自己姓源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在見面的那一刻,如果溥儀選擇了將灌滿了鉛的佩刀,砸在裕仁天皇的腦門上,歷史會對溥儀有怎樣的評價呢?

所以,站着死,的確是最後的體面。

“阿克巴應該是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但是有一個問題,他是怎麼說服他手下的那些貴族的呢?素以孝子著稱的朝鮮,在天順之後,就再也沒有派過世子、王子到大明就學了。”朱翊鈞還是有些疑惑。

阿克巴的這個決定很好,朱翊鈞也樂意,畢竟大宗商品的棉花價格降低3%,是一大筆錢,大明南衙的棉紡能賺更多的錢,但問題是,阿克巴居然能說服手下的貴族。

朝鮮王世子、王子都要到大明就學,一直持續到了朝鮮第七任國王李瑈,天順年間,李瑈不再派遣王世子、王子來到大明就學,事大交鄰就是朝鮮國王李瑈最先提出的,不再派遣王世子、王子到大明就學,不是李瑈不想,而是手下的人不讓,是在謀求更高的獨立性。

阿克巴反其道而行之。

“用銀子說服了手下的貴族,誰不同意,就不給誰棉布售賣的分銷權責,這一下子,阿克巴手下的貴族們,就都答應了,而且這些貴族也有這個打算,把孩子送到大明來。”馮保解釋了其中的緣由,這是禮部右侍郎陳學會問的,馮保作爲內相,陛下詢問,不能沒有答案。

阿克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他是統治者,他不認爲自己是糞坑裡的糞,也不想自己的後人變成糞坑裡的糞。

“下章禮部,這些貴族的子弟們來到大明就學,可不能再搞什麼厚往薄來了,要收錢,而且要收很多的銀子,至少要把這個做成賺錢的生意,大明的仁義禮智信,可是非常昂貴的。”朱翊鈞交代了下細節。

來可以,得加錢。

馮保俯首說道:“臣遵旨。”

朱翊鈞繼續處理着奏疏,馬林作爲騎營的先鋒,已經快馬加鞭趕往了九連城,這個鴨綠江出海口,義州對面的邊城,正在變得熱鬧,一切都在按計劃行事。

遼東起運了十二萬石的糧草,送往了九連城,這是遼東籌措的糧草,從京師調運的糧草,並沒有全數抵達遼東,爲了不讓自己長子餓肚子,李成樑調動了遼東糧草支援前線。

讓朱翊鈞頗爲感興趣的是,李成樑要求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外喀爾喀七部所有奴酋在十四年二月初二之前,抵達吉林,並且一直在吉林待到戰爭結束,這期間李成樑提供奴酋、隨扈水食,每天還提供美酒一瓶。

之所以把這些奴酋圈到一塊,就是怕他們給大明搗亂,誰不來,互市永久性的停止,除此之外,在戰後要承受大明的雷霆之怒,若是誰願意來,則給足夠該部族一年生活的鹽。

這個行爲十分的霸道,但還不到正月十五,大明春節還沒過完,這些奴酋已經到了七七八八了,所謂的攻守同盟,壓根沒有生效,朝鮮都快被倭寇給打沒了,這些當初歃血爲盟的奴酋們,絲毫沒有打算出兵。

“內帑還有國窖嗎?”朱翊鈞詢問着國窖的存量,國窖其實是地瓜燒,味道其實不好,經過十幾年的釀造改良,對於酒鬼而言,勉強算得上是美酒了。

“還有十三萬件。”馮保拿出來袖子裡的備忘錄,查看了一番回答了陛下的詢問。

“給寧遠侯發三萬件,這些奴酋吵着要酒,這三萬件夠寧遠侯用幾年了,剩多少都歸寧遠侯,遼東缺糧,不能拿遼東老百姓的糧食釀酒。”朱翊鈞寫了中旨用印,發遼東國窖。

一件是六瓶,一瓶一斤,三萬件就是十八萬斤,一件賣十二銀,三萬件就是三十六萬銀了,夠李成樑給這些奴酋發酒了,在遼東,烈酒是硬通貨,天寒地凍,有口酒暖暖身子,比什麼都強。

這些奴酋要不是爲了喝,是爲了拿回去,在遼東這東西是救命的東西,受了傷噴一口,疼的只想去死,但疼過之後,能活下來。

馮保俯首領命,賣的貴,但成本其實不算高,一件把所有成本都算上,頂多二銀就能釀出來。

馮保可不敢糊弄皇帝,一顆雞蛋一兩銀子一個,這麼玩兒,陛下怕是明天就把他的九族給找出來砍了。

馮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九族在哪兒。

“安南國是真的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居然不準老撾答應大明修建官道到老撾,簡直是,豈有此理!”朱翊鈞看完手裡這本奏疏,一拍桌子,嘴角抽動了下。

奏疏是王家屏寫的,王家屏派了人去了老撾,本來打算和老撾商量下官道的事兒,畢竟鉀鹽增產,有鉀鹽大明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西域的那個鹽澤還沒找到,老撾的鉀鹽田是露天的,很好開採,有了到老撾的官道,大明就有了水肥和鉀鹽肥,畝產一千八不是夢,這可是民生大計,王家屏很想進步,在進步的同時,能給百姓做點實事,那更是兩全其美。

但這個計劃,被安南國給阻止了,王家屏在奏疏裡,把安南國王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

大明沒有打算一口氣吃成胖子,直接修建馳道到老撾,而是打算修官道驛路抵達萬象通商,先把沿途從人煙稀少,變成人羣聚集之地,再討論馳道不遲。

對大明和老撾都有利的官道驛路無法修建,因爲中南半島小霸王安南國不答應。

老撾是大明的宣慰司之一,嘉靖四十四年,曾經冊封過新的宣慰使帕雅攬章,而且每三年帕雅攬章都要到雲南朝貢,比如貢象及銀器、緬席、奇珍異寶等等。

老撾是大明宣慰司,這個隸屬關係,輪得着安南國放屁?

“陛下,大明太遠,安南太近了。”馮保也有點無奈,老撾宣慰使帕雅攬章婉拒了大明的要求,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帕雅攬章他今天敢答應,明天,小霸王就能把他給殺了。

“且再讓安南這個跳樑小醜再蹦躂幾天,朕現在騰不出手來收拾他。”朱翊鈞硃批了王家屏的奏疏,准許了王家屏的建議,加大對安南國的糧食進口,舶來糧越多,安南的糧食就越少,本來就矛盾重重,內亂不止,更加無法停歇了。

大明是個龐然大物,只要翻一下身子,就能讓安南雞犬不寧,主要是對東籲作戰還沒有結束,大明目前騰不出手來。

“不過帕雅攬章有個不情之請,因爲不好意思說出口,並沒有成文,他希望大明能賜其祖姓,他祖上本來姓刀,他的本名叫刀攬勝,希望朝廷能給他賜這個姓名,現在的名字帕雅攬章,是安南國給他扣頭上的。”馮保說到了一個細節,帕雅攬章請大明賜名。

“陛下,這對他很重要很重要,他總要有個說法,讓老撾人相信,大明現在真的把目光看向了他們老撾。”馮保補充說明,他認爲可以賜下姓名刀攬勝。

安南國、東籲怎麼成爲了中南半島的小霸王,甚至搞起來大明才能搞出來的朝貢?是因爲大明對中南半島不理不睬,大明對中南半島沒有什麼擴張的慾望,這些宣慰司、部族只能忍氣吞聲,任由安南、東籲欺負。

現在大明目光看向了中南半島,要木材、要翡翠、要鉀鹽,不是不可以貿易,刀攬勝知道大明有所求,想要加強羈縻,但連自己叫什麼都不受自己控制,刀攬勝沒有辦法說服老撾人。

加強羈縻,也是一點點的來,賜予姓名,代表着認可,代表着當做自己人看待,代表着刀攬勝在大明的支持下恢復了祖宗的姓氏,代表着他真正成爲了老撾的南掌。

南掌是老撾宣慰使在老撾的尊稱,就是大明在南方的手掌之意。

“準。”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再賜些弓弩長短兵過去,朕把這件事,想簡單了,光顧着打倭寇了,忘記打安南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賜姓名之外,還要給一點武力,讓老撾多少有點反抗之力,如果安南的肉食者真的要對付老撾,也不至於大明軍抵達之前,毫無還手之力被安南攻滅。

朱翊鈞沒有給甲冑,這東西大明自己都不夠用,讓老撾維持一定的武力,但不能過強。

“於公祠修好了沒?”朱翊鈞忽然停下了筆,詢問馮保他在西湖湖畔,要修於公祠的事兒,他就是擴建一下,不打算擾了于謙的清淨。

“已經翻修和擴建了,前幾日完工的時候,閻士選還專門上過一道賀表。”馮保趕忙俯首回答道。

“嗯,好。”朱翊鈞這才低頭繼續批閱奏疏。

忠義、節氣,不是無窮無盡的,漢室江山、代有忠良,也是要刻意去培養,纔會碩果累累。

皇家格物學院院長朱載堉上了一本奏疏,修訂了一個普遍的認知,在大明廣泛的認知裡,蒸餾酒、蒸餾器是在元代出現的,比如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

格物院不知道從哪裡搞到了一個西漢時期的蒸餾器,確定了是蒸餾酒自西漢就有,而且傳承從未斷絕。

古董,在大明叫金石之學,因爲時代過於久遠,歷史長河沖刷之下,有的古董是隻有實物,搞不清楚究竟是幹什麼用,有的古董則是隻有記載,無法復原,比如張衡的地動儀。

皇家格物院有金石格物博士兩人,就專門搞這個研究,最終發現了實物,整個蒸餾器分爲了三部分,天鍋、筒、釜,而且蒸餾效率並不低,當然相比大明眼下的蒸餾器而言,就有點落後了。

南宋投降忽必烈,漢室江山滅亡,斷掉了一些傳承,這些金石研究,就是在接續傳承。

“很好,發邸報,糾正這個錯誤的認知,皇叔這句話說得很好啊,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朱翊鈞格物院這個研究很有必要,比如官廠,對於大明而言是個新東西,但早在先秦就有鐵官,到了漢代,更是遍地鐵官,到了大明,朝廷反而沒有官廠了。

這可是財政收入的重要構成,有官廠,也不至於窮死了。

南北兩宋屈辱性的滅亡,讓很多理當如此的事兒,消失的無影無蹤,比如朱翊鈞之前一直在尋覓的《綴術》,失傳,就是中國的損失,文明的陣痛。

值得慶幸的是,大明真的幽而復明,羅馬從未閃電般歸來。

“臣遵旨。”馮保領命,朱載堉不是小題大做,蒸餾器出現時間的確定,有利於塑造凝聚力,輝煌敘事也好,悲慘敘事也罷,都可以增加國朝的凝聚力。

禮部尚書萬士和上奏了一本新的海外番國志書,這一卷寫的是魯密國,也就是奧斯曼王國。

奧斯曼王國曾經在嘉靖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三年、三十八年、四十三年,多次遣使來到大明,在嘉靖四十三年之後,一直到萬曆二十二年,奧斯曼人再次遣使者朵思麻來到了大明。

在大明看來,奧斯曼王國不是常貢之國,不必深交,大明不清楚魯密國的位置,也不知道魯密國的國君何人,更不知其地幾何,實力如何,也從未認真對待,大明開海以來,禮部花了很多時間,才搞清楚了魯密國的一些事,認爲有必要結交一下,並且將魯密國音譯爲了奧斯曼王國。

經過大明禮部明公研究確定,綠蘿不是羅。

奧斯曼王國無疑是一個強國,是費利佩的心腹大患,但大明收集到的資料,多數都是來自泰西人,有失偏頗,所以這一卷還要進行修訂,不進行公開刊印。

“血稅。”朱翊鈞翻開看了許久,注意到了一個關鍵詞,因爲信息源主要來自於泰西人的口述,所以關於軍事層面的比較多,這一卷書,大半卷都在寫奧斯曼人的軍事。

而血稅兩個字,是禮部言簡意賅的總結,奧斯曼人的稅都是血淋淋的。

奧斯曼王國的軍事可以用瘦天下肥禁軍來概括,耶尼切裡軍團,就是奧斯曼的禁衛軍。

這個軍團,人數大約有二十萬人,這二十萬人平日裡的食宿條件極好,好到白麪包不限量的供應,白麪包在泰西也是十分昂貴的,只有貴族才能享用,平民只能使用硬的咯牙的黑麪包,好到耶尼切裡軍團在出徵的時候,每三天必須要洗一次熱水澡。

武器好、訓練多、地位高,還有禁衛軍學堂,奧斯曼王國同時和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羅斯國發生着武裝衝突,幾乎無日不戰。

兩千萬人養二十萬軍隊,耶尼切裡軍團三線作戰,還能打的有來有回,可見戰力之強悍,萬事皆有因果,供養耶尼切裡軍團的龐大開銷,收稅手段之酷烈,可謂是每一分的銀子,都是奧斯曼人的血肉。

萬事都有一體兩面,有好處便有壞處,這種瘦天下肥禁軍的規則,也有一點點小問題,比如禁衛軍繼承法。

這支軍團在宮廷政變中往往是極爲重要的參與者,甚至是宮廷政變的主導者,他們對王位繼承擁有一錘定音的影響力。

耶尼切裡軍團的強悍戰力,讓他們成爲了奧斯曼最大的暴力機構,這個暴力機構,只要一點點的問題,就會要求他們的蘇丹(國王)交出大維齊爾(宰相)的腦袋,來平息士兵的憤怒,如果蘇丹不肯交出大維齊爾的腦袋,士兵就會將蘇丹的腦袋砍掉。

耶尼切裡軍團的影響力,絕不僅限於政治活動,根據威尼斯的商人描述,整個奧斯曼的穀物交易,都控制在第五十六軍團手中,而整個軍團,還控制了90%的賭場、100%的咖啡館、80%的鹽場、70%銀礦等等,可謂是無孔不入。

威尼斯商人曾經痛苦的表示:在奧斯曼,你喝一口水都要給軍團納稅。

正因爲控制了這些生意,軍團有了自己的財源,讓軍團徹底脫離了蘇丹的掌控,爲所欲爲。

暴力已經完全失控了。

這對大明有着極其重要的借鑑意義,比如,大明有1.3億丁口,以前的稅收,別說軍兵了,連官僚們的俸祿都發不出,大明應該反思爲何收不上來稅;比如,不得經商,京營就應該保證自己的純潔性,決計不能讓軍隊有自己的財源,否則暴力失控就是遲早之事;比如,1.3億丁口的大明,養十萬京營、二十萬水師、兩百萬半農半軍的軍屯衛所軍兵是綽綽有餘的。

兩百萬半農半軍的軍兵,一年不過才八百萬銀,因爲這些軍兵的報酬,有大半是土地產出。

“朕看出來了,萬士和這兜兜轉轉說了半天,是爲了說服朕,水師擴軍十萬,達到恐怖的二十萬的規模。”朱翊鈞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萬士和這個極端保守派保皇派,在拐彎抹角的遊說皇帝水師擴軍十萬。

激進派認爲五萬,保守派認爲三萬,極端保守派認爲十萬。

兩千萬丁口不到的奧斯曼,都能養得起二十萬養尊處優的耶尼切裡軍團,大明1.3億,就養十萬京營、二十萬水師,怎麼就養不起了,擴!

讓奧斯曼人知道,還以爲咱大明擴不起呢!

養不起就學奧斯曼的血稅法,誰有錢就問誰收,也就是張居正搞完了清丈和普查丁口,極端保守派們纔有這個底氣。

萬士和這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朝廷有的時候就是太要臉了,對於財經稅賦,就該拿出商人那副醜陋的嘴臉來,該是多少就是多少,要錙銖必較,不能和稀泥,當端水大師,在收稅問題上,大明朝廷要向蠻夷學習一二。

“陛下,十萬也不是不可以,擴十萬,就和永樂年間差不多了。”馮保謹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十萬不行。”朱翊鈞在奏疏上一邊硃批一邊對馮保說道:“擴五萬暫時夠用了,擴十萬,良莠不齊,大明水師是精銳,可不能給人濫竽充數,戚帥的意思是謹慎起見,擴三萬爲宜,朝廷要用兵,修馳道運河,沒有那麼多的銀子。”

戚繼光主要怕朝廷入不敷出,財政無法支撐。

朱翊鈞已經很激進了,水師擴軍五萬,朝廷每年要增加近百萬銀的支出,銀子朱翊鈞願意掏錢,大明朝廷也有,可水師擴張,不光是銀子的問題,還有兵源、船艦、庶弁將的問題,水師的基層軍官培養,也是需要時間去積累。

盲目擴軍,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一樣,都會因爲步子邁得太大扯到蛋,非但無法形成戰鬥力,反而會拖累水師的發展。

十四年正月十五,大明皇帝收到了海防巡檢瞭山陳天德的塘報,倭寇從漢城,繼續向平壤進軍了。

織田信長承諾,劃江而治,漢城的漢江就是疆界,大明這邊甚至有正式的回函,倭寇就又動了起來,這就是倭人,不是織田信長在欺騙皇帝,是他在倭國本土,根本無法有效指揮前線作戰的毛利輝元、小西行長等人。

“朝鮮人又要遭殃了。”廷議之中萬士和嘆了口氣,人老了,就會有些憐憫之心,即便是他一直說蠻夷的不是,但朝鮮人也是人。

倭寇在不到月餘的時間,就把熙熙攘攘的漢城殺成了空城一座。

“陛下,下旨讓寧遠侯調動九連城軍隊入義州,倭寇如此行徑,人神共棄!”曾省吾提出了建議,朝鮮國王不能守,就交給大明。

倭寇殘忍的行徑,喚醒了大明明公們慘痛的記憶,東南倭患的時候慘狀,就像是在朝鮮重現了一樣。

曾省吾面色嚴肅的說道:“不能讓倭寇站穩腳跟,開城岌岌可危,平壤長則月餘,短則十日必破,若是大明軍入朝,沒有義州,就沒辦法打開局面。”

曾省吾認爲要立刻進兵,不僅僅是出於感性、同情,而是出於大明戰略考慮,兵敗如山倒之下,平壤能守幾天,誰都說不準,去的晚了,大明在朝鮮就沒有支點了。

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
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