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

大明的開花彈的發明已經無法考究,因爲大明火器名目繁多,也因爲儒學當道的情況下,多數工匠都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姓名,這是一種悲哀,工匠社會地位低下,足以改變戰場格局的發明,卻只在青史上留下了一句:蓋傳自前代而兵家頗秘之。

但開花彈的大規模應用,是在三邊總督翁萬達的手中。

嘉靖十七年,安南國莫登庸父子篡位稱帝,大明舉大軍意欲討伐,兩廣總兵仇鸞爲徵南將軍,兵部尚書毛伯溫爲總督軍務,兩廣總督張經爲總督,翁萬達爲徵南副使,陳兵鎮南關,準備南下,這裡的張經就是在浙江打贏了倭寇,反而被朝廷冤殺的南京兵部尚書張司馬。

莫登庸父子投降後,翁萬達任三邊總督,總督宣府、大同軍兵,多次擊潰俺答汗的來犯,鐵裹門鏖兵、鵓鴿峪血戰、陽和退頑敵、曹家莊大捷,翁萬達都擊退了俺答汗。

翁萬達主持邊方,俺答汗是露頭就要捱打,和大明衝突,無一勝績。

督邊六年,翁萬達升任兵部尚書,嘉靖二十八年,翁萬達父親病逝,當時朝中有大臣以‘金革之事不避’爲由,請嘉靖皇帝留任翁萬達,嘉靖皇帝應允,而朝中言官以祖宗成法爲由,攻訐翁萬達戀權不去,翁萬達三請致仕丁憂。

這裡的祖宗成法,就是正統七年,明英宗朱祁鎮的聖旨:凡官吏匿喪者,俱發原籍爲民;正統十二年朱祁鎮再下旨:內外大小官員丁憂者,不許保奏奪情起復。

在明英宗之前,父母亡,大臣被皇帝奪情纔是常態,到了明英宗之後,不丁憂是大逆不道,是戀棧,是無父無母的奸佞小人。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聽說翁萬達回家了,立刻興兵南下,潰古北口南下,圍困都城。

翁萬達在朝廷的時候,俺答汗被翁萬達壓着打了六年,而翁萬達剛走,俺答汗連大明京師都圍了,翁萬達在跟北虜的衝突中,開花彈第一次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

翁萬達大量使用毒火飛炮,毒火飛炮用熟鐵造,是一種臼炮,地上挖溝渠放置,上闊下窄,炮彈卡在中間,飛炮所用炮彈,不是實心而是空心,裝火藥五兩,點火、大砲先響、將飛砲打於二百步外、爆碎傷人。

翁萬達在毒火飛炮的基礎上,發明了雷飛炮,改良了毒火飛炮的諸多缺點,對炮彈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

萬曆三年,戚繼光在雷飛炮炮彈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木質延時引信,延時引信是個木盤,裝在炮彈的底部,上面有十二個刻度,代表着引信燃燒的時間,最遠射程爲十二里,隨着射程的改變只需要旋轉一下,就可以定時引爆。(390章)

(開花彈剖面圖)

延時引信的出現,讓雷飛彈,也就是開花彈的可靠性大幅度增加,而且有了各種各樣的開花彈,西瓜炮、飛雲霹靂炮、飛催炸炮、鑽風神火流星炮等等,可謂是百花齊放,開花彈的發展極爲迅速。

戚繼光很喜歡對軍械進行改良,在嘉靖年間平倭的時候,就改良了鳥銃、火箭、虎蹲炮,後來戚繼光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改良和發明,相繼弄出了平夷銃和延遲引信等等,不過他覺得他弄這些都是小發明,真的說影響戰局,還得是格物院的改良。

戚繼光曾經和李如鬆在京營騎營火炮裝配問題上,產生過巨大的分歧,因爲彼時裝填九斤火藥的火炮就高達四千斤,需要十二匹馬去拉動,而且非常考驗地形,這嚴重影響到了騎營的機動性。

但現在大明使用的所有九斤火炮,其重量只有1500斤,只需要四匹馬就可以拉動,而且炮手數量降低到了十人,而不是之前的十五人,格物院對火炮減重,大大的增強了九斤火炮的機動,讓九斤火炮成爲了可以常規使用的野戰炮。

萬曆維新的一切,都造成了一個結果,那就是大明在援朝戰場上,擁有了代差優勢,大明已經進入了火器作戰的時代,而倭寇仍然是以冷兵器爲主。

小西行長在集結,他沒有千里鏡,但還是站在高處觀察了一下大明軍的陣勢,他看不懂大明的陣仗。

“不是說戚繼光用兵如神嗎?大明佔據了地利,本來守城會更加輕鬆,可是戚繼光卻把軍兵調出了城外,調出城外也就罷了,他居然把軍陣拉的如此漫長,只有四排的陣地,只要衝進去,將其撕裂,豈不是完敗?”小西行長有點搞不清楚,戚繼光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

倭寇享大福了,大明從冷兵器到全熱兵器轉變的第一戰,由倭寇領略其風采。

“平壤西側的平原緊鄰大同江,這裡村莊和農舍以及溝渠,星羅棋佈,其實並不適合衝鋒作戰,比較狹小的戰場,讓狂妄的戚繼光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纔會出城。”加藤清正也不懂爲何是線列陣,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戚繼光對自己過往戰績足夠驕傲,有點自大。

在這個年代,斷兵相接,是必然的,這種只有四排的厚度,被撕裂的後果是極爲可怕的,在小西行長看來,只需要讓花郎協在前面吸收足夠的鉛子,倭寇只要衝到大明軍面前,這一仗就勝利了。

“我要是戚繼光,一定會半渡而擊,現在我們已經完全渡江,人數巨大優勢之下,我不信他戚繼光還能有什麼天大的本事,改變結局!”福島正則叉着腰大笑了起來,指着大明軍的方向,大聲的說道:“如此優秀的軍士,交給一個狂妄的將領,簡直是浪費!”

“戚繼光難道不覺得可恥嗎!帝國將最強的軍隊交給了他,他卻如此的浪費!”

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福島正則說的都沒錯,因爲他們沒有見識過全火器作戰,別說他們沒有,整個世界,都也沒有這種見識。

萬曆十四年三月初三,初春的朝陽撒在了七星門外的平原上,已經順利完成渡江的倭寇,在戰鼓聲中,開始傾巢而動,像潮水一樣撲向了七星門,順利渡江、挾大勝士氣的衝鋒,看起來一往無前,喊着‘必勝’的倭寇們、花郎協衝向了線列步兵。

率先開火的是四十門十五斤火炮,而後是二百門九斤火炮,二百四十門火炮齊射的場面,驚天動地,整個大地都在震動,而火炮激射的彈丸,在戰場上橫行無忌,在一千步到八百步的距離,重型火炮鳴炮兩次,是開花彈的屠殺,在八百步到五百步之間,是實心彈的屠殺,因爲實心彈的貫穿和彈射,對戰場和隊形造成了更大的破壞。

如同海浪一樣的第一波次衝鋒,又如同退潮一樣的後退,第一波超過萬人的衝鋒,退潮的時候,只有不到五千人撤出了射程。

“火炮的密度有點大,下次提醒陛下,要少給點火炮,本身都擺不下了,後勤補給壓力也大。”戚繼光用千里鏡觀看着戰果,對於死人,戚繼光早已經看習慣了,他更喜歡看到敵人倒下,而不是自己的戰友躺在自己的懷裡,將妻兒託付給自己的場面。

火炮的密集程度太大,以至於大明步營有點無事可做,第一波次的衝鋒就已經結束。

步營整裝待發,然後就看到了被炮兵擊退的衝鋒,步營軍兵甚至露出了一些迷茫,將軍們動員的時候,可是說這是第一次決戰,是血戰,是硬仗來着。

陛下的恩情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這…”小西行長呆滯的看着花郎在戰場上斬殺着逃兵,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一個萬人隊的衝鋒,就這麼被大明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大明的火藥難道不要錢嗎?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對大明也是如此纔對。

其實這和大明產能過剩有關,大明老君洞熬硝一年只能提供五十萬斤火藥,但大明每年要從西洋購買超過兩百萬斤的鹹砂,這些鹹砂就是硝石,主要是給船隻壓艙使用,都是順帶的貨物,如此巨量的火藥,每年生產出來,除了訓練,沒有大仗,就只能存儲起來。

皇帝有點火力恐懼症,又不肯削減火藥生產量,現在終於有了傾瀉的地方。

小西行長再次下令衝鋒,第二波次除了花郎協驅趕朝鮮俘虜之外,小西行長的軍隊也同樣加入了第二次衝鋒,這一次,是三路齊頭並進,氣勢如虹,銳不可擋的氣勢,在第二波次衝鋒之後,第三波次緊隨其後,分散前進,不給大明軍火炮逞兇的機會。

散開衝鋒是行之有效的,倭寇終於進入了線列陣五百步之內,在五百步到一百步之間,則是虎蹲炮的射程範圍,戰場上虎蹲炮擺放了整整五千門。

虎蹲炮最大的特點是三十六斤,人可以揹着移動,這東西的優點不計其數,最大的缺點就是威力有點小,項短藥少,子重,發出無力,不堪用。

爲了改變這種威力小的缺點,大明格物院聯合軍器監進行了改良,虎蹲大炮出現,重量增加到了四十九斤,能裝兩斤八兩火藥,威力倒是足夠用了,但又太重了。

要知道虎蹲炮最大的優勢就是重量輕,便於攜帶,近五十斤的重量,就得兩個人擡着,行進不便。

萬曆九年,新的虎蹲炮出現,重量仍然是三十六斤,但填藥量增加到了十二兩(450g),一個騾子車可以拉兩門虎蹲炮及其所需要的火藥、炮彈。

雖然還是叫虎蹲炮,但其實已經完全不同了,虎蹲炮齊射的場面,讓整個大明軍的陣地籠罩在了硝煙之中,同樣無數的彈丸激射而出,飛向了敵人,熬過了重型火炮的倭寇,沒有機會感慨劫後餘生,迎接他們的是新一輪的火炮覆蓋。

小西行長再次將第四波次的兩個萬人隊撲上,倭寇已經幾近瘋狂,只要能夠和大明短兵相接,薄薄的陣型被倭寇刺破,就可以獲勝,只要能夠突破對方的火器覆蓋,就能獲得勝利!

現在戰場上有四萬五千人在衝鋒,漫山遍野,驚濤駭浪一樣撲向了大明軍,火炮還在響起。

一百步內是火槍的範圍,首先開火的是平夷銃,大明軍兵不是很喜歡平夷銃,平夷銃是精準火器,專門點名敵人的披甲兵,這東西不是不好,是因爲貴,一把平夷銃,等於五把鳥銃,聽說爲了把平夷銃列裝大明京營,陛下都要節儉到吃光餅的地步了。

吃軍糧光餅,是爲了展現皇帝和前線軍兵同甘共苦,但,這東西的確很貴。

平夷銃在戰場上佈置了兩千把,很快鳥銃開始不斷地響起,戚繼光眉頭緊蹙的看着戰場,不是線列陣的效果不好,而是太好了,敵人就像是割麥子的麥子一樣,一片一片的倒下。

這是線列陣第一次應用到戰場上,陛下戲稱排隊槍斃的戰術,其實一直沒有操典,確定操典、訓練、全火器作戰,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爲了防止出現失誤,李如鬆率領一個騎營在牡丹峰東十里的方位,距離大明陣地只有二里地,一旦敵人突破了火力網,重騎營就會入場,給大明步營變回鴛鴦陣的時間。

可是現在呈現了‘收割’的局面,四排線列陣,三段擊,帶來的火力覆蓋,其有效殺傷,超過了火炮,鳥銃擊發一次才二錢火藥,火炮一次就要九斤、十五斤,遼東因爲攻堅戰比較少,更加喜歡火銃,也是這個原因,性價比高。

“線列陣很好用。”戚繼光滿臉笑容的說道。

大明似乎踹開了新的大門,滑膛槍炮代替長矛刀劍弓箭,人類戰爭的主要形式從短兵相接的近戰,到比拼火力的遠程作戰,是劃時代的大門,而擁有劃時代領先,就意味着大明軍,真的天下無敵。

上一次中原劃時代的領先,還是漢朝鐵器領先世界青銅器時代。

第一、二、三、四波次衝鋒,一共五萬衝鋒的倭寇和花郎協軍沒能衝過一百步的範圍,就作鳥獸散,以更快速的衝了回去,潰敗發生了,本來此時應該是大明軍最好的進兵時間,但戚繼光沒有動,而是讓軍兵休整了下,清理下火器,等待着敵人下一次的衝鋒。

不是線列陣有缺點,而是戚繼光在等,等待錦繡山下的騎營從大同江上游渡江,截斷敵人的後路。

小西行長派遣了黑田長政在上游阻擊,防止大明軍渡江,兩面包夾。

“報!黑田長政潰敗,大明騎營已經渡江!”

“報!大同江下游羊角渡被大明軍進攻,三刻鐘,我軍全部敗北!”

小西行長眼睛瞪圓,猛的衝到了傳令兵面前,抓住了對方的衣領,厲聲問道:“八嘎!羊角渡有兩千人!大明軍主力就在正面,是誰取走了羊角渡!”

“不知道,旗號是李。”傳令兵嚇得瑟瑟發抖。

“胡說八道!撒播謠言動搖軍心,死!”小西行長抽出了短刀,猛的捅進了傳令兵的腹部,厲聲說道:“不得散播謠言,羊角渡無事!”

傳令兵倒下的時候,不可思議的看着小西行長,羊角渡被大明軍拿下,又不是他的錯!

羊角渡是遼東軍拿下的,相比較大明京營,遼東軍看起來不是很強,但那是和京營比。

遼東軍可是李成樑一手帶出來的百戰老兵,不動用火器的情況下,作戰能力可不比京營差,祖承訓作爲李成樑的心腹,帶領遼東軍兵配合作戰,可是傾盡全力,爲李如鬆的進步添磚加瓦。

“下令,全軍衝鋒!我就不信撕不開對方薄薄一層的陣線!”小西行長已經完全瘋狂,羊角渡丟了,後路被堵了,黑田長政敗了,大明騎營已經渡江來到了他們的後方,只能傾盡全力,把所有人都壓上,賭正面擊潰大明軍,這是唯一的生機!

“我將會帶頭衝鋒,若有逃兵,必斬!”小西行長厲聲說道:“天照大神在上,必勝!”

“天照大神,必勝!”

戚繼光站在城頭,自然看到了這動靜,放下了千里鏡說道:“窮途末路,亡命一搏。”

倭寇開始進兵,大明軍的作戰有點公式化了,火器在戰場上嘶鳴,割麥子一樣倒下的倭寇,始終沒能衝到大明軍五十步的範圍之內,就被密密麻麻的鉛子所擊斃,五路進攻,牢牢被大明軍所壓制。

李如鬆出現在了戰場西北方向的緩坡上,他的身後是一個騎兵營,和馬林的先鋒營不同,李如鬆所率領的振武營是重裝騎兵,是騎營核心戰力,三個騎營合在一起叫振武團營,振武營就是振武團營的中軍。

鐵渾甲,在中午的陽光下熠熠生輝,人馬具甲的騎營分爲了三排,一動不動的等待着,所有人都用左腋夾着長達十五尺的騎槍,左手端着騎槍,將騎槍四十五度指向天空,這是訓練姿勢:新月上天勢,是一種比較省力的準備姿勢,右手拉着繮繩。

重裝騎營一直在等待着七星門的軍令,號角聲突然變得急促,鼓聲變得昂揚,三支哨箭騰空而起的時候,李如鬆放平了手中的騎槍,大聲的喊道:“振武營聽令!隨我進攻!”

“大明軍威武!”騎營迴應着主帥的號令。

牙旗舞動,李如鬆釦上了兜鍪,驅動着馬匹開始慢走,慢走二十步,馬匹的腳步開始加快,蕩起了陣陣的細小的煙塵,快步走了近五十步,重裝騎營終於完成了最初的加速,煙塵在騎營的身後揚起,馬蹄聲響徹戰場之上,騎槍很長,槍頭前伸,閃爍鋒利的光芒,衝進了已經被幾近於潰散的倭寇軍陣之中。

倭寇潰散了。

重裝騎兵的衝擊力,絕對不是沒有任何陣型的步兵能夠抗衡的。

步兵在重甲、配合緊密的時候,是可以破掉重裝騎兵的,比如岳飛在郾城之戰時,就以背嵬軍硬抗住了金人的鐵浮圖,金人引以爲傲的重裝騎兵,沒能撼動重裝步兵,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這種步兵抵抗騎兵衝鋒的,歷史上都沒幾次。

顯然,已經窮途末路的倭寇,既沒有足夠的甲冑,也沒有特製的武器,更沒有士氣來阻擋重裝騎兵的推進。

重裝騎兵在戰場的衝擊力,對沒有甲冑的倭寇軍隊,是毀天滅地的,如同江河決堤一樣,重裝騎兵直接鑿穿了整個陣線,戰場上空出了一大片。

“撤撤撤!”小西行長知道輸了,下令撤退,事實上,他不下令也沒關係了,大潰敗已經到來。

讓小西行長絕望的是,朝鮮的花郎比他跑得還快!

本來小西行長還想讓花郎殿後,結果花郎見勢不妙早就崩撤賣溜,腳底抹油,讓他們倭國的軍兵殿後了!

在大明皇帝組建重騎兵之前,大明軍將認爲重騎兵在戰場上能衝鋒兩到三次,這是根據各種記載的推斷,當真的組建了騎營後,大明皇帝才發現,都是騙子。

人馬具甲的重騎兵,只能衝鋒一次,再強悍的馬匹,停下來的時候,就無法再發起衝鋒了。

能衝鋒兩次,甚至是三次的,馬沒有甲、人也是半甲、甚至是隻有胸甲可以做到,但超負重的這種重騎,沒有第二次的衝鋒機會。

但後來大明將領們發現,一次就夠了,放眼世界,沒有軍團能夠承擔大明振武營的一次衝鋒,畢竟岳飛這種不世強將幾百年纔出一個,當下時代有這樣的將領,那就是戚繼光。

讓人安心的是,戚繼光是大明陣營的,是帝師、是奉國公、是大將軍。

線列步兵動了,由橫列變成了縱隊,每個縱隊有二百一十人,變成縱隊是操典,線列簡化了陣型,只有線列、方陣和縱隊,縱隊是爲了更加方便的通過障礙物,線列行進速度緩慢的同時,非常容易自己撕裂自己的陣型,而縱隊則沒有這種困擾。

大明軍訓練有素,一個個縱隊如同一把把的尖刀刺入了倭寇軍陣之中,敵人的潰敗,讓尖刀變得更加容易突進,失了方寸的敵人,已經徹底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李舜臣。”戚繼光平靜的說道。

“末將在!”李舜臣這纔回過神來,猛的站直了身子,從戰爭開始,他的下巴就沒合上過,他從沒想過戰爭還能如此進行。

“你帶本部打掃戰場,對沒斷氣的倭寇進行補刀,把活着的朝鮮人,帶回平壤,送他們去挖煤。”戚繼光下令之後,沒有得到迴應,有些奇怪的說道:“你在想什麼?”

“末將遵命!”李舜臣趕忙說道:“末將在想,決不能和大明爲敵。”

天兵實在是太強了,強的衝碎了李舜臣的世界觀,跟天兵爲敵這件事,還是不要了,還是讓倭寇來好了,李舜臣一直在慶幸,被揍的不是他。

“去吧。”戚繼光揮了揮手,示意李舜臣去補刀,打掃戰場所獲,都會拉到庫裡,以三馬分肥的原則,進行分配,平壤守軍不敢貪墨,因爲天兵不讓。

“大明軍,威武!”戚繼光在李舜臣走後,看着戰場,也是頗爲感慨。

一切的謀劃都在他的心裡,他想到了會如此順利,沒想到會如此碾壓式獲勝,振武營衝鋒的場面,排山倒海一樣的撲向倭寇的時候,大局已定。

馬林率領的騎營並沒有將倭寇的後路徹底堵死,而是放開了口子,在一側,不停地銜尾追殺,這是在擴大戰果,以前的大明沒有騎營,即便是打贏了也沒辦法擴大戰果,非常的被動,先鋒營雖然只有三千人,但每一次火銃響起,都會帶走一個倭寇,象徵着死亡的妖豔血花,在漫長的戰線上綻放着。

人在被火銃擊中的時候,除了濺起血花之外,人的反應就像是平地摔了一跤一樣,身體會蜷縮,倒地不能再行動,四肢會微微顫抖幾下後,停止顫動。

火銃的威力極大,戰場上,中彈基本就只有死路一條。

戰爭持續了整整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臨近中午的時候,騎營才收隊回到了營地,追擊超過了四十里,路上全都是敵人的屍體,平壤守軍兩萬餘,還在打掃着戰場,大明已經沒有人頭功,只有戰線功勞,僅此一戰,參戰軍兵,包括遼東軍,計三等頭功牌,功賞牌的賞賜,絕不亞於人頭功。

“倭寇都是月代頭,斬首兩萬一千衆。”陳大成在三月初五,戰事後的第三天,才點檢清楚了人頭數,告知了戚繼光和總督軍務樑夢龍。

樑夢龍總督軍務,主要負責文書工作,港口、墾荒、軍糧、火器、戰俘、收穫諸如此類,忙的他暈頭轉向,大戰三天後,纔有了歇腳的功夫,這一戰,消耗了火藥七萬斤。

“國姓正茂送到天津塘沽的十萬斤火藥,已經悉數運抵義州,我親自點檢,質量很好,和京庫火藥不相上下。”樑夢龍告訴了戚繼光一個事實,火藥存量比之前多了三萬斤。

越打越多。

大明皇帝一共準備了一百五十萬斤的火藥,而大軍帶到朝鮮的火藥一共三十萬斤,打完一仗,現在有三十三萬斤,現在大明軍的火藥足夠再打三到四次如此決戰,就是不知道倭寇還能不能湊出這麼多人來送死了。

“我軍傷二十四人,亡三人,振武營李富貴、先鋒營魯俊、步營呂錦林,遼東軍兵傷了十七人,沒有陣亡。”樑夢龍告知了戚繼光大明傷亡情況,振武營李富貴、先鋒營魯俊都是殺敵過程中,被敵人給拉下來馬,英勇犧牲,而步營呂錦林則是殺紅了眼。

羊角渡留守的倭寇不到兩千人,遼東軍趕到的時候,這些倭寇以爲是中了埋伏,直接跑了。

“送京師,請旨立忠勇祠。”戚繼光面色凝重的說道:“撫卹一定要做好。”

樑夢龍眉頭緊蹙的說道:“那個小西行長已經找到了,被朝鮮花郎給踩死了,嗯,就是摔倒後,花郎根本不管不顧的踩,活活踩死。”

“啊?”

戚繼光、李如鬆、陳大成、馬林這些將領,目瞪口呆的看着樑夢龍,這小西行長也算一號人物了,也就是大明軍斷代領先,要不然這傢伙也是個麻煩,結果就這麼死了,還是被逃跑的花郎給踩死的?

樑夢龍也是一攤手說道:“屍體拉到平壤了,諸位不信,可以自己去看看,已經驗明正身了。”

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
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