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

“父親,無論如何你阻止不了我,這個活兒我一定要做好!”王謙非常堅定的說道:“這也是國朝需要!父親,如果大明不能在十年內,完成黃金收蓄,我們就沒辦法發行寶鈔!”

“白銀即便是能夠如同現在這樣流入,但是錢荒依舊不可避免,到那一天,建立在白銀之上的萬曆維新,就會轟然倒塌!”

“父親寄予厚望的官廠、工黨,也會隨着反攻倒算的洪流,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大明住坐工匠二十七萬,這就是二十七萬戶,波及至少百萬丁口的人禍就會發生!”

“國朝需要,陛下派遣,而我,剛好有那個能力,我爲什麼不做!”

王崇古看着面前十分執拗的兒子,在他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但王謙早已經長大了,他會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講好黃金故事,發行大明寶鈔,涉及到了大明國朝的二十年、五十年,乃至百年的命運。

“圖個啥啊,哎。”王崇古嘆了口氣,他還是不太贊同王謙深入參與到收蓄黃金之中,這太危險了。

王崇古給王謙安排的路線是,他死後,王謙以丁憂爲由致仕,脫離權力的漩渦,做個富家翁便是,陛下是個念舊情的人,他王崇古怎麼也能算是萬曆維新的功臣,不至於慘淡收場。

至於那些豺狼虎豹,只要陛下不說話,沒人敢動王家,也犯不上,已經脫離權力中心,再針對已無必要。

這是激流勇退。

但王謙要走皇帝安排的路線,要做一個獨臣,來守住家業,來告訴天下人,他是王謙,王謙的目的非常的複雜,證明自己、自我實現、保護家人、保護財產和讓大明再次偉大。

政治的表象是各種利害關係和算計,在這個渾濁的世間,你要講利益,別人才能聽得懂,纔會相信你,纔會覺得你這個人的價值觀是可以預測的,是個活生生的人。

若是你張口閉口,讓大明再次偉大、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別人只會覺得你瘋了,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覺得你這個人不太好琢磨,肚子裡有鬼。

在特別冠冕堂皇的場合裡,大講理想,在其他的場合裡,大講實利,就是一種普遍的默契,這才能顯得你真實,顯得你和光同塵。

但政治活動本質的驅動力,從來都不是表象,而是這些看似假大空的內在,理想、抱負和讓世間變好點的願望。

王謙嘴上說的沒得選,他其實有得選,嘴上全都是利益和算計,但其實心底裡,還是爲了讓大明不至於陷入危機之中。

泰西的使者黎牙實曾經精準的定義過這種現象:爲了那些虛無縹緲的理想,死不旋踵的殉道者,大明擁有廣泛的殉道思維,每一個大明人都在等待着一個機會死去,轟轟烈烈、重於泰山的死去。

這是高道德劣勢的另一面,高道德優勢,大明的殉道者多的讓黎牙實實在是震撼。

比如那個沈仕卿,被申時行抓到的時候,就對閻士選大聲喊:告訴俺娘,俺不是個孬種。

黎牙實不反對高道德,他生活在大明編排皇帝的笑話,沒有高道德,他早就死翹翹了。

他反對大明把這種高道德浪費在殖民地上。

“我就要做。”王謙在這件事上表現了執拗,他吐了口濁氣說道:“人活着,總要做點什麼,纔是活着。”

“那你小心點吧,定要保守些,不要把陛下的金銀弄沒了,那是陛下個人的錢,不是國帑的錢。”王崇古再次提醒王謙,他手裡掌控的龐大資產,不是公家錢,是私人錢,而且這個私人,是一定能追究到他責任的皇帝。

威權崇高的王崇古,其實不怕官僚內鬥,他鬥了一輩子,鬥來鬥去就那麼點雞毛蒜皮的腌臢事,這件事最大的危險,是皇帝。

收蓄黃金,聽起來簡單,其實非常困難,宋仁宗寵愛的張貴妃,喜歡珍珠,一下子導致開封城的珍珠漲了幾十倍,宋仁宗無奈,摘了一朵牡丹送給了張貴妃,宮裡不再採買,宮外的價格才降了下來。

一旦皇帝收蓄黃金的消息,傳的哪裡都是,黃金的價格就會飆升到一個不可想象的地步,除非皇帝出面,宣佈不再收蓄,否則價格只會居高不下。

但現在,皇帝把這件事交給了王謙去辦,王謙依託燕興樓交易行進行收蓄,也是困難重重。

因爲皇帝想要低成本的收蓄黃金,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就必須要一直有玩家入場,不斷的收割黃金,割的太狠就不長苗了,割得太輕,黃金收蓄太慢了。

如何掌控好這個節奏,就是王謙遇到的困難。

“爹,其實收蓄黃金這事兒,我就是打個下手,主要還是依靠海外流入。”王謙聽到父親的叮囑,知道他不再反對,精神十分的振奮。

他說起了收蓄黃金的路徑,收蓄大明國內的黃金依靠燕興樓交易所,但量並不是很大,主要還是依靠流入。

“泰西的黃金很多嗎?只聽說白銀多。”王崇古一愣,搖頭說道:“我不知道泰西的情況,人老了,就折騰官廠,我還擅長些。”

王謙左右看了看說道:“爹,這你就不懂了,西班牙朝廷,比大明富,我聽說,費利佩二世一年能收入四百萬兩黃金,他可以大批的發行債務,熱那亞人熱衷於購買費利佩二世發行的債務,然後拿出去四處售賣。”

“這樣的結果,就是現在費利佩二世欠着國人超過一千萬兩黃金,但每次債務到期,他就會耍賴一次,宣佈破產,他已經兩次宣佈破產了,但仍然有源源不斷的商人前往馬德里,購買費利佩的債券,四處售賣。”

“因爲人們相信費利佩二世可以兌現這些債務,同樣這些債券,不就是咱大明寶鈔嗎?”

王崇古簡單的核算了下,愣愣的說道:“泰西人實在是太能忍耐了,真的,一千萬兩黃金的債務,泰西的平民居然還沒有造反,推翻他的王國嗎?”

王崇古簡直不敢想,這種事發生在大明會發生什麼,萬曆十四年歲收也才3500萬銀,按照泰西那個比例,等於說大明朝廷欠了8800萬銀的債,別說百姓受不了,戶部最先受不了!

王國光怕是要整宿整宿睡不着覺。

綏遠馳道那一千萬銀的國債,戶部自從欠下之後,就一直唸叨,直到還清的那一刻,才徹底鬆了口氣,並且不同意陛下發行新的國債,向萬民借白銀,利息是一方面,大明國朝實在是窮怕了,另一方面,總是有損朝廷顏面。

“沒什麼,爲了奪回尼德蘭地區,他又賣了四百萬兩黃金的債券,說是要建立了新的艦隊,攻伐英格蘭。”王謙搖頭說道:“大明有大明的國情,泰西有泰西的國情,他們那邊估計也習慣了。”

王崇古呆滯了一下,愣愣的說道:“不懂,我向來主張更多貨物。”

人老了很難接受各種新鮮事物,對於海外發生的事兒,數萬裡之外,王崇古不太關注,他就關注如何生產更多的貨物,讓人們能夠更加容易獲得貨物和商品。

皇帝要收蓄黃金這件事,哪怕偷偷地進行,但消息靈通人士,總是很快的收到了消息,並且市場對此做出了反應,做出了各種解讀。

黃金在大明其實是一種流通性很差的貨幣,實在是過於金貴了,所以黃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單純打造首飾使用。

當皇帝要收蓄黃金的時候,各種街頭金融分析師們做出了自己的解讀,但這些解讀,都奔着同一個方向進行,那就是:皇帝沒錢了!

皇帝的根本目的,壓根不是要收蓄黃金,而是要賣黃金!

得到皇帝沒錢了這個結論,是因爲大明在大興土木,皇帝在修馳道,開隴馳道、綏遠馳道、京開、京密、綏遠、松江環道等等,全都是大筆投入的項目,而且皇帝還在打仗,只要打仗那就是超高投入。

窮兵黷武的陛下,終於不得不拿出黃金,來換取白銀,表面上說要收蓄黃金,不過是爲了更高價的賣黃金罷了。

這個論調符合現實也符合邏輯,但口徑能做到如此統一,顯然是有人故意在操作風力輿論,這個幕後黑手正是王謙,他控制的幾家雜報,分析的非常完整。

而燕興樓交易樓的金價,一日三跌,也證明有大量的黃金在出售。

王謙在金價大幅度下跌,在一兩黃金只能賣五兩白銀的時候,纔開始了收蓄,鐮刀已經悄然舉起,開始向着投機者的腦門揮舞而去。

砸盤低位買進、拉漲高位賣出,如此循環往復,王謙能如此操縱,是因爲他有皇帝給他的海量白銀和黃金作爲支持。

皇帝給王謙的命令是:將一千萬銀換成62.5萬兩黃金,就是黃金和白銀的比例爲1:16,即便是隻能換到五十萬兩黃金,那就可以交差,畢竟皇帝要黃金,這些勢要豪右絕對會趁機漲價,只要不是特別過分,朱翊鈞也可以接受。

可是王謙貪得無厭,他要把燕興樓交易行弄成一個吸水泵,把大明這片土地上的黃金用力的榨出來。

“給王謙下旨,讓他悠着點,這金價一波三折,看的朕都膽戰心驚。”朱翊鈞發現王謙這鐮刀揮舞的跟旋風一樣,也是嚇了一跳。

馮保趕忙俯首說道:“這短期內肯定會這樣,時日一長,黃金和白銀的價格纔會趨於穩定,那時候就做不到了。”

這在燕興樓經常發生,新的五桅過洋船發票前幾日,是震盪最激烈的時候,這個時候,情緒大於價值,而後慢慢就會趨向於價值導向。

“你這意思是頭茬韭菜最爲肥美,不割別人就會割是吧。”朱翊鈞想了想說道:“算了,尊重市場規律吧。”

哈耶克的大手總是那麼的無情,可是金銀市上存在着這個巨無霸一樣的莊家,想要避免被巨無霸一樣的莊家收割,唯一的辦法就是遠離燕興樓交易行。

“朕一直在告訴大明百姓們,要多讀書,才能少上讀書人的當。”朱翊鈞只能任由王謙操作了,事情已經交代下去了,考成的標準也給到了,辦成什麼樣,全看王謙的手段了,過多的干涉,日後沒人給他這皇帝幹活了。

“陛下,黎牙實到了。”一個小黃門走進了御書房俯首說道。

朱翊鈞在上元節之後,召見了鴻臚寺通事黎牙實,向他詢問費利佩二世的詳細情況。

“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黎牙實十分恭敬的見禮,等到聽到平身賜座之後,才站起來,坐在了一旁。

“朕叫你來,是有事問你,問一下泰西的一些情況。”朱翊鈞坐直了身子,從黎牙實這裡獲得情報後,大明遠洋商隊也要親自到泰西獲得情報,順便再從泰西人那邊打聽情況,多方互相印證。

朱翊鈞詢問,黎牙實一五一十的講了清楚。

黎牙實在聽明白皇帝的問題後,笑着說道:“陛下,費利佩殿下,沒有陛下這般富足,四百萬兩黃金,顯然是誇大其詞。”

“大明傳聞費利佩殿下一年收入四百萬兩黃金,這顯然是個誤讀,其實殿下一年只有兩百多萬兩黃金,也就是2100萬杜卡特金幣的收入,這還是在尼德蘭地區沒有失去的時候,現在就更少了。”

費利佩二世在失去了尼德蘭地區後,具體還有多少的歲收,黎牙實也不是很清楚了,在這之前,是2100萬杜卡特金幣,一枚金幣大約重九分五毫五釐七絲。

朱翊鈞眉頭一皺,疑惑的說道:“朕聽聞他又賣了四百萬兩黃金的債券,現在債務總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千四百萬兩黃金,一年收入按二百萬兩黃金,能撐得起如此龐大的債務嗎?”

負債是歲收的七倍,換到大明來,等於說國帑內帑欠了大明百姓2.45億兩白銀,別說戶部尚書王國光了,朱翊鈞都要寢食不安了。

這被叫做:熱那亞人的金融創新。

“撐不住就破產咯。”黎牙實搖頭說道:“費利佩殿下已經這麼幹了兩次了,人們總是相信,掌握了新世界的殿下,要還清這些債務只是時間問題,但其實殿下根本無力償還。”

“陛下不用想了,對大明沒有任何參考意義,大明根本接受不了朝廷這種破產耍賴的行爲,陛下也無法解散內閣,來平息民憤,大明不是分封制,陛下是一元專權。”

一個地方一個玩法,大明根本沒法學習泰西先進的金融經驗,玩脫了就是改朝換代的中原。

朱元璋在野蠻人手中重建了大明,在泰西就等同於羅馬閃電歸來,這麼強悍的壯舉,朱元璋就發行了點大明寶鈔,而且滿打滿算,都沒有超過朝廷一年的歲收,後來就緊急叫停了。

甚至後世的君王,都不敢再大規模發行寶鈔,引以爲戒。

這就被人唸叨了整整兩百多年,而且還會被人一直唸叨下去,說什麼,一個農戶出身,不懂財經事務。

一個君王欠點債,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這年頭,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哪個不是一屁股的窟窿?

費利佩二世欠下了一千四百萬兩黃金的債務,這筆債務,西班牙朝廷不吃不喝七年才能還清,但不吃不喝是不可能的,還會大吃大喝。

“只有付不起利息纔會破產,但破產之前會付利息。”

“陛下,看似衙門破產,然後重建衙門,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但其實並非如此,殿下的這個行爲,我已經反覆勸諫了很多次,這種方式,是殺雞取卵,總有一天,會弄得人神共棄。”黎牙實也沒藏着掖着,而是把這種‘國王的惡行’詳細解釋清楚。

費利佩和熱那亞商人建立了緊密的信貸同盟,費利佩二世發金債券,熱那亞商人四處兜售這些債券,新世界的掌控權,放大了費利佩本人的信用,導致任何實際投資,都不如購買債券的收益高。

養羊剪羊毛、建立手工作坊、甚至是城市土地的利益,都不如債券的收益高,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入了債券,而非實體,這對西班牙的手工作坊業產生了極大的衝擊,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的產業值得投資。

錢全部涌向了債市。

大明貨物的涌入對泰西產業鏈的破壞力十分有限,剩下的全都是這金債券自己破壞的。

黎牙實頗爲感慨的說道:“我離開西班牙十二年了,回到西班牙,沒有任何的變化,人們習慣了在債市的豐厚回報,就無法再回到辛勤勞動創造財富這條路上來了,習慣了賺快錢,變得浮躁無比。”

“這就是殺雞取卵啊,爲了短暫的收入,大量發行債務,導致錢都流到了債市,而不是生產之中,如果能夠持續的維持新世界的霸權,就能一直繼續,當維持不了之後,就會倒塌。”

除了貨幣流向債市導致手工作坊產業無人投資之外,這種玩法第二個弊病,就是要維持債市的虛假繁榮,除非是走投無路,否則不會宣佈破產。

無論如何也要支付利息,維持債市,只有維持住債市,費利佩本人才能源源不斷的獲得維繫戰爭的資金。

這種時候,爲了籌集足夠維持債市繁榮的利息,費利佩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大量便宜的讓渡公地、出售法律特權。

讓渡公地,導致衙門的持續收入降低;賣官鬻爵,導致了法律的瓦解。

“陛下,這還不夠。”黎牙實面色凝重的說道。

“這危害已經足夠大了,難道還不夠嗎?”朱翊鈞兩手一攤,驚訝的說道,手工作坊關門,甚至沒有新的產業出現,這危害已經足夠大了。

黎牙實點頭說道:“這樣做,錢還是不夠用,這個時候,就需要加稅了。”

“殿下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共進行了十四次的加稅,葡萄乾、葡萄酒、煤炭、魚肉、羊毛、鹽等等,原料上漲,衣食住行變得昂貴,城市裡的手工作坊的成本就會堆高,最終破產關門,形成惡性循環。”

“陛下就小心翼翼的加了一次的稅,還擔驚受怕,覺得從6%增加到13%會引來強力的反對,西班牙都把羊毛稅收到了40%的地步。”

大明皇帝擁有如此大的權力,實在是太膽小了!

看看泰西那些君王乾的那些吧!英格蘭在圈地運動,西班牙在發債,羅斯國在搞農奴,大明加點稅,遮遮掩掩,又是廷議,又是部議,又是詢問各方巡撫意見,甚至還僅在市舶司試行。

黎牙實無奈的說道:“陛下,債就是債,欠了錢自然是要還的,費利佩殿下不還,就只能讓西班牙的平民們去還了。”

欠債就要還錢,統治階級拿去亂花,欠債就由全民共同承擔,一旦出現軍事失利,西班牙就會失去大西洋霸權,如果有一天直布羅陀海峽被人堵了,那西班牙就會失去上桌的機會,成爲餐桌上的魚肉。

“的確是這個道理,欠債就要還錢。”朱翊鈞思索了片刻,認可了黎牙實的觀點。

“陛下,其實大明要收蓄黃金的話,可以往泰西賣鹽。”黎牙實往前湊了湊身子說道:“只要陛下開始賣鹽,那黃金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大明。”

“朕不是很明白,詳細說說。”朱翊鈞立刻坐直了身子,面色頗爲鄭重。

朱翊鈞一直比較擔心,收蓄黃金,會導致白銀流入下降,造成社會震盪,需要新的大宗商品,專門用於黃金流入。

顯然黎牙實很清楚皇帝叫他來的原因,想好了答案。

黎牙實笑着說道:“陛下,泰西吃的主要是礦鹽,而不是海鹽,到了大明之後,我才明白,原來是緯度的原因,讓泰西整體缺乏光照積熱,才導致海鹽短缺。”

“威尼斯商人之所以能建立水城威尼斯,以十幾萬人創造瞭如此強大的影響力,甚至一度購買了半個君士坦丁堡,讓東羅馬帝國典當了羅馬帝國的王冠,就是因爲鹽。”

“在波羅的海,神聖羅馬帝國的北岸,有一個以呂貝克爲中心的商業聯盟,叫做漢莎聯盟,這個聯盟甚至能打的丹麥國王抱頭鼠竄,是因爲呂貝克是泰西的產鹽中心。”

“費利佩殿下對尼德蘭地區的實際統治,也是靠鹽實現的,稅收也是通過鹽實現的,現在費利佩殿下對尼德蘭地區進行禁售,鹽就跟繮繩一樣,套在尼德蘭地區的脖子上,不老實就勒緊點。”

“但最近這個禁令失效了,尼德蘭人似乎找到了鹽的來源,才事實上獨立了。”

費利佩再也不能用鹽拴不住尼德蘭地區了,因爲尼德蘭人在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找到了鹽湖。

鹽,對於中原王朝非常重要,對於泰西同樣的重要,可以決定興衰。

大明有着完整的曬鹽技術,從山東到瓊州,漫長的海岸線上幾乎都有曬鹽場,而且各家技術五花八門,黎牙實曾經瞭解過大明的曬鹽工藝,是爲了翻譯成拉丁文,送回泰西,但他最後放棄了,因爲泰西光照不足。

大明需要大宗商品來滿足黃金流入的需要,那就在鹽上用點力氣就好。

“朕要留心此事了。”朱翊鈞頗爲確信的說道。

黎牙實有些感慨的說道:“臣上次回到泰西,最大的成果,就是勸費利佩殿下施行仁政。”

黎牙實從沒有背叛過西班牙,但也沒有背叛過大明,他是一個信使,傳遞和溝通着遙遠世界。

“你等一下,等一下,施行什麼?”朱翊鈞驚訝的問道。

黎牙實十分肯定的說道:“仁政,具體而言,就是放棄對尼德蘭地區、英格蘭的征伐,將龐大的戰爭資金,預計4060萬杜卡特金幣,用在建設上,與民休養生息。”

“只要不打仗,教皇國就不要想能干涉西班牙的內政;只要不打仗,西班牙的手工作坊就能快速恢復;只要不打仗,看似龐大的債務,也能慢慢還清,就不用繼續讓渡公地、兜售法律特權、加稅來對平民竭澤而漁。”

“陛下啊,西班牙只有不到兩千萬的丁口,和大明這種一億三千萬丁口的龐然大物相比,很容易掉頭。”

“尼德蘭地區就是英國佬的陰謀,給殿下埋下的黃金陷阱,放棄本就離心離德的尼德蘭地區,只是損失了一些稅收,但能讓西班牙的榮光持續很久很久。”

“與其攻伐尼德蘭地區,不如找找尼德蘭人的新鹽田在哪裡,只要能把鹽田找到,就能把繮繩套在尼德蘭人頭上!”

黎牙實對發生在宣德元年、二年的交趾布政司棄地之事,評價極高,即便是大明士大夫一再批評這種棄地行爲。

大明從洪武年間到宣德年間,已經連續北伐了五十六年,如此漫長的大規模征伐,動輒十幾萬人進入草原的征伐,早已經打的所有人精疲力盡了,放棄交趾,換取萬民休養生息,在黎牙實看來,是仁政,不是惡政。

“費利佩接受了你的意見嗎?”朱翊鈞有些好奇的問道。

黎牙實搖頭說道:“接受了,並沒有完全接受。殿下不打算放棄尼德蘭地區,但打算找到尼德蘭人的新鹽田,用更加便宜的方式,拿回尼德蘭地區。”

這也是費利佩二世願意人才換市場的原因,黎牙實一個外邦人,在大明十幾年時間,就有了國之謀士的風範,費利佩願意付出白銀,來換取土生土長的大明人,成爲他的智囊。

皇帝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一切後,黎牙實才離開了通和宮。

“下章工部問問,咱大明這曬鹽技術哪個地方最好。”朱翊鈞對於新的大宗商品,非常非常在意。

白銀流入要維持穩定,這涉及到了國朝穩定,而收蓄黃金也要做,這涉及到了大明的未來,新的大宗商品門類,就變得很重要了。

工部很快就回復了消息,回答了皇帝的疑問。

“萬曆十一年,山東一躍代替了兩淮成爲了大明最大的產鹽區,造成這個現象的居然是姚光啓。”朱翊鈞看完了奏疏,格外驚訝的說道。

海帶大王姚光啓,不僅種海帶,還曬鹽,發明一種分級鹽田法,讓山東的鹽產量超越了兩淮。

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1018章 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行所爲皆爲正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
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1018章 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行所爲皆爲正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