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

論語,讀二聲,不讀四聲,這就是朱翊鈞的問題。

張居正立刻回答道:“漢書曰: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論,論纂,編纂之意,並非議論之意,所以讀陽平聲[lún],而不讀去聲[lùn]。”

“如此。”朱翊鈞這才瞭然,爲何論語是二聲,而不是四聲,是論纂,而不是議論。

正如張居正所言,他是個讀書人,作爲二甲第九名,學問上決計沒有任何的問題,解答小皇帝的問題,遊刃有餘。

朱翊鈞開始就論語的一些疑惑提問,張居正對答如流,講解的頗爲細緻,一問一答之間,時間過得飛快,一個時辰的時間,不知不覺就已經過完了,直到張宏提醒,陛下該用午膳了,纔算是停下。

張居正頗爲欣慰,他看着這小皇帝越看越滿意,今天小皇帝自己讀書,比之前六個月經筵的成果都要多,陛下讀了書,而且極爲認真,還有自己的見解。

比如這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陛下解:朋友從遠方而來,自然是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志向,自然會做相同的事兒,怎麼能不愉悅呢?

是謂曰:同志、同行,方纔同樂。

就這一個解釋,都讓張居正感慨萬千,之前六個月填鴨一樣填了進去,怎麼填進去怎麼出來,書讀了,但只讀了一點點。

而現在張居正終於感覺自己萬般辛苦並沒有白費。

張居正十分鄭重的甩了甩袖子,五拜三叩跪在地上,誠懇的說道:“臣僭越,臣謹守祖宗成憲,不敢以臆見紛,更爲國家愛餋人才,不敢以私意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於陛下之職分也,陛下睿哲天成,仍望陛下繼今益講學,勤政親賢遠奸,使宮府一體、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

張居正這話說的僭越,失了臣子的本分,什麼人才能對皇帝有期許?

但考慮到皇帝只有十歲,君不振綱的情況下,這番話,是張居正作爲首輔,對皇帝的肯定。

朱翊鈞卻笑着答道:“愛卿平身。”

“元輔,王章龍的案子,朕能過問嗎?”朱翊鈞並未起身,看着張居正開口問道。

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染料就開染坊,他立刻選擇了蹬鼻子上臉,繼續試探自己的皇權界限。

十歲皇帝怎麼了?

皇威不彰,不代表他朱翊鈞不是皇帝!

十歲皇帝就不能過問朝中之事了?他可是事主,被刺殺的是他。

朱翊鈞這個問題,張居正只能有一個答案,他俯首說道:“無不可,唯理所在。”

“馮大伴,你得勢已有半年有餘,這陳洪跟你有生死仇怨,他心生怨懟,怨太后拿了他的職位和權柄,你爲何沒有把他早早沉井?若早日如此,還有今天這案子?”朱翊鈞首先看向了馮保。

馮保被問的有點懵,這話在腦子裡過了好幾遍,他才噗通一聲跪下,驚恐的說道:“臣以爲把陳洪那狗東西打發到了廊下家就足夠了,臣也沒想到,他如此的不忠不孝,吃裡扒外,還請陛下明察,臣有罪。”

朱翊鈞搖了搖頭,看着馮保說道:“馮大伴,你到現在仍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朕來問你,你若是陳洪,陳洪若是你,你二人換一換,你二人有生死之仇,陳洪六個月前得了勢,你今日何在?”

“井中枯骨耳。”馮保跪在地上,背後升起了一層的冷汗,換位思考之下,

以陳洪之心狠手辣,馮保只有一個下場,早就被扔到了井裡去了。

朱翊鈞繼續說道:“今日果昨日因,你今日臉上的傷,是你昨日種下的因,既然得勢,便不饒人,你一念之仁,方釀今日之事。”

“元輔方纔說,宮府一體。作爲宮裡的大璫,司禮監掌印太監、東廠督主,你如此權勢,真的能讓宮府一體?經刺王殺駕大案,太后如何考量與你?你若是不會,掌管不了宮內宮婢宦官,朕來教你。”

“你在宮內四處懸掛小箱子,若有不恭順之言行,甚至謀害之舉,皆可塞入箱中檢舉,父告子、子告父,子女告座主皆可,如此人人自危,自然不敢掩映成林,你這老祖宗的位置,自然穩如泰山,誰還能耐你如何?”

“以陳洪案爲例,陳洪要謀你的位子,他自己辦不成,就要交給同黨滕祥、孟衝等人辦此事,你覺得這二人,是辦事兒,還是檢舉呢?”

“這宮裡人人都想往上爬,誰都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爬到你馮大伴的位置上來,做壞事的人,最應該防備的就是同夥。”

新晉幹清宮太監張宏,在旁邊聽得腿肚子都在打轉,陛下這計策,實在是太過於陰毒了!

刺王殺駕,如此滔天重罪,若是能成,受益最大的只是陳洪,而陳洪受益後,爲了不讓事情敗露,絕對會殺了騰祥和孟衝保守秘密。

騰祥和孟衝在宮中多年,能不知道其中厲害?

若是能悄無聲息的檢舉揭發,他們絕對會這麼選!

“謹遵陛下教誨!”馮保在這個時候,只有一個感覺,宮裡的老祖宗應該讓陛下來做!

這完完全全就是損陰德的絕戶計。

“平身吧,以後機靈些,不要這般蠢笨,被外廷的臣子們揪着小辮子。”朱翊鈞並沒有再對馮保多言,馮保要是再沒辦好差,就是井中枯骨,這點小事都處理不好,還得皇帝親自來教,只能說馮保還是有些笨了。

馮保欲哭無淚,他蠢笨?他還蠢笨了?他要是蠢笨,這皇宮裡的太監,還有一個伶俐之人?

但是陛下的法子簡單、直接、有效。

張居正眉頭緊鎖,剛對這小皇帝刮目相看,這小皇帝就如此陰狠?但一想到暗流涌動的大明內外,狠辣放在皇帝的身上,似乎又不像是缺點,大明國勢日下,陰狠些也好,省的被人欺負。

張居正也不認爲是小皇帝的主意,這陽光開朗的笑容,略有些富態的臉蛋,怎麼看都不像陰損的模樣。

張居正全以爲是馮保教小皇帝如此說。

馮保也要給外廷一個交待,出了禍事,補救的措施得要告訴外廷,以安外廷大臣之心。

“元輔。”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又開口說道:“今日廷議,朕斷斷續續聽了一些,朕說說朕的看法,對不對,還請元輔輔弼。”

“吏部尚書楊博、左都御史葛守禮,看似替朕說話,但朕思來想去,不似忠貞不二、忠心耿耿,爲朕思慮,只不過是藉着朕的名頭,在攻訐馮保,他們的目的其實是保高拱,若非馮保機靈,把話堵了回去,這案子還要橫起波瀾。”

馮保在一旁聽聞,立刻大聲說道:“啊,對對對,陛下聖明啊!那楊博、葛守禮就是爲高拱張目,把話說在前面!”

“陛下聖明,確實如此。”張居正稍微斟酌了一番,選擇了實話實說。

吏部尚書楊博的兒子楊俊卿,娶了京營總督王崇古的女兒,高拱、王崇古乃是同窗死黨。

同窗、同師、同鄉、姻親的晉黨,在朝中根深蒂固。

王崇古領着京營,京營即便是已經糜爛到了五六萬之數的老弱病殘,仍然是京營。

首輔高拱倚靠晉黨做事,吏部尚書楊博是晉黨、京營總督王崇古還是晉黨,都察院總憲葛守禮是晉黨。

首輔高拱在靈柩前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李太后聽聞,會以爲高拱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還是以爲高拱是因爲先帝大行悲憤失語?還是以爲高拱是爲了專擅國柄僭越神器?

哪怕高拱真的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這種話,能講嗎?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成害,連朱翊鈞都知道的話,高拱一個內閣首輔,一個讀書人,不知道這話嗎?

再加上那句:皇帝未經發擬,徑自內批,徹底觸怒了李太后。

高拱到底是失了恭順之心。

打着忠於皇帝的旗子,做些不忠不孝之事,自古以來,都不稀奇,扛着…

“如此。”朱翊鈞收拾好了自己的書桌,尤其是自己的筆記,完全收入了袖中,纔開口說道:“刺王殺駕,乃謀逆十惡不赦之大罪,乃非刑之正,朕爲君主,自然有權過問,今日練武結束後,朕前往北鎮撫司監審,元輔意下如何?”

張居正立刻反駁道:“陛下,貴人不履賤地。”

皇帝跑到北鎮撫司衙門監審,算什麼事兒?

十歲這個年紀,就該一心向學,連習武之事,都是不務正業、不學無術之舉,這再跑去監審,不是這個年紀該做的事兒,這不是顯得更加不務正業了。

馮保也俯首說道:“陛下,那北鎮撫司腥臭之地,陛下前去,萬一害了病,臣如何跟太后交待啊。”

“北鎮撫司乃是官署,何來賤地之說?”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再看看馮保,眉頭緊蹙的問道:“元輔和大伴,不讓朕監審,難道,是這案子另有隱情?”

什麼樣的隱情?

陳洪、高拱不滿失勢,鋌而走險是一種情形;

張居正、馮保聯合起來,對高拱、晉党進行追殺,是另外一種情形。

現在廷議公論,是陳洪作案,高拱有嫌疑,未確定,張居正和馮保再阻攔,那真的是黃泥糊了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張居正發現,這小皇帝居然如此擅辯,三兩句話,就把他給堵到了牆角里去,這話,一個回答不好,這馮保再把話送到李太后面前去,這如何說的清楚?

張居正再想到之前經筵時,小皇帝懶懶散散的模樣,現在讀書幾個時辰,就能讀的極爲通透,難道這小皇帝,之前難不成一直在偷懶?

哪怕是馮保教的,能說的如此清楚,已是大不易。

小皇帝並不笨,甚至非常聰慧伶俐,之所以學業一直得不到講筵學士的認可,有很大的原因,是小皇帝不想學,敷衍了事,或者說在偷懶。

“臣隨陛下同往。”張居正做出了選擇。

馮保也趕忙說道:“臣亦隨陛下前往。”

午膳之後,朱翊鈞休息了半個時辰,開始習武,朱希孝作爲緹帥,是糾儀官,他一直站在文華殿外,皇帝和張居正的奏對,朱希孝也聽得一清二楚。

對這個小皇帝,朱希孝只有一種感覺,年紀輕輕就被教了那麼多陰損的主意,這長大了,絕對是個天大的禍害。

但是朱希孝覺得不算是壞事,禍害就禍害吧,大明都這副模樣了,禍害也比平庸強。

朱翊鈞換了武弁服,就是習武的衣物,站在武功房內,對着朱希孝說道:“緹帥,朕聽聞,成祖文皇帝、仁宗皇帝、宣宗皇帝在世時,每日都要操閱軍馬,巡視京營,是謂:大明軍容耀天威!”

“至正統年間斷絕,我大明皇帝祖宗之法,應習武練槍,不求武藝超羣,只求知戎事。”

“今日拜緹帥爲師,還請緹帥盡心竭力。”

每日操閱軍馬,軍士方知陛下何人,自正統年間,主少國疑,君不振綱,皇帝便再也沒去過京營了,朱翊鈞想把這件傳統撿回來了。

把大明軍容耀天威,給撿回來。

大明軍榮耀天威,那是何等輝煌時刻,現在…

朱希孝俯首說道:“臣領旨,以什麼標準操練?”

“以戚家軍標準操練。”朱翊鈞頗爲篤定的說道。

“這……”朱希孝一臉的爲難。

朱翊鈞略有些疑惑的問道:“緹帥不會?”

“會!”朱希孝只覺得自己心裡一股火騰就升起來了,他可是緹帥,戚家軍練兵的法子,格外有效,他當然打聽過,而且戚繼光也寫了兵書,朱希孝作爲緹帥,自然是會的!

瞧不起誰呢!

朱翊鈞要的就是這個火,他是皇帝,他不把這個火勾起來,朱希孝不會好好的教,小皇帝年僅十歲,但是這個年紀習武,還是晚了,這習武第一步就是開筋。

“啊!疼疼疼!疼!”年幼的皇帝不停的拍打着自己的腿根,這開筋,比他想象中的還要疼得多。

朱希孝面露不忍的說道:“那停下?”

朱翊鈞疼的齜牙咧嘴,疼的冷汗直流,但依舊嘴硬的說道:“繼續,使點勁兒!緹騎不管飯,還是緹帥沒吃飯嗎?!”

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
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