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

楊博憂心忡忡的看着那些科道言官,從科道言官身上,楊博看到了大明真的在日薄西山,這些科道言官早就失去了脊樑,真的不是葛守禮乾的,因爲葛守禮真的很聽楊博的話。

楊博在文華殿上公然表態贊同陛下的處置,葛守禮就不會私自糾集言官。

誰幹的?

張四維。

張四維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取代楊博,成爲晉黨的黨魁了,張四維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現自己的影響力了。

“唉。”楊博嘆了口氣,隨着淨鞭三聲響,廷臣進了文華殿,依次跪在地上。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羣臣山呼海喝的見禮。

朱翊鈞沒讓所有人平身,而是開口說道:“朕身體挺好的,就是朕這心情不大好,承天門外跪着一百九十二名科道言官。”

“他們對朕說:他們是忠君體國,是爲了約脂韋之習,漲骨鯁之氣,是爲了正士張目,是爲忠臣發聲,是爲了國之大利害,是爲了進逆耳之規,以速取罪戾。”

“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心的爾虞我詐。”

“搞得朕止族黨排異不勝不止之風,用舍予奪無綱無紀之措,好像是在殘害忠良一樣。”

“臣慚愧。”楊博頗爲羞愧的說道。

葛守禮這個科道言官的頭子管不住科道言官,楊博這個晉黨頭子也約束不了晉黨。

“馮大伴,你去把這事兒,跟他們分說清楚,分說明白,看看他們肯不肯起來,回官署坐班。”朱翊鈞仍然沒有讓廷臣免禮,而是讓馮保去跟那些科道言官們第一次商量。

“臣願共同前往。”葛守禮大聲的說道,真的不是他做的,他從來沒有想過把人糾集起來,這讓太后知道了,怎麼看到他這個總憲?

這場風波,不能只由內廷發力,作爲總憲,他也要去。

“去。”朱翊鈞揮了揮手,示意葛守禮同往,葛守禮這個科道言官的頭子,是科道言官讓他做頭兒,他纔是頭兒,葛守禮應該早早認清這個現實,別整天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

“免禮吧。”朱翊鈞環視了一圈廷臣,擺了擺手說道。

“謝陛下隆恩。”羣臣站了起來,卻沒入座廷議,而是靜靜的等待着,因爲倒春寒的風有些冷,文華殿的窗戶都關上了,整個文華殿內,只有小皇帝翻書和寫字的聲音。

楊博愈發肯定自己的內心的那個猜測,小皇帝絕對會把晉黨這個已經變質爲族黨的政治小集體,連根拔起!

張居正則是有些好奇,出了這麼大的事兒,小皇帝的臉上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淡然,甚至還在讀書寫字!

沒有任何的畏懼,沒有任何的惶恐,反而是有一種本該如此的平靜。

張居正做了幾十年的官,才把這些人的嘴臉看清楚,小皇帝這股子云淡風輕的模樣,到底是跟誰學的?

大明首輔想了半天,發現好像是跟自己學的。

因爲他就對這些不知變通的所謂清流,就不是很在意。

科道言官朝天闕,張居正有法子,但是他想先看看,陛下的法子。

馮保和葛守禮很快就回來了,事實說清楚,並不複雜,馮保牙尖嘴利,葛守禮在一旁不停的勸所有人回去,效果不算大,一百九十二人,走了三十多人,剩下一百五十四人。

朱翊鈞停筆,看着張居正問道:“昨天刑科給事中舉薦了海瑞入朝爲官,朕昨日問太后海瑞如何?太后說,海瑞是青松翠柏,剛峰不折,朕與太后擬讓海瑞回朝,不知元輔先生以爲如何?”

“海瑞爲人剛直,剛過易折,非循吏也。”張居正的態度一如既往,在京城這個龍潭虎穴裡做官,太過於剛直,唯有死路一條。

他還是那個態度,他不是反對海瑞回朝做事,而是覺得海瑞不知變通,一定會倍受排擠,死路一條。

朱翊鈞見張居正沒有反對,知道昨天他猜對了,張居正留那個空白的浮票,就是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就是棄權,就是不明確反對。

這就夠了。

小皇帝對着馮保說道:“馮大伴,你去告訴他們,若是海瑞回朝如何。”

海瑞這把利刃,回朝可以約脂韋之習、漲骨鯁之氣,爲正士張目、爲忠臣發聲,爲國之大利害,進逆耳之規,以速取罪戾。

“臣遵旨。”馮保帶着一羣番子向着承天門外而去,他心裡不斷的打鼓,這幫跪在承天門外磕頭的蠢貨,千萬千萬要答應下來。

陛下這裡,真的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啊!

這已經是第二次商量,若是還在這裡跪着,皇帝發起飆來,馮保都攔不住。

十歲天子怎麼了?十歲天子就不是皇帝了嗎?

馮保一邊走,一邊思考對策,看着身邊的葛守禮,思考了片刻,笑着說道:“葛總憲啊,咱家多說兩句,你想看到血流成河嗎?咱家跟你說,你別不當回事,我這是爲了科道言官們好。”

“陛下的脾氣是再一再二沒再三,這已經是第二次商量了,若是再不答應,承天門外,今天必然是人頭滾滾,陛下幼衝,太后聽聞,這些言官能討到好處去?”

“你知道,現在是主少國疑,太后千歲最擔心的就是不許皇帝主管這六個字,陛下做了決定,言官們這麼反應,葛總憲,你覺得太后聽聞言官朝天闕,會做出什麼舉動來?”

“啊?會這麼嚴重嗎?”葛守禮大驚失色,那只是個一個十歲人主,他怎麼敢,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但是再一想太后把高拱逐出朝去的決斷,就知道這太后發起瘋來,沒人能制的主。

馮保打了個寒顫,他其實不怕太后,他反而有些怕小皇帝,他非常確信的說道:“就是這麼嚴重。”

“三個廢物換一個海剛峰迴朝,不虧了!會這麼嚴重嗎?只會比這個嚴重!正因爲十歲人主,纔會這麼嚴重,你明白嗎?”

“想想高拱。”

馮保停下,讓葛守禮認真思考其中的利弊,三個廢物,換一個海剛峰迴朝,絕對不是賠本的買賣。

海瑞不是晉黨,但這把刀如此剛直,誰都能用。

十歲人主,主少國疑才更加危險,這承天門外朝天闕,逼着十歲人主讓步,這是作踐皇權,不用等到大明皇帝發飆,太后就得先發瘋。

發瘋的太后會做出什麼事兒來,誰也不能保證。

“那我一定好好勸他們。”葛守禮端着手,頗爲確信的說道。

“果然是你,把他們糾集在一起的!葛總憲,你好大的膽子!”馮保翻臉比翻書還快,剛剛還好言相勸,立刻一頂大帽子扣在了葛守禮的頭上!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葛守禮面色大變,厲聲說道。

“哈哈。”馮保直接就樂了,揹着手,向着承天門快步走去,他就是逗一逗葛守禮罷了。

“不是我!”

“哈哈。”

葛守禮再次來到了承天門外,站在這些科道言官之前,心中五味雜陳,他也逐漸意識到,晉黨,變質了。

《論語·衛靈公篇》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意爲:君子不與人爭鬥,合羣但不結黨營私。

這句話逐漸演化成了,君子羣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羣。君子因共同愛好或志向而合羣,但不結黨謀取私利。小人因私利而結黨,做損人利己的事。

晉黨是如何逐漸建立的?

嘉靖二十九年,北虜可汗俺答汗,因爲不滿大明貢市不遂,發動了戰爭,大同總兵官仇鸞重賄俺答汗,俺答汗進攻北古口,劫掠京畿整整八日,在大明答應了開放貢市之後,飽掠而歸,這便是庚戌之變。

晉黨是爲了解決北虜邊患,自嘉靖三十二年到嘉靖四十五年的十二年征戰中,不斷成長壯大,最後聚集在一起,用和平的方式、用修文以柔遠人的方式,解決了邊患,和北虜達成了和解。

在最開始,晉黨聚集在一起,是因爲共同的志向,是爲了解決北虜入寇的邊患,是君子之黨。

當隆慶議和、俺答封貢做成之後,葛守禮站在所有科道言官的的面前,忽然有些恍惚,晉黨似乎變得越來越陌生,變得越來越面目可惡。

晉黨,變成了小人之黨,陛下的描述更加確切,晉黨,變成了族黨。

葛守禮在思考,思考晉黨是如何變成了族黨?

陛下一個字,就把葛守禮堵得一句話說不出來。

葛守禮以爲是從楊博的兒子娶了王崇古的女兒開始,或者更早?

眼前這些御史們,真的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嗎?也不見得。

就連葛守禮本人,也是在馮保提起時,才知道原來陸樹聲也在朝日壇咳嗽,也失儀,這也是爲了葛守禮沒有繼續糾纏的原因之一。

彈劾失儀和黨同伐異是兩碼事兒,就是他再憨,也知道其中的區別。

馮保可以罵葛守禮阿附權貴,甚至結黨,但是不能罵葛守禮不弘不毅,葛守禮真的不弘不毅,是個懦夫,心中沒有公利只有私利,葛守禮就不會當面頂撞首輔了。

而眼前這些略顯年輕的御史們、給事中們,何嘗不是如此呢?

他們真的清楚真相嗎?

“諸位,聽我一言!”葛守禮站在烈烈風中,大聲的喊道:“朝中已有定論,雒遵、景嵩、韓必顯,他們是罪有應得。享國之俸食君之祿,不體聖意,胡亂攀咬小題大做,族黨排異,這是奔着兩宋黨禍去的!”

“難道諸位也要做這樣的人嗎?”

葛守禮的聲音很大,但是理他的人卻很少很少。

“諸位,陛下剛纔在文華殿答應了,說讓海剛峰迴朝來!”葛守禮思慮再三,只好大聲的喊道:“如果海瑞海剛峰迴朝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陛下不是要傷耳目之臣,只是這三個人,不忠不孝行那黨同伐異之事,才被削了官身回籍閒住。”

“海剛峰迴朝了,清流,就還是清流!”

御史王時舉聞言,猛地站了起來,眼中滿是雀躍的問道:“真的,海剛峰就要回朝了?”

“對!陛下親口說的,那張元輔也不能阻攔!今日聖旨就會從文淵閣至吏部,到時候,大家就知道,我沒有騙你們!你們要是知道受騙,那豈不是還要雲集這承天門?”葛守禮頗爲振奮的喊道。

事情終於有了轉機,矛盾並沒有進一步的激化,而這一切的轉變,就是陛下說服了太后和張居正,讓海瑞回朝。

“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御史王世舉轉過身來,往前探着身子,瞪着眼睛,滿是興奮、歡喜的大聲的說道:“大家都聽到了嗎?”

“海剛峰就要回朝了!是陛下的旨意!海剛峰就要回朝了!”

海瑞是什麼?

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
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