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

李太后答應了給戚繼光爵位,是有她自己的打算,戚繼光拜在了張居正的門下,得了伯爵就可以進京任事,提督京營總兵官了,真到了那一天,張居正的張黨,就是今天的晉黨,雖然不是族黨,但是足夠威脅皇帝了。

這是她決不允許發生的事兒,所以,戚繼光進宮看皇帝習武,李太后沒有任何商量就扔出了這樣的條件來。

朱翊鈞面色不變,李太后並沒有提前告訴小皇帝她的想法,他不想讓戚繼光太過於爲難。

李太后在一些事兒上還算好說話,但在一些事兒上,極其難說話,孩子受點苦,李太后心疼,也不會強下懿旨阻攔,但是在外廷事上,李太后很少會聽小皇帝那些個大道理。

封爵當然可以,但是戚繼光這把大明最鋒利的劍,必須要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皇帝專管,就是李太后不能挑釁的底線。

這次戚繼光封爵事,就是張居正陳五事疏之後,皇帝專管的一次試探,而張居正在奉天殿,和楊博的辯論,證明了張居正並不打算僭越神器,不干涉皇帝專管,這對李太后而言,陳五事疏的其他事,都可以忍受。

皇帝御門聽政、皇帝批奏疏、皇帝召輔臣、國事需廷議、京官要考覈,都算合理的要求。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皇權缺位,朝臣趁機提一些要求,讓皇帝聽政、理政、見臣子都不算過分的要求。

朱翊鈞剛打算說話勸一勸李太后,他能言善辯,這外臣還在,李太后應該會給他這個小皇帝這點面子。

“臣一直是大明的臣子,食君之俸,忠君之事。”戚繼光卻搶先開口,俯首說道:“還請太后明鑑。”

“那倒也是,戚帥明白就好。”李太后聽聞戚繼光的回答,知道戚繼光答應了下來,日後,便不在全楚會館門下了。

戚繼光這話的意思是,過去拜在張居正門下,純屬無奈,若是能夠面聖,若是能夠不拜在他人名下,就能做事,他也不願意四處拜座主。

拜了座主,就是他人門下走狗了,對於廝殺的軍漢而言,是摧眉折腰事權貴。

戚繼光和張居正是君子之交,但這爛糟糟的朝堂,只能如此。

“乏了,戚帥今天就留在宮中,陪陛下用膳吧。”李太后並沒有和戚繼光所說其他事,皇帝已經下了聖旨,表示了對戚繼光的肯定,李太后不是爲自己麾下招攬將才,而是爲皇帝招攬將才。

賜宴在奉王殿,同行的還有薊州參將陳大成,陳大成滿是興奮,大帥回京,不僅領到了足額的封賞,還獲得了爵位,不僅如此,還得到了皇帝的大宴賜席!

這次一同進京的親衛,還遴選了十人,陪同左右。

“臣不飲酒,除水師外不得飲酒,乃是軍規。”戚繼光看着酒壺、酒杯,略微爲難的說道。軍中不得飲酒,是戚繼光立下的鐵規,他不能帶頭打破,今天還要出城,返回薊州。

朱翊鈞笑着說道:“杯中物只是水。”

就是喝個氣氛,他要是這個年紀飲酒,每天張居正就該上罪己札記,李太后就該拉着小皇帝去太廟朗讀罪己詔了。

戚繼光一聞,還真是水,趕忙起身甩着袖子作勢欲跪說道:“謝陛下體恤。”

“日後私下奏對,不必跪着回話,元輔先生講筵、緹騎操練習武,徐學士教朕種田,都不用跪下回話。”朱翊鈞頗爲確切的說道,打斷了戚繼光下跪的姿勢,還把例子拿了出來,告訴戚繼光,這不是特別恩典。

四十多歲殺伐近三十年的悍將,跪他這個十歲人主是禮法,可皇帝陛下口諭,是聖旨。

當禮法和聖旨產生了衝突,聽誰的?

戚繼光選擇聽皇帝的,他發現了小皇帝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拘俗禮,這可能是李太后教給小皇帝籠絡人心的手段,主少國疑,能籠絡文武大臣效忠的手段都是好手段。

但這種手段,卻讓人極爲受用。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

朱翊鈞對戚繼光在平倭和拒敵的武功做了高度的肯定,讚賞了喜峰口之戰的功績,痛擊北蠻小王子和董狐狸之間的陰謀聯袂,沉重的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振奮大明軍民抗敵之心,同時對北虜再次犯邊,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戚繼光表示將竭盡所能,採取堅決的手段抵禦賊寇的侵襲,同時會增加墩臺遠侯數量,及時偵測敵人動向,盡一切可能拒敵於國門之外,不辜負大明皇帝、文武、京畿百姓對三鎮之地軍兵期許,敢打敢拼、決戰決勝。

“朕在景山開闢了一處寶岐殿,清明已過,戚帥陪朕去看看?”朱翊鈞用過了午膳,提出了一起去上林苑逛逛的提議。

“臣願隨陛下前往。”戚繼光趕忙俯首說道,陛下說了不許跪,他還是十分恭順。

至於陛下的許諾,戚繼光不奢求陛下能夠兌現,只奢求皇帝能夠重視戎事,不讓兵禍蔓延至京畿地區。

朱翊鈞帶着戚繼光和陳大成來到了景山寶岐殿,帶着戚繼光來到了陽光房外,站在正午的陽光之下,看着田裡的秧苗,蹲下了身子,介紹着土豆和番薯。

“按照海防同知羅拱辰的說法,番薯、土豆,在海外畝產過千斤,戚帥、李參將,都是屯田軍戶出身,應當清楚畝產千斤,是何等意義,重要的是這種作物,不挑貧瘠膏腴,若是能種活,生民無數啊。”朱翊鈞蹲在天邊,指着田裡的秧苗。

秧苗是濃綠色的卵狀心形,生機盎然,戚繼光也蹲下認真的查看着秧苗,顯然這苗是經過了精心打理的。

朱翊鈞指着左邊的五畝田說道:“每隔六寸一株苗,一畝地要四千株秧苗,秧苗四節位,兩葉一心露出地面,其餘葉片插入土壤之中。”

“這不是說要四千株薯苗,薯苗是在火房專門培育的,若是溫度超過了四十度就會燒苗,所以殺青培育,每天都要查驗,薯苗從火房搬出之後,長到六寸到八寸時,開始剪苗,栽種大田。”

“四十度?”戚繼光看着秧苗聽聞了陌生的名詞,立刻問道。

朱翊鈞帶着戚繼光等一行人,詳細的講解了溫度計熱脹冷縮的原理和定義的標準。

“薯苗喜砂質壤土,種植的時候,要把土打碎、打細、整平,澆水太多就容易爛苗爛塊莖。”朱翊鈞解釋完了育苗的全過程。

火室的搭建不一定要陽光房,陽光房的主要作用是爲了培養減毒薯苗,無論是掐尖、殺青,纔要用到陽光房,薯苗六寸後開始剪苗打秧,薯苗長得很快,四節爲一秧苗。

嘉靖二十五年,戚繼光繼承祖上職位,成爲了登州衛指揮僉事,負責的就是屯田之事,南兵(戚家軍)雖然是募兵制,但是不代表不屯耕,相反,也重視耕戰,不劫不掠的南兵,靠的也是耕戰。

種地這種事,對於大明而言,是理所當然。

戚繼光在種地這件事上,有着非常豐富的經驗,和大明皇帝認真聊了許久,而徐貞明在旁邊負責查漏補缺,遇到皇帝不懂的,徐貞明纔開口回答,大多數的問題,小皇帝都能回答上來。

直到走到了寶岐殿的小亭子,戚繼光忽然發現,他在跟皇帝陛下交流種地經驗!陛下這是不是有些不務正業了?

可是小皇帝對種田之事極爲熟稔,並不是玩鬧,這讓戚繼光心中期許的火苗,更加旺盛了許多。

“陛下,時常到這寶岐殿來嗎?”戚繼光有些好奇的問道,在他的印象裡,大明皇帝能在春天祭祀句芒的時候,扶犁表示一下,就足夠了,就連宋仁宗種地,也是收割的時候過去看看。

戚繼光可以寫兵書,這自古以來,能征善戰的兵家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戰場彷彿天生爲他們所設,可是兵家能夠把自己肚子裡的東西都倒出來,寫成兵書的並不多。

很多兵家都知道仗該怎麼打,但是讓他講,他又講不出那麼的道理來,就像是茶壺裡的餃子,有貨倒不出。

戚繼光能把自己的肚子裡的餃子倒出來,因爲他讀書,而且文采極好,若非要繼承祖上職位,他也想過考取功名,軍事天賦雖然耀眼,但戚繼光在軍中,仍然手不釋卷。

所以戚繼光知道宋仁宗那個寶岐殿,不過是爲了表示重農桑罷了,宋仁宗難道還親自種地不成?

大明太祖高皇帝就親自種地,而且是當了皇帝后在宮中種地。

“陛下每日都來。”徐貞明回答了這個問題,陛下對這些秧苗極爲愛惜,無論多晚,也要在宮門落鎖前過來看一眼,哪怕是一眼。

“陛下弘毅,臣爲大明賀,爲天下黎民賀。”戚繼光百感交集的說道。

朱翊鈞在寶岐殿坐定,這是面闊不到三丈五間的小殿,與其說是殿閣,不如說是亭子,他笑着說道:“戚帥、陳參將、徐學士,坐下說話。”

朱翊鈞看着戚繼光十分確切的說道:“戚帥,朕有疑慮。”

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
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